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抱庸詩書

    沈鵬先生是個坦率的人,他曾坦言自己從未系統臨摹過古今名帖。沈鵬曾是書協主席,當今健在的名家之中,不敢說沈鵬定執牛耳,但水平肯定算是一流。沈先生公開表態自已沒臨過帖,首先他的坦誠讓人欽佩,其次,他之所以這樣說,更主要的目的是向世人坦露自己對書法的理解——不蔓不枝,亭亭淨直,不囿於古人,才是純潔真摯的書法作品。當然,他這個觀點未必正確,有待商榷,但肯定有合理的一部分。

    之所以從沈鵬先生說起,抱庸只是想表達一種個人觀點:臨摹像與不像,並不一定是個是非問題,而更在於書學者個人對書法的認識理解,以及個人的書法藝術追求。簡言之,臨摹得像與在像,要看究竟是能力問題,還是選擇問題。臨摹得不像,未必就不能進步。

    什麼字好學,什麼字不好學?接觸書法學習久一些的朋友們都知道,規範字好學、個性化的字難學,田英章好學、沈鵬不好學,歐陽詢好學、米元章難學,書法形體好學、書法神質不好學,當然,學深學精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至少,不同書體不同書家,臨摹難度是有區別的,臨九成宮臨靈飛經,可能一年半載就能具雛形,你臨個米芾黃庭堅的試試,可能要更久。

    一般來說,初學者臨摹,打基礎的階段,當然是越像越好。如果已經具備較為紮實的功底,臨得像不像要看個人的現實需要,比如說意臨,就是抓筆法結字的核心技巧,並不一定要跟原帖寫得一模一樣。

    抱庸淺談,僅供參考。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拓碑效果。

  • 2 # 其人墨坊

    大家好,題主好。我是其人。

    我們都知道,練書法,必臨帖。不臨帖,總歸難以學好書法。

    那怎麼臨帖呢?

    我是這樣建議的:讀帖-看臨-背臨。

    讀帖,大家都懂,就是仔細研究字帖上面的字,是怎麼寫的,和學畫畫的觀察類似,要看這個字的各個筆畫的書寫方式,這一筆和那一筆之間的位置關係,整體的佈局等等;

    看臨,就是一邊看著,一邊臨摹。一邊寫一邊看再繼續寫。

    背臨,就是看完這個字,合上字帖,馬上可以按照字帖寫出來。

    回到你的問題,總是臨不像,那就要返回去看上面的三部,是哪一個沒有做到。

    至於您說的臨帖不像會進步嗎?當然會進步,只是有多大的發展空間,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 3 # 字有道理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把學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1、初學分佈,但求平正;2、既知平正,務追險絕;3、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是古往今來的書法實踐證明,是常說的“先走進去再走出來”,由生到熟再到生的過程,是一切書法愛好者達到成功境地的必經之路。

    而臨帖也分可三個階段:1、實臨;2背臨(意臨);3、創臨。這是臨創轉換的必經之路,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咱們結合以上所說,試作分析:

    首先,平正(實臨)。在實臨階段,要做到的就是對每個臨習的字的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書寫過程透過自己的筆端表現出來,對字形結構間架佈局把握得當,透過實臨,去體會線條粗細的提按變化,加深對結構的掌握,熟悉所臨習碑帖的字形特徵,這是實臨時要做到的,所謂平正,更多的就是忠實原碑帖。

    然後,險絕(背臨、意臨)。這是臨創過渡的階段,透過前期的實臨,對其所臨習的碑帖的點畫線條、字形結構、風格特徵有一定的瞭解後,可以透過揹著碑帖的方式,把自己記憶中的線形、結構進行書寫表現出來。透過這種實踐,既能加深自己對所臨習碑帖的印象,又能在字形結構的安排上加入自己的想法。

    最後,平正(創臨)。第一個平正,更傾向於忠實原碑帖,這個平正,更多的是整體的和諧。這就是咱們在創臨的過程中,透過對結構疏密、筆畫收放、字形大小等方面的變化,給所臨習的字一種新的變形,既保留了原碑帖的筆意,又賦予了新的形態,這就是寫出了自己的風格。

    綜上所述,不管是實臨、背臨還是創臨,咱們都不可能和原碑帖一模一樣,咱們不是影印機,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一模一樣,更多的是掌握原碑帖的氣息、用筆結字的特徵,至於書寫時變化的度,那就因人而異了。

  • 4 # 謝錫宙

    書法臨帖總不像,會進步嗎?答案是肯定會的!像與不像由於個人的鑑賞力,領悟力、模仿能力差異所致,更多是進步程度的差別。原因在於刀磨久了非利即白,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發現不像說明鑑賞能力在提高了,就是最大的進步。發現差異才會糾偏,不怕不識貨,就怕指鹿為馬,將明顯差異視而不見,自欺欺人。

