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塵苦雨洗凡心
-
2 # 魯F飛8
劉備不是弱,只是“作”!
進位漢中王之後,實力達到了鼎盛。然而,此刻的劉備卻忽然膨脹了,關羽膨脹的更加不像他自己了!這哥倆,一個覺得平定天下只是時間問題,另一個覺得別人都是渣渣!於是乎,暈招頻出,還無視諸葛亮等一眾人的苦勸,最終“作”完了蜀國的精銳,也敗光了人心積聚,失城亡將,垂死掙扎!
不作死就不會死,送給劉備關羽,剛好!
-
3 # 嘉嘉1240
一、蜀漢的地理位置。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凡是在蜀地造反並且成功的人幾乎沒有,更別提奪取天下了。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蜀道,由於群山阻隔,通往蜀中的道路極為坎坷。這就導致了外面的人很難攻打進來,裡面的人也不容易打出去。易中天就曾講過,蜀國適合做偏安一隅的霸主,至於統一天下是很不容易的事。
二、蜀漢一直處於戰爭狀態。自從劉備奪取了四川之後,蜀地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安定。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荊州地區東吳打敗,身首異處。次年劉備稱帝,沒多久就發兵伐吳。劉備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勸告,最終導致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而歸。自此蜀國元氣大傷,國力很長時間都沒有恢復過來。
大意失荊州
夷陵之戰
北伐
到了後主劉禪繼位的時候,諸葛亮堅持北伐曹魏。他六出祁山,除了偶爾打下幾個郡之外,沒有太大的戰果。更重要的是,諸葛亮的的北伐戰爭更多的是相持對峙,進行的是拉鋸戰消耗戰。這對於蜀國是很不利的,再加上蜀道險阻,運糧困難。所以他每次北伐糧食都是很致命的因素,有幾次甚至就是因為軍中無糧而退兵的。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又繼續北伐最終導致蜀漢的國力幾乎被消耗殆盡。這是蜀國為什麼弱小的根本原因。
三、人才匱乏,劉禪昏庸。我們都說扶不起的阿斗,講的就是他。劉禪在位期間,除了有諸葛亮盡心輔佐之外,幾乎沒有別的賢才。蔣琬、董允等人都是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後期宦官黃皓作亂,將蜀漢的江山搞得一塌糊塗。鄧艾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黃皓還在糊弄劉禪。真的是殺他一千次都不為過。
劉禪
黃皓
以上三點就是蜀國會成為三國之中最弱小的。總的來說就是地理位置、常年戰爭這些外部因素和國無賢臣、小人作祟這些內部因素綜合在一起造成的,大家覺得呢
-
4 # 歷史小書屋
我個人認為,我們之所以認為蜀國的人才多,是因為我們長久以來受到的三國方面的知識都是在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劉備的仁,關羽的義,張飛的勇,趙雲的忠。
正是因為這些固有印象,造成了我們的思維定式。我們潛意識裡就會認為,蜀華人才濟濟。這種想法其實也沒錯,但我們同時也要知道,吳國和魏國的人才比蜀國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更何況,一個國家的強弱,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結果。人才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人口、地盤、制度、文化等等。而蜀國在這方面就不行了,天府之國固然是好,但也限制了劉備的發展,四周不是蠻夷就是其他兩國或者是不毛之地,而吳國和魏國的戰略縱深都比蜀國好得多。所以蜀國只能是三國最弱。
-
5 # 樂客優選
史實並非如此,蜀國的歷史成就被羅貫中放大了。他堅持劉漢正統,劉備是羅貫中正面宣傳的人物。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我們先看看三華人才表:
曹魏:
文官: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戲志才,賈詡,鍾繇,楊修,司馬朗,司馬懿,司馬防,劉燁,蔣濟,滿寵,毛玠,曹丕,曹植
武官: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純,曹彰,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徐晃,張頜,于禁,李典,樂進,王雙,許褚,典韋,鄧艾,鍾會,杜宇,王睿,郝昭,郭淮,文鴦
蜀漢:
文官: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良,馬謖,簡雍,糜竺,孫乾,鄧芝,王甫,尹默,趙累,王伉
