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尺堂書法
-
2 # 老陳聊書法
有幾個方面原因。
最早的行書作品 據說行書是劉德升所創,但無墨跡傳世。《蘭亭序》是最早的行書形式的墨寶(真跡恐怕見不著了)。東晉年代,楷行草並立,但更為世人接受的還是行書。
書聖的名氣使然 經南朝後梁皇帝蕭衍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鼓吹,時至唐代初年,王羲之的書聖地位已無法撼動的,第一的名頭豈能旁落。
想低調,可是實力不允許 從《蘭亭序》的筆畫安排,結構處理到整體風格的展現,可以說創立了行書的書寫風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王羲之的身世背景和個人聰慧,加之勤學苦練融匯百家,作品中的自由奔放、卓然不群和巧妙安排的確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這可不是拍馬屁,王羲之所處的時代對於書法來說是個繼往開來的時代,沒有任何束縛,只有無限空間。那樣的時代正式書法的青春期,由王羲之將書法帶入成熟(主要是行書),無法複製所以永恆!
符合行書書寫的自然規律,或者說確立了行書書寫的範本 臨習王羲之的《蘭亭序》、《聖教序》,先不說其它,你會感覺到舒服順當,我以為王羲之的行書是行書的自然、標準的寫法的典範。
-
3 # 家住溫河邊8
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首先是書法第一人王義之寫的,並且代表王的水平,再者內容是現場發揮寫出來的,關鍵是現在沒見到真的。
-
4 # 呂永亮
坦率的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見真跡的《蘭亭序》會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我與絕大多數的華人一樣,從小就聽到了有關王羲之與《蘭亭序》的各種傳說故事。加上唐皇李世民對王羲之與《蘭亭序》變態似的推波助瀾,文人士大夫們的助興,王羲之與《蘭亭序》猶如一種書法“宗教”形式而存在,它已經上升為了一種書寫儀式而變的‘’神聖‘’……
誰也不敢輕易去侵犯它的‘’神聖‘’,包括我也一樣。
就這樣,大家對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摹本《蘭亭序》用各種美妙的聯想與猜測敘述著《蘭亭序》故事,這個習慣千百年來不但一直延續至今,今天的我們而且還在發揚並光大著這個故事完善工作……
我們在開興的為《蘭亭序》狂歡同時,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人當時對王羲之的看法 ~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在當時書法界的名氣很大,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他的名氣還要蓋過自己的父親王羲之。尤其是在東晉到梁朝將近一個半世紀,書法界是由王獻之佔統治地位的。梁書畫家袁昂就在《古今書評》如是評價:
張芝驚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
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而貶低王獻之,這才徹底將王羲之捧上神壇,但是王獻之依然是作為超一流的書法家而被人敬仰。‘’
看完了古人的評價與當時的現狀有何感想嗎?皇權對文人士大夫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切能走上神壇的事物都離不開權力的“加持”!
-
5 # 李冬桂135
蘭亭序是王羲之法帖中名聲最大,最具傳奇色彩的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沒有任何一位書家的任何作品與之相提並論,蘭亭序已成為中國書法的象徵。
可惜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原跡已經失傳,我們現在所說的蘭亭序,實際上是由唐朝書法家馮承素用雙鉤法寫的摹本,因鉤摹謹細,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王羲之原作的神采,被公認為是蘭亭序所有摹本中最精美的一本。
蘭亭序的藝術特色和貢獻表現在:
筆法上。蘭亭序用筆上俯仰多變,其特點筆鋒在點畫內部迴環使轉。這種迴轉往往表現在,上一點畫與下一點畫的交接連筆處,或隱於上一筆畫內,或藏於下一筆畫中。宋以後書家筆法變化是外顯的,而不是內藏的,這是王羲之書法的高超之處。
