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幸運招手即來

    個人見解不妥之處請包涵!談起袁崇煥,有人恨之入骨,有人愛到極點。恨的人認為,他是造成遼東局勢糜爛的罪魁禍首;愛的人認為,崇禎糊塗殺了他,導致遼東局勢一潰千里!

    當然,關於袁崇煥的爭議,並非本文談論的重點,套用古人的一句話,即:“是非功過,留有他人評說”!本文重點講述的是,袁崇煥做錯了兩件大事,即:多殺了一個人,疏忽了一件事!

    關於袁崇煥多殺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即:毛文龍!袁崇煥有沒有看到到毛文龍在東江的戰略作用?顯然,只要作為一個正常的將帥,應該看得到。那麼,既然知道毛文龍軍隊的作用,袁崇煥為何殺了他?

    其實,主要原因有兩點,(1)毛文龍不喜歡有文官管制他,所以對袁崇煥“請求讓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的軍餉”之事,非常的不爽,極力反對,(2)毛文龍拜謁袁崇煥,袁用上賓之禮待之,毛也不謙讓,讓袁崇煥認為此人桀驁不馴!

    於是,袁崇煥才決定要將毛文龍處死!按照袁崇煥的想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死了你毛文龍,東江照樣牽制清軍!然而,讓袁崇煥沒有想到的是,毛文龍威望非常高,他一死,東江人心就散了!所以,這是袁崇煥的第一個錯誤!

    1629年,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沒多久,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即: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入關劫掠!這裡有一個問題,即:一開始聽到訊息後,袁崇煥安排各處防守,所以崇禎還曾嘉獎了袁崇煥!

    然而,防線卻被後金攻破了,趙率教在遵化戰役中陣亡,後金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後來,袁崇煥率軍回援,一定程度上將後金大軍趕跑了。但這時,袁崇煥卻忽略了一件事,即:金軍兵臨城下,總要有個責任人!

    袁崇煥和皇太極私下議和,擅殺毛文龍,清軍兵臨城下,三件事夾雜在一起,朝臣為了推卸責任,就將袁崇煥推出來了!在大臣的詆譭之下,袁崇煥的議和與殺毛文龍,被認為是清軍兵臨城下的原因,所以他就不得不死了!

    有人認為,袁崇煥死於後金的反間計,其實只要好好想想,就知道不太靠譜!這又不是三國演義時期,從宋朝之後,讀者們見過幾例成功的反間計?所以,那只是犬儒為了塑造皇太極的英明,貶低崇禎智商偽造出來的。

    客觀的說,不管袁崇煥是不是冤死,但這兩點絕對是袁崇煥的錯誤!值得一提的是,從這兩件事中,也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袁崇煥的政治智商或情商不高,處理事情的手段過於直接!

    ️️️️️️️

  • 2 # 一級造價工程師交流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袁崇煥生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卒於崇禎三年(1630年),享年46歲。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透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

    袁崇煥雖為抗清名將,但也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有《袁督師遺集》存世,今人輯有《袁崇煥集》。

    悲劇的消亡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但像袁崇煥這樣的悲劇似乎並不是前所未有的。有七個原因: 首先,可惜的是,年富力強的災難。當袁崇煥被殺時,他才47歲。當他處於鼎盛時期時,它是一個人民的國家,一個充滿活力和精力充沛的人,死在敵人手中是很可惜的。而且,他自己死了。 第二,褻瀆罪 岳飛被謀殺的罪行“沒有必要”,袁崇煥的謀殺案“被敵人欺騙”。袁崇煥既沒有欺騙也沒有向敵人供認。 第三,殘酷的懲罰,謀殺 袁崇煥是明代的尚書。他是遼代的大師。他先後獲得了寧遠,寧津,京石保衛北京的三大成就。他甚至遭受了最殘忍的懲罰。皇帝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用最殘酷的懲罰殺死了袁崇煥。 第四,悲傷的人的不滿,讓人討厭公眾的不滿 袁崇煥的去世是為了保衛國家和名人的利益,為保衛北京而死。但是當他去世時,他無法理解和同情人民。它不被認為是忠誠的部長,而是敵人。為了在北京捍衛箭,它就像一隻刺蝟,它被自己的暴君殺死,普通人無法理解。 第五,這位可憐的上司,家裡沒有盈餘。 當袁崇煥對遼朝進行監督時,他每年處理的糧食和白銀的數量是數百萬,而一分錢並不貪心。袁崇煥是中國古代公務員的典範。 第六,一個悲慘的家庭,沒有兒子。當袁崇煥被判刑時,他的兄弟和妻子被放逐了兩千英里。根據“明朝史”,袁崇煥有沒有兒子? 無法驗證,它是歷史的一個謎。 第七,背後的心臟,身體沒有葬禮 袁崇煥的這種“罪行”應該受到許多官員的監督。歷史上沒有記錄。明清兩代沒有記載。沒有記錄官方檔案,選集,筆記和編年史。在民國時期,據說袁崇煥的屍體和頭部被他的僕人偷走並埋葬在他的後院。文化大革命期間,袁崇煥墓被挖出,內部沒有殘骸和遺物。袁崇煥屍體埋葬的地方已成為歷史之謎。

