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精選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一做送別)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 一作金) 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 一作兆) 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 一作長安道,一作長亭送),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村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藍田山石門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
探奇( 一作玩寄) 不覺遠,因以緣( 一作尋) 源窮。
遙愛雲木秀( 一作翠),初疑( 一作言) 路不同。
安( 一作誰) 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 一作方) 曙,夜禪山( 一作心) 更寂。
道心及( 一作友) 牧童,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 一作井) 下,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
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閒,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閒。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李處士山居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
方隨練金客,林上家絕【山獻】(1)。
背嶺花未開,入雲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注(1):此字左右結構,左為"山"旁,右為"獻"字。
渭川田家
斜陽( 一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 一作僮樸), 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 一作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注(1)"此字為左右結構。左為"日"旁,右為"句"字。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西施詠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 一作又) 久微。
朝乃( 一作為) 越溪女,暮( 一作暝) 作吳宮妃。
踐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 一作要) 人傅香( 一作脂) 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 一作常) 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寄言)鄰家子(女),效顰安可希?
李陵詠
注:時年十九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髮有奇策,少年成壯士。
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
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 一作取) 胡馬射。
射殺中山(山中 山陰)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更)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時飛箭( 當作雀) 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 一作茫) 茫古木連( 一作迷) 窮巷,寥( 一作遼) 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山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吳君( 一作吾軍)。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 一作立) 功勳。
桃源行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 一作古) 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1),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 一作淨),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 一作忽) 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 一作鄉) 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更聞)成仙遂(去)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 一作度) 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
注(1):此字左右結構。左為"阝"旁,右為"奧"字。
洛陽女兒行
時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對雪憶胡居( 一作處) 士家
寒更傳曉箭( 一作催唱曉),清鏡覽( 一作減) 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 一作簾) 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哀安舍, 口(1)然尚閉關。
注:此字讀如“肖”。形如“修”字,惟右半為略有不同,“反文”旁下為“羽
”字。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往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 一作繞) 寒原。
唯有白雲外,疏鍾聞夜猿。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 一作俟) 月彈。
桃源( 一作花) 迷漢姓,松樹( 一作徑) 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雲端。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 一作若) 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 一作鄉音聽) 杜鵑。
山中一夜( 一作半 )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潼( 一作棕) 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登裴秀才迪小臺作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 一作空) 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閒。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簷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
王維詩精選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一做送別)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 一作金) 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 一作兆) 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 一作長安道,一作長亭送),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村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藍田山石門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
探奇( 一作玩寄) 不覺遠,因以緣( 一作尋) 源窮。
遙愛雲木秀( 一作翠),初疑( 一作言) 路不同。
安( 一作誰) 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 一作方) 曙,夜禪山( 一作心) 更寂。
道心及( 一作友) 牧童,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 一作井) 下,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
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閒,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閒。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李處士山居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
方隨練金客,林上家絕【山獻】(1)。
背嶺花未開,入雲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注(1):此字左右結構,左為"山"旁,右為"獻"字。
渭川田家
斜陽( 一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 一作僮樸), 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 一作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注(1)"此字為左右結構。左為"日"旁,右為"句"字。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西施詠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 一作又) 久微。
朝乃( 一作為) 越溪女,暮( 一作暝) 作吳宮妃。
踐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 一作要) 人傅香( 一作脂) 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 一作常) 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寄言)鄰家子(女),效顰安可希?
李陵詠
注:時年十九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髮有奇策,少年成壯士。
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
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 一作取) 胡馬射。
射殺中山(山中 山陰)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更)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時飛箭( 當作雀) 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 一作茫) 茫古木連( 一作迷) 窮巷,寥( 一作遼) 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山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吳君( 一作吾軍)。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 一作立) 功勳。
桃源行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 一作古) 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1),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 一作淨),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 一作忽) 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 一作鄉) 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更聞)成仙遂(去)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 一作度) 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
注(1):此字左右結構。左為"阝"旁,右為"奧"字。
洛陽女兒行
時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對雪憶胡居( 一作處) 士家
寒更傳曉箭( 一作催唱曉),清鏡覽( 一作減) 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 一作簾) 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哀安舍, 口(1)然尚閉關。
注:此字讀如“肖”。形如“修”字,惟右半為略有不同,“反文”旁下為“羽
”字。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往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 一作繞) 寒原。
唯有白雲外,疏鍾聞夜猿。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 一作俟) 月彈。
桃源( 一作花) 迷漢姓,松樹( 一作徑) 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雲端。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 一作若) 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 一作鄉音聽) 杜鵑。
山中一夜( 一作半 )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潼( 一作棕) 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登裴秀才迪小臺作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 一作空) 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閒。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簷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