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雨2097

    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有人犯罪逃跑,官府下發全國通緝令,並且畫上犯人畫像,貼在各個城門上。然而,古代的作畫技術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實在是太抽象了。

    比如說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打死鎮關西之後,見到一群人圍著捉拿自己的通緝令指指點點,魯智深起初不知道,就上去看。剛擠進去,還沒來得及看寫的啥,就被金老頭拖走了,他根本就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可見,那種畫像就兩犯人自己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別人就更別提了。這樣真的能捉到人嗎?

    通緝令上除了畫像之外,一般寫有犯人的基本資訊,比如說年齡,出生地等。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的口音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貿然逃入外地,是很容易被人察覺的。因為當時的社會,人口流動性並不大,一個外地人是非常顯眼的。再加上口音不同,而且犯事兒的人比較心虛,因此很容易被懷疑。

    其次,古代人沒有身份證,但是卻有像是生身份證的東西,叫做路引或者是度碟。一個人要想進入一個城市,就需要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尤其是有通緝令的時候,城門的守衛會非常認真排查,凡是可疑的人都會抓起來一一仔細審問。

    最後就是因為通緝令上的最後一句話了。官府為了發動廣大人們群眾的積極性,幾乎每張通緝令的最後一句話都會寫上懸賞金額。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錢的誘惑是很大的。因此很多人為了拿到賞金,就專門幫助官府捉拿逃犯,以獲取賞金。

    一般的賞金至少是白銀千兩,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窮苦人家只要有二兩銀子,就能過上一年了。要是有一千兩銀子,就可以一輩子生活無憂了。因此很多人為了得到官府的賞銀,是格外用心的,只要是可疑的人,都會報告給官府,說不定真的是抓到了通緝犯,從此就吃喝不愁。

    所以在古代的時候,雖然沒有現在這樣的照相技術,畫像也很抽象,不過基本面貌特徵已經具備了。再加上重賞之下,犯人是根本跑不了的,除非這個人永遠不被人看到。

  • 2 # 飄零列車T

    通緝令是古代緝拿外逃案犯的主要手段,當然可以抓到逃犯。

    古代官府的通緝令,在公示欄裡貼一張告示和畫像,等人來提供線索。這種畫像通常是要滿城通緝甚至要全國通緝的,上面有犯罪的人的畫像和所犯的罪,都是黑白的,畫的還很抽象,主要是為了表現出通緝犯的特徵。例如一個通緝犯有絡腮鬍,面上有痣或者疤痕,就會把這些特徵先畫出來,遇到有這樣特徵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起來審問一遍,即使不是很精確,但是這種方式足夠縮小犯罪嫌疑人的範圍。

    古代的在城際關卡的偵查是十分嚴格。古代的人數並沒有今天的多,一個城裡的人數是基本固定的,如果來了個外鄉人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逃犯想流竄的可能性很小。

    古代有一種更好的方式,保甲制度。在一個地區所劃分的區域內的若干人是互相認識互相擔保的,如果逃犯流竄至此或者說本來就是你這一保甲人,你沒有舉報,整個區域的人都要受到牽連,這也屬於一種連坐的方式。沒有人會願意為了別人去犧牲自己。所以這種戶籍制度在古代十分實用。尤其是保甲裡的人很少,基本上不會有外人介入,如果有陌生人來並且和通緝令上的通緝犯有相似之處,是一定會被舉報的,很難藏匿,除非落草為寇。

    古代也是有“身份證”,叫做“路引”。在古代如果要出遠門,除了告知父母還必須要告知當地政府,當地政府會給你發一張公文,類似於一種介紹信、通訊證,要依靠這種公文你才能離鄉遠行。如果沒有路引或者你手上的路引“與實物不相符合”都是會被治罪的。罪犯逃竄的時候自然不會去官府辦理路引去自投羅網,所以他是逃不了多遠的,自然會被捉拿歸案。

