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雲育兒育己
-
2 # 我是誰你是誰愛誰誰1
首先,親子關係需要經營的話,說明平時跟孩子接觸太少了,沒有盡職盡責。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少了陪伴,孩子自然不親你。
其次,如果跟孩子都不大接觸,夫妻關係也可想而知,把孩子扔給另一半,做甩手掌櫃,只出錢,連人都見不到。
如果真的想跟孩子拉進距離,只有無條件從內心的陪伴。
-
3 # A惠
其實親子關係真的需要好好把控,如果過深干預,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是如果不管,孩子可能會走上歪路,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說,交朋友是和孩子好好相處最好的方法,千萬不要強硬的像上級對下級的方式,讓孩子害怕,那這樣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差
-
4 # ZhaXiKing
關係不是在於你付出多少,買了好好多東西給他她,他有自己想法,但是他說出的話多麼無趣幼稚,那只是一個孩子的過程,一切在於你怎麼溝通,變換問題
-
5 # 小農民講笑
嘗試從一些小事入手,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關心、景仰和尊重,比如生日的時候買點小禮物,不用太酸,比如一瓶好酒、一碟好菜,平時嘗試著跟老爸開幾句玩笑。其實他肯定是疼你關心你的,只不過男人之間表達愛太不直接了,除非你觸動了他內心某些溫柔的地方,他才可能以同樣的方式默默為你做些事情,表達些關心。相信你有這份心,你們的父子關係一定會慢慢好轉的。
加油,血濃於水。
-
6 # 覺醒阿龍
父母有撫養孩子的責任,孩子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前句強調撫養二字,有安撫和培養的意思,一方面當孩子遭受挫折時最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或特長加以引導培養。鼓勵孩子多向老師請教,同時有效利用資訊科技多方求證開拓視野,啟發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切圍繞全面提升生命狀態這個中心,促進孩子在德智體勞美等全方位協調發展。
-
7 # 上善若水夏mama
1.心無旁騖的貼心陪伴;
2.無條件的接納和欣賞;
3.感同身受的情緒體驗;
4.不嬌不縱的感恩教育。
-
8 # 財迷悠媽聊教育
經營親子關係,最基礎的也是最關鍵的是接納。對於孩子的接納,是良好的親子關係的第一步。當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接納時,他才會信任你,進而交流,並且能夠接納你的建議,從而有所改變。有一句話:人會因為愛而改變,並且是主動改變。
而另一方面,就是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愛學習的人,父母要是愛學習的。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
9 # 張德芬
孩子成年之後,“朋友關係”是最好的,在血濃於水的親情基礎上,加上尊重、界限、友誼等等,簡直是美得不要不要的親子關係。
但是,在孩子未成年前,不可能和父母有這樣成熟、流暢的關係,那麼,我們面對年幼的孩子,應該如何擺放自己的心態?
我認為,師生關係是最好的。
親子關係中的大忌就是: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伸,或是附庸、財產,好像我“生了”你,就“擁有”了你,所以你大事小事都得聽我的,我擁有你的“管轄權”。
當我是孩子的時候,社會風氣對於“兒童教育”還不那麼重視,所以,父母很少花心思在教育孩子上,管吃管睡、上學讀書就夠了。什麼課外活動、心理建設、興趣發展,根本別提了。
現在的孩子非常難養,這也是為什麼生育率愈來愈低的原因。做父母的幾乎花盡了心思,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未必是最好的,很多父母越界了,讓孩子痛苦、壓抑,反而不能發揮得最好。
02
父母和孩子的師生關係是怎樣的?
1)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父母也不例外。
記得有一次我和女兒開玩笑說,你們將來長大如果不孝順,我只有自己一個人了。
她很認真地回答,“我們親眼看到你是如何對待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的,我們怎麼可能不孝順?”這就是身教的力量。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不夠成功,一直希望孩子成功來讓他們有面子,這樣孩子會承擔很多壓力和責任,反而過不好一生。
所以,你想要孩子展現什麼樣好的特質,真的不是用說的,而是呈現出來,否則,他們表面上接受了,心裡也接受不了。
在能量的層面,每個家族都有自成體系的完整能量,父母未能完成的課業,就會落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完成。
比方說,我以前是個感情非常執著的人,對愛情很依賴,我女兒青春期的時候,我就注意到她看的書都是和愛情有關。
上了大學以後,她幾乎都在談戀愛,讀書都不太認真。我說她,她就會幽默的回我,“這是像誰呢?”
