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2173778936

    岩漿生成於地幔,地幔是地球裡面放射性物質集中的地方,由於放射性物質分裂的結果,整個地幔的溫度都很高,大致在1000℃到2000℃或3000℃之間,這樣高的溫度足可使岩石溶化,但這裡的壓力很大,約50-150萬個大氣壓。在這樣大的壓力下,物質的熔點要升高。在這種環境下,地幔物質可具有一些塑性,但沒有熔成液體,可能區域性處於熔融狀態。在地殼上某些部分,如裂縫等薄弱環節,壓力下降,岩漿就從這些敵方噴發出來。

    地球自傳公轉的能量間接來自宇宙大爆炸,而自傳的直接原因是地球的形成時所造成的,地球是由無數隕石相互吸引累積而成,由於隕石都是有速度而且方向不同,在互相吸引必定是相撞的過程,而地球自傳的能量正是來自隕石的相撞,而且地球剛形成時是個火球,慢慢表面冷卻後才是岩石,目前地球內部的熔岩還是當年形成時的火球所未冷卻下來的證據,但始終有一天會冷卻的。

    隕石在未形成地球時已經繞太陽公轉,所以形成後當然也就繞太陽轉了,不管是公轉還是自轉,都是慣性的作用下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地殼是地球最表面的構造層,只佔地球體積的0.8%。根據其性質可分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地殼和地幔之間以莫霍面分界。

    地幔位於地球金屬地核之上的巨厚的矽酸鹽圈層,是地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佔地球體積的82%),地幔受到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的加熱,地幔與地核的分介面稱為古登堡面。根據波速在400千米和670千米深度上存在兩個明顯的不連續面,可將地幔分成由淺至深的三個部分:上地幔、過渡層和下地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形容時間很短卻過得很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