  • 3 # 起居郎雜記

    古代講究的不是民主自由那一套,對人的管理已到極致,只要國家政權穩固抓人的效率出乎想向的高,現在講講在古代抓人的手段。

    第一,戶籍制度,古代不允許人口流動,持有哪裡的戶籍想離開這個區域,必須要有路引,沒有路引按流民處理,運氣不好的給你發賣成官奴也是尋常事情,讓你沒事瞎跑。

    第二,保甲制度,最殘酷也最有效,一人犯罪保甲連坐互相監督,好多投親訪友的流竄犯就是這麼逮住的,一旦被抓又拿不出相應的路引和人證,很少有人能把刑具吃個遍吧?

    第三,黑社會的力量,這個大家其實都有所熟悉吧?當年西門大官人混的風生水起憑藉的就是這個,古代生產力並不發達,出行的手段也非常有限,沒有合適的落腳點就得累死餓死 ,潑皮閒漢們混跡茶肆酒樓,乾的就是吃兩頭的買賣,既給官府提供訊息,也給黑道提供買賣,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漢犯事好多都是被人告發了,其實就是這些人的成功案例。

    有了這些手段,廣撒網的情況下,付以嚴刑逼供,那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 4 # 吉祥三寶於姐姐

    通緝令,在今天或許起不到大作用。但是在那個時代,卻是相當的管用。通緝令上不僅有罪犯個人資訊,而且還有所犯罪行,而最終起到最大作用的則是通緝令上的最後一句,其實也就是懸賞金額。為了儘快的抓到逃犯,官府則是給出幾十兩甚至是幾百兩的白銀當成賞金。可別小瞧這幾十兩白銀。當時普通人家二兩銀錢足夠生活一年。幾十兩就可以夠十多年花銷。所謂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這樣高額的賞金下,不少人便會主動尋找逃犯。古代的時候不像是現代,那個時候交通不發達,人不可能走太遠。而且逃犯一般都會逃往外地,而一個陌生人到外地很容易被發現。在古代想要去往外地,必須要有路引,沒有路引,你連城都進不去,店都住不了。而且每座城池都會有守衛,在城門口貼有通緝令。進城的時候,守衛都會對來人盤查。如果你沒有路引,而且還和通緝令上的畫像有點相似,那麼你絕對跑不了。因此,古代被通緝的逃犯想要逃,沒有那麼簡單,通緝令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 5 # Lucky

    一是,古人地域性很強。沒有特別的原因不會改變居住地。所謂安土重遷,這是傳統。因此外來人員會十分突出。

    二是,古代人身控制強。戶籍,路引,保甲,過所等制度,對於流浪人員,真的是很有針對性。

    三是,古代流氓團伙強。唐代稱大團頭,那是黑社會老大,地頭蛇。找人,調查,提供線索,那是相當專業。

  • 6 # 西門不帶刀

    古代的通緝像畫的確實不行,完全的抽象派。但為什麼還能抓到犯人。我們先看幾張古代通緝令的圖片。

    第一張:

    從這張圖片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個犯人的幾個特徵:

    第一,嫌疑犯的左臉上有一道刀疤。

    第二,嫌疑犯的右臉上有一顆大黑痣。

    這兩個特徵,可以一眼就能望出來。所以這也是古代通緝令必須要能表達出來的東西。

    我們再看這一張

    通緝的程咬金,絡腮鬍,大圓眼,還有一撇八字鬍,刀眉。特徵非常明顯。 但如果只是說把罪犯的特徵畫出來,就一定能夠抓到對方嗎?從通緝這張程咬金的通緝令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張通緝令它是包含幾個要點的:

    1.罪犯的籍貫。在古代普通話還沒有普及的時候,罪犯的籍貫地的口音往往能說明他的來歷。比方說,一個上海的罪犯跑到了山東,他那一口上海腔在山東,一說話就能被人認出來,所以,通緝令上一定會標明罪犯的籍貫。

    2.被通緝的原因。為什麼被通緝說的很清楚,罪犯犯了什麼罪,大家一目瞭然。一般能上通緝榜的都是罪大惡極的,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人的同仇敵愾的心

    3.最重要的賞金的數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通緝令中把賞金的數額說的非常清楚,大家一定會去積極的做這件事兒的。

    那是不是說,一張通緝令上面幾個要素都包含了,就一定能抓到罪犯了?

