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八八
-
2 # simxpert
看你怎麼理解了。相對論的確是愛因斯坦一個冠名提出來的。
但是,就像牛逼頓說的那樣,"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也是一樣依賴於其他人的相關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有洛倫茲的洛倫茲數學變換,黎曼幾何等數學工具。
-
3 # 小楚136089538
肯定不是。因為沒有任何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憑一己之力完成的。 但是其精神可貴之處。善於發現和思考。而且愛因斯坦在創作論文期間。有收到了朋友,尤其是。他老婆,米列娃背後的支援。但愛因斯坦卻疏遠他們。詳情可以去看看關於愛因斯坦的紀錄片
-
4 # 自然科學理論研究者
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前人的研究、觀測、實驗、論述歸納,後人又如何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行!也就是說我們的一切成功、進步都有前輩、師友、現象發現記錄者,等等大眾的功勞。也因為此我再後來的所有“科學理論論述文章”都取消了“原創”標註。
-
5 # 知足常樂282581308
應該是愛因斯坦個人的思考。
因為具體的工作對其質疑產生的新思路。
擴充套件到宇宙學中的光學問題。
-
6 # 上善djt
只能說愛因斯坦是相對論的唯一發現者,但不全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主要有牛頓(絕對的時空觀、微積分的基礎)、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場)、洛侖茲(他的洛侖茲變換是相對論的基礎)還有龐加萊等人。具體發展大致如下。
19世紀下半葉,麥克斯韋從以太的彈性理論匯出了一組電磁場方程,從麥克斯韋電磁方程組出發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結論:電磁波以光速傳播,光速是一個恆定的常數。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告訴我們,物理規律在一切慣性系中都是相同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在所有慣性系中都應成立,即光速在任何慣性系中都應相同,是同一個常數c。按照牛頓的觀點,所有相對於絕對空間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都是慣性系,慣性系之間可以差一個相對運動速度v。依照向量迭加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電磁波(即光波)的速度如果在慣性系A中是c,那麼,在相對於A以速度v運動的另一個慣性系B中,就不應再是c了, 而應是c+v(當c與v反向)或c-v(當c與v同向)。但是,麥克斯韋電磁理論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光速只能是c,不能是c+v或c一v。毛病到底出在哪裡呢?
當時,“以太”理論根深蒂固,雖然邁克爾遜實驗與光行差實驗明顯矛盾(光行差現象表明地球沒有拖動以太,而是相對於以太運動;邁克爾遜實驗則沒有測出地球相對於以太運動的速度,表明地球相對於以太靜止,即地球似乎拖動了以太),絕大多數人仍然不懷疑以太的存在,不懷疑“光波是以太的彈性振動”。為了保留以太理論,同時克服上述理論和實驗上的困難,當時最傑出的電磁學專家洛倫茲等人決定放棄相對性原理。他們想保留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同時解決邁克爾遜實驗與光行差實驗的矛盾。為此,他們提出以太相對於絕對空間是靜止的。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只在相對於以太(即絕對空間)靜止的慣性系中成立。光波相對於以太(絕對空間)的速度是c,相對於運動系的速度不再是c。他們又提出一個新效應:相對於絕對空間運動的剛尺,會在運動方向上產生收縮(洛倫茲收縮)。
1900年前後,雖然洛倫茲等人考慮放棄相對性原理,但由於馬赫對牛頓絕對時空觀的勇敢批判,深受馬赫影響的愛因斯坦還是清醒地認為應該堅持“相對性原理”的。然而,僅僅堅持“相對性原理”,還不足以建立相對論。龐加萊已經正確闡述了“相對性原理”,並認為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常數,甚至提出光速可能是極限速度,但是他仍未建立相對論,因為建立相對論還必須實現觀念上的另一突破一認識到光速的絕對性。“光速的絕對性”在一般相對論書籍中是用“光速不變原理”或“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表述的,這樣的表述方式雖然正確,但不容易使讀者意識到這一觀念是多麼大的突破。
洛倫茲與龐加萊都曾非常接近相對論的發現,但愛因斯坦才是相對論的唯一發現者!
