首頁>Club>
希望大家可以結合史料說明。
4
回覆列表
  • 1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自然是名副其實。

    其一,諸葛亮幫助劉備制定了聯吳抗曹的大計,實現了讓劉備鼎足三分的現實,這也是“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說明了諸葛亮確實有本領。

    其二,劉備未得到諸葛亮的時候,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有了諸葛亮的輔佐,先取荊州,後取益州,繼而又做了蜀漢的皇帝,的確諸葛亮就有那麼大的才幹。

    其三,管仲輔佐了齊桓公,樂毅幫助燕昭王,都是傑出人物,和他們相比,諸葛亮毫不示弱。畢竟蜀漢也是一個國家。諸葛亮做了很長時期的丞相。

    其四,諸葛亮善於外交內政,至於軍事,在當時也是很出名的,這一點不必管仲樂毅差。

    因此諸葛亮並非狂妄自大,杜甫讚美道:諸葛大名垂宇宙。又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如此看來,的確。

  • 2 # 貓員外

    丞相非常牛逼。

    蜀國有10萬軍隊,2萬官僚,卻只有90萬人口。沒有民變,沒有暴動,井然有序,執政能力可以說歷史上進前三不是事。

    蜀國內部政治派系林立,丞相不因政爭殺人。最多罷官了事。譙周是反對北伐的領袖,諸葛亮死的時候他第一個跑出成都奔喪。

    一生一妻一子,家無餘才。死後資產只有十幾畝桑樹和十幾頃田地。兒子雖然執政軍事能力平庸,書法文采卻是冠絕蜀中。這樣一個文藝青年,和兒子一起戰死,殉了國。

    三國中最弱的蜀國,卻一直對最強的魏國保持壓制態勢。司馬懿走南闖北都吃得開,就是到了西南就抓瞎。

    人又長的帥。

    你們還要怎樣?

  • 3 # 平棘墨者

    諸葛亮確實有才,從整個三國曆史來看好像並不屬於一流水準,幾次決定性的戰役並沒有起主要作用,即使入蜀也是在龐統助劉備入川建立橋頭堡,龐統隕落後才入川助戰。漢中爭奪戰主要是劉備在指揮其作用也不大。夷陵之戰未能阻止且未出一策難到是無能為力。六次北伐也無甚建樹。不過面對魏吳能三分天下也是不一般,謝邀。

  • 4 # 九州歷史

    諸葛亮年輕時在隆中有幾個愛好,一是抱膝長嘯,這個動作後來成了魏晉名的標誌動作;二是吟誦《梁父吟》,這是一首慷慨悲涼的曲子,適合有大志者歌唱。

    徐庶、崔州平、石韜等人與諸葛亮一起讀書,諸葛亮對他們說:“你們做官,可到刺史、郡守這個級別。”他們問諸葛亮能做到哪一級,他笑而不答。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這兩位都不是凡人,管仲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樂毅助燕昭王差點滅掉齊國,建立了蓋世功業。管仲與樂毅,一文一武,諸葛亮表明自己,能出將、能入相。這個自比是狂妄自大還是名副其實呢?

    一、首先看文治,比得上管仲嗎?

    諸葛亮與管仲,都是歷史上十大名相之一。諸葛亮的學習方法為後人稱道,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一起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大略”並不是“粗略”,而是尋求、研究謀略和知識,是從“大”處著眼,研究大方向、大問題、大戰略。

    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在當時都是飽學之士,標準計程車大夫,但在諸葛亮看來只能做中級官員,幹一些具體事務工作。諸葛亮不是研究型、學術型人才,而是頂尖級戰略人才,可以做“坐而論道”的三公級別的大官,能提出“隆中對”那樣的戰略規劃。

    從後期諸葛亮治蜀看,蜀漢的政局是最穩定的、治理是最好的,一直到滅亡都沒出現大的叛亂,也從來沒有權臣威脅皇權,周邊的少數民族安撫也非常到位。

    二、武功比得上樂毅嗎?

    首先諸葛亮是自信的,每次北伐都親自帶兵,而不交給其他將軍。事實上,除了不會出“奇兵”,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無可挑剔。

    首先,諸葛亮練兵能力很強,他調教的蜀軍,戰鬥力很強。蜀兵北伐,雖然戰馬不多,但一直主動挑戰,尋求與魏軍野戰,魏兵不敢應戰。魏延破郭淮、王平拒曹爽,蜀兵並不算多。諸葛亮與司馬懿唯一的一次大兵團野戰,蜀兵斬首兩萬多,射殺張郃。另外,蜀兵更擅長山地戰。

    第二,諸葛亮的軍事發明,可能是當時最多的。《三國志.諸葛亮傳》稱:“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諸葛亮為軍事貢獻了三大發明: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