我抗議,“媽媽雖然喜歡談戀愛,可是沒耽誤自己的功課和事業啊?”她笑著不說話,我也不追擊了。孩子大了,他們有自己的決定權。
我雖然認為把大好時光花在談戀愛上面太可惜,但這是我此刻的想法,我女兒她自己要去經歷這些,才能明白屬於她自己的人生道理,而不是我告訴她的。
我也知道,我自己的這一門功課修好了以後,她的“課業”就不會那麼重了,這是必然的。
2)好的老師會諄諄善誘學生,支援學生往他們想要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硬性規定、中途攔阻。
最近我接觸了華德福學校的一些老師,他們的教學理念就是: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是需要個別化而且受到尊重的。
我問他們,你們的學生是都要出國留學的嗎?他們回答,“學生想要出國留學,我們就會支援他,加強他的英語水平,協助他申請國外學校。”
我一聽,這好玩,難道,這意味著如果學生想要參加高考,也是可以的?“是的”,他們說,“學生如果要參加高考,我們老師就會輔導他們做參加高考的準備。”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做家長的也是應該如此。
我有些朋友的孩子,很早就想出國留學,自己一個人去,毫無畏懼,而朋友卻有點放不下。
而我的孩子,他們都是留到18歲,需要去美國上大學的時候才離開,這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建議他們可以高中就去美國讀寄宿學校,他們都拒絕了。
在少年期就被尊重,有權力決定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問題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比較有自信,而且也比較能夠成就事業、守住婚姻。
因為沒有被打壓過,所以有一天當有自主權的時候,他們不會“叛逆、反抗”。
有沒有看過中年叛逆的男人?他們就是從小被父母控制,結婚後被妻子壓抑,最終有一天,他們想為自己活一次。
於是,各種荒誕的叛逆行為出現,反抗的就是已經結婚多年的妻子——她代表著年少時候的母親——也因此造成事業危機或是家庭破碎。
3)好的老師,不僅是尊重學生的想法,而且哪怕學生的想法再荒謬、錯誤,他們也會傾聽背後的緣由,好理解學生的“情緒、心態”是什麼。
我的一位好友跟我說她青春期的女兒很難搞,常常一點小事就鬧騰不休,很難收拾。
我聽了她的故事以後,我建議她,“下次女兒再為任何事情鬧騰你、為難你的時候,你不要說什麼,只要去同理她就好。”
所謂的同理,就是去說出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如此而已。你不需要一定去同意她或是順從她,只是去理解就足夠。
有一次,她女兒的好朋友答應週末要來過夜,結果不來了,女兒就哭鬧不休。要是以前,朋友會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人家有事嘛!下週還可以再約啊。
據說這種迴應方式會讓她女兒勃然大怒,鬧得更兇。聽了我的方法後,她帶著很深的同理心迴應說,“是哦!這個人怎麼這樣,說好要來的嘛!要是我,也會很生氣和失望的。”
她回答得如此真摯而且帶著感情,女兒當時的反應是:小眼珠子嘀哩咕嚕地轉了幾圈,居然就沒事了。
她趁機說,“那媽媽帶你出去玩吧!”女兒欣然同意。一場可能的浩劫就結束了。
年紀愈小的孩子,愈需要被傾聽、看見、理解。
他們在那裡瞎鬧胡搞,你就歸於自己中心的看著他們,解讀他們當下的感受和情緒,並且說出來,“哦,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東西,那個真的很好玩……”
接下來,再解釋為什麼現在不能給他們,或是表達理解他們的失望,這樣,孩子感覺被聽見和接受了,當下就能釋放掉不愉快的情緒。
孩子都是很能活在當下的,情緒進出非常快,只有受到打壓的時候,才會壓抑情緒,變成日後的隱患。
其實,最好的父母,就是把自己做好了,能夠知道自己正確的位置,而不是把過多的希望、未完成的夢想、沒消化的情緒放在孩子身上。
一對快樂的父母,是所有孩子最大的福報和夢想。
-
10 # Paul梅斯
經營好親子關係之前,應該評估一下目前親子關係到底如何?這裡有一個免費的親子關係評估量表: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239b2411ed
如果親子關係確實有問題,其實,量表中的每一個選項,就是我們如何改變的方法了!
只要按照題目的要求,對自己做出改變,親子關係自然要改善。
親子關係,核心是父母需要改變,而不是孩子!
回覆列表
我的答案是做愛學習的父母!
昨晚,上一年級的兒子和爸爸一起做作業,我聽到他爸爸的聲音越來越大,話語裡都是批評和指責。一會兒子過來找我和他一起寫作業。
晚上睡覺的時候,兒子說:“媽媽,我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爸爸和我寫作業總是兇我,寫不好作業,你能和我寫好作業啊?”我回答:“因為一,平時我和你寫作業的時候多,我瞭解你;二,我愛學習,我知道如何和你一起寫作業。”兒子思考了一下說;“是這樣的。”
我喜歡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好好學習,孩子也會愛你。親子關係也一定好。兒子最好的朋友是我(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