    袁崇煥是一面反映明清歷史的鏡子。在中國歷史上,仁者為小人尷尬,明智受到平庸的束縛,勇士被仇敵所憎恨,而下等人則被貪婪所憎恨。袁崇煥以仁慈和勇敢的高尚人格,雖然不是為了世界,卻是後人的典範。

    歷史評價

    努爾哈赤:"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

    張廷玉:"崇煥智雖疏,差有膽略,莊烈帝又以讒間誅之。"

    乾隆帝:"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康有為:"夫袁督師之雄才大略,忠烈武稜,古今寡比。其遺文雖寥落,而奮揚蹈厲,鶴立虹布,猶想見魯陽揮戈、崆峒倚劍之神采焉。""若吾粵袁督師之喪於讒間也,天下震動,鬼神號泣,明社遂屋,餘禍烈烈,波盪至今。嗚呼,天下才臣名將多矣,讒死亦至夥,而惻惻於人心,震惕於敵國,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實以一身之生命關中國之全域性,則豈惟杜郵、鍾室、涼風、金牌之悽感也。……假若間不行而能盡其才,明或不亡。"

    梁啟超:"使督師以前而有督師其人者,則滿洲軍將不能越遼河一步,使督師以後而能有督師其人者,則滿洲軍猶不能越榆關一步,故袁督師一日不去,則滿洲萬不能得志於中國,後金軍之處心積慮,以謀督師宜也。而獨怪乎明之朝廷自壞長城,為敵復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見,而與之俱盡,古今冤獄雖多,語其關係之重大,殆未有袁督師若者也。""若夫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係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於古未始有之。有之,則袁督師其人也。"

    蕭一山:"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皆以蓋世之才,治遼事而有餘,然或內毀於閹黨,外罹於反間,不終其位。"

    李濟深:"論明清間事者,僉以為督師不死,滿清不能入主中原。"

    金庸:"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沖天的幹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

    遲浩田:"袁崇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英雄,我們岳飛、袁崇煥都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褒有貶,經歷坎坷,但是最終一條,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是公正的。"

  • 3 # 一枚史迷

    其實對袁崇煥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他所處的年代和他開始走向神壇這些角度來分析。一是明末清初和袁崇煥一同度過那段動盪歲月的人給袁崇煥的評價。朱舜水,明末清初五大學者之一,曾參加過反清復明活動的他曾在著作裡指出袁崇煥是“賣國賊”,還有殉國官員徐石麒也指出袁崇煥再抗清的道路上其實是走議和道路的,他殺毛文龍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們再看袁崇煥被正名,乾隆為袁崇煥的死是冤死,並認為他是能拯救明朝的人。從清朝統治之後,袁崇煥就成了一個一心為大明,卻被大明所殺的千古忠臣。在某種程度上,袁崇煥地位的升高,與他成對立的人都成了反面人物。

    但我們從袁崇煥個人的角度看,他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他並非軍事天才,也並非一些人口中的賣國賊。他只是想要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保住大明,一直將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情堅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劇收尾時,他依舊在堅持著。

  • 4 # 億萬富翁999

    袁崇煥的功與過,從明清之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袁崇煥在歷史上詩歌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書生,卻敢於努爾哈赤較量,這樣的袁崇煥很有英雄氣概,但是袁崇煥人生的結局確是以叛國罪被殺,這是真相嗎?歷史上的袁崇煥到底有沒有背叛大明,我們又該如何評價袁崇煥呢?