    諸葛連弩,可發射十支弩箭,火力強,命中率高。只是笨重一些,體積大、重量大,單兵無法攜帶,適合防守。諸葛亮、姜維北伐,進攻居多,連弩上場機會不多。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破司馬懿,射殺張郃,王平以三萬人大敗曹爽十餘萬,據說都用了諸葛弩。

    木牛流馬在第四次北伐時首次使用。一次可運送四百斤糧食,每天“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二十里”,速度很快。木牛流馬提升了蜀軍的物資運送能力,緩解了糧草問題。據考證,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一直到五六十年代,中國很多地方還在用。

    八陣圖名氣最大,杜甫《八陣圖》詩:“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據說諸葛亮作戰,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多端,按法堆成石陣,可擋十萬精兵。諸葛亮排兵佈陣,大大提高了野戰能力,這也是他敢於與魏兵野戰的依靠。

  • 5 # 古風93814281

    謝邀,如果做一個問卷調查,樂毅、管仲、諸葛亮,知道事蹟的人誰多,我敢打包票,諸葛亮絕對完勝樂毅管仲。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自比樂毅管仲,當然不是自大。而翻翻歷史來看,可能不同人眼裡的歷史人物感覺也不一樣,但是將三者的成就並列,相信也沒有人會有很大的異議。

  • 6 # 9紫氣東來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不是名前其實,還是自誇自大呢?

    三國爭論最大的人莫過於諸葛亮,關羽,周愉等,由於民間藝術把這三位都搬上了舞臺,他們的形象在民間已確定了地位,那是羅貫中先生的筆底功夫確實利害,更具有戲劇性,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他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到也認可,此比不虛,本人認為這要讓別人來評價,若出於自己之口總是不妥確有王婆買瓜之嫌。這跟一個男女一樣長得漂不漂亮要別人講,出自己之口便出笑話了。

    不偏不斜評價諸葛亮,諸葛是一位政治家,有獨特的眼光,文可以安邦,持才高傲,劉備三顧茅廬關羽,張飛就意見很大,硬是劉備勸了下來,這後來的關羽,張飛跟孔明之間一直是面了帳,心交不到一齊,這也是鐵的事實,諸葛在三分天下聯合東吳幫助劉備創立了蜀國,時年二十七歲出道已介入國家級的規劃足以證明諸葛亮的才能。

    諸葛亮是懂得如何治國的傑出人才,可以和管仲,樂毅相提並論,然而在荊州失守之後他的隆中對已是一紙空文,說白了早已過時,不再適用,因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理應靜觀其變,等待時機,而諸葛連年興師動眾出兵作戰,耗盡國力,卻沒有取得成功,在隨機應變指揮戰爭的謀略等方面不是他的擅長,這幾句話是陳壽原文的評價,諸葛在軍事上不是他的強項,評價一個人應該實事求是,不用把虛擬的,火燒這火燒那,孔明一生沒用過火,也沒用過空城計等,孔明是人並不是神,如神化了就有失他的本來面貌了,會適得其反。再見!

  • 7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出於2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諸葛亮很自信。

    出身官二代,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先天優勢,讓他從小和道官場之道和政治之道,再加上他敏而好學,從小博覽群書,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又深諦用兵之道。這樣長大成人後,諸葛亮儘管家道因父母早逝而衰敗,但諸葛亮是個有才又有理想抱負的人,他認為以他的才華和修為,可以機管仲樂毅相比,同時,也說明他是朝著管仲樂毅這樣超級名謀的方向去發展的。

    其次,諸葛亮強推銷。

    諸葛亮隱居於南陽是無奈之舉,姐姐嫁人了,大哥諸葛瑾到東吳謀發展,他只好邊耕邊讀,勉強為生度日。特別是當時諸葛亮滿懷理想抱負卻還沒有遇到明主,曹操和孫權手下名謀如雲,清高自傲的諸葛亮自然不會"屈身相從",於是,選擇樂耕隴畝,以待天時,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和擴大自己的知名度,諸葛亮一方面娶當地名士黃承彥的醜女為妻,以獲得當地名流支援。另一方面自比管仲樂毅,以便讓明主主動來尋他。