    在這兒我們還要說一個事兒,很重要的因素:古代的保甲制度 。

    在農耕文化裡,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被困在自己的土地上了,一般不會到處去。而保甲制度的實行,是大部分人平常所見都是自己的熟人,一旦某一天身邊出現一個陌生人,他們一定會非常注意的,而陌生的特徵又與通緝令相符合的話,他們一定會報官。 所以我們說古代的通緝令,他抓到犯人的機率是很大的。

  • 7 # 生活問道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懷疑,可以說全是拜我們國內的影視劇導演所賜。看著影視劇裡對通緝令的細節拍攝,誰都無法相信依靠這個簡筆畫能抓到通緝犯。

    但事實上古代的通緝令不但有效,並且還很高效。當時通緝令釋出的部門是行政最低階單位負責,也就是常說的“縣衙”,無論哪一級的機構要通緝犯人,都要交到縣衙,再由縣衙負責張貼,需要全國通緝的,就需要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的文告連同通緝令一起送往全國各地。這裡面有個問題,那時候沒有影印機這麼高尖端的裝置,每一張都需要手繪,如果是送往外地的,就需要由當地的工作人員仿繪。每個人的繪畫手法和水平都是有差異的,那怎麼才能保證通緝令行之有效呢?

    一,首先要註明的是發放機關

    例如,水滸傳中魯智深打死鎮關西后逃亡,追捕他的海捕文書上就寫明瞭。這個案子的發生地在“渭州”,但是是代州雁門縣轉發的,給雁門縣下達轉發海捕命令的是太原府指揮使司的命令。這裡面著重寫明瞭“太原府指揮使司”,說明這是軍隊的指揮機構命令下發的,按照現在來說就是軍事法庭的命令,當地機關要協助抓捕,僅此而已。可惜魯智深身為軍武,卻不懂其中關節,莽撞逃跑,跑出個花和尚來。

    二,犯人細節描述

    這也是通緝令上非常重要的部分,沒有細節描述,都是大眾臉,誰認識誰呀?

    其中包括:

    犯人籍貫:古代交通工具落後,人員流動並不像武俠小說裡那麼隨意頻繁,很多人幾代人都沒有去過縣城那麼遠的地方都很正常,表明犯人籍貫,只要有陌生人進入,很容易被辨認,一開口是外地口音,很容易的就是懷疑物件。

    身高面貌:註明通緝犯人的身高和容貌進一步縮小範圍,尤其是面部特徵,例如張三,寫上“臉頰有痣,嘴唇豁缺”,那麼這樣有鮮明特徵的人大馬路上很容易就會被辨認出來。海捕畫像:這也是通緝令中佔比最大的一個區域,古時識字的人並不是很多,很多人要靠畫像來分辨出是不是官府通緝的要犯,因此,畫像就格外重要,像剛才列舉的張三,再畫像中面貌肯定做不到各地都畫的一致,那就要單獨凸顯出臉上的特徵,有了這個特徵,即使不認字,身邊猛地出現這麼個相似度極高的陌生人,十有八九就是通緝要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賞金:大多被通緝的犯人皆非善類,幾乎都是打家劫舍,鬥狠善勇的亡命之徒。沒有足夠誘人賞賜,是不可能讓老百姓冒著有可能被報復的風險進行抓捕或舉報的。賞金來源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受害者家屬或群體自願出資發海捕文書,例如出資一千文,那抓獲犯人後,受害者家屬或群體就要繳納一千文的金額;二是重要犯人由上級撥發金額作為獎勵。

