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理hl

    其實古代作詩更偏向於個人的愛好,也是一種抒發情感與表達自己的方式。

    在古代,我們所稱呼的詩人,除了作詩,有的還有其他行業。比如辛棄疾是大將軍,王安石,歐陽修,范仲淹等是政府的官員,李白經常受邀請去皇宮裡作詩。還有的是皇室家庭,李後主李煜,三曹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詩人並沒有那麼走運,比如杜甫,一身窮困潦倒,屈原,陶淵明,岳飛都是十分愛國愛民的,卻受到國家的冷視。

    作詩的並不一定是詩人,也符合個人的愛好,或者偶爾抒發自己的情感。劉邦的《大風歌》,項羽烏江自刎前也做過一首關於霸王別姬的詩。包括在科舉考試中,很多題目都要求考生做詩的。

    就現代而言,詩的規格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必要嚴格遵守古代的規則,許多文體也能成為詩。有很多人 沒事了就喜歡寫寫詩,也屬於抒發感情嘛。詩寫的好了就有許多人去讀,時間長了,就喜歡稱他們為詩人。包括我自己,平時沒事了,喜歡寫寫,至少能稱得上是詩的東西。

    就我看來,詩人並不是一個固定的職業,只是文人的表達方式之一。文學的範圍本來就是很廣的,而詩,只是其中之一。

  • 2 # 鄞粵強

    唐代的詩歌空前繁榮,文學也是很繁榮的,加上科舉制度的完善,讓平民有了取仕的可能,因此社會的學習氣氛很濃。詩歌作為一種最高階的文學形式,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樂府詩到格律詩和新詩的進步奠定了中國後代詩詞的基本構架,為後代詩詞歌賦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因此,唐詩在中國文化史上是絕對的濃墨重彩。但是,絕大多數詩人其實都是業餘的,以此為職業在當時並不現實,很多詩人都是官員,教師,畫家,甚至是皇帝,作詩是修養,是愛好。

  • 3 # 南玫瑰騎士

    專寫詩的人對詞字專業,業餘的詩才專業。如屈原,孟德,岳飛,辛棄疾,東坡,安石,李杜。王帝,主席,。。。皆業餘者。

  • 4 # 林慶生267

    相當文藝創作室工作者兼有忙裡偷閒,或八小時之外,走在山川遍野的秀麗風光中,心靈合一,或心有靈犀隨感而發詩情畫意,從眾多佳作中湧現世上稱口叫好的點點滴滴經典傳世之作。

  • 5 # 好奇小說

    其實,詩只是唐時文人們的一種“文采體現”和“情感抒發方式”,也可以做為一種“高階交際名片”,絕不象現在有些開工資的專業作家那樣,沒有靠寫詩能當官的。

    即便是詩名滿天下的李白,能被玄宗詔見,也是靠玄宗妹妹玉真公主推薦的。

    初唐時期人們要想入仕,一是靠門閥官蔭,二是靠德高望重的人舉薦,直到後來武則天開了科舉,才又多了一條入仕通道。

    唐朝詩人在沒入仕前,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文學愛好者,或文藝青年吧。

  • 6 # 江南文藝印記

    我覺得要一分為二的看:學而優則仕或者抒發性靈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的豐碑。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最繁榮最鼎盛的時期,出了許多偉大或傑出的詩人。且這些詩人的詩歌都各具鮮明特點,比如李白的詩,浪漫豪邁;杜甫的詩,氣勢恢宏;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劉禹錫的詩,含蓄典型;王維的詩,禪意空靈等等。唐朝無數的詩人們一生都在不斷激情創作,共同推進、造就了唐詩的繁榮。那麼,唐朝的詩人是否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工作?我覺得要一分為二的看。它既是一種工作,也不能稱之為一種工作。