    而從諸葛亮一生功績來看,他的智謀和軍事才能一點也不遜管仲樂毅。因此,他不是狂妄自大之舉。

  • 8 # 森林小草

    謝謝九州歷史的盛情邀請!連續三次邀請,實.在盛情難卻,現就此題作答,談談本人的一點淺見。《三國志.諸葛亮傳》介紹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也。但這話與以後的諸葛亮為人處事風格大不一樣,簡直判若兩人。如在荊州時劉琦失寵於父母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實在不想插手他人的家事;法正於劉備得益州有大功,每每喜形於色,居功驕傲,於法不顧。諸葛亮也未批評法正,而是自己以身作則,嚴律於己,法正見後,自愧不如,有所收斂;劉備死後,蜀漢南方孟獲等人叛亂,諸葛亮出征前,不恥下問馬謖有何建議,馬謖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諸葛亮南征平叛就是按馬謖的話而制定政策和方針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不按諸葛亮的方針辦事,致失街亭,諸葛亮不是推責任於他人,而是主動承攬自巳的過失,上表自貶三級。以上這些事件不僅是諸葛亮的高尚品質的見證,更是他不驕不傲,謙虛自律,絲毫沒有一點以古管仲,樂毅先賢自居的樣子。諸葛亮的高尚品質可算古今之完人,其政治水平和戰略眼光也是當時一流水平的,在古今是不見的。至於諸葛亮未能輔佐蜀漢統一全國,並不是諸葛亮的才智問題,而是當時所處的環境沒有統一全國的可能性,連佔盡各種優勢的曹魏都不能統一全國,何況偏闢狹小的蜀漢。諸葛亮年輕時也許有輕年氣盛,傲視清高的可能,那是年輕人的一種通病,從劉備三顧隆中一事也可以看出這點,這也是諸葛亮年輕時輕狂的表現之一。諸葛亮未出山時常以樂毅管仲自居,那時他並未出仕,更談不上有什麼功績來佐證他的才能,不可否認諸葛亮當時是吹牛逼的。但後來的諸葛亮所作所為,被歷朝帝王名人百姓所稱頌,他青年時的狂言也被美化成有先知預知的一種遠見了。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 9 # 月色憂鬱

    很多人說諸葛亮生性謹慎,我還真沒看出來。但凡有能力的,大多都很傲慢,有才又謙遜的實在少之又少。像這種等級的大才,沒事自誇一下很正常,這樣自己很爽,也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

    諸葛和二哥為什麼表現出不合的情況,兩個有才人不是惺惺相惜,那就是既生瑜何生亮。

  • 10 # 先道而後術

    先說結論: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既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名副其實。諸葛亮政治作為上比管仲差很遠;在軍事作為上比樂毅差距太大。

    諸葛亮的志向的確是想成為管仲一樣的賢臣,輔助主子成就千古偉業。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拿出地圖給劉備分析天下形勢,以此評價,諸葛亮確確實實是在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努力奮鬥。要知道,在當時想搞到一幅地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諸葛亮分析的頭頭是道,很符合實際,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平時下了多少功夫流了多少汗水可想而知。所以,自比管仲,是很認真的,不是狂妄自大。從最後的結果看,諸葛亮沒像管仲樂毅一樣取得巨大成就,所以是名不副實。而不是名副其實。

    插句話,題主要是把名副其實換成名至實歸,或者把狂妄自大換成沽名釣譽就更好了。

    現在具體分析。

    一看結果。一個人志向再遠大,再有本事,結果達不到預期也是枉然。管仲在政治上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齊國成為春秋歷史上第一個稱霸諸侯。諸葛亮一輩子鞠躬盡瘁,累死累活,也沒能把曹操、孫權等諸侯召集到一起開會,讓劉備坐主位,發號施令。樂毅攻滅齊國,最後只剩下兩個小城。樂毅打齊國的時候,正是齊國最昌盛最強大的時候。諸葛亮沒有如此輝煌的戰績。

    二看實戰。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也比不上管仲。武將關羽張飛不鳥他,可調遣的武將只是趙雲,趙雲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劉備的安保隊長,帶兵打仗是副業,有時候純粹是給諸葛亮幫忙。文官有法正等制衡。再看管仲,標準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齊桓公沒人敢對管仲呲牙,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非常順。因為管仲太會辦事,太會做人,齊桓公也不捨得給管仲臉色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教訓教訓南蠻野人孟獲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和正規軍曹家軍、孫家軍一比高下,不那麼容易。六出祁山,寸功未立,還勞民傷財,損兵折將,就連愛將馬謖都保不住,丟車保帥。

    三評價。正史評價,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搞內政還可以,比管仲蕭何相差一個量級,帶兵打仗就差遠了。“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民間評價,最讓人忍無可忍的是空城計,一個軍事主帥能把自己置於如此危險境地,可見其韜略低下。雖然空城計是民間虛構的。但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是能,能是就耍小聰明,能不是大智慧。當初,司馬懿的主要敵人是曹魏,曹魏的主要敵人是劉蜀,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司馬懿如果不把諸葛亮當朋友留著有用,派幾個士兵上去就去就把諸葛亮俘虜了,還彈琴退司馬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淇”有關的古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