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胃幽之友
-
2 # 小克大夫
首先小克需要告知大家的是,胃藥的種類有很多種,胃病的種類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胃病需要用到不同的胃藥。不能將所有的胃藥統一的用在治療胃病上,這是非常盲目和籠統的一個方法。
小克先來為大家說一下常用的胃藥到底有哪些?
1.胃黏膜保護藥物:主要有鋁碳酸鎂,果膠鉍,枸櫞酸鉍鉀,硫糖鋁,次碳酸鉍,氫氧化鋁,麥滋林,瑞巴派特等等,這些藥物都時具有很好的胃黏膜保護作用,可以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層有效的保護膜,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膽汁等損傷因素的損害。
胃黏膜保護藥物主要用於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2.抑酸藥物:可以分為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兩種,質子泵抑制劑以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為主,而H2受體拮抗劑則是以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為主,這兩類藥物都具有很好的抑酸作用,可以抑制胃酸過度的分泌,從而避免了胃酸對於胃黏膜屏障的破壞和食管黏膜的破壞。
抑酸藥物常用於: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根除的聯合治療,卓艾綜合徵,也可以用於胃酸過多所導致的腹痛,反酸,燒心等症狀的緩解。
3.促進胃腸蠕動藥物:可以有效的促進胃腸道的蠕動,緩解了因為胃腸蠕動功能障礙和胃排空障礙所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常用的藥物有西沙比利,莫沙必利,伊託必利,多潘立酮,曲美布丁等。
促進胃腸蠕動藥物常用於:慢性胃炎所導致的腹脹和消化不良,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也可以用於進食過多,過飽後的腹脹,腹痛的緩解。
-
3 # 瘦龍健康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吃完飯之後,或者一大早起來,感覺肚子飽脹,一股股酸味陣陣湧到喉嚨裡,甚至嘴邊。
伴隨著這種“酸爽”的反酸體驗,還有一些人會有燒心、胃灼熱、喉嚨腫脹等感受,甚至發展到腸胃潰瘍、腹瀉等病症。
頻繁反酸,腸胃不舒服,大多數人就可能選擇,吃一種常見的胃藥——質子泵抑制劑(PPI)。
你可能覺得陌生,但這只是它們的總稱,具體到臨床上常見的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等,是不是很熟悉?
這些藥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即抑制胃酸分泌。
治療原理也很簡單:你反胃酸?那就減少胃酸,這樣一來,症狀不就緩解很多。
很多人因此把它們當做常備藥,覺得反酸就吃點,效果彷彿立竿見影。
但就在2019年5月,一項涉及20萬人的大型研究向我們揭示了,長期依賴此類藥物,和胃癌、腎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可能會讓你不寒而慄。▼
常見抑酸藥:增加消化道癌症風險
這樣研究釋出在《英國醫學期刊(BMJ)》(全球著名的四大主導醫學期刊之一)上,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主導。
研究截圖
科學家調取了,2002年7月—2004年6月期間,退伍軍人事務部資料庫中的醫療記錄,並且最終篩選出214467名吃胃藥的患者。
這其中有157625人,吃了處方開出的質子泵抑制劑(PPI),另外56842人,吃了名叫H2受體拮抗劑的抑酸藥(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10年的隨訪時間裡,與吃H2受體拮抗劑的患者(每1,000人342人)相比,吃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每1000人387人),每1000人死亡多出約45例,這相當於把死亡風險增加了17%。
在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中,38.7%的死亡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28.6%與腫瘤有關,13.8%與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有關。
研究人員再進一步細化分析發現,吃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額外死於腫瘤、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8%、94%、25%,這其中,消化道癌症額外死亡風險增加了41%,慢性腎病死亡風險翻了一倍多。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超過一半吃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其實根本沒有醫療需要(完全可以不吃),這部分患者中,死亡病例更為常見。
圖片來自tenor
而且,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持續時間越長,這些風險越高,即便低劑量用藥,亦是如此。
