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蹟三農

    改革開放已經過了40年,農民從集體經濟到單幹,已經也過了40年,在這40年當中,農民耕地從肩挑背馱,靠天吃,到現在農民耕地靠機械化耕地,靠化肥,靠農藥來提高生產,解決了,以前靠體力,靠農家肥來提高生產的方式,每年的春耕,田裡地裡一片繁忙的景象,全家人拿著揹簍,籮筐挑著農家肥,到地裡去種地,每家每戶都養牛耕地,每天辛苦的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個家庭六七口人口,每天也只耕一畝地兩畝地左右,春天耕完地,然後過了幾天長出苗來-又開始除草,除草還要除兩次草,施肥,那時候沒有農藥,化肥也很少,到4月左右開始收小麥啦,收完小麥趕快種玉米,或者插秧,一個春天,夏天就在地裡度過,到了金秋中秋左右,就收稻穀,收玉米啦,每家準備好,揹簍籮筐鐮刀到地裡去掰玉米,然後裝在籮筐裡,一挑一挑的肩挑到家裡來,或者用板車,用牛拉車,用馬車拖到家裡來,收稻穀用打抖,一捧一捧的打,一邊割一邊打,每天起早貪黑的割打也就收一畝地左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農民逐漸放棄種地,進城打工,發現進城打工一個月工資可以在家賣十畝地的糧食,就開始不願意種地了,帶著老婆,帶著孩子進城,家裡的地要麼租給別人種,要麼流轉給別人種,自己一家安心在城裡工廠裡打工,一個月一家人幾千上萬元的工資,打幾年工,來家蓋小洋樓,買汽車,或者是自己創業,在城裡買房居住,就不回農村種地啦,儘管家裡有地

    現在在農村種地,剩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家耕種,由於六七十歲的老人對土地有感情,第二年齡大了打工沒人要了,就安心在家種地。現在糧食豐收了。但沒有以前那種喜悅了。因為現在各種農資都在漲價,就是糧食價格沒有漲。農民種地。如果碰上天災。發洪水,颱風乾旱。那是顆粒無收。如果是風調雨順。糧食漲產,每畝多收幾百斤,但是糧價沒有上漲。農民們看到堆在家裡的幾千斤幾萬斤糧食,豐收幸福沒有以前那麼濃烈,也沒那麼高興,那麼興奮啦。

  • 2 # 輕輕走過風景區66999

    如今的糧食豐收和過去的糧食豐收不一樣。

    過去的糧食是人們的口糧,交完公糧就是人們吃的,以解決溫飽為主。糧食豐收了,人們就會吃得飽,大人、孩子高興得什麼似的。

    現在糧食豐收,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生產資料等成本提高,糧食價格較低,糧食既便豐收了,但賣不錢來,增產不增收,農民朋友還是感到失望,一年白忙活,棄種的農戶越來越多。

  • 3 # 衛興潤

    您這個問題本來很簡單,但是您問出來倒是真的不好回答。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就如一個窩窩頭與一塊金子一樣,哪個更重要?很簡單,當餓的要死的時候,沒有人需要金子,而需要的是窩窩頭;當食物多的時候,金子就重要,窩窩頭就不重要了。

    二、所以過去糧食產量低,又不進口,所以豐收那種激動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爾今別說豐收,就是欠收,只要您有錢“糧食有的是”,價格又低,您說增產對農民有太大的意義嗎?

    所以您說一樣不一樣呢?

  • 4 # 肥仔農經

    如今糧食的豐收,和過去的糧食豐收意義已經有所變化,因為社會的不斷髮展,豐收的意義也越來越明顯。

    如今、過去糧食豐收的意義

    過去糧食豐收,大家只有一個想法,不用擔心餓肚子了,在當時只能勉強填飽,甚至餓肚子的時代,對於物質需求是一種奢望。

    如今,長遠來說,糧食豐收可為社會平穩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糧食的豐收不僅讓大家填飽肚子,同時也讓大家有豐富的物質需求可選。所以糧食價格也被稱為"百價之基",只有糧食豐收,才能有利於物價的穩定。

    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離不開糧食,而且各行各業都跟糧食有著緊密相關。總之,糧食豐收對我們意義重大,包含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我們今天糧食比較富裕的同時,我們要愛惜糧食,豐收的同時不能忘本。

  • 5 # 小糖拌番茄

    在過去,國家比較窮,財政收入很低,單純的工業生產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尤其是公共事業的發展需要。這就體現在農業稅收上,國家窮,農民更窮,無法繳納稅費,因此需要糧食來抵。每年一到收穫的季節,是農民們最歡喜的時候,除了每年收到的糧食上交之後,剩下的能維持自己一家人一年的生活,這相對吃不飽,穿不暖來說,是上天的恩賜。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日益強盛,農民繳納公糧逐漸成為歷史。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廢止《農業稅條例》的決定,此舉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農民不用繳農業稅,糧食就不用上繳,每年豐收後除卻一年的口糧生活,就會有餘糧,這些餘糧,農民就會轉賣,賺取更多的經濟收入。或者引進,開發新的專案。

    生活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各種形形色色的行業摩肩接踵,參差不齊,這更加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那麼算下來種地得來的糧食根本沒有幾個錢,所以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大面積的土地承包他人的現象,糧食少了,錢卻越來越多,生活更好了,人們追求的不是溫飽,而是更高的檔次,品牌,這樣一來豐收就如穿衣吃飯一樣平平常常,更加沒有豐收後的喜悅。

