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癲史鑑

    關羽不向劉備報告的原因是他太傲了,以為自己真是萬人敵,可以力挽狂瀾,勝利而歸再去收拾劉封,然後再出兵把糜芳給殺了,用不著打小報告。

    先說劉封,《三國志 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關羽水淹七軍,威名遠播。讓劉封、孟達出兵的時候,關羽正圍困樊城,形式一片大好,讓他們去助威而已。這倆一商量覺得跟關羽混,贏了沒有功勞,輸了要背鍋,萬一再把好不容易佔領的城給丟了,那就悲劇了所以不去。

    再說糜芳,《三國志 關羽傳》中有記載: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糜芳投降孫權,是因為供應糧草的時候出了問題。關羽還沒打贏就放出狠話,回來了要收拾他們。兩人怒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直接掐了關羽的軍糧,投降了孫權。

    劉封不出兵是顧忌自己的利益,糜芳則是被關羽給嚇跑的。所以關羽根本就不怕他們,以為打完仗隨時都可以收拾。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發生的太快,關羽兵敗直接身死。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警惕,不要太過倨傲,任何一個小事兒,都可能是死亡的伏筆。

  • 2 # PEPE47831146

    一個是劉備乾兒子,一個是大舅子,都是劉備嫡系部隊,在未經請示報告的情況下私自決定發動部隊救關羽不僅在當時戰況激烈下會不會成功,就說呂蒙能把關羽打敗必然會對劉峰救援做好了應對方案,二哥牛逼啊,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求救,劉峰出兵應付萬呂蒙的提前部署後趕到關羽處不說能不能耽誤了,還有救了救不了呢,萬一在出現別的閃失,當時法證在場,做事考慮全面,我想法正一定會去向劉備請示報告了。

    2在說二哥會打仗,一個優秀的軍隊領導,將軍。牛逼,打了這個鬧那個,每當說起二哥性格特點恃才傲物,估計是平常沒把劉峰等裙帶關係放在眼裡,他敬佩有能力的,水平高的,看不慣靠搞特殊關係上來的沒多大水平。或許還是當乾爹一樣呼來喚去的,劉峰沒準早就心裡操他媽了,救你妹,傻逼,牛逼你媽了,天天都跟老子擺譜,巴不得你死了呢。你說救你就救你,我老子說了才算。跟法正一合計,不能救。請示領導吧。別人沒救了還惹一身騷。

    所以劉峰不出兵救援關羽而是向上級請示報告是完全正確的,如果他自己做主擅自調動部隊去救關羽。出於他自身的特殊性,救了關羽自然受到關羽感激,大力支援,他是後的,不是親兒子,發展太大,加上法正後面出鬼,劉備會懷疑他拉山頭想爭皇上。這劉備肯定修理他。救不了不僅關羽掛了,在發生別的地方變故,劉備還的修理他。所以不救是正解!

    至於後來劉備以此為藉口殺了劉峰,是因為他已經具備了爭皇位的基礎,這是政治因素。法正和他關係好,背後出謀劃策,知道劉備因為這事兒把劉峰給拍了,下一個必然會處理背後出壞水的自己,所以法正直接投降曹操,。

    反思,關羽雖然軍事指揮方面做的挺好,但是不知道政治,他應該知道自己是因為跟劉備關係好才能當將軍,是前提,不是他能打仗。組織關係一定要心裡有數。跟我關係好才讓你當的,不是你厲害就讓你當。

  • 3 # 潯陽鹹魚

    簡單的說:時間上來不及。

    古代作戰又沒有電話,所以戰場上瞬息萬變,全靠主帥把握全域性,情報什麼的,肯定也有人去做,但是速度是個問題。

    腦補飛鴿傳書什麼的,那是武俠小說,不要想太多了。如果非要胡說八道,應該去問諸葛亮夜觀天象,怎麼沒看到荊州將有重大變故發生?(真滑稽)

    下面認真說史

    徐晃這邊,還把孫權給曹操的信用弓箭射入關羽軍營中,孫權在信中表示要偷襲荊州,除掉關羽。徐晃的本意是讓關羽生疑,擾亂其軍心,但關羽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都不敢相信這信是真的,還以為這是徐晃的計謀。

