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諸葛亮之三失話說劉備落魄潦倒,無奈下只得依附劉表。天意之中竟遇到了水鏡先生,因水鏡一句“伏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開始了苦苦尋覓諸葛亮的征程。劉備曾請教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如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而事實上諸葛亮不出其室而知天下;以一己之力力促孫劉聯合,大敗曹操;詐取荊洲,力奪東西二川;輔佐阿斗,平南伐北。以此四者,便完全超乎徐庶的評價;考慮到對手的強大和己方的不足,做到此地步,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但諸葛亮還是犯下了三大敗筆,此三筆冥冥中註定了劉備集團的最終失敗。一失 華容道放走曹操赤壁之戰的諸葛亮就是神,以一己之力舌戰群儒,瞭然局勢,先見先知,而呼風喚雨,計壓周瑜,又欲知未來,巧施計於功成後瀟灑身退。赤壁之戰以諸葛亮有心讓關羽 放走曹操告終。可是,諸葛亮應不應該放過曹操呢?孔明曰:“亮夜觀天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叫雲長做了,亦是美事。”天象決定曹操的生死,豈非笑話!莫非天象也決定曹操赤壁之敗,也決定諸葛亮恰在此前輔佐劉備嗎?果真如此,那麼由曹操一手創辦的曹氏司馬氏集團一舉滅漢,統一三國也就是天註定了,這對諸葛亮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影視版三國的解釋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即:當時劉備的力量太弱,諸葛亮擔心曹操一死,周瑜統帥的東吳大軍再無顧忌,可能馬上兵向劉備。而如果曹操不死的話,則曹操的實力依然是最強的,東吳有所顧及,則不得不繼續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策略;這樣,即使諸葛亮詐取荊州,也不能以兵相向,而只能另闢管道,這恰恰給了諸葛亮用計使計的空間,使其可以繼續其在出山之前為劉備量身定做的取荊州,攻兩川,以成霸王之業的既定大計。閒話不論,我們先來分析赤壁之戰前後的形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繼滅袁術,吞呂布,並袁紹,下荊州,上江南前線的兵士便達八十三萬,赤壁戰後曹操便欲馬上起兵四十萬再次伐吳,如果再加上防守西涼、東川和北方之兵,以及各地駐兵,曹操的優勢恐怕是十個孫權和劉備也無法比擬的。相對來說,劉備則弱了許多,即使加上劉琦的人馬,也不過是兩三萬人馬,而且手裡僅僅剩下江夏和夏口兩個彈丸之地。還夾雜在曹操和孫權的兩軍之中,孫權則好多了,最起碼兵多將廣,三軍用命;最重要的是佔據地利,水戰嫻熟。說句公道話,如果沒有魯肅,讓周瑜殺了劉備和諸葛亮,說不定天下真的是周瑜的了。當然,如果這樣便不是歷史了。讓我們分析一下非歷史的局勢。假設諸葛亮殺死曹操,則曹操的親友和手下必將全力攻打劉備和孫權,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是被周瑜滅的,這樣勢必將孫權和劉備更加緊密的靠近,引起天下諸侯共攻曹操集團的格局;再者,曹操繼承權的問題將更加難以解決,由於曹操新敗,其手下擁兵一方者或許會自立門戶。曹操一方依然是最強的;當然,劉備因殺死曹操首當其衝,必將繼續依靠孫權。機會大大的增加,但危險性也成倍的增加了,局勢或許會更糟了。可是,如果諸葛亮活捉曹操又如何呢?那麼局勢則完全不同了,甚至於可以說天下盡握於諸葛亮之手。那時諸葛亮可以和曹操達成協議。第一,將荊州歸還劉琦和劉備;第二,如果東吳攻打荊州,則曹操和劉備連手共討之;第三,讓曹操保證有生之年或N年不攻打(或主動攻擊)劉備;第四,在三年或N年以後禮送曹操回境;第五,曹操回境之後,需要請獻帝移駕荊州,讓劉備以盡君臣之道。這些條件不愁曹操不答應,畢竟投鼠忌器,不甘心數十年的努力因一時之氣而毀於一旦,而且加上劉備恩禮並加,讓曹操稍減被軟禁的屈辱,有了臺階,不怕曹操不答應。一旦密議達成則荊州便歸屬劉備,而且是一個曹操和孫權不敢攻打的荊州。這樣,劉備諸葛亮可按原來的計劃據荊州,取四川,坐看曹操孫權來個兩敗俱傷,此消彼長,與天下爭雄便指日可待了。曹操回境之後,必會施加手段,讓獻帝不能棄許都而赴荊州,於是數翻奏請,數翻駁回,並詔令天下,朕在許都很滿意,不願移駕荊州勞師動眾;並請皇叔很生治理荊州,和丞相共同為大漢盡力。劉備心不在獻帝,甚至害怕獻帝來荊州,畢竟他有皇叔身份,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違而挾天子以令諸侯。達到政治上的目的,雙方樂得了之,皆大歡喜。這樣,三國的走勢大體不變,只是孫權最弱,不得不依附劉備了;對劉備來說,還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嗎?而且,透過請獻帝移駕荊州,表明自己的皇叔身份和忠君態度,以取天下之心;曹操用計繼續軟禁獻帝,更可以落實他國賊的身份,使依然對他心存幻想的部分賢人志士死心,從而投向劉備。一個人志在天下,還有比取得天下之心更重要的嗎?一旦贏得天下之心,距離贏得天下也就不遠了。這樣的結局也不違背諸葛亮的天象之論,由此可見,諸葛亮實放了一個天大的機會;考慮到放走曹操後,連周瑜都時刻想算計劉備,形勢危險之極,便知道諸葛亮犯了多大的錯誤了。