    所以說以前的豐收和現在的豐收有著很大的區別,意義也大不相同。

  • 6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謝謝悟空邀請:過去的糧食豐收與今天的糧食豐收是截然不同的。在過去,主要還是生產力條件太差太落後,同是一樣的地一樣的人來經營,其效果千差萬別。首先是種子的選育,過去,連年留種連年種,種子退化很嚴重,人們思想意識淡薄,不會雜交繁育。其二是專靠自己積攢農家肥為主,可數量必競是有限的,根本達不到莊稼營養供應。其三沒有農藥來防治莊稼病蟲害的技能,總是以留存下來的為依據。其四耕作工具以人和牲畜為主,有土地多的家裡根本耕作不過來,有年紀大的人都知道,那時候地裡的莊稼大多是七星八落,根本收穫不了多少,加上國家徵購,每年農民手裡所剩無幾,所以說,過去糧食豐收很少見,老百姓過日子都是挺緊巴巴的。

    如今的社會確實是大變了樣,首先是從產前到前後都是靠先進的技術來運籌。種子年年換優良的,耕作工具全是用機器來完成,優種化肥農藥是提高糧食單產的重要依據。現在你會發現地種的少了,有一大部分生產條件差的土地都進行退耕還林,反而,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很多糧食,這一切功勞都歸公與科技的主導作用。

    再回到題主問題上來,現在糧食豐收了,農民們卻高興不起來。原因簡單的很,地是年年要耕種的,在先進的科技支撐下,糧食是會連年豐收的,即使有少數自然災害也是微乎其微的,再加上國家糧食儲備及世界貿易往來,糧食數量越來變得充足有餘。所以,形成了現在的農民有不少不願種地的,選擇出去打工賺錢,有錢了什麼都會有,過去盼望著糧食能有個豐收,是取決溫飽問題的,而現在的糧食豐收卻是注重的是賺取多少錢的問題。

  • 7 # 棒奔霸

    如今的糧食豐收,和過去的糧食豐收意義一樣嗎?同樣是豐收,意義卻是截然不同的,現在最主要的是糧食價格低,農資價格開銷大,種地確實不掙錢,多收個三五斗的豐收對於現在社會的實際情況,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遠沒有去打工賺的多。

    在物價高漲的今天,貌似除了糧食價格基本上沒動,而且還有下降的趨勢,其他物品紛紛上漲了n多倍,在過去一戶人家如果有十來畝地,辛苦勞作的收入,一至兩年即可蓋上新瓦房,現在別說十來畝地,縱然是100畝地,你種植2年也不見得能蓋上現代標準的房子。

    我們這的玉米正在收穫期,價格是0.82~0.9左右,加之今年正值玉米授粉時,遭遇幾十年不遇的高溫,很多玉米都是長半截,減產是不可避免的,按照一畝地產出1000斤計算,一畝地差不多能有850的收入,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澆地,收割機器費用,能賺的多少呢?

    只能說現在是商品經濟,價值創造一切,缺少和溢滿是兩種道理,過去糧食緊缺的年代,如果豐收之後,心情自然是很愉悅的,不單單是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問題,最主要的是值錢的。

  • 8 # 悠然見東山

    不一樣了,真不一樣了,過去誰家要是糧食大豐收,村裡人會羨慕的不得了,並且上門討教種植經驗。

    記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時,我們村裡剛種植了一片蘋果樹,於是有不少村民去承包了果園,當時蘋果樹還很弱小,因此農民們就在蘋果地裡套種花生。

    悠然母親家裡也種了很多花生,到了秋後收穫時,花生長勢喜人,那年打的花生油是用大缸盛裝的,油多了可以敞開了吃。

    尤記得剛定親的堂嫂到我們家玩,看到母親做菜時用大勺舀油的情景,堂嫂一雙清明透徹的大眼睛裡,滿滿的全是不可思議,她當時羨慕的話語還在耳邊:伯母,你們家的油可以任意任性的吃嗎?

    莊稼再怎麼豐收,一年下來賣糧食的錢也沒多少,估計打工一兩個月,掙的錢就出來了辛苦一年種的糧食錢。豐收又如何啊!

  • 9 # 平凡的我pfdw

    現在雖然也是糧食豐收了,心情跟過去可是大不一樣。過去那個時候,人們生活水平非常艱苦,整天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各個地方几乎又沒有水井,象北方基本上是十年九旱的壯況,豐收了人們就再不用捱餓了,簡直是上天在保佑,那個高興勁是無法來形容的。而現在人們早已經解決了暖飽問題,豐收了也只是用它來換取錢財罷了。

    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豐收是農民們年年欺待和所盼望的大好年景。

  • 10 # 草田張

    在過去農村屬於集體經濟,解放不久,農業科技,生產力等方面都很落後。人們靠天吃飯,靠人力幹活。土地大多瘠薄,無機械,無化肥,無優種,要奪得豐收是何等不易。那時候豐收的意義就是今年人們又能填飽肚皮,能夠完成國家的統購統銷任務。

    那時,雖然是大集體,人們吃一樣的糧,幹一樣的活。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氣旺盛。雖然窮,但很快樂。

    現在則不一樣,生活富裕了,幹活輕省了,土地的投資也不犯難了。再加上最近幾十年基本風調雨順。可以這樣說,土地產量一年比一年高。人們應該高興了吧?可是,面對豐收,人們卻高興不起來。原因是什麼呢?多收了三五斗,不一定能增加收入。糧價低糜,與社會消費增加不成正比。

    大多數,幾乎是全部年輕人都放棄了農村生活。有的進城定居,有的進城打工。因為在那裡收入要比農村高很多。生活條件也比農村優越得多。

    現在在農村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大多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由於年老體弱,無人僱用他們幹活。包著幹一點就多掙一點的心態從事農業生產。只要沒有病,七八十歲了,還在繼續勞動。

    現在的農業豐收對農民來說,也不過是多增加了一點點收益。遠沒有以前保命那麼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媽們是躺著餵母乳,還是抱著餵母乳?怎麼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