    等到關羽發現荊州真的後院失火,糜芳這位“國舅爺”居然會記自己的仇,而選擇叛變,關羽也回不去了,不能向南,只能向西逃亡。

    但是為時已晚,關羽被吳軍的潘璋等追兵追上,一命嗚呼。

    按照常理,關羽肯定也派信使輕騎向蜀地報信,只不過時間上真的來不及了,可能劉備看到求援信時,關羽的人頭都已經打包好,在去雒陽的路上了。

    關於劉封

    出征時,劉封是按照劉備的指令,協助孟達拿下上庸等地,並控制維持地方。

    他拒絕增援關羽,也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不能保證自身利益的時候,他沒想去幫關羽,他可能擔心,如果因為自己因為救援關羽,導致丟了上庸,回去也不好交待。

    結果,劉封千算萬算,還是失算,關羽死後,孟達就因為和自己不和,拉上申耽兄弟一同投魏去了,然後做了帶路黨,引來夏侯尚、徐晃來攻打上庸三郡,劉封抵擋不住,還是空手而返成都。

    所以說:關羽之死,劉封也確實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 4 # 龍鎮

    先介紹一下人物:

    第一: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先主之襲殺徐州剌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還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從先主就劉表。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飲酒,言笑自若。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追諡羽曰壯繆侯。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廣東每家店鋪都端端正正地供奉關二爺,把關羽傳頌到無以復加,很令人生疑。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從《三國演義》的介紹來看,關羽其人確實長得好看,“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但是在《三國志》中並無隻字半語提到他的長相,只在關羽詢問馬超何人能比的時候,諸葛亮稱其為美髯公,盛讚他的長鬚。而關羽被稱美髯公也是喜滋滋地,還把這封信拿給各位賓客傳閱。

    想象一下,這個關二爺果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樣子的話,應該是身高兩米有餘,鶴立雞群啊,加上長鬚飄飄,絕對的玉樹臨風。我不禁想起大s的頭髮來,據說大s婚前可是視發如命,一頭烏黑的長髮是她最珍視,當然也是她的標誌,跟男朋友談戀愛的時候竟然都不讓他隨便碰自己的頭髮,而且花了很多心思去保養頭髮。關二爺這引以為榮的長鬚估計也是心頭好啊,也是當時美男子的標誌吧,想必走在大街上任誰都要多看他兩眼。

    現在的育兒專家都建議說千萬不要一味表揚孩子漂亮,聰明,說這樣會讓孩子們過分關注天生的條件,並以此自矜,而不願意後天努力。長得漂亮,稍微有一點點其他的長處就越發覺得自己了不得了。

    關羽小時候在家鄉勉強讀了幾年書,估計從小就因為長得靚仔學得也不怎麼樣。更何況那個年代也還沒有科舉制度,但凡要出仕還得有人舉薦。小老百姓一般也沒有什麼門路,不認識大人物,能被舉薦的機率不大。讀書出頭的機會實在是小之又小。關羽就在家鄉做小買賣走街串巷的,又高又帥引人關注,生意應該還不錯。

    現在各種資料上有說他買棗子也有說他賣綠豆的,都是給他喜歡穿綠色衣服找個理由。那個年代老百姓穿豆綠色是非常常見的,而且也是流行色彩,特別是在春季。更別說關羽那套綠色衣服是結拜大哥劉備送的,劉備-備哥哥總不至於明知道綠帽子的意思還故意送綠色衣帽給兄弟吧。

    二爺長得既帥,又拋頭露臉的。碰到豔遇的機會很大,加上關二爺本身也是有好色之名的。

    《三國志》的《蜀書》和《魏書》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史實:曹操與劉備帶領大軍在下邳圍攻呂布,呂布派出秦宜祿出城向河內太守張楊求救。關羽聽說秦宜祿長相非常出眾的妻子還留在下邳城內,便多次請求曹操:“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就是說他的老婆沒有生兒子,如果攻下城的話,請把姓秦的老婆賞賜給他。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曹操似乎並未太在意此事。到攻城之際,關羽又再三地請求曹操,誰料曹孟德見關羽迫不及待的樣子,懷疑杜氏異常美貌,等到城池攻陷之後,曹操親自召見了杜氏,果然是國色天香,“乃自納之”,就留為己用了。關羽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劉備與曹操一起打獵之機殺掉曹操,後被劉備制止。

    原文:“《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 ”

    而且這個故事的關鍵是,秦宜祿據說還是關羽的朋友,俗話不是說朋友妻不可欺嗎?這關羽竟然垂涎於朋友的漂亮老婆到如此迫不及待的地步,實在叫人大跌眼鏡。

    說到關羽好色的問題,關羽在史上第一次出現據說是在老家犯了事被通緝而逃出來的。從來沒有說是犯了什麼事。而演義裡為了給他豎旗就添油加醋說是伸張正義殺貪官犯了案。話說受冤枉被通緝,桃園兄弟交心的時候至少要把這件憋屈事兒說個明白,可他隻字不提,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關羽在老家犯的這件事兒並不是什麼上得了檯面的好事,而且絕對不可能是正義之士會做的,反而非常有可能是犯桃色事件,往具體裡猜我覺得“犯”了貪官的愛妾這種可能性還比較大。