二失 坐看劉備喪送七十五萬一切都朝著諸葛亮廬中的規劃進展,劉備佔荊州,取兩川,又使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七軍,迫得曹操急欲遷都,至此,劉備的實力已到達頂峰,已遙遙欲先於曹操和孫權。但就是此時,實力對比的變化導致三國心態上的變化,劉備實力爆長,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曹操改取守勢,接連孫權;孫權從畏曹到畏劉,又有荊州切膚之痛,加上關羽拒婚欺人太甚,終於讓曹操和孫權走在了一起,三國走勢再變,荊州易手,關羽送命。劉備不從眾願,棄魏伐吳。從局勢上看,曹操集團先前累敗,已元氣大傷,孫權雖然不弱,但實力並未提升太多,相對曹氏、劉備,毫無優勢,而且不像曹劉之兵長於戰事,故而相對經驗缺乏。劉備報仇心切,一意孤行,單從出征部署來看便知此行必敗。劉備的部署如下: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監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等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付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劉備的部署,犯了兩個大忌:忌一,主張先伐魏者一概不予重用。這點連諸葛亮都不能例外,甚至連營七百里時,馬良奏請將布營畫成圖本請示諸葛亮時劉備都不屑一顧。而趙雲僅僅落得後應兼糧草的待遇。忌二,劉備手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數元上將不用,如馬超、魏延,軍中前線,只有老的黃忠,小的張苞關興,再有就是劉備剛剛在平定兩川的過程中收服的降將。換言之,這些人缺乏戰爭經驗,尤其是獲勝的經驗。偏偏劉備還帶了七十五萬人馬,這些人馬是諸葛亮的計謀加上眾虎將的熱血從平定兩川中積累下來的,是這些兵員,是劉備一躍成為三國之首,迫的孫權曹操連手共抗劉備。這七十五萬人在一群傭才的指揮下,一旦失利,則劉備再難有翻身的餘地,能如諸葛亮者也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這次伐吳最糟糕的莫過於由剛即帝位的劉備領銜。劉備到底有多少斤兩,諸葛亮不知道嗎?劉備曾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以讓曹操佔據天時,孫權佔據地利,自己則可收穫人和,以和曹孫並爭天下。劉備曹操的不同也在於此,曹操即尊才任用,自己又長於謀劃,故許多光輝戰役的決定性計策也出自自己的智慧;而劉備長於相人,不精於謀略,自己獨立作戰時,除對黃巾的烏合之眾大發神威外,其它則鮮有勝績;以至於相繼投靠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和孫權。其軍事才能至此,諸葛亮怎又可以拿七十五萬人的生命開玩笑呢?再者,此時的劉備是歷史上的最差的劉備。原因有二:其一,因為關張慘死,劉備報仇心切,心智不明,竟不識公私兩仇,孰輕孰重,以往的集思廣益,長遠目光蕩然無存;其二,因為剛即帝位,以往那個人人愛戴,仁慈寬厚的主公不見了,代之一個人人忌憚,不進忠言,喜歡進讒的傲慢君主。試問,這樣的人如何不會喪送七十五萬人的生命?而劉備的表現則更讓人失望。一 東征初始,東吳畏懼劉備勢大,譴諸葛瑾示弱求和。劉備便可就此下階,全力聯吳攻魏;或可兵不厭詐,模糊其詞,以弱東吳之心;千萬種選擇,劉備卻選其最糟,即告訴孫權:“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可悲,曹操八十三萬壓境,尚有主降派主戰派之分;劉備將孫權逼的毫無迴旋餘地,使東吳人人自危,眾志成城,曹操尚且大敗,劉備又焉有取勝之機呢?後孫權再次示弱求和,又被劉備一口斷絕,並指明切齒仇人,就是孫權。孫權終於知道要想保命,必須重用陸遜,放手一搏了。劉備策略失算至此,誠為天下人笑矣。二 劉備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文武又多胸無遠見,盲目奉承。當馬良提醒劉備:“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時,劉備竟說:“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陸遜堅守不出,馬良諫曰:“陸遜深有謀略。今殿下遠來攻戰,自春歷夏;彼之不出,欲待我軍之變也。願殿下察之。”劉備狂妄道:“彼有何謀?但怯敵耳。曏者數敗,今勿敢再出!”輕敵至此,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三 “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以拒敵者乎?包原以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敗於東吳陸遜之手。”這是剛登帝位,毫無實戰經驗的曹丕對劉備的看法,可見劉備的愚蠢程度。更為可笑者,手下謀士畏懼君王氣勢,竟文武皆賀曰:“殿下神機妙算,諸臣不及也!”劉備對此奉承欣然接受,於是在馬良以諸葛亮為名對布營七百里表示疑問時,劉備竟藉機將馬良遣回東川。自此,七十五萬人的姓名竟操縱在一個自大輕敵盲目復仇的昏君以及一群無能的阿諛奉承之輩手中了,豈不悲哉。有此三失,劉備僅餘百餘人敗逃白帝城便不足為奇了。值得回味的是,陸遜聞得趙雲到,便心存懼意,急令軍退。有此良將,卻叫川中監管糧草,劉備不知是否後悔,趙雲不知是否想到舊主袁紹和公孫瓚?坐看七十五萬人喪命,諸葛亮難辭其咎,尤其劉備這樣從頭錯到尾的自殺行為,就算明知不可阻擋,也應早思挽救之計。