-
7 # Andy
這是一個逆向思維的典型案例!
在當時科學界,都是試圖修正麥克斯韋電磁定律來適應牛頓定律!
而愛因斯坦卻轉了180度的大彎,反過來修正了牛頓定律,使其適應於麥克斯韋電磁定律,
從而發現了相對論!
愛因斯坦亦是如此!
-
8 # 宇宙探索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疑問,相對論絕不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的功勞,只是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事實上任何科學理論都不會是一個人的功勞,都是前輩科學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與愛因斯坦有關聯的人包括麥克斯韋,龐佳萊,洛倫茲等人。麥克斯韋方程組已經體現到了光速是一個恆定值,龐佳萊當時已經表明了“相對性原理”,並闡明光速很可能是速度極限,這些理論已經讓他非常接近相對論!
而洛倫茲變換中更是體現了“光速不變原理”,洛倫茲變換公式也成為了相對論公式中很重要的公式之一!
所以說,無論是洛倫茲還是龐佳萊等人,當時已經非常接近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發現,不過他們並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把事物的本質大膽總結出來,利用光速不變原理總結出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公式!
如今,只要我們提到相對論,就會想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愛因斯坦已經等同。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愛因斯坦之前麥克斯韋,龐佳萊和洛倫茲等人的貢獻,有了他們的貢獻做基礎,加上愛因斯坦異於常人的大腦思維,才有了相對論的誕生!
-
9 # 太空科學站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思想當時已經在龐加萊和洛倫茲等人的腦海裡初步形成了,但這二人都對絕對時空觀比較“迷信”,而愛因斯坦則大膽的假設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不變,從而推匯出了新的世界。
在狹義相對論中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都是固定不變的,兩束光的相對速度也仍然是光速的一倍而不是兩倍,而且當物體接近光速運動時它的時間和低光速下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狹義相對論中的鐘慢效應,除此之外狹義相對論還揭示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由此誕生了質能方程E=MC²
如果說狹義相對論有洛倫茲龐加萊等人的功勞,那麼廣義相對論就完全是愛因斯坦自己一個人想出來的。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最大的區別在於廣義相對論涉及到了引力,據說廣義相對論的思想來自於愛因斯坦的一個夢,愛因斯坦在夢中坐電梯裡進行自由落體運動,醒來後的愛因斯坦革命性的提出了引力是時空彎曲所產生的幾何跌落現象。
-
10 # 靈遁者國學智慧
一個世紀以前的1915年11月,身在柏林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普魯士科學院會刊上發表了他關於廣義相對論的四篇簡短的論文。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理論通常被看作是這位孤獨天才一個人的工作。而事實上,這位物理學家曾經得到過來自朋友和同事的大量幫助,他們中的大多數從不曾出名,並且已經被人們遺忘。
馬塞爾·格羅斯曼(左 )與米歇爾·貝索(右),愛因斯坦(中)的大學好友,兩人均為廣義相對論做出重要貢獻。
愛因斯坦學生時代的兩個朋友,馬塞爾·格羅斯曼(Marcel Grossmann)和米歇爾·貝索(Michele Besso)在其中尤為重要。
格羅斯曼是一位天才數學家和有條理性的學生,他在關鍵時刻幫助了更為天馬行空的愛因斯坦。貝索則是一名工程師,他富有想象力卻不那麼有條理,充滿愛心,是愛因斯坦一生的摯友。此外,還有許多人亦有貢獻。