    就學習書法過程來說可分為三個階段:

    1、入帖期:分為選帖,讀帖、描紅、摹寫(用淡墨定好字框架結構再臨)、對臨、背臨、意臨這一過程。

    這一過程需要歸零心理,既然認可了此法帖,就要嚴肅態度,認真對待。將自己以前所學的東西清零,形成明顯個人習氣的東西隱藏,儘量保持所學字帖原貌。原始天然的,原汁原味最可貴!很多人甚至一些名家將自我個性及習氣加入所臨帖中,不倫不類,還為自己狡辯說臨帖無需像,更不需要儘量接近原帖的面目。客觀而言,百分之五十的相似度,似是而非臨它做甚?極具個人創意,個人特色的東西入帖階段不需要,而應該是在出帖階段加以彰顯,否則即是張冠李戴。

    2、過渡期:是閉關修行,苦行僧期。是將以往修為與瞭然於胸新學法帖進行取捨,去粗取精,兼收幷蓄、融為一爐。多一分原帖味是固步自封,學死書,了無新意。少一分原帖味又無出處亂寫一通,不免流俗。如何拿捏,掌握分寸,是考究臨帖者融合能力,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最好指標。因此,過渡期是混亂期,獨木橋、鬼門關,能不能推陳出新,在書法界或歷史留下自己的軌跡,就看個人造化了。

    3、出帖期:是達摩面壁進而化繭成蝶期。打破所有條條框框,是將有變無,又將無變有的過程。已經衝破牢籠的束縛,成功將個人的學識,審美觀、習性、偏好、個人標籤與所習字帖高度融合,推陳出新,別具一格,以創新面貌示人,得到業界的認可,祝福!

    世上集大成者,成功者!為人所稱道。但事實上,創新與守舊的臨界點很難把撐,稍縱即逝的成功機會也只有極少數人能抓住。

  • 5 # 顥天

    不希望成為這個家或那個家的,很簡單,就是想讓自己的字寫的好看一點,達到自己的審美要求就行了。臨貼是很重要,多想,多看,多練更重要!

    自己的字還差得很遠呢,結構、筆畫和部首等基本功仍需要努力。加油!

  • 6 # 楊高興21

    初學,要臨像。不像就不叫臨帖。臨的時間長了,你才能體會古人是怎麼寫字的,知其玄妙,才是學了一半。後邊才看我怎麼去書寫。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臨帖,是基本功訓練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寫不像說明訓練方法不對,不但會影響書寫效果,也影響進步。寫不像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是訓練方法不科學、不繫統、不正規、不專業造成的。比如,選擇的範本不適合,執筆法不規範,筆法動作不正確,臨摹方法不對勁,使用的毛筆不匹配……總之,應該從多方面找原因。不妨做一下自我測試,請看正規系統的訓練套路是什麼樣。如圖:

    單就臨帖問題而言,首先要搞清楚一點,臨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其實,剛開始寫得不像是正常的,只要是把原帖的書寫技法精要弄明白、寫對了,熟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像了。學書法不於每天練多長時間,或寫多少字,最重要的是寫的對不對?

    如何做到形似、神似? 是眾多習練者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而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美好願望。想達到形神皆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像美術寫生似的,把筆畫形狀用描畫法弄出來,即便如此,也會有誤差。為什麼呢?書法是藝術化的手寫字型,不同於印刷體美術字,書法高難之處是書寫,而不是畫寫,都說xxx書法寫得好,沒有說xxx書法畫的好。

    所以說,書法字型,拋開純藝術這個層面暫且不說,但就書寫技術性來講,很多精密絕妙的地方是很難原樣複製的,即使讓原作者重新再寫一遍,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恰恰是這一點,才有了書法藝術之說。

    可以假設一個穿越場景,我先寫一種楷書字型叫“九成宮”,後然搖身一變,變成了現代人“歐陽詢”,臨摹一個試試,想寫得形神具像? 肯定是很吃力的,而且寫不像。即使自己昨天寫的字,今天當帖臨,都不能一模一樣,因為,昨天高興,今天鬱悶……書法是有靈魂的。

    這是不是為了掩飾臨寫不像找藉口? 不是,絕對不是。

    判定臨帖像不像的標準,不能單純的看筆畫、字型的外形,要看書寫過程,重點看用筆技法是否正確。如果筆法動作與原帖嚴重不符,甚至是給篡改了,寫得多麼像也是假的。所謂古法用筆,是指依據法度自然書寫,決不能有刻意描畫的成分。凡是畫蛇添足的作法都不可取。