至此,劉備實力再居三國之末,諸葛亮也不得不和東吳求和了。諸葛亮是聯吳抗魏的倡導者和執行者,也是暫放私仇共報國恨的中間力量。但臣子抗不過君主(注:這個君主還是諸葛亮不久前用計被逼即位的。)劉備終究還是先伐吳。可以說,伐吳是一項國策,一旦確認任何人都應無條件的服從;導演赤壁之戰的諸葛亮應深知此點,在明白劉備底細以及此戰關係重大的情況下,諸葛亮沒有拒理力爭去親自領兵或隨軍參戰,實對戰爭慘敗負有不可推卸之重責,這應該是諸葛亮一生最後悔的事情,諸葛亮的這一不據理力爭,使自己的前半生努力付之東流,註定了自己後半生嘔心瀝血而死。三失 姜維重軍事輕政治實際上,看三國演義中的姜維,頗有世事鉅變的味道。第一次看時,對姜維興趣不大,仔細思考,實在是因為他沒有諸葛亮出色,而且他的時代缺少了關羽、張飛、趙雲等傳奇般的人物。第二次看時,不僅一改前觀,對姜維更肅然起敬。姜維在國家衰弱,君主無能,宦官專權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而且令絕大多數魏臣談蜀色變,不敢伐蜀。諸葛亮得到姜維時說自己得一鳳,姜維對得起諸葛亮的評價。不過,最近幾次再看三國,對姜維的看法再次大變。姜維在自己國內政治、經濟接近崩潰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出兵北伐,導致軍民怨恨,軍臣離心,區區幾場軍事上的勝利遠遠改變不了即將到來的亡國命運。姜維師承諸葛亮,諸葛亮的遺志對姜維來說猶若聖旨,這出兵北伐統一三國的遺願使姜維一生不棄軍事,北伐竟達九次;出征路線、戰敗自貶、甚至困司馬、斗方陣都如出一轍。將姜維和諸葛亮在出師祁山一事上細加比較,我們便會發現許多共同點,甚至錯誤(一)出師前出師前,文武百官在北伐的態度上。談及此,我們不得不說一個關鍵人物,譙周。譙周是一個文官,具體點是一個負責檢視星相的人罷了,但其觀星相預知未來的才能卻不亞於孔明。譙周給我的第一印象因為他兩次主張投降成了一個買主求榮的卑鄙小人。不過,譙周的主降卻恰恰是不愚忠的一個表現,即便不論其數次由天象得出北伐不利的先見之語,但論他的《仇國論》,便知他是一個不世奇才。《仇國論》分析道:“今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即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可戰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急武黷徵,不幸遇難,雖有智者,不能謀之矣。”於是悲然嘆道:“近來朝廷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伯約累欲征伐,不恤軍士:國將危矣!”聯絡到事後的局勢發展,這就是蜀國最具遠見的分析了。國家根本正在腐蝕,可是姜維不從思考除去皇帝身邊的小人入手,卻遠離劉禪,勞師遠征,使得本就開始對劉禪不滿的兩川軍民日益不堪重負;甚至於當鍾會拿下漢中,鄧艾襲取成都之時,竟出現兩川人民夾道歡迎的情況,甚至於比劉備攻取成都時還尤有過之,便可知譙周斷言“國將危矣”實是切中要害,而亡國的責任恐怕劉禪和姜維要各擔一半。但姜維卻怒斥譙周:“此腐儒之論也!”連諸葛亮也對譙周的預言不滿:“吾受先帝託孤之重,當竭力討賊,豈可以虛妄之災氛,而廢國家大事耶!談及人心思變,我首先想到的是李嚴。在諸葛亮困住司馬懿時,李嚴因置辦糧草不利,謊稱東吳來攻,事後自己差點被諸葛亮斬首,因百官苦苦哀求告罷。為什麼會置辦糧草不利呢?三國中沒有談及。但我們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猜出事實真相。李嚴是託孤重臣之一,能力超群。諸葛亮深知此點,在南征孟獲之時曾說:“東吳方與中國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一席話道出了李嚴的厲害。故而置辦糧草不利不是能力的問題,也不是敵人反間的問題,更不是李嚴有心背叛或和諸葛亮有仇,那原因只有一個了,就是數次置辦這麼多大軍的糧草實在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因為此,百官對斬李嚴苦苦哀求,而此重任,無人敢接,還是李嚴的兒子李恢為了父親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諸葛亮有大恩於兩川人民,可姜維不同了,如譙周所說“累欲征伐,不恤軍士”,再加上劉禪“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數十年來兩川人民所受之苦,在魏伐蜀之時以夾道歡迎的形式發洩出來。蜀亡之快,李嚴事件便以註定。(二)出師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僅僅數字,便可知姜維執行諸葛亮的遺志是多麼堅決。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可知,如果不能在剛開始的幾次中有所斬獲,那接下來面對的不是失敗就是殘酷的拉鋸戰。比較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我們發現,前幾次互有勝負,後幾次欠缺的僅僅是運氣。什麼原因使他們連北伐失敗都如此相似呢?原因只有一個,實力上在對手之上,但開始卻不能知彼知己,有了輕敵的心緒。等到經過幾翻較量做到知彼知己時,君臣對勝利已經不再信心十足,故一再出現由於自己原因而喪失大好機會。反間計是這樣,李嚴也是這樣。道理很簡單,如果他們深信勝利在望,再大的原因也不會輕易讓北伐之師回去的。