愛因斯坦是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Polytechnical School)結識的格羅斯曼和貝索,這所學校後來改名為蘇黎世聯邦高等理工學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ETH)。
1896年至1900年,愛因斯坦一直在那兒學習,後成為了一所職業學校的物理和數學老師。愛因斯坦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還遇見了他當時的同學、未來的妻子米列娃·馬里奇(Mileva Marić)。相傳愛因斯坦經常曠課,靠著格羅斯曼的筆記透過考試。
1902年,格羅斯曼的父親幫助愛因斯坦爭取到了伯爾尼專利局的一個職位,兩年後貝索也加入了進來。
到了1907年,愛因斯坦還在專利局工作,但他已經開始考慮透過一個關於引力的新理論,把相對性原理從勻速運動推廣到任意運動。他非常有預見性地寫信給他的朋友康拉德·哈比希特(Conrad Habicht)——他們是在伯爾尼的一個讀書小組認識的,這個讀書小組的三名成員戲謔地把自己的小組稱為“奧林匹亞科學院”。
愛因斯坦在信中寫道,對於水星近日點,即水星軌道上距離太陽最近那點的運動,牛頓力學預言和觀測結果之間每個世紀有約43˝(角秒)的偏差,他希望這一新理論可以解釋這一偏差。
1909年,愛因斯坦離開專利局,在蘇黎世大學取得教授職位。此時,他才得以開始真正認真地研究這一新的理論。兩年後他遷往布拉格的查爾斯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他意識到引力必須被納入到時空結構當中,這樣,不受任何其他作用影響的粒子,才能在彎曲時空中沿著最直的可能軌跡運動。
1912年,愛因斯坦回到蘇黎世,並在ETH與格羅斯曼重聚。兩人開始聯手構建一個堪稱大手筆的理論。與這一理論相關的數學部分是高斯曲面,愛因斯坦很可能是從格羅斯曼的筆記中學到這些知識。從一些回憶性質的談話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曾跟格羅斯曼說:“你一定要幫我,要不我會瘋的。”
據愛因斯坦的“蘇黎世筆記本”記錄,他們合作完成了一篇論文,發表於1913年6月,這篇論文被認為是一篇“綱要論文”(the Entwurf paper)。
從1913年的綱要理論到1915年11月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上的主要進展是決定物質如何扭曲時空的場方程。最終的場方程是“廣義協變”(generally covariant)的:無論選擇怎樣的座標系統來描述,它們都保留同樣的形式。相比之下,綱要中場方程的協變性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兩種理論
1913年5月,也就是愛因斯坦和格羅斯曼的那篇綱要論文接近收尾之時,愛因斯坦被邀請在9月份維也納舉辦的德國自然科學家和醫師學會( Society of German Natural Scientists and Physicians)的年會上作報告,這反映了同行們對這位34歲年輕人的高度認可。
1913年7月,柏林的兩位傑出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和沃爾瑟·能斯特(Walther Nernst)來到蘇黎世。他們給愛因斯坦提供了一個柏林普魯士科學院的職位。
當時,人們已經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在這些理論中,引力和電磁一樣,可以被狹義相對論中平面時空的場所描述。其中最有前景的一個理論由芬蘭青年物理學家貢納爾·努德斯特倫(Gunnar Nordström)提出。
在維也納的報告中,愛因斯坦比較了自己的綱要理論和努德斯特倫的理論。1913年5月到8月下旬,愛因斯坦對這兩個理論進行了研究,然後提交了報告的文字內容,供1913年維也納會議出版。
1913年的夏天,努德斯特倫來到蘇黎世拜訪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認為在他們兩個的理論中,引力場的源頭都應該來自“能量-動量張量”:在相對論之前的理論裡,密度、能量流和動量流是由不同的量所表示,而在相對論中,它們被整合為一個量,這個量具有十個不同的分量。
這種能量-動量張量理論首次被提出是在1907至1908年之間,赫爾曼·閔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根據狹義相對論改寫了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和亨德里克·安東·洛倫茲(Hendrik Antoon Lorentz)的電動力學理論。人們很快發現,除了電磁場,能量-動量張量還可以被定義在其他物理系統中。