    自從跟劉備、張飛一起靠鎮壓黃巾軍掙賞錢,他這張臉是基本上用不上了。這才開啟了“原本可以靠臉吃飯的,非要去靠才華”的武將之路。

    關羽既然長得高大,自然手長腳長。同樣的武器拿在他手上威脅力要比小個子的同胞要大,就算是一把大刀,光掃一圈範圍就比別人大得多。所以並不是說關羽武力有多高強,是因為他有身高優勢,一彪熊大漢站在劉備身邊,別人一看就覺得,“哎喲,這幾個人不好惹的說。”

    歷史上的真實的張飛也是大帥哥來的,絕不是《三國演義》裡那樣的粗野大漢,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白淨、勇武,精通兵法,愛好是畫畫呃,而且愛畫美人。這倆勇猛大帥哥跟著一個長相奇特的劉備,這才是眾人為之側目的原因。

    我忍不住想,會不會是因為關羽和張飛基情洋溢,而劉備對他們的這種基情並不以為異,從而激起了這兩個人的感激之情和知遇之情,所以一直跟隨著他。大家可以去翻翻看,關羽死訊傳來,劉備和張飛的反應很有意思。

    事實上關羽的才幹更多的體現在個人勇武上,所以像春秋時期的“致師”這樣凸顯勇氣鼓舞士氣的活兒乾的不少,但是軍事才能還是比較欠缺。話說,關羽武藝被傳的那麼厲害,何以被擒兩次,尤其不可思議的是,身經百戰的關公竟敗走麥城,居然還是被東吳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馬忠所算計。三國志的記載和三國演義顯然出入極大。《三國演義》嘛,為了強化人物性格形象,給他加了太多戲份,不然,實在與其盛名不符。

    劉封其人

    第二:劉封

    原文《三國志·劉封傳》: 

    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   

    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   

      

    說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字子敬,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裡劉姓某人(在三國演義裡化作劉泌)的外甥,在劉備投靠劉表暫時安居於荊州時,由於當時尚未有子嗣,便收劉封為養子。傳說其人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是個人才。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年僅二十餘歲的劉鋒隨趙雲、張飛等掃蕩西川,頗有戰功,所過之地戰無不克。益州平定後,劉備任命劉封為副軍中郎將。取漢中以後,劉備派孟達從秭歸攻取房陵,然後進攻上庸,擔心孟達一個人成不了事。劉備接著派劉封到孟達軍中,跟孟達一起統領部隊。結果魏軍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劉封,孟達就鎮守房陵,上庸。

    第三:糜芳

    糜芳(生卒年不詳),字子方,東海朐(qú)縣(今江蘇連雲港)人,糜竺的弟弟。本為徐州牧陶謙部下,後與其兄糜竺拒絕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劉備。關於糜竺請檢視本人的問答《糜竺是誰,在劉備陣營起了什麼作用?》連結如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99721594800177421/

    這三個人在關羽北伐襄樊的過程中發生交錯,當時劉備、曹操和孫權的情形如下:

    劉備佔據益州,七月份漢中稱王。這時候荊州在劉備手裡對孫權是相當的不利,話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曹操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書寫檔案,這個不幸的訊息讓他呆了半晌,連手裡的筆都掉了沒察覺。

    那麼這三家對荊州的戰略重要性都是非常清楚的。

    第二年劉備耍賴不肯歸還荊州的時候差點引發大戰,曹操乘機進攻漢中,於是劉備主動跟孫權請和。兩方以湘水為界平分了荊州,但是雙方對荊州還是放不下,這時候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提出的佔據荊州,從荊州直下宛、洛的條件也還沒有能達成,因此,據守荊州的關羽在劉備和諸葛亮的授意下,被拜為假節鉞,乘機發動襄樊戰役,目的就是為了能奪取襄陽、樊城,為將來兩路北伐鋪路。

    這時候孫權這邊的守將是呂蒙在陸口,關羽在荊州。關羽要發動襄樊戰役以圖將來,呂蒙要奪取荊州也是以圖將來,只不過呂蒙和孫權把這場戰鬥的準備時間拉長了。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事前準備。比如呂蒙稱病,回建業治病,陸遜繼任。然後陸遜寫信給關羽自稱“書生,沒有能力”拍關羽馬屁,說他“流芳百世”,還提醒他“曹操強悍狡猾,不要輕敵”,這一系列的做法不過就是讓關羽放鬆對東部孫權那方面的警惕,把後方用來防孫權的部隊調到襄樊那邊去。