諸葛亮對司馬懿,姜維對鄧艾,都走過了這個標準的軌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僅僅剩下一個天水孤城時,便因小視姜維而遭兩場敗仗,第二次更是除困死空城外最危險的一次失敗。回顧從前,關羽、劉備都因輕敵而死,諸葛亮和姜維也都因輕敵而差點喪命。輕敵,從關羽開始,到亡國結束。類似的反間計類似的結果,得出的結果就是一個,諸葛亮和姜維在面對效忠劉禪和把握戰機時都選擇了前者。諸葛亮在知道孟達思漢司馬懿官復原職時,說孟達必敗時分析道:“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豈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聞?若知孟達反,不需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可知諸葛亮和姜維不是不知道自己中計,只是面對劉禪,擔心自己不撤兵時,無能之君會心生異心;諸葛亮和姜維突破不了廢君的障礙,尤其是姜維,將直接面對有心謀反的嫌疑。劉禪作了四十多年皇帝,諸葛亮和姜維便作繭自縛了四十多年。(三)亡國時看蜀滅亡,給人印象最大的就是:鄧艾偷度陰平成功,面對諸葛亮留下的石碑和空寨而慶幸不矣。而偷度陰平之舉,姜維和鍾會都不予考慮。但諸葛亮臨終之時曾交代:“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諸葛亮臨終之語,姜維必不會忘記。在姜維退守劍閣時,董厥曰:“此關雖然可守,爭奈成都無人;倘為敵人所襲,大勢瓦解矣。”維曰:“成都山險地峻,非可易取,不必憂也。”這種心態,導致姜維不思孔明遺言,鄧艾才成此大功。簡單回顧亡國的全過程。開始階段,魏使鄧艾領十餘萬拌住姜維,鍾會帶二三十萬襲取漢中;蜀姜維調兵遣將申奏後主,後主聽信黃皓和巫婆之言不置可否。發展階段,魏鄧艾成功拌住姜維,使鍾會成功得到漢中;蜀姜維成功脫身,退守劍閣,成相守之勢。高潮階段,魏鄧艾成功偷渡陰平,偷襲成都;蜀諸葛瞻戰死劍閣,劉禪投降。結尾階段,魏兩士爭衡,司馬昭陰謀在後;蜀姜維最後一搏失敗。三人具死,蜀國滅亡。還是開始的那句兵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魏兵一鼓作氣,滅亡蜀國。聯絡到先前西蜀還在數次北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則國家的滅亡之快則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順著這條路線,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蜀國亡國的原因不在於魏國的強大和姜維的無能,而在於劉禪的昏庸;進而給人一種感覺,在那個年代裡,蜀國亡國是天註定的,原因更簡單,因為既然那個年代廢君是非法的,而只要有這個君在,亡國便是必然的,那姜維又能改變什麼呢?司馬昭則誠實的多,坦然道:“雖使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以諸葛亮和姜維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諸葛亮曾受劉備遺詔,能輔則輔,不能輔可自立為君。諸葛亮在時,劉禪已開始有昏庸的跡象;相父既去,劉禪的昏庸,已經開始明目張膽了。公然寵信宦官,在明知黃皓犯下欺國大罪併為百官唾棄的情況下依然為其開脫,到了後來既然相信巫婆以至於耽誤軍國大事。諸葛亮曾一再告戒劉禪,並多次懲處他身邊的小人,連蔣琬等也不能例外,甚至劉禪也感到巨大的壓力和羞愧。但姜維卻連劉禪身邊的一個小人也無能為力,最愚蠢的莫過於自己外出避禍,而此舉就是黃皓公然舉薦巫婆的直接原因。劉禪給人的感覺是不適合做帝王,可能自己都更願意做一個不用承擔責任的平民。如果有人提議,劉禪一定會樂於交出自己的帝位,而如北地王劉諶等,他們更適合做帝王,最不賢也不會成為亡國之君。魏國和吳國也不是沒出現過亡國之君,但魏國透過司馬氏專權保持國家的強大,吳國透過一次次的誅除亂臣和廢黜無能之君使政權過渡到孫休手裡,所以這兩國都得到了比蜀國好的多的命運。而諸葛亮和姜維比司馬氏丁奉等忠實厲害的多,可他們的國家卻遭到如此慘烈的下場,“愚忠”二字,害人不淺,莫非他們真的跳不出封建思想的束縛嗎?話說劉禪依孔明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加費欹為尚書令,同理丞相事;加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姜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同吳懿出屯漢中,以防魏兵。其餘將校,各依舊職。從中可以看到諸葛亮的思想是蔣費二人處理政治,姜維處理軍事。可是諸葛亮卻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蔣費二人沒有能力約束劉禪,而且早有先例;況且蔣費二人年紀已大,他二人一死,劉禪身邊便更沒有能規勸他的人了。諸葛亮卻沒有留下相應的約束之法,或者為劉禪訂立嚴格的底線,告戒其一旦觸及,便令百官將其廢黜。更糟糕的是,諸葛亮用的人都繼承了他愚忠的思想,姜維更是因諸葛亮對劉禪死心塌地,讓劉禪一步步將國家推向滅亡的邊緣。國家滅亡的主因,在於劉禪的昏庸;劉禪的昏庸,源於群臣的愚忠;可是群臣的愚忠,根於諸葛亮種下的種子;可以毫不客氣的斷言,國家之亡,始於諸葛亮愚忠的表率!愚忠,是諸葛亮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亡國主因。可是,既然已經做下,亡國的一部分責任,是諸葛亮推也推不掉的。諸葛亮有此三失,讓人感慨不矣。禁不住說一句,成也諸葛,敗也諸葛。