    像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歇後語“伍子胥過韶關-一夜愁白了頭”就是一個通緝與反偵察的最好的例子。

    伍子胥原為楚國大夫,因蒙受冤屈,全家遇難,只有伍子胥暫時逃脫。在伍子胥逃亡到邊境時,他的海捕文書已經張貼在城門。由此可見官府的行動是很迅速地。

    伍子胥的所有體貌特徵全部被記錄在通緝令上,只要他一出現,是一定會被捉的,作為我們可能認為有些誇張,但是當時的伍子胥最有說服力,否則也不會因為出不了關而愁白了頭。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也就是說,男子成年後頭髮和鬍子是不能隨便剪的,那時的理髮業只要是負責洗頭和進行區域性必要的修理。

    伍子胥在沒有伴發的情況下,利用頭髮已經變白的事實,將自己的頭髮鬍鬚做了大變動,甚至連隨身佩戴的武器---劍,都換成了刀。劍在當時的社會體系中是貴族的身份象徵,武器只是作為附屬存在的功能了,而刀是作為兵器的,是低階級的人佩戴的。依靠相貌、隨身佩飾、服裝的改變,伍子胥有驚無險的逃出楚境。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古代有關通緝的事例,一旦被通緝,很少有能逃脫追捕的,那些不甘心被抓到的也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落草為寇。

    《水滸傳》就是最好的例子,宋江、吳用、戴宗、李逵、武松、魯智深......可以說《水滸傳》就是逃犯聚集的場所。

  • 8 # 只愛潘多拉

    古代通緝令的效果差,這是自然的。因為古代的技術手段不行,一是沒有照片,就連畫像也很難,中國古代的畫法要想把人畫得像是很難的,歷史上有記載的有畫像的通緝令,最早也要到明朝,《明史》記載,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同發生兵變,主持其事的黃綰,“圖形購首惡數人”。不過,就算有畫像,以中國古代的畫像技術,要把通輯像畫得像是不可能的,因為通輯像不可能坐在哪裡等你慢慢畫,只能是找見過通緝犯的人來口述長相,畫師畫起來完全是憑感覺的。

    所以,古代的通緝令,一般是沒有畫像的,古代通緝主要靠文字描述,常說的“海捕文書”之類的就是現在通緝令了,舉個例子,漢代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由丞相府釋出了一個通輯令,通輯一個叫“麗戎”的奴婢,她在三十多年前逃亡,然後隱姓埋名,官府一直未找到,當年的通輯文書中說,她逃亡時,“年可二十三、四歲”,至今“年可六十”,然後描寫了麗戎的長相,“為人中壯,黃色,小頭,黑髮,橢面,鉤頤,常蹙額如顰狀,身小長,詐庳少言”。

    這種文字描寫的通輯令,身材短小,面板是黃色,頭小而且是黑頭髮,橢圓形的臉,這種長相滿大街都是,怎麼找?這種通輯令當然沒有什麼用,所以找了三十年也沒有找到,人早就長變形了,更不可能找得到了。

    古代的通輯技術,一直沒有什麼發展,到了清代還跟漢代差不多,《大清律例》中有通緝令的相關規定,“脫逃要犯,務將該犯年貌、籍貫、有無須痣詳細開明,行文通緝各州縣。”通緝犯的長相還是隻有靠文字描述,最關鍵的人臉識別方法居然只能靠有沒有鬍子,有沒有長痣之類的。

    雖然通緝令的效果不怎麼樣,但不意味著通緝令對通緝犯沒有震懾力,在古代做通緝犯也並不是快樂逍遙的,因為古代是一個熟人社會,而且鄉里有保甲制度,鄰里對你是知根知底的,一旦通緝令下來,重賞之下不一定真的有勇夫,但一定會有同鄉為了賞錢去告密的,所以成了通輯犯,不能回老家,不能跟兄弟父母再見面,只能流亡外地,隱姓埋名過一輩子。