在馬克斯·勞厄(Max Laue)1911年所寫的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一本著作《相對性原理》(Das Relativitätsprinzip)中,張量在新的相對論動力學裡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1912年,年輕的維也納物理學家弗里德里希·科特勒(Friedrich Kottler)將勞厄給出的公式從平面時空推廣到了彎曲時空。愛因斯坦和格羅斯曼在綱要理論的公式裡也利用了這種推廣。因此在維也納的報告過程中,愛因斯坦邀請科特勒站了起來,讓大家瞭解到他的貢獻。
那個夏天,愛因斯坦還與貝索一起工作,研究了綱要理論是否可以解釋水星近日點每世紀少掉的那43˝。不幸的是,他們發現由這個理論只能得到18˝的結果。貝索後來還檢查出,努德斯特倫的理論錯誤地給出了7˝的結果。這些計算都保留在1913年的“愛因斯坦-貝索手稿”中。
貝索在這些計算上貢獻很大,並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問題。例如,他想知道綱要中的場方程是否存在一個明確的解,能夠唯一地確定太陽的引力場。
現存手稿的分析表明,這一問題啟發愛因斯坦想出瞭解決綱要方程有限協變性的論證。這種“空穴論證”似乎表明,廣義協變的場方程不能唯一確定引力場,因而不能被採用。
愛因斯坦和貝索還檢驗了綱要方程是否在旋轉的座標系中成立。在這種情況下,旋轉的慣性力,例如我們在旋轉木馬上感受到的離心力,可以被解釋為引力。該理論似乎通過了這項檢驗。
然而,在1913年8月,貝索提醒他說事實並非如此。愛因斯坦當時並沒有聽從這一警告,而這個問題也在之後成為了他的麻煩。
1913年9月,在維也納的報告中,愛因斯坦對兩大理論進行了對比總結,呼籲大家透過實驗來決定哪一個更加正確。綱要理論預測引力會使光線彎曲,而努德斯特倫的理論沒有指出這點。當然,證實最後的結果又用了5年的時間。
愛因斯坦在布拉格時曾結識了一位年輕的天文學家歐文·芬萊·弗勞德里希(Erwin Finlay Freundlich)。身在柏林的弗勞德里希曾前往克里米亞,希望觀測到1914年8月的日食,來確定引力是否會讓光線彎曲,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不幸被俄羅斯人拘留。
最後,到了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在又一次日食中透過觀測從太陽邊緣附近看的遙遠恆星的位置偏離,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光線彎曲的預言。這也使得愛因斯坦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維也納的報告結束後,愛因斯坦回到了蘇黎世,聯手另一位年輕的物理學家、洛倫茲的學生阿德里安·福克(Adriaan Fokker),利用他和格羅斯曼在推導綱要理論時使用過的數學,重新推導了努德斯特倫的理論。
愛因斯坦和福克證明,在這兩種理論中,引力場均可以被納入到彎曲時空的結構之中。這項工作讓愛因斯坦對綱要理論的結構有了更為清晰的影象,他和格羅斯曼也因此發表了關於這一理論的第二篇合作文章。1914年5月,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了柏林。
取得突破
離開柏林後,很快就有一波風暴來襲。愛因斯坦的婚姻出現了問題,米列娃帶著他們的兩個年幼的兒子搬回了蘇黎世。他重新開始了與表姐艾爾莎·洛文塔爾( Elsa Löwenthal,姓愛因斯坦)的交往,這種交往曾開始並中止於兩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對綱要理論,柏林的科研精英們並不感興趣,不過有些其他地方的知名科學家還挺感興趣,例如荷蘭萊頓的洛倫茲和保羅·埃倫費斯特(Paul Ehrenfest)。愛因斯坦迎難而上,一直堅持研究這一工作。
到了1914年年底,他有了足夠的把握來寫一篇闡述該理論的文章。但是到了1915年的夏天,也就是在他在哥廷根的系列講座引起了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關注之後,愛因斯坦開始嚴重懷疑這一理論。
他沮喪地發現,綱要理論並沒有保證旋轉運動的相對性,貝索是正確的。他寫信給弗勞德里希求助,表示他的大腦“過於墨守成規”了,希望這位“頭腦尚未落窠臼”的年輕天文學家能夠告訴他他做錯了什麼。弗勞德里希表示幫不了他。