評諸葛亮之三失話說劉備落魄潦倒,無奈下只得依附劉表。天意之中竟遇到了水鏡先生,因水鏡一句“伏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從此開始了苦苦尋覓諸葛亮的征程。劉備曾請教徐庶:“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如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而事實上諸葛亮不出其室而知天下;以一己之力力促孫劉聯合,大敗曹操;詐取荊洲,力奪東西二川;輔佐阿斗,平南伐北。以此四者,便完全超乎徐庶的評價;考慮到對手的強大和己方的不足,做到此地步,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但諸葛亮還是犯下了三大敗筆,此三筆冥冥中註定了劉備集團的最終失敗。一失 華容道放走曹操赤壁之戰的諸葛亮就是神,以一己之力舌戰群儒,瞭然局勢,先見先知,而呼風喚雨,計壓周瑜,又欲知未來,巧施計於功成後瀟灑身退。赤壁之戰以諸葛亮有心讓關羽 放走曹操告終。可是,諸葛亮應不應該放過曹操呢?孔明曰:“亮夜觀天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叫雲長做了,亦是美事。”天象決定曹操的生死,豈非笑話!莫非天象也決定曹操赤壁之敗,也決定諸葛亮恰在此前輔佐劉備嗎?果真如此,那麼由曹操一手創辦的曹氏司馬氏集團一舉滅漢,統一三國也就是天註定了,這對諸葛亮豈不是莫大的諷刺!影視版三國的解釋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即:當時劉備的力量太弱,諸葛亮擔心曹操一死,周瑜統帥的東吳大軍再無顧忌,可能馬上兵向劉備。而如果曹操不死的話,則曹操的實力依然是最強的,東吳有所顧及,則不得不繼續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策略;這樣,即使諸葛亮詐取荊州,也不能以兵相向,而只能另闢管道,這恰恰給了諸葛亮用計使計的空間,使其可以繼續其在出山之前為劉備量身定做的取荊州,攻兩川,以成霸王之業的既定大計。閒話不論,我們先來分析赤壁之戰前後的形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繼滅袁術,吞呂布,並袁紹,下荊州,上江南前線的兵士便達八十三萬,赤壁戰後曹操便欲馬上起兵四十萬再次伐吳,如果再加上防守西涼、東川和北方之兵,以及各地駐兵,曹操的優勢恐怕是十個孫權和劉備也無法比擬的。相對來說,劉備則弱了許多,即使加上劉琦的人馬,也不過是兩三萬人馬,而且手裡僅僅剩下江夏和夏口兩個彈丸之地。還夾雜在曹操和孫權的兩軍之中,孫權則好多了,最起碼兵多將廣,三軍用命;最重要的是佔據地利,水戰嫻熟。說句公道話,如果沒有魯肅,讓周瑜殺了劉備和諸葛亮,說不定天下真的是周瑜的了。當然,如果這樣便不是歷史了。讓我們分析一下非歷史的局勢。假設諸葛亮殺死曹操,則曹操的親友和手下必將全力攻打劉備和孫權,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是被周瑜滅的,這樣勢必將孫權和劉備更加緊密的靠近,引起天下諸侯共攻曹操集團的格局;再者,曹操繼承權的問題將更加難以解決,由於曹操新敗,其手下擁兵一方者或許會自立門戶。曹操一方依然是最強的;當然,劉備因殺死曹操首當其衝,必將繼續依靠孫權。機會大大的增加,但危險性也成倍的增加了,局勢或許會更糟了。可是,如果諸葛亮活捉曹操又如何呢?那麼局勢則完全不同了,甚至於可以說天下盡握於諸葛亮之手。那時諸葛亮可以和曹操達成協議。第一,將荊州歸還劉琦和劉備;第二,如果東吳攻打荊州,則曹操和劉備連手共討之;第三,讓曹操保證有生之年或N年不攻打(或主動攻擊)劉備;第四,在三年或N年以後禮送曹操回境;第五,曹操回境之後,需要請獻帝移駕荊州,讓劉備以盡君臣之道。這些條件不愁曹操不答應,畢竟投鼠忌器,不甘心數十年的努力因一時之氣而毀於一旦,而且加上劉備恩禮並加,讓曹操稍減被軟禁的屈辱,有了臺階,不怕曹操不答應。一旦密議達成則荊州便歸屬劉備,而且是一個曹操和孫權不敢攻打的荊州。這樣,劉備諸葛亮可按原來的計劃據荊州,取四川,坐看曹操孫權來個兩敗俱傷,此消彼長,與天下爭雄便指日可待了。曹操回境之後,必會施加手段,讓獻帝不能棄許都而赴荊州,於是數翻奏請,數翻駁回,並詔令天下,朕在許都很滿意,不願移駕荊州勞師動眾;並請皇叔很生治理荊州,和丞相共同為大漢盡力。劉備心不在獻帝,甚至害怕獻帝來荊州,畢竟他有皇叔身份,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違而挾天子以令諸侯。達到政治上的目的,雙方樂得了之,皆大歡喜。這樣,三國的走勢大體不變,只是孫權最弱,不得不依附劉備了;對劉備來說,還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嗎?而且,透過請獻帝移駕荊州,表明自己的皇叔身份和忠君態度,以取天下之心;曹操用計繼續軟禁獻帝,更可以落實他國賊的身份,使依然對他心存幻想的部分賢人志士死心,從而投向劉備。一個人志在天下,還有比取得天下之心更重要的嗎?一旦贏得天下之心,距離贏得天下也就不遠了。這樣的結局也不違背諸葛亮的天象之論,由此可見,諸葛亮實放了一個天大的機會;考慮到放走曹操後,連周瑜都時刻想算計劉備,形勢危險之極,便知道諸葛亮犯了多大的錯誤了。二失 坐看劉備喪送七十五萬一切都朝著諸葛亮廬中的規劃進展,劉備佔荊州,取兩川,又使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七軍,迫得曹操急欲遷都,至此,劉備的實力已到達頂峰,已遙遙欲先於曹操和孫權。