研究人員之一的Al-Aly博士說:“最讓我擔心的是,那些服用質子泵抑制劑,但實際上並不需要它們的人,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是不是有點驚訝?治療胃病的藥物,反而可能引發胃癌,甚至累及心血管、腎臟等等。
但類似的研究近些年來並不少見,比如,2017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質子泵抑制劑,與任何原因導致的早期死亡風險增加25%有關。
再比如,同年發表在Gut雜誌(英國胃腸病學會的官方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與胃癌的風險增加2.4倍之間存在關聯。
不僅如此,如果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上述研究中的多。
抑酸類藥物的負面影響
→增加胃腸道感染風險
棲息在胃腸道的微生物,對周遭的環境往往非常敏感,攝入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胃酸量就會減少,也同樣影響了最終到達腸道的胃酸量。
隨著胃酸酸度降低,許多具有破壞性的微生物,就可能“毫髮無損”的進入腸道,或者在胃腸道“肆無忌憚”的生長起來。
2017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攝入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使艱難梭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腸道內,過度生長會影響腸道中其他細菌,引發炎症)增加的風險,提高了1.7倍,彎曲桿菌(一種引起腸道感染的細菌)的提高了3.7倍。
2016年,澳洲對超過38,019名,年齡超過45歲的成年人,進行了一項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會增加感染性胃腸炎住院治療的風險。
→導致營養吸收不良
胃酸對人體吸收營養素至關重要,但很多長期攝入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的人,都多多少少出現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問題,涉及到維生素B12、維生素C、鐵、鎂等等。
比如2013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與維生素B12的缺乏有關。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是因為胃酸的缺少,導致患者消化功能減弱,從而無法吸收維生素B12。
→損害認知能力
2016年發表在JAMA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不使用藥物的患者相比,常規攝入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的患者,痴呆症風險增加44%。
2015年的另一項研究,評估了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使用者,與對照組的認知功能,結果發現,PPI使用者的視覺記憶,注意力,執行能力以及工作和計劃功能等,都有統計學上都顯著損害。
圖片來自thecbdinsider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的患者,腸內腸球菌會過度生長,這些細菌可能轉移到肝臟,並加劇炎症,引發肝臟損傷,加重慢性肝病。
儘管對身體可能造成如此多的負面影響,但依舊抵擋不了,大家對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的喜愛和依賴,這是因為,很多人確實感覺到服用它們後,反酸情況有改善。
可是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對腸胃疾病真的那麼有效麼?胃酸真的可以這樣隨意抑制分泌麼?答案是:並沒有。
隨意抑制胃酸有害無益
前面說過,質子泵抑制劑類抑酸藥物的工作原理,就是減少你的胃酸分泌,從而緩解反酸症狀。
這使得大家都有一個錯覺,認為反胃酸是胃酸過多造成的,可真的是這樣麼?
事實上,沒有幾個人會真的胃酸過多,除了一些特殊情況:
比如佐林格-埃利森綜合徵(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腫瘤引起胃酸分泌過多,這個情況非常少見。
對於正常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胃酸的量會越來越少。
隨著年齡增長胃酸在自然降低,圖片來自nutritionreview
國外有醫生做過統計,自1976年以來,90%以上的燒心,消化,胃脹氣,胃酸反流等患者,經過檢測後,發現都存在胃酸不足的狀況。
而目前的醫療指引,根本不測胃酸,給大部分胃酸反流者,直接就是吃PPI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等)等抑酸藥。
攝入這些藥物之後,短期能看到療效,因為他們真的能有效的抑制胃酸的生成,效果還非常好,這個情況下,你可能確實不反胃酸了。
但常期胃酸過少,可能導致胃癌,胃潰瘍,抑鬱,腸道應激綜合症,自體免疫疾病,哮喘,等等。
小科普:胃酸有幾個重要作用:
→將蛋白質分解成可被消化的形式
→抑制透過食物進入體內的微生物的生長,以防止感染
→適當吸收許多礦物質,如鈣,鎂,鋅和錳
→當食物(稱為食糜)準備離開胃,並進入小腸繼續消化時發出訊號
可是,如果胃酸反流不是胃酸過多造成的,那又會是什麼造成的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真的從根本上進行改善?
