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1年初,戰爭陰雲籠罩著東歐,幾百萬德軍開始秘密地向蘇德邊境集結,儘管德國以“老兵退役”等理由調動部隊,但蘇聯統帥豈能被這種小伎倆所騙,他深知蘇、德兩國的戰爭不可避免,眼下要做的無非是儘可能地延緩戰爭爆發的時間。

    這麼做不僅為軍事準備爭取時間,而且有機會透過外交斡旋消除更多的威脅,遠東的日本關東軍就是其中之一。好在,蘇、日兩國經過長達10個月的談判,終於簽訂了《中立條約》。但是,為什麼蘇軍仍然在遠東部署了七十萬重兵呢?

    蘇聯的綏靖政策。

    二戰爆發後不到一年,德國的萬字旗已經遍及西歐大陸,只剩下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在苦苦支撐。這讓蘇聯統帥十分不安,他知道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蘇聯。更麻煩的是,遠東的關東軍似乎也沒有閒著,為避免兩線作戰,他必須做些什麼。

    首先,支援中國抗戰,牽制關東軍。日本侵華戰爭對蘇聯遠東地區構成了很大威脅,蘇聯統帥不僅派出以崔可夫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參戰,而且提供了2.5億美元武器援助。在他看來,只要中國堅持抗戰,堅決不投降,遠東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其次,面對日軍挑釁,絕不手軟。為了顯示蘇軍的實力和決心,針對日本關東軍發起的張鼓峰和諾門坎戰役,蘇聯統帥部調集了優勢兵力,由朱可夫指揮徹底將日軍的囂張氣焰壓了下去,並組建遠東集團軍,保持高壓態勢,令其不敢造次。

    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對日本實施綏靖政策。儘管蘇聯在震懾和牽制日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蘇德戰爭即將爆發的情況下,蘇聯統帥還需要一個有約束力的條約,以此來保證日本關東軍不在遠東地區有更多的理由挑釁,甚至是武裝入侵。

    無獨有偶,此時的日本也為眼下的“困局”而發愁,蘇軍的強勢讓其“北上”策略行不通,而與美國的關係日益激化,不得不推行“南下”戰略。為此,日本在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後不久,轉而又致力於《蘇日中立條約》的談判。

    這真是“剛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頭”。蘇聯統帥十分爽快地答應了日本的要求,甚至不惜傷害中國,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雙方在德軍侵蘇前2個月簽訂了《中立條約》。可見,他與張伯倫一樣自私,為自身安全什麼都不顧,大搞綏靖政策。

    但他也清楚,《條約》只是權宜之計。

    蘇德戰爭爆發前2個月,蘇日雙方簽訂了為期5年的《中立條約》。但作為政治家的蘇聯統帥,深知該《條約》只是權宜之計,他既不相信德華人,也不覺得日本人有多大的誠意。那麼,簽訂該《條約》的背後,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意圖嗎?

    一是,《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對蘇聯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政治威脅,而作為意識形態上的對手,英、美等國更是希望利用三國同盟作為反蘇的工具。該條約不僅徹底打消了西方社會的幻想,而且從軸心國內部進行了瓦解,可謂一舉兩得。

    二是,日本的野心在亞太地區,入侵東南亞是其必然之舉。該條約消除了來自遠東蘇軍的威脅,日軍可以放心大膽侵吞英、法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利益。這勢必引發美國的強烈不滿,甚至是發動戰爭,而將美國拖入到戰爭對蘇聯只有好處。

    更關鍵的是,美國一旦參戰,定會促成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成立,而蘇聯將作為歐洲戰場的重要參戰國以及軍事強國,在同盟國中將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這不僅抬高蘇聯的國際地位,而且還可以藉機擴大其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勢力範圍。

    說白了,蘇聯統帥根本就沒有指望日軍會信守承諾。於是,在簽訂該條約後的第二天,就告知蘇聯駐華大使,對中國抗戰的援助不會停止。與此同時,組建遠東集團軍,總兵力達70萬人,擁有坦克5600多輛,飛機4000餘架,防患於未然。

    當然,他更看重的是《條約》背後的政治策略和利益,甚至可稱之為一場戰略“賭博”。事後證明,蘇聯統帥的預判是正確的,日本不僅沒有在遠東鬧事,反而為了進攻南洋,偷襲了美國珍珠港,致使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總之,政治家為了長遠的理想目標,不會在意眼前的各種困難、誤會、甚至是人身安全,他們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他們高瞻遠矚、意志驚人、果敢堅定。從這點看,蘇聯統帥透過條約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拍過哪些有故事的主體?可以分享下拍攝心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