    袁崇煥的生平簡介

    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1584年出生在廣東東莞,是廣州人,明朝末年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抗清名將。

    電視劇中的袁崇煥

    袁崇煥在1619年中進士,在福建邵武任職,當時袁崇煥在職期間深得民心。1622年,袁崇煥自薦前往遼東任職,由於其屢建戰功,深受孫承宗的器重。1626年,孫承宗死後,袁崇煥與努爾哈赤在寧遠交戰,袁崇煥以火炮轟炸,取得勝利,接下來有相繼取得寧錦大捷,總是袁崇煥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但由於魏忠賢的原因,立功後袁崇煥辭官回鄉了。直到1627年,明熹宗駕崩,朱由檢繼位,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袁崇煥再次被任用。1628年,袁崇煥向朱由檢提出五年復遼計劃,朱由檢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1629年,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後來發生了己巳之變。皇太極使用反間計,最後在魏忠賢餘黨的誹謗下,袁崇煥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之罪凌遲處死。

    如何評價袁崇煥

    關於袁崇煥這個歷史人物,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是存在著兩個極端。

    袁崇煥的畫像

    其實對袁崇煥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他所處的年代和他開始走向神壇這些角度來分析。一是明末清初和袁崇煥一同度過那段動盪歲月的人給袁崇煥的評價。朱舜水,明末清初五大學者之一,曾參加過反清復明活動的他曾在著作裡指出袁崇煥是“賣國賊”,還有殉國官員徐石麒也指出袁崇煥再抗清的道路上其實是走議和道路的,他殺毛文龍就是最好的證明。

    袁崇煥劇照

    我們再看袁崇煥被正名,乾隆為袁崇煥的死是冤死,並認為他是能拯救明朝的人。從清朝統治之後,袁崇煥就成了一個一心為大明,卻被大明所殺的千古忠臣。在某種程度上,袁崇煥地位的升高,與他成對立的人都成了反面人物。

    但我們從袁崇煥個人的角度看,他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他並非軍事天才,也並非一些人口中的賣國賊。他只是想要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保住大明,一直將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情堅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劇收尾時,他依舊在堅持著。

  • 5 # 小歷說史

    袁崇煥的生平簡介

    袁崇煥,字元素,號自如,1584年出生在廣東東莞,是廣州人,明朝末年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抗清名將。

    袁崇煥在1619年中進士,在福建邵武任職,當時袁崇煥在職期間深得民心。1622年,袁崇煥自薦前往遼東任職,由於其屢建戰功,深受孫承宗的器重。1626年,孫承宗死後,袁崇煥與努爾哈赤在寧遠交戰,袁崇煥以火炮轟炸,取得勝利,接下來有相繼取得寧錦大捷,總是袁崇煥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但由於魏忠賢的原因,立功後袁崇煥辭官回鄉了。直到1627年,明熹宗駕崩,朱由檢繼位,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袁崇煥再次被任用。1628年,袁崇煥向朱由檢提出五年復遼計劃,朱由檢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1629年,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後來發生了己巳之變。皇太極使用反間計,最後在魏忠賢餘黨的誹謗下,袁崇煥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之罪凌遲處死。

    如何評價袁崇煥

    關於袁崇煥這個歷史人物,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是存在著兩個極端。

    其實對袁崇煥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他所處的年代和他開始走向神壇這些角度來分析。一是明末清初和袁崇煥一同度過那段動盪歲月的人給袁崇煥的評價。朱舜水,明末清初五大學者之一,曾參加過反清復明活動的他曾在著作裡指出袁崇煥是“賣國賊”,還有殉國官員徐石麒也指出袁崇煥再抗清的道路上其實是走議和道路的,他殺毛文龍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們再看袁崇煥被正名,乾隆為袁崇煥的死是冤死,並認為他是能拯救明朝的人。從清朝統治之後,袁崇煥就成了一個一心為大明,卻被大明所殺的千古忠臣。在某種程度上,袁崇煥地位的升高,與他成對立的人都成了反面人物。

