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於曹操一直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他生性多疑,狠毒殘忍,有人覺得他權謀過人,天分極高,也有人覺得他唯才是舉,知人善任……
在《古今譚概》中有這樣一個關於曹操的故事,則是在表現他的殘忍和多疑,因而這個故事一直也很有爭議,有人認為曹操是奸雄,而有人說這是用來黑曹操的,那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是怎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曹操在水閣宴請諸位大臣,當時正是酷夏天氣炎熱,眾人在宴會上飲酒作樂,喝完酒曹操突然想吃口瓜,於是便命侍妾將瓜呈上來。不一會兒,眾人便看見一名侍妾捧著瓜,低著頭走了進來。
曹操見瓜來了,便大聲問道:“瓜熟否?”這位侍妾不假思索得回道:“極熟。”曹操聽後卻立刻變了臉,對侍妾說:“來人,將這個侍妾拉出去斬了!”
這話一出,諸位大臣都很是吃驚,這怎麼就殺人了呢?大臣們正在納悶的時候,曹操又看向了其他侍妾。侍妾們看到這場景都不敢往前站,唯有一名侍妾整理妝容大方的站了出來。這個侍妾有一些小聰明,她心想,上一個侍妾之所以被殺,肯定是因為她把話說得太滿。水滿則溢,只要注意回答得中肯些就好了!隨後,這名侍妾也捧著瓜盤,低頭走了過來。
曹操又問:“瓜熟否?”有點小聰明的侍妾說:“不生。”眾臣聽後,都不禁點頭佩服這位侍妾。這話說得很聰明,既沒有說的太滿又留了很大的餘地,進退皆可。大家心想,這下應該沒問題了吧。結果,曹操還是一臉生氣的說:“來人,將這個侍妾也拉出去斬了!”
這下在場的人都不淡定了,說得太滿不行,中肯一點也不行,曹操到底是想要什麼呢?過了一會,一個名叫蘭香的侍妾,好像看出了什麼端倪。她認為之前那兩位侍妾,都犯了一個錯誤,她們在遞瓜之前,都是捧著瓜低頭送進來,這樣既不夠恭敬,也不合禮法。蘭香略微思索之後,將瓜盤頂在頭上緩緩的送了進來。曹操瞄了一眼,正想發作,眼神一定看到蘭香這個舉動,皺緊了的眉頭終於有些舒緩。
他再問道:“瓜熟否?”蘭香說:“甚甜。”曹操聽了之後很是高興,眾臣都覺得,這次應該可以放心吃瓜了,但在大家都放鬆之際,曹操的眼神又有了些變化,並且大怒說:“來人,速斬之!”這下眾臣徹底懵了,還有些害怕,全都跪倒在地。過了一會,曹操才說出緣由:“我殺前兩個侍妾,是因為她們捧著瓜盤,不僅無禮而且愚蠢!蘭香倒是知禮,但她看透了我的心思,所以也該死!我是帶兵打仗之人,這樣聰明之人我必須殺掉,以絕後患。”
這個故事是後人編出來的故事,收錄在《古今譚概》之中,其含義就是諷刺曹操的殘忍和多疑,也有伴君如伴虎之意。故事裡曹操殺小妾的原因不是因為她們沒說對,而是因為她們猜測他的心思,曹操也是借這三個小妾給大臣們一個警告。而這僅僅是一個故事,都是騙人的,西瓜是在五代時期才傳入的。真佩服那些編故事的文人,腦洞夠大的。
而曹操被認為是奸雄,與一位叫做許劭的人分不開,許劭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點評專家,很多人都尊崇他,曹操也想要得到許劭的評價,於是去找過他。許劭剛開始並不願意評價,在曹操的磨嘰下,許劭給了他“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曹操聽後大笑而去,之後他“奸雄”的名稱便不脛而走了。所謂奸雄就是既奸詐又是位英雄,只有又奸又雄的人才能稱為奸雄,關於這點曹操笑的那麼豪爽,自己是否已經默認了?
其實正史上的曹操並不像演義裡所描繪的那樣奸詐邪惡,只是《三國演義》裡對他這方面的形象刻畫的太深入人心了。例如還有個侍衛好心給曹操撿拾掉在地上的被子,卻冤死在曹操的劍下。雖然郭沫若,還有另外一些歷史學家曾為曹操翻過案,但仍沒有消除曹操腹黑的一面在眾人心目中的影響力,所以說曹操背的黑鍋不好甩。
至於“殺三妾”的故事是不是用來黑曹操的,個人有個人的想法,曹操的性格多樣,有陰險狡詐的一面也有愛才惜才的一面。而這個故事在表現曹操殘忍之餘也突出了曹操的嚴謹和御人態度,他是殺伐果斷的領導者,自然不希望手下猜測他的心思。
當然故事自也有誇大的成分,因而才有這麼多不同的看法,曹操奸詐是真奸詐,英雄也是真英雄啊!至於故事到底是不是黑曹操,就看世人怎麼理解這個故事的內涵了!
