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覓月思嬋的生活感悟
-
2 # 誰的名字是朱朱
減負,這個詞有很多種理解。比如現在學校都在給孩子減負,放學早,作業少,可是實際上孩子壓力並沒有小,有很多隱形的還是需要家長多在家教育,比如,英語課時少了,但是孩子很多東西就更不上,所以家裡必須要學習才行。比如,放學早了,家長就需要更早去接孩子,看上去的減負其實孩子還是壓力很大。其實現在都教育體系,有時候逼著你不能減負。當然虎媽這樣的家長,還是需要適量減負的,逼太緊不好。
-
3 # 卡布卡夫娜
學習從來沒有捷徑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不過呢,學習總歸比工作輕鬆。心理上需要減負,行動上不要焦慮,該學的還是得學,興趣愛好班什麼的還是要看孩子的選擇,但是文化課必須好好學
-
4 # 每日一淘平臺對接
接下來,濛濛將從三個方面闡述這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減負?
減負就是減輕負擔,多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和心理負擔,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負擔,減輕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負擔,但不是不要教學質量。
第二,為什麼要減負?
透過減輕過重學習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第三,目前減負的情況如何?
1.縱觀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若想有效實施減負,是很難實現的。還有一點就是,就是高考——這個學習最終的目標,一考定終身的體制的存在,也不利於減負的實施!學校除非將高考的機制徹底換血,如果高考的機制不徹底換血的話,那麼也就沒必要去喊什麼減負不減負了。
2.其實,很多學校都在逃避減負,因為有升學壓力大和升學率指揮棒等。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就是,為什麼,減負,但是孩子作業還那麼多的原因!
而對於學校來說,既是減負在校園內得到了實施,可是在校外卻根本得不到實施。在校外叢生的輔導班是減負不能實施的的根本。因為家長們也焦慮,面對重重的升學壓力和激烈的擇校競爭,如果不給孩子多報一些輔導班,多做一些練習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
5 # 三五七9401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減負,這太難權衡了。身邊有的朋友的小孩到處在上各種輔導班,不跟上,怕輸在起跑線,孩子參加了,又沒有玩的時間,太累,失去了兒童應有的快樂童年。
我不是專家,講不出大道理,我個人覺得這個要辯證的看問題。比如文化課培訓,有的是小孩好學,自己文化水平及時間跟不上,這種肯定是要參加的了。而有的是孩子不好學,自己天天教都不見效果,想丟到培訓班去提高成績,成績還提升不上來,這種情況我認為就要放棄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是個個都是天才乖孩子。
父母的思想閱歷也是衡量標準的。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不管是增加還是減少都不會影響孩子成才。找到適合的方式,會事半功倍。
-
6 # 南山劉向雄
減負這事,還真不是父母說了算。
父母可以減少孩子參加興趣班,卻不能減少老師佈置的作業;父母可以減少對孩子學習的叮嚀,卻沒辦法減少對成績的關注。
我對小孩的教育,是順其自然的尊重。到了哪個階段,就適應這個階段的環境。
比如,三歲之前,我喜歡帶孩子四處去走,見熟人就熱情地打招呼,教孩子怎麼叫人;還多帶她去親近大自然,跟她說花花草草的名字。至於參加興趣班,她提出了才讓她去,不提我們也不安排。
上了小學,三年級之前學業不重,回來只是問一句"作業寫完沒有",看她去寫作業了,我就做飯,飯好了,她的作業也大抵完成了,晚上的時間,基本上給她自主安排,但對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有限制。如果是出去和同學玩,我是鼓勵的。
到了四年級,開始給她樹立榜樣,表姐上了哪個初中、姐姐上了哪個初中,上這些好初中,需要什麼條件等等,給她有個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努力的方向。然後和她說住宿的事情,要自己洗衣服、疊被子、疊衣服,鼓勵她要及早練習。
上了初中,不在我們身邊了,科目多,作業多,競爭激烈。她打電話回來,我基本上是多聽少說,讓她多說一些,發洩學習和交往帶來的壓抑。還鼓勵她積極去做班幹,告訴她這樣可以培養她的能力。當成績不理想時,我就說她是後發制人,成績好時,我就叫她給自己放鬆一下,買些自己喜歡的零食當做自我獎勵,然後再繼續努力。
目前看來,她的發展還行,成績不是學霸,但在前列;每個學期都做班幹,幫同學和老師做了不少的事;朋友不少,假期回來,總有朋友叫去散步。
以上是我的教育經驗,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參考!