    字帖好比一首成名曲,模仿它是為了從中獲得法度,掌握正確的發聲要領和演唱技巧,書法也如此,臨帖是必要的過程,而最終是學會用筆技法,字形並不重要。因此,臨帖的重點是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注意,是書寫技法的法,而字形結構只要是符合書寫法則要求,安排儘可能沒有硬傷,有七八分像就可以了。太過於苛求形似,反而不好,容易固化毛病,出不了帖。

    臨摹古帖,追求神似比追求形似更重要。實踐證明,影響訓練效率、制約技法提升的原因,主要與只求形似,忽視神似有直接關係,一定要揣摩法理,這一點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千萬不能輕視。

    再者說,臨摹某一個帖,不見得以後就總寫這個字型了,肯定還要學其他書體、字型,如果長期的迷醉在一個帖當中,手法習慣會形成侷限性,當想寫別的字型時,筆性轉換不了。

    以上是我的教學心得,僅供參考。

    密切關注寫字教育發展動態,專注書寫技藝方法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8 # 王煥林書法

    一、書法臨帖為啥總是臨不像?

    臨帖是初學書法的唯一門徑,也是很多書法家的終身日課。張芝學書“池水盡墨”;號稱五百年來第一人的王鐸,成名之後,仍“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臨帖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臨帖過程中,初學者都會碰到“臨得不像”的問題,絕無例外,當然,書法天賦突出者,這個過程會短一些。

    筆者研習書法三十多年,也算得上“過來人”了,深感“臨得不像”的主要原因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點畫位置書寫不準確

    單字要“寫像”,點畫位置必須準確。楷書啟蒙,為什麼多用米字格、九宮格?主要就是幫助孩子們用眼睛來觀察點畫的位置。另外,我們發現,有一定繪畫基礎的人,臨帖往往比一般人“寫得像”,其實也是點畫位置比較到位的結果。

    2.點畫形態書寫不準確

    點畫形態不一,長短粗細最為顯著,其次是方圓曲直、輕重快慢等。臨摹者對這些形態觀察得越仔細,書寫也就越準確。點畫形態寫得“不像”,大多是觀察不到位的結果。

    3.點畫用筆方法不準確

    有時,我們發現,即使點畫位置書寫準確,點畫形態觀察無誤,寫出的點畫仍然不太像,這就一定是用筆方法有問題了。因此,點畫形態瞭然於胸之後,不忙下筆,我們應該去深入思考一下:怎樣起筆?行筆?收筆?如何藏鋒?側鋒?回鋒?哪裡該輕?哪裡該重?哪裡快?哪裡慢?把點畫書寫過程予以“還原”,有助於領會筆法。

    4.章法表現不準確

    臨摹行書、草書作品,章法問題也極為重要。對於初學者而言,首先要關注上下字的連綴關係。書法中的所謂“行氣”、“節奏”均以此為生髮原點。區域性的章法,則基於上下左右各個相鄰單字的分佈安排:大小、正側、疏密是最明顯的體現。

    二、臨帖不像會進步嗎?

    臨帖不像對書法進步確實有影響,因為這關係到學習書法的信心。但它不是影響書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習書者應該正確看待。

    “像”與“不像”並沒有一個定量的標準,正確認識“像”與“不像”,對初學者來說,“過來人”的引導,自有其特殊價值。對此,我以三十多年的書法實踐,談三點體會,共初學者參考:

    1.開始“不像”,不必沮喪,持之以恆,必有改觀。

    任何一門技藝,都需要功夫的積累,書法也不例外。只要保持興趣,長期臨摹,積極思考,勤能補拙,熟能生巧,進步是可以期待的。當然,人的天賦參差不齊,有的進步快些,有的慢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從“不像”到“像”,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習書者的筆力在自然增長,對單字結構會日益熟悉、對作品章法會漸有心得,久之,水到渠成,登堂入室,就可以嘗試進入創作層次了。

    2.臨得“很像”,也不一定就能成為書法家。

    舉個例子:歷史上學歐陽詢楷書,“像”者眾多,清代黃自元、當代田蘊章堪稱代表,但他們的書法成就,並沒有得到書法界的認同。所以,天分一般的初學者,臨摹楷書能達到八成以上的“像”,就應該有勇往直前的信心。

    3.行書、草書作品,臨“像”難度更大一些,作者也不一定能夠重現原作。

    行書、草書,變化豐富,飛白、牽絲等偶然效果,也不可複製,刻意追求“逼真”,實在沒有必要。初學者臨摹到七成以上的“像”,即足以充分感受到所臨作品的藝術魅力,心得、收穫應該也可以滿足了。

