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祿穎濤醫生
-
2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能引起胸痛的疾病有很多,最佳辦法當然是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確定病因以後,再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對於普通人來說,頭痛看頭、腳痛看腳是在正常不過的想法了,但對於我們這是醫生而言,需要看透症狀的本質。
當外出活動時,出現胸痛、胸悶症狀,首先考慮是否由於心肌缺血(冠心病),然後考慮心臟功能受損(心衰)。外出活動代表活動量增加,這也意味著對血氧的需求上升,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血氧供應異常就會有胸痛胸悶的感覺,這也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穩定性心絞痛。
心衰在臨床上是有明確分級的,如果患者是存在心力衰竭,形成原因暫且不談(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那麼應該劃分為Ⅱ級,日常體力活動有輕度限制,平時沒有異常,但如果進行一般烈度的體育運動及活動會引發疲勞、心悸、氣喘、胸痛等症狀。
從嚴重程度考慮,心衰最為可怕,死亡率較高,所以我重點談下!人體的心臟如同水泵,將血液透過動脈輸送到各個器官,心衰患者的一切症狀,根源在於心臟的收縮舒張功能出現了問題,這就相當於輸送血液的水泵出現故障,輸送功能出現了異常,身體正常運轉的能量無法得到滿足,出現一系列症狀,這時候哪怕服用再多的藥物,也只能在表面進行治療,但心功能的下降卻難以逆轉。
當出現心衰的症狀我們要先結合自身症狀進行全面的評估,找到引起心衰的病因,積極治療透過消除病因改善心衰。很多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衰,以前我們透過營養心臟、強心、利尿、擴血管的藥物來輔助治療心衰,目的在於營養心肌,但效果並不明顯。
現在我們更應該考慮根源病因,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治療,或許可以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頸椎、胸椎的病變越來越常見,這是源於生活方式的變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交感神經興奮放電,這種不正常的狀態會引起冠脈的持續痙攣,隨著血管的逐漸狹窄變細,心肌缺血會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透過對神經的調控,使其恢復正常。這種治療模式的前提是脊柱病灶的精準探查,這樣才能改善自身心臟功能,消除不適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患者平時需要密切觀察自己身體情況,很多患者在疾病初期沒有什麼症狀,可沒有異常卻不一定正常,如果因此放鬆警惕,不及時採取有效治療很可能會加速病情發展,錯過治療最佳時機,當我們身體出現不適但檢查(不全面)顯示正常時,應積極尋找原因。
回覆列表
外出活動時出現胸痛,胸悶。去醫院檢查各方面都正常。也就是排除了內臟疾病的可能。這種情況在臨床也很多見,我也曾遇到過幾例這樣的患者。
你可以請疼痛科的大夫看一下,因為軟組織損傷也能引起這種症狀。比如說胸椎旁軟組織損傷,背部的淺層肌損傷,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胸骨肌損傷都有可能引發胸痛胸悶的症狀。
這些肌肉損傷後會出現觸發點,觸發點在身體勞累後或運動中會產生興奮,而導致疼痛。身體後面的軟組織損傷後會將疼痛傳導至胸前,引起胸痛、胸悶等症狀。而軟組織損傷用裝置和儀器是檢查不出來的。只有請疼痛科醫生進行詳細的觸診才能夠確定診斷。
明確診斷後,可以請醫生進行針灸、按摩、理療。也可以自己在上述部位用手指按壓檢查,查詢壓痛點。找到痛點後用手指撥動按摩。後背的痛點可以用筋膜球靠在牆上按摩,每個痛點按摩兩分鐘,每天三次。只要方法正確,能夠堅持,就會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