愛因斯坦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跟綱要裡的場方程有關。由於擔心希爾伯特會搶佔先機,愛因斯坦在1915年11月初搶著推出了公式並發表,然後又在接下來的兩週裡對它們進行了幾次改進,並將相應的論文都提交給了普魯士科學院。最終,場方程終於做到了廣義協變。
“由於擔心希爾伯特會搶佔先機,愛因斯坦搶著推出了公式並發表。”
在11月1日的第一篇文章裡,愛因斯坦寫道,這一理論是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和伯恩哈德·黎曼的數學的“真正勝利”。在這篇文章中他回憶道,他和格羅斯曼之前曾考慮過同樣的公式,並提出,如果當初他們只被純數學而不是物理所指引,他們就不會一開始就接受了具有有限的協變性的方程。
然而在11月1日的文章以及1913年到15年其他的文章和信件中,愛因斯坦則講了一個不同的故事。他說,多虧了對綱要理論的認真研究,以及格羅斯曼、貝索、努德斯特倫以及福克的幫助,他才能夠想到如何利用對這些公式的物理詮釋來解決這個問題,而這些公式曾經擊敗過他。
在給出廣義協變場方程的第二篇和第四篇論文中,愛因斯坦並沒有提及空穴論證。
直到11月25日最後一篇文章發表的幾周之後,在貝索和愛倫菲斯特的追問下,愛因斯坦才找到了一個出路——他意識到只有同時事件具有物理意義,座標系是沒有的。其實貝索在兩年前已經提出了類似的想法,不過被當時的愛因斯坦粗率地拒絕了。
在11月的第三篇文章中,愛因斯坦回到了水星的近日點運動。透過運用他的新理論,在公式中代入弗勞德里希提供的天文資料,愛因斯坦得到了每世紀43˝的結果,並由此得以完全解釋牛頓理論和觀測之間的差異。
“恭喜你征服了近日點運動,”希爾伯特在11月19日寫信給他說。他還打趣說,“要是我能算得像您那麼快,氫原子都得坦白它為什麼不輻射。”
愛因斯坦沒說為什麼他能夠算得那麼快。這些計算與他和貝索在1913年所做的相比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他也對希爾伯特還之以顏色:在1916年5月寫給愛倫菲斯特的信中,愛因斯坦將希爾伯特的風格總結為“透過混淆別人的方法,來給人一種自己無所不能的印象”。
愛因斯坦強調,他的廣義相對論是建立在數學世界的二巨頭高斯和黎曼的工作基礎之上的。同時也建立在很多物理奇才的工作基礎上,例如麥克斯韋和洛倫茲,還有一些不太有名的研究人員,尤其是格羅斯曼、貝索、弗勞德里希、科特勒、努德斯特倫和福克。與科學史上許多其他的重大突破相似,愛因斯坦是站在許多科學家的肩膀上的,而並不僅僅是幾個史詩般的巨人。
Michel Jassen是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史、技術和醫學專案教授。
Jürgen Renn是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的主任。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
11 # 布魯諾二
宇宙是種能量球機制、主流科學理論全盤錯誤!!!
宇宙陷入唯心,科學走上歧途,理論全面錯誤,改革勢在必行。
能量球理論如果被證實為宇宙真理,和確定為國家戰略,那科學將面臨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拾方法論,重建體制機制,重塑宇宙之真理。
我們首先要重塑主流科學的三大根基概念,確立正確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三大根基乃宇宙之基,科學之基,理論之基。
物質是種實在的東西,物質具有質量,擁有形態,永不湮滅,物質具有阻擋性和碰撞性,宇宙是唯物質的,物質是實在的不是虛無的。我們必須堅守物質實在的原則,我們必須堅決剷除一切虛幻事物。科學把物質搞得虛無,宇宙被人類弄得玄幻?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環境,空間裡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空間是一無所有的環境。時間是物質運動的過程,運動過程受運動規律支配,時間是度量過程的概念。物質的運動環境和運動過程都是宇宙的客觀存在和絕對存在,非相對論所述的相對性。相對論的立論根基是光速不變,光速不變是光量子速度不變,非光粒子速度不變,不要張冠李戴?
物質在空間裡運動,運動的本質是慣性運動。物質在一無所有的空間環境裡以慣性狀態存在,物質的慣性運動形成慣性碰撞,慣性碰撞改變慣性狀態,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力是慣性碰撞力,能量是物質慣性碰撞效應的度量。宇宙萬物的運動都是碰撞力作用的結果,引力根本不存在,四種基本力子虛烏有。引力理論誤導科學達幾百年,是時候該糾正錯誤了?