武官: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李嚴,馬岱,姜維,夏侯霸,王平,張翼,周倉,廖化,關平,關興,關索,張苞
孫吳:
文官:周瑜,陸遜,魯肅,張昭,張紘,顧雍,朱治,陸績,陸抗,諸葛瑾,闞澤
武官:程普,黃蓋,韓當,太史慈,甘寧,呂蒙,周泰,凌操,淩統,陳武,潘璋,朱桓,孫桓,朱然,呂岱
三國比起來,孫吳略弱曹劉。整體上曹魏強於劉備,曹操這幾位謀士郭嘉,荀彧,荀攸都屬上仙級別的。反觀劉備拿的出手的也將前期的龐統,諸葛亮了。而諸葛亮的水平被無限放大,幾大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如氣死周瑜、桃園結義、空城計、三英戰呂布等。而蜀國軍事諸葛亮獨大,一切軍事部署都由他來發號施令,這也阻礙一些有能力的人的前途!從而形成了萬事問諸葛的局面。也就限制了蜀國的發展和壯大。
-
6 # 小熊車市
1、魏國:不用說,曹操原本就是官宦之家,而且在漢末還是官員,有背景,佔據的又是當時最富饒的北方,在三國之前本就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強馬壯,士兵人數更是高達百萬之眾,佔據的也是最大一塊地盤,手下文臣武將更是三國之最,君可知:文有郭嘉,司馬懿,荀彧,荀攸,賈詡,程昱等等諸多謀士,武更有典韋,張遼,許褚,徐晃,于禁,張頜,李典,夏侯惇,夏侯淵等強力隊伍,焉能不是最強的?2、吳國:孫權有自己老爸孫堅,老兄孫策打下的江山,孫堅有江東猛虎之稱,孫策更有小霸王之稱,手下老將多多,你可知:周瑜(能文能武),老將黃蓋,程普,周泰,太史慈,魯肅(文),後來陸遜,甘寧等諸多能人。更是坐擁江東之地,水路發達,水兵強大,兵力也僅次於曹操,再說孫權豈是俗人?3、蜀國:劉備有德愛民,但兵力不強大,他自己的益州和荊州可是打下來的江山?說實話,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豈能和上面兩個世家相比,劉皇叔只是個代號而已,文除了諸葛,龐統,徐庶,還能找出幾個厲害點的?何況龐統死得太早,徐庶更是身在曹營, 和諸葛智謀齊名的魏有司馬,吳有周瑜(不要太崇拜諸葛,只是老羅把他神話了而已,羽扇綸巾的是周瑜,司馬更是能吃下曹操的大本營,豈同小可?)武將除了五虎將(關2給力,但也被老羅神話了)加個魏延,姜維還有誰?更何況兵力最是弱小,不是在這謀點,就是在那搞些,不然怎麼曹操無敵時,孫權練兵時他老人家還在呂布小家借宿?總之,打仗保家衛國不是光靠幾個人的,靠的是兵強馬壯,國富家強,經濟也是基礎,靠編草鞋是不行的,還是世家子弟,二世甚至多世之祖給力點。再說,人家老羅也是處在當時的封建君主制統治之下,他只能神話當時正統的劉皇叔以及一班人馬,如關羽和諸葛甚至五虎,他不可能說曹操這篡賊給力,也不能說孫權搞獨立的人牛逼,不然明朝小皇帝馬上秒殺老羅。
-
7 # 渺渺一沙鷗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政治牌,孫權富有東南膏潤之地,有經濟牌,蜀地地緣偏僻,雖有天府之國之稱,但畢竟是邊遠蠻荒之地,所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要六出祁山,為蜀求生路。
-
8 # 古代的那些事情兒
先說領土,魏國當時擁有十個州,相當於現在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和整個北方。再看看吳國,擁有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以及越南北部,雖然面積不小但是綜合實力和當時的北方沒法比。最後看看蜀國,蜀國擁有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一部分,蜀國管控的地區特點就是山多;這裡可以看出三國魏國最大,蜀國最小。
然後看看人口,在三國滅完時候的人口統計為: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口,吳國共52.3萬戶,230萬人口,最後蜀國才共28萬戶,人口才94萬,這裡可以看出三國之間人口懸殊。
所以不管蜀人才有多少,在綜合實力差距那麼大的情況下,也沒辦法扭轉這麼大的差距。畢竟三國演義美化了蜀國,其實蜀國最弱。
-
9 # 鬼谷說歷史
讀過《三國演義》的都有這麼一種錯覺,劉備的蜀華人才濟濟,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將,都是當世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法正等謀士,皆謀略過人,天下無雙。造成這種錯覺的主要原因是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褒劉貶曹的思想導致,演義中對劉備蜀國集團的眾多歷史人物都有專屬的故事章節描述,如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長坂坡怒吼退曹軍,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更加深了讀者和觀眾的印象,但對曹操魏國集團和孫權吳國集團演義篇幅較少,然演義終究是演義,七分虛三分實。