字法上。蘭亭序的結字十分嚴謹。全篇單個字獨立性很強,上下字很少牽絲連帶,但字與字之間顧盼生情,甚為得體。如:流觴二字,上字向左上斜,下字向右上傾,兩字均呈斜勢且不在一個方向。蘭亭序中同字重複岀現時,總是變而化之。最突出的莫過於之字,全篇二十多個之字,各有各的寫法,有的疏朗,有的嚴密,有的豐滿,有的俏麗……就是沒有雷同,具有極強的藝術性。
章法上。蘭亭序的佈局之美,達到了歷來書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全文324個字,字字精妙,既多姿多彩,又格調和諧。全篇28行,行行慣通,首尾順應,充滿韻律。蘭亭序通篇書寫嫵媚多姿,又遒勁酣暢,形成了天衣無縫的藝術整體,顯示岀無窮的藝術魅力,其高度讓後世人仰望而不可追及。
-
6 # 榕容寅
(…天下第一行書),罷點文中佳文句。問題中心一行書,就書(書法)而論應題心。就這(蘭亭序)為何作定為天下第一行書呢!文盲者我個人想:不就是告知世人這章書法,是天下書藝的造詣以是登峰造極的最美的極品了嗎。天下再無行書的書藝者可超越這蘭亭序的行書書藝者了嗎?你們再也不用為爭書藝者的巔峰聖主,而廢盡心機不奪手段的爾虛我詐,唇槍舌戰了,浪費人們的精神聚向,影響社會人們生活思維的航向,影響社會多維的導向發展了嗎?做為書法作品,它本身就是文字語言的表達產物,也是地城社會固化了的物品,人的精神不就是在於開放活躍思維嗎?只有活躍思維人類不就才會進步嗎?對屬固化了的絕頂路道,是什麼樣的人才會擇絕路而奔而攀呢!書法就是寫得再活,也就是語言交流而以。因為固化了的字,大眾認同的法規以無需要你也不准許你個人的不斷生造創新的。不然,這社會不亂正怪。所以,我覺得唐太宗將(蘭亭序)這有水平的書法作品帶進了墓穴,是他與忠臣賢士們權封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入土封冥了,這便可知是為了民族的興旺發達而做出智慧的藝術行為貢獻了。再從唐代中鼓俸的畫家唐寅(唐伯虎)顯貴身名價值實體的文化祟尚,也可知盛唐時代皇上的明智,及為國家興盛民族繁榮的高瞻遠足英明的擔當了!。(因為繪畫是視覺心靈思維的產物,是活躍思維的靈動物品。畫家唐寅(唐伯虎,皇朝只有給他顯貴的身名實質價值,為什麼皇上不封他為天下第一畫呢?這個鼓勵推崇人們進展思維的文化教育教化導向不就顯現了嗎?這唐皇不就是偉大英明嗎!不就可知朝中有忠臣扶助,可作明鏡,掏心相見嗎?)草層文盲者我謝謝邀答了,愚思蠢想的我見笑了。(書法寫雅字的學習,是須要的。但神化了是無必要的,這會助長形式主義文化的壯大的。)
-
7 # 書法雅園
《蘭亭序》自唐以來,一直被奉為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隨著王羲之書法地位的隆升,自歐、虞、褚始,大凡名家,幾乎沒有不臨《蘭亭》者。 《蘭亭》作為公認的書法品,不僅在於它的流傳有緒,而且不斷提高著它的知名度,更在於它被認作魏晉風度的代表:骨力寓於姿媚之中,自然中又蘊涵匠心。作品內撇的筆勢, 遒麗爽健的線條,圓潤中和的體態,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它總是以道一恆定的書法形象及其造就的意境影響著無數古往今來的崇拜者,並且作為中國書法主流的典型象徵升成為永遠不可追攀的書法高峰“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在迷信和盲從中被神化。其實,《蘭亭》的神話是華人“法先王”、認同權威的傳統心理所導致。恰恰是權威的認定熄滅了無數個人創造的火焰。況且,華人總是力圖在共性中尋求個性安寧的棲身之所,無怪乎《蘭亭》的聖光日見增厚,至今難以散開淡化。《蘭亭》的宗教式的法力,正基於人們的頂禮膜拜。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們恰恰徹底地背離了王羲之藐視權威的主體精神,捨棄了王羲之敢於比肩古人的氣概,大凡千餘年來宗法王書卻使書藝僵化沒落的種種弊端蓋根源就在這裡,我們無須仰視《蘭亭》,而當我們清醒地正視它的時候,我們才能實地感受到它的藝術價值所在。無論稱其嫵媚、靈動、精微,還是感嘆此帖充溢著的天然情趣和活潑的生機 ,在其書法形質的表現背後,成功的精靈卻是王羲之的個性和人生態度上那股“放浪形骸”的氣質。有趣的是,王羲之的從事書藝,乃其業餘,他並沒有想以書為名,只是以工書進仕途,或許《蘭亭集序》就是以此般超脫的心態來書寫的。如此,其書法風格和書寫時的心態正吻合於“自 然”,“心”與“書”水乳交融,成功順理成章。《 蘭亭》的成功,固然是承上啟下意義上的成功,更是高揚個性意識的成功。化它、僵化它、複製它,都是一種褻瀆,都是一種退化,都是扭曲它原本價值。即使僅僅認為繼承才能振興書法藝術,所可繼承者,只能是《蘭亭》賴以產生的精神內涵,而非金玉其外的點畫形質。
-
8 # 陪考小書童