但就是此時,實力對比的變化導致三國心態上的變化,劉備實力爆長,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曹操改取守勢,接連孫權;孫權從畏曹到畏劉,又有荊州切膚之痛,加上關羽拒婚欺人太甚,終於讓曹操和孫權走在了一起,三國走勢再變,荊州易手,關羽送命。劉備不從眾願,棄魏伐吳。從局勢上看,曹操集團先前累敗,已元氣大傷,孫權雖然不弱,但實力並未提升太多,相對曹氏、劉備,毫無優勢,而且不像曹劉之兵長於戰事,故而相對經驗缺乏。劉備報仇心切,一意孤行,單從出征部署來看便知此行必敗。劉備的部署如下: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監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等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付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劉備的部署,犯了兩個大忌:忌一,主張先伐魏者一概不予重用。這點連諸葛亮都不能例外,甚至連營七百里時,馬良奏請將布營畫成圖本請示諸葛亮時劉備都不屑一顧。而趙雲僅僅落得後應兼糧草的待遇。忌二,劉備手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數元上將不用,如馬超、魏延,軍中前線,只有老的黃忠,小的張苞關興,再有就是劉備剛剛在平定兩川的過程中收服的降將。換言之,這些人缺乏戰爭經驗,尤其是獲勝的經驗。偏偏劉備還帶了七十五萬人馬,這些人馬是諸葛亮的計謀加上眾虎將的熱血從平定兩川中積累下來的,是這些兵員,是劉備一躍成為三國之首,迫的孫權曹操連手共抗劉備。這七十五萬人在一群傭才的指揮下,一旦失利,則劉備再難有翻身的餘地,能如諸葛亮者也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這次伐吳最糟糕的莫過於由剛即帝位的劉備領銜。劉備到底有多少斤兩,諸葛亮不知道嗎?劉備曾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以讓曹操佔據天時,孫權佔據地利,自己則可收穫人和,以和曹孫並爭天下。劉備曹操的不同也在於此,曹操即尊才任用,自己又長於謀劃,故許多光輝戰役的決定性計策也出自自己的智慧;而劉備長於相人,不精於謀略,自己獨立作戰時,除對黃巾的烏合之眾大發神威外,其它則鮮有勝績;以至於相繼投靠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和孫權。其軍事才能至此,諸葛亮怎又可以拿七十五萬人的生命開玩笑呢?再者,此時的劉備是歷史上的最差的劉備。原因有二:其一,因為關張慘死,劉備報仇心切,心智不明,竟不識公私兩仇,孰輕孰重,以往的集思廣益,長遠目光蕩然無存;其二,因為剛即帝位,以往那個人人愛戴,仁慈寬厚的主公不見了,代之一個人人忌憚,不進忠言,喜歡進讒的傲慢君主。試問,這樣的人如何不會喪送七十五萬人的生命?而劉備的表現則更讓人失望。一 東征初始,東吳畏懼劉備勢大,譴諸葛瑾示弱求和。劉備便可就此下階,全力聯吳攻魏;或可兵不厭詐,模糊其詞,以弱東吳之心;千萬種選擇,劉備卻選其最糟,即告訴孫權:“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可悲,曹操八十三萬壓境,尚有主降派主戰派之分;劉備將孫權逼的毫無迴旋餘地,使東吳人人自危,眾志成城,曹操尚且大敗,劉備又焉有取勝之機呢?後孫權再次示弱求和,又被劉備一口斷絕,並指明切齒仇人,就是孫權。孫權終於知道要想保命,必須重用陸遜,放手一搏了。劉備策略失算至此,誠為天下人笑矣。二 劉備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文武又多胸無遠見,盲目奉承。當馬良提醒劉備:“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時,劉備竟說:“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陸遜堅守不出,馬良諫曰:“陸遜深有謀略。今殿下遠來攻戰,自春歷夏;彼之不出,欲待我軍之變也。願殿下察之。”劉備狂妄道:“彼有何謀?但怯敵耳。曏者數敗,今勿敢再出!”輕敵至此,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三 “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以拒敵者乎?包原以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敗於東吳陸遜之手。”這是剛登帝位,毫無實戰經驗的曹丕對劉備的看法,可見劉備的愚蠢程度。更為可笑者,手下謀士畏懼君王氣勢,竟文武皆賀曰:“殿下神機妙算,諸臣不及也!”劉備對此奉承欣然接受,於是在馬良以諸葛亮為名對布營七百里表示疑問時,劉備竟藉機將馬良遣回東川。自此,七十五萬人的姓名竟操縱在一個自大輕敵盲目復仇的昏君以及一群無能的阿諛奉承之輩手中了,豈不悲哉。有此三失,劉備僅餘百餘人敗逃白帝城便不足為奇了。值得回味的是,陸遜聞得趙雲到,便心存懼意,急令軍退。有此良將,卻叫川中監管糧草,劉備不知是否後悔,趙雲不知是否想到舊主袁紹和公孫瓚?坐看七十五萬人喪命,諸葛亮難辭其咎,尤其劉備這樣從頭錯到尾的自殺行為,就算明知不可阻擋,也應早思挽救之計。至此,劉備實力再居三國之末,諸葛亮也不得不和東吳求和了。諸葛亮是聯吳抗魏的倡導者和執行者,也是暫放私仇共報國恨的中間力量。