從宇宙的三大根基概念可推出宇宙萬物的基本運動形式是碰撞反作用力的噴射形式的運動,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動力裝置是物質組合的空心球裝置。宇宙是種能量球機制,萬物由空心球組成,一切都是以能量球為核心和主軸的組合,運動,和迴圈。空心球吸收和發射的粒子是光子,光子的動能推動宇宙萬物的運動和宇宙物質和能量的迴圈。空心球的運動是具有方向性的,這就能形成物質的聚集運動和宇宙的有機迴圈。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是宇宙迴圈選擇的結果。
能量球的工作原理與物質的輻射量子化相一致,這足以說明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所謂的量子就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光子的動態體。量子物理把量子當成能量體,當成波,當成概念方法是很不恰當的,我們必須確立量子的物質性,實在性,和碰撞性。光是粒子,不是波,波是粒子運動的表現,波動的實質是粒子的碰撞。光子是單個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的光子,光量子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子,量子能在物體中實現量子傳遞,光速不變是量子速度不變,不是單光子粒子速度不變。光不是波,光波也不同於聲波,量子理論走波動路線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輻射量子化就是任何粒子的輻射都是由量子單位組成,相同的量子對應相同的粒子,由此可推出宇宙萬物都是由同種粒子組成。按能量球理論,電子是單個的能量球,電子的聚集效應形成中子(質子),中子的聚集效應形成原子核,超級原子核的裂變形成各種原子(元素),萬物都是由電子組成。而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卻把物質結構搞得異常複雜,中子(質子)由各種夸克,和各種相互作用粒子,以及各種莫名其妙的微粒組成,其中還存有各種機理,引數,和假設。原子模型也只是原子核和電子,而把光子排除在原子結構之外,而光子卻是在原子中佔絕對質量和起絕對作用的。粒子物理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是時候該改變了?
原子是超核裂變的結果,原子是不規則的核裂塊,各種原子具有各自獨特的光密性,光密性是原子間相互作用和相互結合的基礎。各種原子是裂變來的,而非聚變,而我們的核理論走的卻是聚變路線,各種原子是各種溫度下的聚變產物。宇宙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卻走聚變路線,這豈不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電子是光子組合出的一個空心球,其不斷地吸收和發射光子,而形成運動,空心球內根本就沒有電荷,也不需要電荷。原子核是空心球的粘連體,原子核是不規則的核裂塊,特異性原子組合出特異性分子。原子核不帶電荷,電荷純屬臆造。化學反應是原子之間的碰撞作用和在彼此光密點上的競爭性組合,與電子電荷無關。化學反應,元素週期表,價電理論,電磁理論都是基於電荷概念,而電荷又不存在,真不知化學該何去何從?
宇宙天體是種聚集作用和裂變過程,從恆星的原子核裂變,到中子星的中子裂變,到電星的電子裂變,天體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的宇宙天體學講的卻是聚變,科學反其道而行之?
物質以慣性狀態存在於空間,空間是種一無所有的環境,在一無所有中何來的維度,場體,和能量體。數學是門工具,是種應用方法,數學只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空間裡哪有數學存在。宇宙空間其實是種光子狀態,萬物處於光子的光速碰撞中,一切物質運動都是光子動能的推動。弦論,場論,波論,高維論,多元論,幾近神話?
按能量球理論,主流科學理論幾乎全盤錯誤,主流官科們是不是該醒醒了?
科學已走到一個改革的十字路口,科學改革,勢在必行!
(《能量球理論》百度貼吧能量球理論吧)
回覆列表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的原創,不過是為了解決當時一個著名的實驗而來的。物理學史上第一朵烏雲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測量的零結果。經典物理學在這個著名實驗面前,真是烏雲蓋頂,科學家一籌莫展,已經完全搞不定了,這時候,上帝讓一個走了後門託關係才進入瑞士專利局的小職員來救場了,他假設光速不變,拋棄以太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完美地解釋了邁克耳孫-莫雷實驗。那年,他剛剛艱辛地拿到博士學位,並在專利局裡利用業餘時間發表了關於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的四篇歷史性的論文,1905年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