歷史上關於曹操一直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他生性多疑,狠毒殘忍,有人覺得他權謀過人,天分極高,也有人覺得他唯才是舉,知人善任……
在《古今譚概》中有這樣一個關於曹操的故事,則是在表現他的殘忍和多疑,因而這個故事一直也很有爭議,有人認為曹操是奸雄,而有人說這是用來黑曹操的,那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是怎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曹操在水閣宴請諸位大臣,當時正是酷夏天氣炎熱,眾人在宴會上飲酒作樂,喝完酒曹操突然想吃口瓜,於是便命侍妾將瓜呈上來。不一會兒,眾人便看見一名侍妾捧著瓜,低著頭走了進來。
曹操見瓜來了,便大聲問道:“瓜熟否?”這位侍妾不假思索得回道:“極熟。”曹操聽後卻立刻變了臉,對侍妾說:“來人,將這個侍妾拉出去斬了!”
這話一出,諸位大臣都很是吃驚,這怎麼就殺人了呢?大臣們正在納悶的時候,曹操又看向了其他侍妾。侍妾們看到這場景都不敢往前站,唯有一名侍妾整理妝容大方的站了出來。這個侍妾有一些小聰明,她心想,上一個侍妾之所以被殺,肯定是因為她把話說得太滿。水滿則溢,只要注意回答得中肯些就好了!隨後,這名侍妾也捧著瓜盤,低頭走了過來。
曹操又問:“瓜熟否?”有點小聰明的侍妾說:“不生。”眾臣聽後,都不禁點頭佩服這位侍妾。這話說得很聰明,既沒有說的太滿又留了很大的餘地,進退皆可。大家心想,這下應該沒問題了吧。結果,曹操還是一臉生氣的說:“來人,將這個侍妾也拉出去斬了!”
這下在場的人都不淡定了,說得太滿不行,中肯一點也不行,曹操到底是想要什麼呢?過了一會,一個名叫蘭香的侍妾,好像看出了什麼端倪。她認為之前那兩位侍妾,都犯了一個錯誤,她們在遞瓜之前,都是捧著瓜低頭送進來,這樣既不夠恭敬,也不合禮法。蘭香略微思索之後,將瓜盤頂在頭上緩緩的送了進來。曹操瞄了一眼,正想發作,眼神一定看到蘭香這個舉動,皺緊了的眉頭終於有些舒緩。
他再問道:“瓜熟否?”蘭香說:“甚甜。”曹操聽了之後很是高興,眾臣都覺得,這次應該可以放心吃瓜了,但在大家都放鬆之際,曹操的眼神又有了些變化,並且大怒說:“來人,速斬之!”這下眾臣徹底懵了,還有些害怕,全都跪倒在地。過了一會,曹操才說出緣由:“我殺前兩個侍妾,是因為她們捧著瓜盤,不僅無禮而且愚蠢!蘭香倒是知禮,但她看透了我的心思,所以也該死!我是帶兵打仗之人,這樣聰明之人我必須殺掉,以絕後患。”
這個故事是後人編出來的故事,收錄在《古今譚概》之中,其含義就是諷刺曹操的殘忍和多疑,也有伴君如伴虎之意。故事裡曹操殺小妾的原因不是因為她們沒說對,而是因為她們猜測他的心思,曹操也是借這三個小妾給大臣們一個警告。而這僅僅是一個故事,都是騙人的,西瓜是在五代時期才傳入的。真佩服那些編故事的文人,腦洞夠大的。
曹操是否是奸雄呢?而曹操被認為是奸雄,與一位叫做許劭的人分不開,許劭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點評專家,很多人都尊崇他,曹操也想要得到許劭的評價,於是去找過他。許劭剛開始並不願意評價,在曹操的磨嘰下,許劭給了他“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曹操聽後大笑而去,之後他“奸雄”的名稱便不脛而走了。所謂奸雄就是既奸詐又是位英雄,只有又奸又雄的人才能稱為奸雄,關於這點曹操笑的那麼豪爽,自己是否已經默認了?
其實正史上的曹操並不像演義裡所描繪的那樣奸詐邪惡,只是《三國演義》裡對他這方面的形象刻畫的太深入人心了。例如還有個侍衛好心給曹操撿拾掉在地上的被子,卻冤死在曹操的劍下。雖然郭沫若,還有另外一些歷史學家曾為曹操翻過案,但仍沒有消除曹操腹黑的一面在眾人心目中的影響力,所以說曹操背的黑鍋不好甩。
至於“殺三妾”的故事是不是用來黑曹操的,個人有個人的想法,曹操的性格多樣,有陰險狡詐的一面也有愛才惜才的一面。而這個故事在表現曹操殘忍之餘也突出了曹操的嚴謹和御人態度,他是殺伐果斷的領導者,自然不希望手下猜測他的心思。
當然故事自也有誇大的成分,因而才有這麼多不同的看法,曹操奸詐是真奸詐,英雄也是真英雄啊!至於故事到底是不是黑曹操,就看世人怎麼理解這個故事的內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