  • 9 # 魏保良

    學習書法,臨帖是必然的,也是一輩子的功課,不同的學習階段臨帖也應該有不同的方法。初學書法建議還是要以像為主,將字帖裡的資訊儘可能的表現出來,這是我們學習古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初學書法臨帖要臨像,方法很重要,首先要做到讀帖細緻入微,將所臨字的筆畫之間的關係、左右之間的關係、上下之間的關係、內外之間的關係等都讀明白,做到胸有成竹這是前提條件。臨寫時眼神還需在原帖和紙之間相互照顧,儘可能的做到像極原帖。

    有一定書法基礎之後,臨帖可以有所取捨,或取其筆法,或取其字法,或取其章法,或取其墨法,或碑中摻入帖意,或帖中摻入碑意,總之,有了一定基礎之後,要帶著創作的意識去臨帖。

  • 10 # 千千千里馬

    為了把字臨像,古人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說,“摹”就是能夠把外形臨像的一個好辦法。

    我們今天看到的王羲之的《蘭亭序》也是這樣臨摹出來的。

    不過現在很少有人這樣臨摹字帖了。這倒不是說,這樣辦法不好,而是實際意思並不大。

    比如說,我們“摹”字,就會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字的外形上了,對字的整體結構和神韻就會缺乏體會。

    所以,後來就有了字格臨摹法,這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

    比如“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可能大家都用過這些格子。

    這個“米字格”實際上相容了“田字格”豐富了“田字格”,應該說是“田字格”與“米字格”的一個連體格。

    這個格子有一個好處,就是把漢字書法“永字八法”的八個筆法走向的空間分配都劃分出來了,所以,使用“米字格”可以說“八法”都通了。

    所以,如果要臨摹字帖臨摹得像,起碼“米字格”要基礎使用,可以訓練我們對一個字在空間分配上的合理安排。

    但是,我們安排好空間分配,不等於把字臨像。

    為什麼?因為書法有一個筆法結構問題。

    無論你學習什麼字型,書法都有自己的結構,而筆法結構是共同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起筆、行筆、收筆。但是,不是說你知道筆法有起筆、行筆、收筆就夠了,就能夠做到臨摹字帖很像。

    我們除了要把筆法的基本結構起筆、行筆、收筆寫出來,還要注意“接筆”問題,就是一筆和一筆之間的銜接呼應關係。如果做到這些了,你想臨摹不像都不可能的。

    如果說起筆、行筆、收筆準確完成是一個筆畫的成功,那麼一筆和一筆之間的關係對應準確,才是最後臨摹像的保證,所以,你要臨摹像,就要做到這“四筆”,即“起筆、行筆、收筆、接筆”的統一。

    這樣臨摹字帖,不但保證了臨摹的外形,也保證了臨摹字帖的神韻。

    因為書法的神韻,就在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之中和“接筆”的微妙之中。

    可是,我們很多人臨摹字帖的時候,是做不到這“四筆”正確的。

    如果我們真正做到“四筆”,把字帖臨摹的很像,就是臨摹書法的成功嗎?

    其實,書法學習是一個像與不像的過程。我們學習書法,最終的目的是要學到書法的規律,掌握書法的規律,最後能夠自由地應用這些書法規律,寫出有自己思想感情的書法作品來。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糾結臨摹像與不像的問題呢?

    因為,我們按照現在一般的書法學習方法,臨摹像了,將來一樣就是字帖的那個樣子,寫不出自己的風格特點。這個問題,歷史上無數學習書法的人,都要受到這個規律的制約的,是跳不出這個“窠臼”的。

    但是,如果你是從筆畫的規律到結構的規律,都是按照“四筆”的方法來學習書法的,那麼,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為什麼?道理很簡單,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雖然在嚴格按照字帖的筆畫在寫,但是,我們始終是在分析用筆的規律和具體的特點,所以,就會對書法的筆法規律有精深的理解。而不是死板的“背書”。

    學習書法像與不像,不是問題,問題是要寫好,好的標準就是要符合書法的用筆規律個筆法規律。

    例如,啟功先生臨摹的字帖,都是像啟功自己寫的。這就是不像,但是,啟功自己的有很高的書法修養和功底了,他那樣寫可以成功,我們初學的朋友不可能就馬上成功。而且,啟功先生早年學習書法的時候,可不是一下子就有“啟功樣”的。他的啟功樣臨摹字帖,還是在他的晚年才出現的。

    這說明,學習書法是一個修煉過程。不可能剛剛學會一個字帖就能寫出合格的創新書法。

    我們說的“四法”臨摹方法,也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書法歷史知識基礎上的。不可能五年就學了一個歐陽詢字帖,馬上就能創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大官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