之所以是天下第一行書,那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蘭亭序》是王羲之巔峰時期的天地人和之作。
王羲之自小學習書法,並遊歷了很多地方,集眾家之長自成一家,47歲時寫了《蘭亭序》,基本是其巔峰時期,所以無論從書法技法還是漂亮程度確實堪稱一絕。另外,此序是在王羲之與眾友人聚會、面對美景、觥籌交錯之際即興而作,可謂天地人和之作。
2、王羲之自己愛惜此作品也讓此作品傳奇色彩更濃。
傳說王羲之自己對此作品也是愛不釋手,回家後又臨寫了幾遍,還是沒有最初那副好看,所以他更珍惜這篇《蘭亭序》,據說自王羲之始傳了7代。
3、皇帝加持讓其更加名揚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好書法,便千萬百計想弄來一看。奈何辯才和尚怎麼也不肯拿出來,推說不知真跡下落。
唐太宗盡然派了臥底至辯才和尚身邊,最終得到真跡。唐太宗對此愛不釋手,命人臨摹後給大臣、學子學習。可想而知,唐朝也算中國文化鼎盛時期,從皇帝到大臣、學子、民間都爭相學習,即使不優秀,也將成為傳世佳作,可況《蘭亭序》是名副其實的優秀。明明可以靠流量,奈何人家還有顏值和技法,能不火嗎?
更有傳說,唐太宗離世時,要求讓《蘭亭序》陪葬,可見其對待此作品是多麼喜愛和推崇。
4、有了前面的傳奇色彩,更有精湛的書法技法,還有這篇序的文采,這些被後世越來越多的人推崇和學習,不折不扣就成為了天下第一書法。
-
9 # 翰墨今香
《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它背後蘊含的內容是一般的書法作品不能睥睨的。很多人可能只是知道《蘭亭序》書法很漂亮,所以成為第一;有的人說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所以被後世譽為第一。這些說法都對,也不全對,《蘭亭序》之所以能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因為《蘭亭序》有四絕:書、文、事、秘。
文徵明-蘭亭雅集圖
蘭亭四絕之書《蘭亭序》的書法藝術價值不容否定,歷代那麼多書家都學他,如果書法不好,不會那麼多人學,這麼多人肯定不可能都是傻子。
《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羲之的書法一改漢魏質樸古拙之風,而示人以俊逸優美之書風。所謂時勢造英雄也,羲之在漢字書體的變革時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們看到之前鍾繇的書法雖然已是楷書,但還有濃厚的隸書筆意。
而在《李柏文書》這件與王羲之同時期的書法作品上可以看到,書寫者在筆畫連帶、體勢增長的同時,筆畫上還有隸書的一些特徵。王羲之在當時融合眾美,減少了書寫中的隸意,出以迅捷爽直,體態易扁為縱,更加強調筆勢的連貫和挺勁。從而創造出一種清勁妍美、遒潤暢達的新面貌。
《蘭亭序》作為羲之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更是把這一書風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後世名家臨摹的經典範本。
蘭亭四絕之文《世說新語》有這樣一則記載:“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欣色。”意思是說,王羲之聽說有人把他寫的“蘭亭集序”和石崇寫的“金谷詩序”相比,認為他的文章可以和石崇相匹敵,心裡非常高興。
王羲之是個書法家,更是個文人,後世因為過於關注《蘭亭序》的書法價值,而對它的文學價值關注不夠。這篇短文文字凝練、清新雋永,文章內容記敘了當日的文人雅士的聚會有感而作,面對時光的流逝,書聖既傷感又豁達,體現了一種胸襟之美。
《蘭亭序》文學審美價值也頗高,受到了教材編者的青睞,人教版與蘇教版都把它列為必修課文中了,文章中的文學與哲學之美,都值得我們品味。
蘭亭四絕之事蘭亭雅集,修稧事也。從蘭亭開始,到後世的歷朝歷代,很多文人都效仿這種聚會,留下一代又一代的佳話。北宋神宗時期駙馬王詵在他的西園曾邀請蘇軾兄弟、黃庭堅、米芾、秦觀、李公麟、及日本圓通大師等當時非常牛叉的十六位文人名士來西園聚會,會後李公麟創作了《西園雅集圖》,米芾創作書寫了《西園雅集圖記》。由於蘇軾、蘇轍、黃庭堅、李公麟、米芾都是曠世奇才,因此此次西園雅集也成為了繼蘭亭雅集之後的又一次著名集會。
另外還有元末的玉山雅集,與西園雅集、蘭亭雅集合稱為中國古代著名的三大雅集。
唐太宗李世民獨愛王羲之,為了獲得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花費了眾多的人力物力,也歷史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蕭翼賺蘭亭的故事。
這是《蘭亭序》的事絕。