但臣子抗不過君主(注:這個君主還是諸葛亮不久前用計被逼即位的。)劉備終究還是先伐吳。可以說,伐吳是一項國策,一旦確認任何人都應無條件的服從;導演赤壁之戰的諸葛亮應深知此點,在明白劉備底細以及此戰關係重大的情況下,諸葛亮沒有拒理力爭去親自領兵或隨軍參戰,實對戰爭慘敗負有不可推卸之重責,這應該是諸葛亮一生最後悔的事情,諸葛亮的這一不據理力爭,使自己的前半生努力付之東流,註定了自己後半生嘔心瀝血而死。三失 姜維重軍事輕政治實際上,看三國演義中的姜維,頗有世事鉅變的味道。第一次看時,對姜維興趣不大,仔細思考,實在是因為他沒有諸葛亮出色,而且他的時代缺少了關羽、張飛、趙雲等傳奇般的人物。第二次看時,不僅一改前觀,對姜維更肅然起敬。姜維在國家衰弱,君主無能,宦官專權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而且令絕大多數魏臣談蜀色變,不敢伐蜀。諸葛亮得到姜維時說自己得一鳳,姜維對得起諸葛亮的評價。不過,最近幾次再看三國,對姜維的看法再次大變。姜維在自己國內政治、經濟接近崩潰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出兵北伐,導致軍民怨恨,軍臣離心,區區幾場軍事上的勝利遠遠改變不了即將到來的亡國命運。姜維師承諸葛亮,諸葛亮的遺志對姜維來說猶若聖旨,這出兵北伐統一三國的遺願使姜維一生不棄軍事,北伐竟達九次;出征路線、戰敗自貶、甚至困司馬、斗方陣都如出一轍。將姜維和諸葛亮在出師祁山一事上細加比較,我們便會發現許多共同點,甚至錯誤(一)出師前出師前,文武百官在北伐的態度上。談及此,我們不得不說一個關鍵人物,譙周。譙周是一個文官,具體點是一個負責檢視星相的人罷了,但其觀星相預知未來的才能卻不亞於孔明。譙周給我的第一印象因為他兩次主張投降成了一個買主求榮的卑鄙小人。不過,譙周的主降卻恰恰是不愚忠的一個表現,即便不論其數次由天象得出北伐不利的先見之語,但論他的《仇國論》,便知他是一個不世奇才。《仇國論》分析道:“今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即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可戰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急武黷徵,不幸遇難,雖有智者,不能謀之矣。”於是悲然嘆道:“近來朝廷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伯約累欲征伐,不恤軍士:國將危矣!”聯絡到事後的局勢發展,這就是蜀國最具遠見的分析了。國家根本正在腐蝕,可是姜維不從思考除去皇帝身邊的小人入手,卻遠離劉禪,勞師遠征,使得本就開始對劉禪不滿的兩川軍民日益不堪重負;甚至於當鍾會拿下漢中,鄧艾襲取成都之時,竟出現兩川人民夾道歡迎的情況,甚至於比劉備攻取成都時還尤有過之,便可知譙周斷言“國將危矣”實是切中要害,而亡國的責任恐怕劉禪和姜維要各擔一半。但姜維卻怒斥譙周:“此腐儒之論也!”連諸葛亮也對譙周的預言不滿:“吾受先帝託孤之重,當竭力討賊,豈可以虛妄之災氛,而廢國家大事耶!談及人心思變,我首先想到的是李嚴。在諸葛亮困住司馬懿時,李嚴因置辦糧草不利,謊稱東吳來攻,事後自己差點被諸葛亮斬首,因百官苦苦哀求告罷。為什麼會置辦糧草不利呢?三國中沒有談及。但我們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猜出事實真相。李嚴是託孤重臣之一,能力超群。諸葛亮深知此點,在南征孟獲之時曾說:“東吳方與中國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一席話道出了李嚴的厲害。故而置辦糧草不利不是能力的問題,也不是敵人反間的問題,更不是李嚴有心背叛或和諸葛亮有仇,那原因只有一個了,就是數次置辦這麼多大軍的糧草實在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因為此,百官對斬李嚴苦苦哀求,而此重任,無人敢接,還是李嚴的兒子李恢為了父親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諸葛亮有大恩於兩川人民,可姜維不同了,如譙周所說“累欲征伐,不恤軍士”,再加上劉禪“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數十年來兩川人民所受之苦,在魏伐蜀之時以夾道歡迎的形式發洩出來。蜀亡之快,李嚴事件便以註定。(二)出師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僅僅數字,便可知姜維執行諸葛亮的遺志是多麼堅決。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可知,如果不能在剛開始的幾次中有所斬獲,那接下來面對的不是失敗就是殘酷的拉鋸戰。比較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我們發現,前幾次互有勝負,後幾次欠缺的僅僅是運氣。什麼原因使他們連北伐失敗都如此相似呢?原因只有一個,實力上在對手之上,但開始卻不能知彼知己,有了輕敵的心緒。等到經過幾翻較量做到知彼知己時,君臣對勝利已經不再信心十足,故一再出現由於自己原因而喪失大好機會。反間計是這樣,李嚴也是這樣。道理很簡單,如果他們深信勝利在望,再大的原因也不會輕易讓北伐之師回去的。諸葛亮對司馬懿,姜維對鄧艾,都走過了這個標準的軌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僅僅剩下一個天水孤城時,便因小視姜維而遭兩場敗仗,第二次更是除困死空城外最危險的一次失敗。