-
7 # 眾樂眾開心
對孩子進行教育減負,這一直都是社會、學校、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但是就做為父母這一方來說,我覺得對於減負還是不減負,其心理是非常矛盾的,最起碼我做為父親,是有很強烈的這種矛盾心理的。
每天看到孩子揹著大大的書包,佝僂著身體,每天看著孩子做作業到深夜,每天早晨看到的都是孩子睡不醒的樣子。我相信每個做父母的心裡都是痛苦的。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大環境而言,我們敢不讓孩子寫作業到深夜嗎?敢不讓孩子早起去上學嗎?我們不敢!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正如題主所說,我們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我們不敢讓孩子過那種相對悠然自得的生活。
現在不定哪一天孩子的作業早早的寫完了,做父母的自己還想再給孩子做點別的題呢!如果大的教育環境不改變,而孩子每天上學回來都是沒有作業,或者只有很少的一點作業,做父母的自己心都會慌了。所以就現在的教育環境而言,我是不敢給孩子減負。
好在現在國家已經開始了對教育的改革,等不遠的將來,我們再考慮給孩子減負吧。
-
8 # 遙爸
個人認為減負加負在於孩子本身,主導權雖然在家長手裡,但主要還是根據孩子本身的情況,孩子以興趣帶領學習主動要求所產生的加負,超前學習,主動學習,都是非常好的。最怕的就是盲目的亂加,看著別人家孩子學得好,成績好就跟風,不根據孩子能力水平產生的亂加,亂報培訓班,輔導班。目前在中國,“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麼一句看似雄心勃勃,旨在把中國孩子培養成世界精英的話,卻讓多少中國孩子贏在起跑線,栽倒在半路。
剛剛研究了愛因斯坦的教育觀與德國的幼小教育體系裡有這麼一段:每個孩子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但是卻很早就消逝了。”愛因斯坦這樣說,他說:“我沒有什麼特殊的天賦,只是擁有無比強烈的好奇心罷了。”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個人是非常不贊成亂報班的,每一次都會跟孩子商量,根據情況來選擇,這學期一個班都沒報了!我想孩子也想空出時間來"玩"。他的目前玩就是做做實驗,看看閒書。
"知識不是力量,探求知識的好奇才是力量”,愛因斯坦這種教育理念,得到德國教育界的認可和推崇。“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知識,是孩子透過自己對外界的認識而產生好奇,進一步發揮想象,並最終透過自己的理解得到答案,這也是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
主動的自我學習能力,才是我希望的,希望孩子能主動加負,而不是家長給他加負!
我給我們家孩子加的就是發現的三大件: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然後是給孩子加上一顆勇於探索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好奇心。
-
9 # 智慧小母牛
謝謝邀請!我個人支援給孩子減負,但是要注意減負的方式和程度。1、孩子課業負擔過重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壓力,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跟風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或特長班,殊不知孩子的成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孩子不感興趣的課程被強迫著學,只會產生厭煩情緒。
2、其實現在學校根據教育部的政策都在給孩子減負,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有的學校把減負做成了面子工程,學生還是沒有擺脫應試教育。這就需要學校做出相應的改變,實行作業改革,讓學生學的輕鬆又學得紮實。這方面家長真是左右不了,只能做好配合,到時對於學生不合理的、重複型的、無意義的作業,家長可以跟老師商量是否可以不做。我認為浪費時間的作業可以不做。
3、減負不能一刀切,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適當減負。
-
10 # 桃李漫天下
一,減負不是不讓學生學習,而是杜絕那些沒必要的學習,比如重複的無意義抄寫等,讓孩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多的其他知識,比如發展學生的興趣等。國家需要的是四有人才,而不是一個個的書呆子。
二,沒有一個家長不關心自己的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教育是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讓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
回覆列表
知識改變命運,合理的減負可以,覺得現在的小孩還是從國學做起,小小的年紀,有些孩子沉迷於遊戲,大了會有暴力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