    1、學而優則仕。中國古代自隋朝始,建立科舉制度,皇帝選撥人才、任用官員主要先透過科舉考試。到唐朝,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用白話說,就是你在古代要找到一份好工作,當上政府公務員,必須要學會作詩作文,因為要先參加科舉考試,即類似今天的“高考“,而唐朝科舉考的就是作詩文,也沒有現今數學、物理、外語這些科目。因為要考作詩文,大家勤學苦練,必須學會作詩,且作好詩。“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意思是,學成文也罷,武也罷,最終目的都是貢獻給皇帝和朝廷,這也是傳統儒家的道德觀念。從這個角度看,寫好了詩,意味著可以透過科考,晉升官職,衣錦返鄉。當詩人步入仕途,應皇帝或上司或同僚要求作詩,詩人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份工作。

    2、但在唐代,詩人也不能稱之為一種工作,因為透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的詩人畢竟有限,絕大部分詩人都只能是平民百姓,耕讀傳家而已,寫詩不能用來謀生,只是詩人們用來抒發或記錄情感的一種方式。同時,透過寫詩,彰顯自己的才華,畢竟,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曆來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3、唐朝,也有許多志趣高潔之士,從前不願以詩文混及官場,寧願隱跡山林,在林泉之中寫詩作畫。我又以為,那些在年少時有作好詩文進階職場潛意識的詩人,當其年歲漸長,看透世事無常,估計寫詩終究也會成為他們性靈的表達與追求,不會當成一份工作或職業罷。

  • 7 # 銀湖豪宅部劉強

    唐朝寫詩只能算業餘愛好,相當於我們釣魚。有錢,最好還有閒,不能把寫詩當職業。

    但詩寫得好,名頭響,卻也能以此為生,有點象當前的網紅。有流量自然有人捧臭腳。

    現在的"桂冠"詩人有工資。一般規律,拿了工資就寫不出詩。

  • 8 # 費玉山

    吟詩言志展才華,

    若靠詩篇難養家。

    盛世群英星熣燦,

    唐詩風韻耀中華。

  • 9 # Fjx我是追夢人

    我覺得詩人可以稱得上一種工作吧,就相當於現在我們這些做自媒體的人。雖然這樣的工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也沒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對於愛好它的人來說,它就是一份工作。

    唐朝之所以出詩人,與其經濟繁榮,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政治清明密切相關。人們只有物質生活豐富了,才會去追求更有內涵的精神生活。在開放包容的環境裡,抒發自己的感情和志向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上自政府官員下自普通百姓,人們都喜歡賦詩作誦,這樣的場景是何等壯觀!特別是象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這樣天才詩人的出現,更是將盛唐的詩歌推向繁榮,全社會都掀起熱愛詩歌的浪潮,詩歌創作被認為是才華和學識的體現,也是社會穩定和繁榮的象徵。歸根結底它是人們豐富的精神世界裡盛開的絢爛的花朵,相對於它所賦予的社會意義來說,怎摔形容唐代的詩都不為過。

    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正處於千載難縫的和平時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穩定,經濟繁榮,科技更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處在改革開放、自由包容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可以最大限度的交流資訊和共享資源,因此開啟了全民寫作的偉大時代!我們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同交流,雖遠在天涯卻如近在咫尺。寫作既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做了一個總結,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從而感到身心一種釋放的愉快,寫作的過程中又無形的鍛鍊了自己的思想,使自己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思想也深刻了很多,感覺每一天都沒有虛度,拓展了生命的廣度和深度,總之,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快樂,我總是在想,我踏上這路的時間太晚了,這更是我感到的時間的珍貴,每天晚上當自己坐在桌前,開始拿起筆的時候,心中總升起一種幸福感,畢竟我選擇了我喜歡的生活,無論成就大小,它帶給我的喜悅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我感謝自己的付出終究得到了回報,至少有自己可以施展的空間,也感謝這個時代能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足夠的滋養和釋放。

  • 10 # 星火辰

    詩人肯定不是一種工作,即使到了分工細化的現代,存粹的詩人也很難成為一種工作。但唐朝人生性開放浪漫,歌、舞、詩、劍玩兒得好的,都可以為他們贏得巨大的名聲。稍有區別的是,歌、舞、劍具有表演性質,容易成為一種職業,詩寫得好,多半也是能賺錢的,但多半靠權貴們的資助和打賞,難以成為一種職業。有些詩歌能被唱出來,可能也會獲得一些收入吧,但很多唐朝大詩人都是有正經職業的。