    所以荊州一戰並非關羽自己搞起來的,而是在被動應戰。

    據說孫權親自率軍沿江西上,派呂蒙為前部,把戰艦全部假充商船,士兵隱藏在倉中,搖櫓計程車兵也穿上白色衣服打扮成商人模樣,晝夜兼行,知道兵臨城下,荊州的守軍才發覺。

    傅士仁其人

    如上所述,當時江陵和公安的守將是南郡太守糜芳和將軍傅士仁。這兩個人都對關羽不感冒,“這傢伙仗著長得漂亮,跟在主公身邊,很不得了的樣子,如果不是身高優勢,他哪裡說得上厲害哦!”

    “就是就是,我們不就是喝酒沒及時發現失火嘛,誰也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他憑什麼責罰我們?我們都是同級哦, 要罰也是主公下令。完全就是鼻子上插蔥——裝象啊!”是的,糜芳因為南郡軍營識貨,受過關於的責罰,關羽北征襄樊後,糜芳和傅士仁負責糧草供應,有時候供不上,關羽就大發雷霆,還放話出來說,回師後要嚴加懲治,搞得他倆都很害怕。怎麼能不怕,一個盛氣凌人的關羽,還是老闆身邊的紅人,說話算得上數,更何況軍糧供應不上確實是犯了大事。

    所以呂蒙只要曉之以理一勸降,他們也就投降了。

    呂蒙進佔江陵之後,關羽及其將領的家屬並沒有受到處罰,反而被優待和撫卹。而且呂蒙治軍嚴謹,下令軍中不得侵擾百姓。有一次,一個和呂蒙同鄉計程車兵,拿了一個老百姓家的斗笠蓋在盔甲上,犯了軍令,呂蒙沒有顧念同鄉之情而寬恕他,流著眼淚把他給斬首了。而且呂蒙還對全城百姓表示關心,有病的給治病送藥,沒吃的沒衣服給送吃的送衣服。這簡直就是三國時期的八路軍啊,還是八路穿越到了三國?

    老百姓很吃這一套,城中很快就穩定下來,一切都恢復了。

    甚至連關羽軍中計程車兵都得知了呂蒙的做法,感念他的關心,還能透過跟家裡人書信往來傳遞城中的和平祥和。

    我們只要問問那個年代計程車兵為什麼要去出征就知道結果了。關羽和劉備、張飛號稱是心存大志,心裡有百姓。奇怪的是,為什麼在老百姓自己的隊伍黃巾軍跳出來為自己的被壓迫鬥爭的時候,三兄弟並不是站在老百姓一邊,反而是站在鎮壓者一方,夢想著透過仕徒來實現自己的所謂大志。這一點就跟我們的解放軍隊伍有天壤之別啦。

    既然家裡安定和平,有一個好官在當權,我們推翻了來的新官是好是壞誰知道呢?於是很多士兵失去了鬥志,好多人離開營地逃歸江陵。這也是呂蒙的政治攻勢取得的成功。

    前面說關羽,他驕傲,這一點大家都有共識。他看不起馬超,看不上黃蓋,這都有史可查。他其實也不太看得上諸葛亮和劉備。孫權的大將呂蒙就這樣評價他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陳壽“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毛澤東評價他說“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說的就是劉備害怕跟孫權不搞好關係會被曹操漁翁得利,所以把荊州分了一半給孫權,諸葛亮那麼厲害也這麼認為。就他關羽心底裡不服,還小看劉備和諸葛亮的這種小氣的做法。一貫的看不起文人動嘴皮子,以為只有自己的武藝才是天下第一真才藝。

    可事實上他指揮兵法比不上張飛,武藝比不上馬超、呂布。

    題主問他為什麼不向劉備求救,我想說他確實是不稀得去向劉備求救。

    第一,劉備手上沒有更多兵力,他的實力都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幾乎全部耗盡了。

    第二,關羽對劉備諸葛亮要跟孫權講和,平分荊州一事心裡負氣。

    第三,關羽是誰?高大威猛的美男子將領,有武藝有文化(讀過左傳),有才有貌,去求人豈不是丟tnn的大臉。

    第四,我們知道的關羽看不起其他將領,但是對體恤士兵,因為這些士兵是要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伴,而且士氣決定勝敗。而現在士兵的軍心不穩,逃跑的逃跑,留下來的也惜命。打起來也不佔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哭鬧時到底要不要抱?抱或不抱有什麼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