回顧從前,關羽、劉備都因輕敵而死,諸葛亮和姜維也都因輕敵而差點喪命。輕敵,從關羽開始,到亡國結束。類似的反間計類似的結果,得出的結果就是一個,諸葛亮和姜維在面對效忠劉禪和把握戰機時都選擇了前者。諸葛亮在知道孟達思漢司馬懿官復原職時,說孟達必敗時分析道:“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豈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聞?若知孟達反,不需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可知諸葛亮和姜維不是不知道自己中計,只是面對劉禪,擔心自己不撤兵時,無能之君會心生異心;諸葛亮和姜維突破不了廢君的障礙,尤其是姜維,將直接面對有心謀反的嫌疑。劉禪作了四十多年皇帝,諸葛亮和姜維便作繭自縛了四十多年。(三)亡國時看蜀滅亡,給人印象最大的就是:鄧艾偷度陰平成功,面對諸葛亮留下的石碑和空寨而慶幸不矣。而偷度陰平之舉,姜維和鍾會都不予考慮。但諸葛亮臨終之時曾交代:“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諸葛亮臨終之語,姜維必不會忘記。在姜維退守劍閣時,董厥曰:“此關雖然可守,爭奈成都無人;倘為敵人所襲,大勢瓦解矣。”維曰:“成都山險地峻,非可易取,不必憂也。”這種心態,導致姜維不思孔明遺言,鄧艾才成此大功。簡單回顧亡國的全過程。開始階段,魏使鄧艾領十餘萬拌住姜維,鍾會帶二三十萬襲取漢中;蜀姜維調兵遣將申奏後主,後主聽信黃皓和巫婆之言不置可否。發展階段,魏鄧艾成功拌住姜維,使鍾會成功得到漢中;蜀姜維成功脫身,退守劍閣,成相守之勢。高潮階段,魏鄧艾成功偷渡陰平,偷襲成都;蜀諸葛瞻戰死劍閣,劉禪投降。結尾階段,魏兩士爭衡,司馬昭陰謀在後;蜀姜維最後一搏失敗。三人具死,蜀國滅亡。還是開始的那句兵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魏兵一鼓作氣,滅亡蜀國。聯絡到先前西蜀還在數次北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則國家的滅亡之快則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順著這條路線,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蜀國亡國的原因不在於魏國的強大和姜維的無能,而在於劉禪的昏庸;進而給人一種感覺,在那個年代裡,蜀國亡國是天註定的,原因更簡單,因為既然那個年代廢君是非法的,而只要有這個君在,亡國便是必然的,那姜維又能改變什麼呢?司馬昭則誠實的多,坦然道:“雖使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以諸葛亮和姜維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諸葛亮曾受劉備遺詔,能輔則輔,不能輔可自立為君。諸葛亮在時,劉禪已開始有昏庸的跡象;相父既去,劉禪的昏庸,已經開始明目張膽了。公然寵信宦官,在明知黃皓犯下欺國大罪併為百官唾棄的情況下依然為其開脫,到了後來既然相信巫婆以至於耽誤軍國大事。諸葛亮曾一再告戒劉禪,並多次懲處他身邊的小人,連蔣琬等也不能例外,甚至劉禪也感到巨大的壓力和羞愧。但姜維卻連劉禪身邊的一個小人也無能為力,最愚蠢的莫過於自己外出避禍,而此舉就是黃皓公然舉薦巫婆的直接原因。劉禪給人的感覺是不適合做帝王,可能自己都更願意做一個不用承擔責任的平民。如果有人提議,劉禪一定會樂於交出自己的帝位,而如北地王劉諶等,他們更適合做帝王,最不賢也不會成為亡國之君。魏國和吳國也不是沒出現過亡國之君,但魏國透過司馬氏專權保持國家的強大,吳國透過一次次的誅除亂臣和廢黜無能之君使政權過渡到孫休手裡,所以這兩國都得到了比蜀國好的多的命運。而諸葛亮和姜維比司馬氏丁奉等忠實厲害的多,可他們的國家卻遭到如此慘烈的下場,“愚忠”二字,害人不淺,莫非他們真的跳不出封建思想的束縛嗎?話說劉禪依孔明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加費欹為尚書令,同理丞相事;加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姜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同吳懿出屯漢中,以防魏兵。其餘將校,各依舊職。從中可以看到諸葛亮的思想是蔣費二人處理政治,姜維處理軍事。可是諸葛亮卻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蔣費二人沒有能力約束劉禪,而且早有先例;況且蔣費二人年紀已大,他二人一死,劉禪身邊便更沒有能規勸他的人了。諸葛亮卻沒有留下相應的約束之法,或者為劉禪訂立嚴格的底線,告戒其一旦觸及,便令百官將其廢黜。更糟糕的是,諸葛亮用的人都繼承了他愚忠的思想,姜維更是因諸葛亮對劉禪死心塌地,讓劉禪一步步將國家推向滅亡的邊緣。國家滅亡的主因,在於劉禪的昏庸;劉禪的昏庸,源於群臣的愚忠;可是群臣的愚忠,根於諸葛亮種下的種子;可以毫不客氣的斷言,國家之亡,始於諸葛亮愚忠的表率!愚忠,是諸葛亮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亡國主因。可是,既然已經做下,亡國的一部分責任,是諸葛亮推也推不掉的。諸葛亮有此三失,讓人感慨不矣。禁不住說一句,成也諸葛,敗也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