蘭亭四絕之秘唐太宗派蕭翼賺取蘭亭之後,就一直奉為掌上明珠,臨死時還下令讓《蘭亭序》作為陪葬品,而後世也只留下了幾幅臨摹的《蘭亭序》。關於蘭亭的真偽,自古就一直眾說紛紜,留下眾多謎團。就是那幾幅臨摹的作品,每一個版本也都留下眾多的故事。
綜上所述,《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實至名歸。
-
10 # 千千千里馬
米芾提出“天下第一行書”這個概念,與宋代是尚意書風是有直接關係的。
我們知道,唐代以後,主要流行楷書、行書和草書。
其中,行書是最為日常化的書法。米芾自己,也是以行書著稱的書法家,所以,他推崇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品《蘭亭序》,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假如說,米芾出於自己的美學欣賞,讚譽《蘭亭序》也就罷了,為什麼米芾的這個讚譽一直被大家認可了呢?這就是問題。
事實上,米芾發表的書法言論真不少,比如,他對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都不欣賞,還說,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都是俗書。
為什麼米芾批評顏真卿、柳公權的意見沒人搭理,而讚揚王羲之《蘭亭序》的話,卻成為書法經典之論了?
這是因為,他說出了大家一致的看法。所以,對《蘭亭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也是各有各的褒詞。
有的說是唐太宗的誇獎,有的說是書法太美了,也有的說是書法文章雙絕,這些說法都有道理。
我就從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意義上說說《蘭亭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我的看法是一個字:超。
王羲之的書法超越了歷史,超越了自我,創造了書法史上的書法完美奇蹟。
王羲之時代的書法,總體上看還是一個隸書時代。
但是,具有行書、草書和楷書的歷史,也已經有一百年左右了。
中國第一個具有楷書意義的書法作品,是三國東吳時期的《葛祚碑》。
現代考古也發現,漢末三國時代,一部分隸書,在向楷書轉化。這是個別書法家的努力。
鍾繇就是一位學習、研究楷書的書法家。
同時,行書和草書也在發展。為什麼會有行書和草書?因為用文字寫文章,需要文思與寫字儘量保持同步的速度。
隸書也好,楷書也好,肯定沒有行書和草書更適合寫文章了。
文人官員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寫文章,所以,學習一種快速的書寫方法,這是求之不得的。
漢末三國魏晉時代,喜歡學習書法,而且喜歡行書和草書,已經是一種風流韻事了。
但是,這一時期的書法,比較“亂”,就是個性太強了,沒有比較統一和大家都適合的書法。
王羲之是一個書法狂熱徒,對書法的愛好,達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而且,他學習書法的趣味性很高,不斷探索書法的真諦和妙趣。
比如說,他少年時代學習姑媽衛夫人的書法,後來卻認為學習衛夫人的書法,等於白白浪費寶貴時間,於是他學習了張芝的草書,才認為找到了書法的真諦。
王羲之在魏晉時代,學習了幾乎所有的書法字型和大家的作品。這就為他的書法,具有豐富的筆法美學奠定了雄厚的美學基礎。再加上他追求個性的解脫,又有不拘一格的才情。
所以,王羲之的書法是非常豐富自然的。
可以這樣說,王羲之窮盡了魏晉時代所有書法藝術的精華,創造了自然、流暢、雄健的書法風格和新的書法體制。
王羲之時代,隸書也在變化,企圖突破隸書的束縛。
但是,只有王羲之系統改造了隸書、行書和草書,把書法的用筆之美,發揮到了極致,已經引領了書法的潮流。
但是,王羲之時代仍然是在隸書時代,他個人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隸書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字也經歷了隸書與魏碑並列的南北朝,但是越來越與王羲之的書法不謀而合,這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
這時才發現王羲之已經做的非常完美了。
這就是王羲之書法,為什麼會流行的原因。
後代在尋找這個源頭時,發現王羲之就是這個源頭的發源地。
《蘭亭序》是行書這個體系最早最好的一個書法作品。
所以,《蘭亭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是當之無愧的。
那麼,從王羲之時代到宋代,也有很多行書啊?例如李邕、顏真卿、楊凝式包括米芾的老師蘇東坡,都是行書大師,為什麼不是後者而是王羲之呢?