    但我們從袁崇煥個人的角度看,他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他並非軍事天才,也並非一些人口中的賣國賊。他只是想要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保住大明,一直將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情堅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劇收尾時,他依舊在堅持著。

  • 6 # 背嵬校尉

    明定其為國賊判凌遲,清乾隆年間為其正名。信誰?毛文龍該殺嗎?假使有錯至死嗎?殺毛文龍後,滿八旗及火器後金才跨越式發展,袁督師任內殺幾個後金兵,在小冰河最嚴重的時候為後金提供糧食等戰略物資,遼餉崇禎朝在難也沒有虧待遼東,他對崇禎烈皇的五年滅奴的承諾的結果是什麼?我認為袁崇煥該殺,不需要討論這個問題,他和嶽武穆不要在一起討論,這樣是侮辱嶽王爺。

  • 7 # 昨日之我非我

    袁崇煥在明朝歷時10個月審理,欺君,資敵,擅殺毛文龍,與後金私自議和,縱敵入寇,消極避戰,條條都是死罪。袁崇煥被憤怒的老百姓分而食之!

    滿清時,為了詆譭明朝,為滿清竊國找到法理依據,編造所謂的反間計,崇禎冤殺忠臣的戲碼,以混淆歷史,愚弄漢人。袁崇煥女兒嫁給皇太極長子豪格為敏妃乃滿族皇室姻親,袁崇煥子孫世代皆為滿清高官且袁氏族人皆封官授爵。

    現在,滿族後人及包衣奴為了維護滿清的替代明朝的正統性,也是拿袁案作文章,欺瞞天下,為袁崇煥翻案。

  • 8 # 火木清華

    要評價袁崇煥的一生,就必須要了解這個人。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廣東省東莞 市石碣鎮人。明朝末年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歷任兵部主事,監軍僉事,寧前兵備僉事。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奉命築寧遠城,進而升為右參政,按察使職,駐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明朝與後金大戰取得勝利,史稱“寧遠大捷”。1629年,明朝與後金再次交戰,袁崇煥錦州護駕有功再次取得勝利,史稱“寧錦大捷”。然而明思宗朱由檢卻聽信閹黨魏忠賢的餘黨的謠言,中了後金滿人清太宗皇太極的反間計,自斷手足於1630年以謀叛罪將袁崇煥殺害。袁崇煥被殺害時時年46年。

    1623年,明熹宗給了20萬餉銀,讓袁崇煥和兵部尚書孫承宗負責督率關外的明軍。袁崇煥到了關外,在寧遠築起三丈二尺高,兩丈寬的城牆,裝備了各種火器,火炮。孫承宗還派了幾支人馬分別駐守在寧遠附近的錦州,松山等地方,與寧遠互相支援。袁崇煥號令嚴明,遼東的危急局面很快就扭轉過來。魏忠賢先是排擠孫承宗離了職,又派了他的同黨高第指揮遼東軍事。高第是個庸碌無能之輩,他一到山海關,就召集將領開會,說後金軍太厲害,關外防守不了,讓各路明軍全部撤進山海關內。袁崇煥堅決反對撤兵,高第見說不服袁崇煥,只好答應袁崇煥帶領一部分明軍在寧遠留守,但卻要關外其他地區的明軍限期撤退到關內。

    1626年,努爾哈赤親自率領13萬人馬,渡過遼河,向寧遠進攻。努爾哈赤帶領後金軍氣勢洶洶地到了寧遠城下,冒著明軍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明軍雖然英勇抵抗,但是後金兵倒下一批,又上來一批,情況十分危急。袁崇煥下令動用早就準備好的大炮,向後金軍轟擊。後金兵被炸得血肉橫飛紛紛後撤。為鼓舞士氣,努爾哈赤親自督戰,集中優勢兵力攻城。袁崇煥上城樓暸望臺,沉著應戰。等到後金軍衝到逼近城的地方,他便命令炮手瞄準敵人密集的地方發炮。這樣一來,後金軍傷就更大了。正在後面督戰的努爾哈赤也受了重傷,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