    1、詩仙李白

    李白為人灑脫狂放,因此大半輩子都在放浪閒遊中。天寶初年,曾入唐玄宗的翰林,但那時候的翰林屬於初創,還沒有以後掌控朝廷機密的大權,而且李白主要是做御用文人,供玄宗詩歌娛樂。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的一個小兒子永王李璘起兵,不服從他哥哥唐肅宗的調遣,想自己趁亂當皇帝,一生想建立大功的李白又才有第二份正式職業,到李璘幕府中任職,但李璘兵敗身死,李白就成了朝廷口中的亂黨。應該說,李白靠寫詩,肯定是博得權貴許多賞賜的,但絕非一種職業。

    2、詩聖杜甫

    杜甫又叫杜工部,那是因為他當過工部員外郎,這其實還算個不大不小的官職,至少相當於現在司長一級,可惜他這個官職是他晚年投奔劍南節度使嚴武給保薦的,只是個檢校官,並未在長安實際任職。據說杜甫出身高貴,是西晉名將杜預之後,但這年代也隔得太遠,但他小時候家境還不錯,但仕途一直不順,也是長期沒有什麼正經職業,這和古代士人不會從事工、商,只有當官一條路可走有很大關係。大約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他五十歲左右了,因為投奔在亂離中的唐肅宗,才被任命為左拾遺(是個諫官),這個官職也是不大不小,但因為唐肅宗在戰亂流離中,因此杜甫也沒什麼好處可拿的。後來,他只得到西蜀投奔好友嚴武。由此可見,當時的著名詩人,大多靠權貴接濟而生活。

    3、詩佛王維

    比起李白、杜甫,王維的官運就要暢通得多,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已經當到了吏部郎中、給事中,他這個官位雖然品階不算特別高,但卻十分關鍵,而且掌握著人事大權,算是唐朝統治核心外的第二重要群體。畢竟嘛,人家王維出身河東王家,而且狀元及第。但正因為王維重要,安史之亂后王維就更慘,他被安祿山的軍隊俘虜了,還被嚴加看守起來,被迫接受了安祿山的偽職。後來唐軍勝利,王維差點被處死,因為他弟弟正得勢,後來還當了唐朝的宰相,王維這才撿回一條命來。

    4、詩鬼李賀

    李賀是唐朝遠房宗室,卻一生坎坷,最後才當到個從九品的最末小官。他的詩極其奇絕,但是森森然有鬼氣,其十七、八歲已經因為寫詩享有盛名,但卻於二十七歲鬱鬱而終。

    5、詩豪劉禹錫

    “前度劉郎今又來”,一句詩寫盡了劉禹錫的豪爽和對權貴的嘲諷。劉禹錫大約和李賀同時,都生活在唐德宗到唐憲宗時,正是唐朝所謂的安史之亂後的中興之時。比起李賀,劉禹錫長壽得多。他早年仕途還算順利,走的是地方路線,靠著欣賞他的淮南節度使杜佑入朝當宰相,劉禹錫也得以飛黃騰達,當了監察御史。但在唐憲宗繼位之時,滿心革新朝政的劉禹錫捲入了“二王八司馬”,他和柳宗元都是被貶的八司馬之一。後來,他長期在地方當刺史(相當於現在市長吧)。

    其他幾個簡單說下,白居易又當宰相的可能,但皇帝卻用了他的堂弟老成持重的白敏中。柳宗元和劉禹錫的經歷有類似處。杜牧長期供職於淮南節度使幕府,他堂兄卻靠著娶了公主後來當上宰相,於是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李商隱本來深得令狐楚的欣賞,令狐楚的兒子也是他的少年好友,後來當了宰相,卻因為李商隱娶了令狐家政敵之女,兩人鬧翻,後來李商隱屢屢仕途不順。唐末羅隱長得太醜,但靠著文才,最終在吳越王錢鏐手下謀得好衣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從哪一刻意識到小時候無所不能的爸爸不再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