假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再瘦一些或者肥一些,可能《蘭亭序》的樣板示範作用,也沒有那樣大。
《蘭亭序》恰恰是不肥也不瘦,不激也不厲,有一種堂皇正大的氣象。
如果你學習《蘭亭序》,可以更肥,也可以更瘦,都會變幻出新的書法來。
這就是書法《蘭亭序》的超前性。
他不但超越歷史,創造了唐代書法的潮流,也超越了偏於一端的美學孤寂。
所以,王羲之《蘭亭序》的書法美學,也是最受書法學者喜愛的書法。
歷史上的所謂書法魏晉美學,實際上就是《蘭亭序》的美學。
因為,唐代以後的書法,行書的使用率最頻繁的書法,也是最大眾化的書法。
但是,像《蘭亭序》這樣大眾而高邁的書法,卻是唯一的。
相關內容
- 《蘭亭序》真的是王羲之書法的最好水平嗎?為什麼《蘭亭序》被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如果現代人有《蘭亭序》的水平,能被成為天下第一行書嗎?
-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定論為天下第一行書,那為什麼有人更喜歡他的其他作品?
- 《蘭亭序》被稱天下第一行書,為什麼據說王羲之說讓他再寫一遍也寫不出原來的效果了?
-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誰最早提出的?“十大行書”是誰提出的?
- 今年是《蘭亭序》1666年,作為天下第一行書,如果讓您給估個價,您認為價值幾何?
- 為什麼有人說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第一個“永”字寫得像“楷書”?
- 行書是最受大眾欣賞的書法之一,這與《蘭亭序》的影響有什麼關係嗎?
- 蘭亭集序為什麼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他到底好在哪?
王羲之一直被公認為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被尊為書聖。在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著影響中國書法。特別是是他三十三歲所書寫的《蘭亭序》,達到了行書書法的最高境界,被尊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首先、蘭亭序的字形美。可以說,《蘭亭序》每一個字都結體欹側多姿,錯落有致,千變萬化,曲盡其態。以“之”為例,帖中二十個“之”字更是姿態萬千,無一雷同。《蘭亭序》中的字,有時藏蘊含蓄,有時鋒芒畢露。整篇筆意顧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斷意連,氣韻生動,風神瀟灑。 這需要作者極高的書法功底,才能一氣呵成。從《蘭亭序》我們能看到著作者圓熟的筆墨技巧、深厚的傳統功力、廣博的文化素養和高尚的藝術情操。
其次、《蘭亭序》氣韻和結構極美。《蘭亭序》是晉永和九年三月,王羲之與友人在山陰蘭亭一次文酒。會上性酣所至、信筆揮就的一篇文稿。文筆與情境相生,才華共書法並茂。 王羲之《蘭亭序》結字儒雅自如中透出一股飄逸豪邁之氣,字字有筋有骨,血肉完足豐驅,且賦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風儀,形態優美。結體極盡變化,不求平正,強調欹側。對稱揖讓、舒展、收斂,各巧安排,達到多樣又統一的藝術效果,相同之字富有變化。
第三、《蘭亭序》的章法美。 《蘭亭序》章法佈局和諧自然、動靜得宜、收放自如、通篇疏朗通態,行氣流暢、朝向偃仰、氣韻生動、風神瀟灑、高古飄逸。行距不疏不密,恰到好處,行間字或大或小,或左或右,忽斜忽正,好像中間有一條線貫穿,流暢自然,盡顯動感,每行之間,行雲流水,和風細雨。
總之,《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特徵。它的最大價值之處就在於章法天然,氣韻活潑,使藝術作風同文字內容無機聯合起來,充沛表示了王羲之與冤家聚首時快然自足之情懷,情文並茂,心手合一,氣韻活潑,被歷代學書者奉為進修行書的最佳範本。所以說《蘭亭序》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