    袁崇煥見敵人退兵,就乘勝殺出城去,一直追了30裡,才得勝回城。努爾哈赤受了重傷,回到瀋陽後,傷勢越來越重,沒過幾天,就嚥了氣。他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接替了他,做了後金大汗。寧遠大捷後,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其後他積極調兵遣將,修繕城池,有力地遏制了後金的軍鋒。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親率人馬攻打明軍。後金軍分兵三路南下,先包圍了錦州城。袁崇煥料定皇太極的目標是寧遠,決定自己鎮守寧遠,派部將帶領4000騎兵援救錦州。果然,援兵還沒出發,皇太極已經派兵來攻打寧遠。袁崇煥親自到城頭上督戰,用大炮猛轟後金軍;城外的明軍援軍也配合戰鬥內外夾擊,把後金軍打跑了。皇太極把人馬調到錦州,但是錦州的明軍守得很嚴密,皇太極只好退兵。袁崇煥雖然打了勝仗,可是魏忠賢閹黨卻把功勞記在自己的名下,還責怪袁崇煥沒有親自救錦州是失職。袁崇煥知道魏忠賢有心跟他過不去,就辭了職。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於乾清宮病逝,年僅23歲。臨終遺詔:“以皇五弟信王由檢嗣皇帝位。”朱由檢為明光宗第五子,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生。他於明熹宗死後第3天即位,詔次年為崇禎元年(1628年),歷史上稱為明思宗。崇禎帝即位後,並沒有真正掌管朝政,當時是魏忠賢獨霸朝綱,崇禎帝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權力從魏忠賢手裡搶回來。到了那時,他才能成為真正有權的皇帝。而此時的魏忠賢已經意識到熹宗早亡使自己失去了靠山,雖然手中仍有一定勢力,但不敢如以前那樣放肆。魏忠賢請辭東廠職務,崇禎帝未批准,他又“乞止生祠”,但只被允止少許。後魏忠賢集團自身發生了矛盾,有人彈劾魏忠賢之罪。崇禎帝趁機向魏忠賢開刀,他先是下令將魏忠賢安置於鳳陽,繼而又下令逮捕。魏忠賢知道這個訊息後自縊而死。

    崇禎帝又把袁崇煥召回朝廷,提拔他為兵部尚書,負責指揮整個河北,遼東的軍事。袁崇煥重新回到寧遠,選拔將才,整頓隊伍,士氣大振。皇太極雖之前打了敗仗,卻不肯善罷甘休,他知道寧遠,錦州防守嚴密,決定改變進兵路線。1629年農曆十月,皇太極率領幾十萬後金軍,從龍井關,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繞道河北,直撲明朝京城北京。這一著出乎袁崇煥的意料。袁崇煥得到情報,趕忙帶著明軍趕了兩天兩夜到了北京,沒顧上休息,就和後金軍展開激烈的戰鬥。後金軍退走後,崇禎帝親自召見袁崇煥,慰勞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賢的餘黨卻到處散佈謠言,說這次後金軍繞道進京,是由袁崇煥引進來的。

    崇禎帝是個疑心極重的人,聽了謠言,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在這時,有一個被後金軍俘虜去的太監從後金軍營了回來,向崇禎帝報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訂下了密約,要出賣北京。崇禎帝信以為真,下令錦衣衛把他捆綁起來,押進大牢。崇禎帝拒絕大臣的勸告,到了第二年,下令把袁崇煥殺了。皇太極用反間計除掉了對手袁崇煥,高興得無法形容。到了1635年,皇太極把女真改稱滿洲;又過了一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叫清。皇太極就是清太宗。從此明朝一步步走向滅亡之路。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忠心耿耿一心為明朝江山著想的袁崇煥死得未免太冤屈了。而明朝的江山也正是毀在這些太監宦官亂政的手上。而崇禎帝也實屬昏君不辨忠奸,大明江山毀於一旦崇禎帝有著不可推卻的責任。袁崇煥雖然冤死,但後世人民群眾尊稱袁崇煥是忠貞愛國的民族英雄!而今在廣東東莞的石碣鎮袁崇煥的家鄉,袁崇煥的雕像卻巍然屹立不倒。為東莞這個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新城市豎起了永遠閃爍的光輝豐碑,讓後人敬仰!

  • 9 # 龍鱗128

    袁崇煥還是很有才能的,我認為他不會叛國,只是崇禎皇帝沒收拾好亂攤子,明朝有理由能扛過去,明末優秀的將領也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宋江,晁蓋能否一直為梁山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