  • 9 # 絳珠999

    事實上古代的通緝令不但有效,並且還很高效。當時通緝令釋出的部門是行政最低階單位負責,也就是常說的“縣衙”,無論哪一級的機構要通緝犯人,都要交到縣衙,再由縣衙負責張貼,需要全國通緝的,就需要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的文告連同通緝令一起送往全國各地。這裡面有個問題,那時候沒有影印機這麼高尖端的裝置,每一張都需要手繪,如果是送往外地的,就需要由當地的工作人員仿繪。

    通緝令的效果不怎麼樣,但不意味著通緝令對通緝犯沒有震懾力,在古代做通緝犯也並不是快樂逍遙的,因為古代是一個熟人社會,而且鄉里有保甲制度,鄰里對你是知根知底的,一旦通緝令下來,重賞之下不一定真的有勇夫,但一定會有同鄉為了賞錢去告密的,所以成了通輯犯,不能回老家,不能跟兄弟父母再見面,只能流亡外地,隱姓埋名過一輩子。

    古代不允許人口流動,持有哪裡的戶籍想離開這個區域,必須要有路引,沒有路引按流民處理,運氣不好的給你發賣成官奴也是尋常事情,讓你沒事瞎跑。保甲制度,最殘酷也最有效,一人犯罪保甲連坐互相監督,好多投親訪友的流竄犯就是這麼逮住的,一旦被抓又拿不出相應的路引和人證,很少有人能把刑具吃個遍吧?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漢犯事好多都是被人告發了,其實就是這些人的成功案例。

  • 10 # 西府趙王爺

    其實古代的通緝令還是很有效果的,不然就不會貼出來了!

    古代官府對於逃跑罪犯會有一張官方通緝令,那麼在那個沒有網路且通訊不發達的時代,一張白紙畫像為何可以抓到人?

    首先一個原因,古代的人口數量遠不如今天,而且人口在各地的流動次數也不怎麼頻繁,再加上各地區的口音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一個陌生人去了別的地區,那麼當地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他是外地人。

    那時的通緝令全國發放,雖然只是簡單的畫像形式,但罪犯的明顯特徵還是可以看出來的,再說這些罪犯逃跑過程中比較心虛,跟陌生人交往也鬼鬼祟祟,如果民眾稍微留心一下,他還是難以逃脫抓捕的。

    其次,古代跨境需要路引度碟。

    我們在看西遊記的時候,唐僧每到一個地區就會給當政者求要通關文牒,這種現象也是廣泛存在於各朝代跨境程式之中的。古代雖然沒有今天的身份證,但是卻有能發揮身份證作用的度碟。

    如果一個人想要從本地去往外地,那麼在路過沿途的關卡時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示度碟。對於逃跑的罪犯來說,他們在度關的時候如果走正常程式,就有很大的機率被直接抓捕。

    最後,懸賞的錢財足夠誘人。

    我們在一些電視劇中會看到,通緝令上會附帶有對舉報者的獎勵金,這筆金額的大小根據罪犯的危害程度來設定,一般情況下幾百兩上千兩還是很普遍的。

    我們古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最低標準大約是每年二兩銀子,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成功幫助官府抓到罪犯就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自己家人再也不用辛苦耕種,這種誘惑可是不能抵抗的。

    在這種誘惑之下,逃犯的背後有無數雙“勾魂奪魄”的眼睛等待著自己“好運氣”,所以重金懸賞下的逃犯是很難逃脫的。這種懸賞制度,也是古代通緝令中最精髓的部分。

    在如今網路化的時代,找到一個人變得非常容易,人們在網路上留下的任何痕跡都能被別人察覺,不過只要遵紀守法,這些“通緝令”還是跟你有很遙遠的距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為什麼堅持要北伐?真的是因為要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