胃酸反流的真實原因和改善方法
我們進食的時候,食物會穿過食道,透過一個閥門—下食道括約肌(LES),隨後進入胃部,裡面是胃酸。
正常情況下,進食下嚥的時候,括約肌是開啟的,停止進食後,括約肌會關閉。
對於正常人來說,無論你有多少胃酸,都不會反流到食道中來,因為括約肌是正常關閉的。
但是,胃酸反流者的括約肌,無法正常關閉,就會導致胃酸反流到食道中來,食道很脆弱,無法抵抗強大的胃酸,長期下去,可能會造成食道癌等非常嚴重的疾病。
其實,醫生都知道這個原因:括約肌關閉不嚴,導致胃酸反流。
所以只是抑酸的話,可能會暫時緩解問題,但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括約肌關閉不嚴這個問題。
但是,括約肌關閉不嚴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一個最主要原因來自你吃的食物。
當你攝入某些食物,會繁殖很多的腸道菌(產氣菌),這些腸道菌會讓食物發酵,從而產生很多氣體。
如果,腸道中繁殖了太多的產氣菌,就可能產生大量氣體,形成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會一直到胃部,最後可能“推開”括約肌閘門,引起胃酸反流。
圖片來自giphy
也就是說,當你把這類食物攝入量降低,細菌發酵產生的氣體就會少一點,氣壓就會少一點,括約肌就能關住閘門,胃酸就不會反流到食管,胃酸反流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而引發此類問題的食物大都是高碳水化合物,或者發漫食物,又或者你本身體質不耐受的食物。
可以幫你改善胃酸的自然方式:
→改變飲食結構,比如降低高碳水食物攝入量,再比如避免吃發漫食物。
→提升胃酸水平(對,你沒有看錯,是提升胃酸水平),加強消化能力,從而可以幫你消化儘可能多的不耐受食物,減少其在腸道“猖狂”的可能性。
腸胃病很常見,稍稍吃壞肚子就可能頻繁產氣,甚至難受1、2天,也有人常見累月腸胃虛弱。
因此,能立竿見影緩解症狀的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成了很多人的“寶貝”,殊不知,這類藥物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只是治標不治本也罷,長期服用它們還可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胃癌、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到營養吸收不良、損害認知能力等等,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一種藥物。
想要緩解胃酸反流等類似疾病,首先得對胃酸正確認知,它在人體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幫你消化很多難消化的食物,幫你吸收部分微量元素等等。
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胃酸的分泌量會自然不足,所以,學會保護它比抑制它更為重要。
再者,想要從根本上緩解和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狀,得從你所吃的食物上下功夫,比如文中提到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再比如發漫食物。
最後,參與文中最新研究的團隊也提醒,如果你必須要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在低劑量狀態下,用藥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4天。
-
4 # 生活營養師敏姐
如果是慢性胃病的話,我認為是需要特別注意飲食的,只要控制好飲食,及時服藥,還是可以長時間不復發的。
胃病常用的藥物有:
奧美拉唑、美爾中、硫糖鋁片、腸胃康膠囊、胃康靈、阿莫西林等,這些都是西藥。
是可以有效治療胃病的,減輕了患者胃部疼痛的症狀,利於患者的胃部恢復。
如果吃西藥比較傷胃的話,那就服用金渭泰,金渭泰治胃病的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也沒有什麼副作用,是比較適合長期調理使用。
胃病在生活中是如何調理的呢
(1)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
(2)慢性胃炎患者的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
(3)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4)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
(5)有一些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6)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慢性胃炎餐後不宜工作。
最後,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西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如果需要,提倡去服用金渭泰來調理,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慢性胃炎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不可能一下治療就會好的,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必需的。
回覆列表
我提這個問題是有自已的觀點和看法的。而且是經過大量的和長期觀察和一些實驗得出的。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第一感覺肯定是這是什麼狗屁問題,胃藥肯定治胃病,不能治胃病那還叫胃藥嗎?明知故問!
其實不然,現有的絕大部分胃藥還真的治不了胃病。聽我細細道來。
現有用消化科治胃的藥有這麼幾大類:
1,抗酸藥、抑酸劑類,如鋁碳酸鎂,奧美拉唑等,它的功效只是中和及減少胃酸分泌,改善反酸症狀。
2,保護劑,如果膠鉍,枸櫞酸鉍鉀一類,它只起到形成膠狀物,附在胃表起保護胃粘膜的作用。起一點抗潰瘍的作用。
3,胃動力藥,象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改善和促進胃蠕動和排空。
4,抗菌素,象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只是廣譜的抗菌藥,一般服用後經腸道吸收,經血管回到胃體殺滅胃組織中的細菌,只能改善部分炎症。
目前門診用藥主要是這幾類。大家看到沒有,這些藥只是針對表面症狀起改善作用,有的只是緩解劑。真的治胃病本身的作用是沒有的。
可能有人說那還有很多中成藥,告訴你,中醫裡就沒有胃病,只有脾胃不和,飲食傷胃的說法,所有的胃病中成藥幾乎都是理氣和胃這類的功能,說白了起點調理作用,沒沾上治胃病的邊。
說了半天,目前用的幾乎所有的胃藥只是緩解胃病的藥,不是治好胃病的藥。
這的釋了為什麼那麼多患者長期治不好?原因該知道了吧。
當然我這樣說,不是讓大家怪醫院和醫生,他們也想幫病人治好,但是無藥可用。問題出在相關醫藥研究工作沒跟上,還沒搞出對症的胃藥。全世界都一樣,各國都沒好藥。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中國用的是同樣的藥。
大家不用急,據我瞭解科研人員應該近一兩年有大的突破。到時治胃病又簡單又便宜。頂住!藥馬上就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