我們先來看曹操魏國集團,武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子良將,更有夏侯淵、曹彰、曹洪等宗室名將,文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司馬懿等智計無雙的謀士,還有鄧艾、鍾會等後起之秀。再來看孫權吳國集團,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不用說,皆名震天下,周瑜赤壁之戰、呂蒙攻取荊州之戰、陸遜夷陵之戰,家喻戶曉,還有程普、黃蓋、太史慈、丁奉、甘寧、周泰等名將壓陣,文也有張昭、諸葛瑾等重臣。所以綜合魏蜀吳三華人才情況,蜀國並不佔優勢,三國皆人才濟濟,旗鼓相當。
之所以稱三國中蜀國勢力最弱,是從三國中後期開始的,從夷陵之戰後,蜀國便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資本,加上劉備病逝白帝城,蜀國老一輩人才死的死,老的老,後繼無人,青黃不接,後期蜀國能擺上檯面的只有姜維一人,而且蜀國地處川蜀之地,人口、經濟與曹魏、東吳相比,弱勢很多。反觀曹魏集團,除了熬過曹氏三代的老狐狸司馬懿,還有鄧艾、鍾會等,又佔據北方中原之利,土地廣袤,經濟發達,人口富足。吳國後期在人才方面雖只有一個陸抗(陸遜之子),但與蜀國相比,勝在人口、經濟。因此綜合三國國力,蜀國最弱。
-
10 # 一起聊code
我個人認為,我們之所以認為蜀國的人才多,是因為我們長久以來受到的三國方面的知識都是在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劉備的仁,關羽的義,張飛的勇,趙雲的忠。
正是因為這些固有印象,造成了我們的思維定式。我們潛意識裡就會認為,蜀華人才濟濟。這種想法其實也沒錯,但我們同時也要知道,吳國和魏國的人才比蜀國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更何況,一個國家的強弱,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結果。人才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人口、地盤、制度、文化等等。而蜀國在這方面就不行了,天府之國固然是好,但也限制了劉備的發展,四周不是蠻夷就是其他兩國或者是不毛之地,而吳國和魏國的戰略縱深都比蜀國好得多。所以蜀國只能是三國最弱。
我們只是被羅貫中先生筆下的《三國演義》渲染的蜀國過分傾斜了理性的認知,其實在正史中,無論是蜀國還是東吳,或者是曹魏,各自軍團的人才都是很多的,《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戰役或者典故是羅貫中先生為了滿足小說的寫作需要,虛構出來的情節,譬如“桃園結義”、關羽“千里走單騎”、“空城計”等,羅貫中先生筆下《三國演義》完全是站在蜀漢的角度,所以給讀者的感覺是,除了蜀漢,東吳和曹魏都是反派角色。
三國時期的人才情況大概是這樣:
1、魏國:不用說,曹操原本就是官宦之家,而且在漢末還是官員,有背景,佔據的又是當時最富饒的北方,在三國之前本就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強馬壯,士兵人數更是高達百萬之眾,佔據的也是最大一塊地盤,手下文臣武將更是三國之最,君可知:文有郭嘉,司馬懿,荀彧,荀攸,賈詡,程昱等等諸多謀士,武更有典韋,張遼,許褚,徐晃,于禁,張頜,李典,夏侯惇,夏侯淵等強力隊伍,焉能不是最強的?
2、吳國:孫權有自己老爸孫堅,老兄孫策打下的江山,孫堅有江東猛虎之稱,孫策更有小霸王之稱,手下老將多多,你可知:周瑜(能文能武),老將黃蓋,程普,周泰,太史慈,魯肅(文),後來陸遜,甘寧等諸多能人。更是坐擁江東之地,水路發達,水兵強大,兵力也僅次於曹操,再說孫權豈是俗人?
3、蜀國:劉備有德愛民,但兵力不強大,他自己的益州和荊州可是打下來的江山?說實話,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豈能和上面兩個世家相比,劉皇叔只是個代號而已,文除了諸葛,龐統,徐庶,還能找出幾個厲害點的?何況龐統死得太早,徐庶更是身在曹營, 和諸葛智謀齊名的魏有司馬,吳有周瑜(不要太崇拜諸葛,只是老羅把他神話了而已,羽扇綸巾的是周瑜,司馬更是能吃下曹操的大本營,豈同小可?)武將除了五虎將(關2給力,但也被老羅神話了)加個魏延,姜維還有誰?更何況兵力最是弱小,不是在這謀點,就是在那搞些,不然怎麼曹操無敵時,孫權練兵時他老人家還在呂布小家借宿?總之,打仗保家衛國不是光靠幾個人的,靠的是兵強馬壯,國富家強,經濟也是基礎。
回覆列表
朋友建′議你讀一讀遼寧版<三國>就能對這段歷史有公正客觀的認識。
一,劉備不弱,他有後漢血統,最起碼他能拉到經濟援助,他能借到劉表的地方住,養精蓄銳,東山在起。
二創業前他就是沒有地盤,但益州地盤劉璋佔領,他可以用非戰爭手段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