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說心理話
-
2 # 禮記君
現實中還真是很少見到情緒特別穩定的人,至少我自己就難以做到。即使心裡在默唸不生氣,不發火,但是情緒來了,真是想控制都控制不住啊,只有把火發出來,才能漸漸平靜。
不過在日常的接觸中,還真遇到過幾種情緒特別穩定的人。
第一是非常成功的人,一般事業成功,做到公司老闆級的人,心胸是很開闊的,不管是對待跟自己地位相當的人,還是普通的員工,都很有涵養,不急不躁。
我的一個老領導就是這樣的人,他之前的公司是做到了我們行業的前三名,平時見到他都是滿臉笑意,即使有員工做錯了事情,都會耐心教導,共事三年都沒見他發過脾氣。現在退休了,喜歡做菜,旅遊,攝影,經常把照片發到朋友圈,在朋友圈發的文字都是稱呼別人“您”,很尊重別人,當然也受到別人的敬重。
他的穩定的情緒是跟他的個人閱歷,視野和個人涵養有關的。
第二種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年輕人,受到父母的行為影響,他們的情緒一般也是很穩定的。
我的兩位同事,出身不同的家庭,相同的是家裡條件都特別好,都是開公司的。他們跟同事接觸的時候,都是心平氣和的,從來沒有跟同事產生過爭執。即使你的要求很無理,很過分,他頂多會跟你說一句:這樣不好吧?然後就慢慢說出自己的想法。你看不到他急赤白臉的樣子,也看不到他急躁的表情,一切在他那裡都很平淡,淡然。
他們的穩定的情緒,一方面來自優渥的家庭條件,沒有金錢上的壓力,煩惱自然少很多,也就沒有發脾氣的環境了;另一方面就是家庭的教育和薰陶,讓他們從小懂得尊重別人,關注別人的情緒,因為父母很少跟他們發脾氣,他們自然也就不會隨便跟別人發脾氣,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種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攝入,慢慢學會了情緒的管理,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學習。大部分人如果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基本要靠後天的主動學習才能達成。做一個不驕不躁,心如止水的人,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是挺難的,即使能做到人前情緒穩定,人後難免要透過其它途經來把不良的情緒發出來,否則總憋在心裡,對心理的健康並沒有多大好處。
回覆列表
人格發展的多種要素
問題中說到兩個問題,一個是情緒穩定,另一個則是冷靜分析對待問題。
情緒控制的能力,這是人格要素當中比較重要,也是貫穿於一生的心理特質,但是,它的形成和發展受到了成長環境、家庭教育、遺傳因素、自我成長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因為遺傳因素比較難以界定和掌控,所以重點從心理層面說一下。
情緒穩定的深層次是自我意識的穩定性,也就是說,想要情緒穩定,必須減少自我矛盾的心理衝突,例如:自我認同的穩定性、思維正向等,這些心理特質的形成過程必有原生家庭因素的參與。
舉一些例子:
父母當中,即使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必然也會引起家庭的穩定性,從而影響孩子的情緒穩定性,增加其焦慮感,缺乏安全感;在人格成長的過程中,這些要素自然的就不具備。所以,孩子的人格可以說是父母人格的影射。
即使父母情緒穩定,偏激的教育方式同樣會造成人格上的傷害,例如:缺乏正面教育、減少的關愛、缺乏積極的鼓勵和引導,這有可能導致孩子的潛意識出現自卑人格。而自卑的最大危害就在於自我與自我,自我與外界出現不協調,導致認知的混亂造成情緒不穩定。
所以,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情緒穩定的第一步要素,這種影響對於父母與孩子之間可能要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是父母對於孩子一生的指導和影響。
客觀冷靜的分析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種能力的形成基礎也同樣可以用原生家庭的理論去看待和分析,但是,它的形成並不是單一的,還有我們進入社會之後所汲取的一些經驗性影響。即使具備了穩定的情緒要素,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客觀冷靜的分析一個問題,也取決於我們的社會性以及實操性經驗是否豐富,這是一個隨著時間和經驗鍛煉出來的。
就於這些分析來看,它們形成的難易程度是個綜合因素,並不是絕對的,只能說,越是符合發展要素,越是容易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