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雖淡色香卻濃
-
2 # 費玉山
西北邊陲六盤山,
登樓遠望落日圓。
蕭關探到新戰況,
都護揮兵在燕然。
-
3 # 一郢
如此直白而且畫面感極強的詩句,真是世間少有!如果單獨將【直】和【圓】從詩句中提出來,就像看數學幾何題一樣乏味,但正是這種淺顯的字詞,才能給人以最直觀的感受,在1100年後,世人還能一讀就懂,還能一讀就眼前浮現出畫面,真是千古絕句!
-
4 # 飛越黎明
是描寫王維出使塞上時所見的塞外風光。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
5 # 山西青楊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大漠——巴丹吉林沙漠。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居延東鄰巴丹吉林沙漠北緣,西界馬鬃山地,南通河西走廊,北近中蒙邊界。該詩即詩人赴西河途中所作。
長河——黃河
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
廣闊無垠的大漠上,黃沙漫漫,黃昏是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的居於天際,輝映這波瀾不驚的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
莽莽大漠,一片蒼茫,遙遠無際,數行歸雁北翔,似乎連心都跟著遠去了,極目遠眺,平靜的像是已經靜止了的遠方,那古舊的烽火臺上的狼煙,十分顯眼醒目,如此浩瀚無邊的邊疆大漠上,這本是莊嚴肅穆的烽火,此時看來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黃河靜靜的流淌著,彷彿一帶而過,長河盡頭,便是那最令人心醉卻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至塞上,方知天地寬廣;至塞上,方知生命無際!
-
6 # 江湖夜雨92
當然是邊塞的風光了。唐帝國在當時是泱泱大國,歷代皇帝曾大規模在邊塞用兵,這時的王維,為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巡視組組長,被派外邊塞去考察官吏政績,慰問邊關將士,後來被元帥留下來,做了都護府的判官。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政委,也挺厲害的。
所以首聯說,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交代了身份,行蹤。我要去邊塞慰問邊關了。居延在什麼地方呢?在今天的內蒙古阿拉善盟,和甘肅的酒泉一帶,距南方的黃河還有一段距離,看來,這裡不是實寫。
剛開始是興奮的,時間長了,就感受到了旅途的艱辛,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的孤寂,愁苦,所以,接下來寫到,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把自己比做飄飛的蓬草,用南歸的大雁反襯出自己出塞的孤苦。
然而看到壯闊,雄麗的邊塞奇特的風光後,於困頓之中,又振奮起來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用語簡簡單單,卻描繪出了雄奇的畫面。放眼天外,視通萬里,蒼蒼茫茫,無邊無際的大漠上,只有一縷孤煙,直上雲霄,天邊盡頭,一輪又紅又圓的落日,低低的掛在天邊。孤煙,落日,襯托出大漠的簡單,純淨,遼遠。俯視腳下,長河,蜿蜒曲折而東。
此詩,又碰到了巡邏的偵察兵,偵察兵告訴詩人,元帥的兵鋒已直指燕然山。至此,王維找到了組織。
可見,這兩句詩寫的是邊塞,沙漠之地的壯麗風光,王國維稱其為千古壯觀之語。
-
7 # 溪橋煙柳詩詞
出自唐代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輕車簡從將要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時遇到偵察騎士,告訴我都護已經到燕然。
註釋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裡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曆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徵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裡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空。這裡是指唐軍佔領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嫋煙沙而直上”。據後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長河: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這裡指前敵統帥。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東漢竇憲北破匈奴,曾於此刻石記功。這裡代指前線。
“單車”兩句:一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
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張燕瑾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讚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裡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後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最後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長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裡說的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公元737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其實是王維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是作於此次出塞途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443篇詩文
-
8 # 封護勝463
王維(701~761)字摩詰,號諸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王維出生在一個佛教徒的家裡,深受禪宗的影響,佛教中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王維的詩是這樣寫的: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首詩是(公元737年),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大破土蕃軍,作者奉朝廷之命去邊關慰問將士,沿途描寫的塞外風光。
詩人前兩句交待了詩的起因,"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輕車簡行的奉命去邊關慰問,隨行很少,不夠隆重。已經過了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之地了。
三四句就抒發了詩人的感慨,"徵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詩人感到自己像蓬草一樣的還在四處漂泊,無根無落的,自嘆漂零之意。北歸的大雁在胡天都能安家立業,哺育幼雛,自己還在遊蕩。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借徵蓬,歸雁兩個景像,襯托出了自己百無聊賴,還如風沙蓬草一樣漂泊的憂愁。
五六句是個詩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看到孤煙了,就要到了邊關了,孤煙是邊關的烽火臺上,用狼糞點燃的火堆冒著直煙,用作聯絡訊號。長河已經落日了,在河中映著圓圓的影子。說明詩人就要到達目的地,抑制不住的欣慰之情。
最後兩句是收尾了,"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已經於巡邏計程車兵相遇,告訴詩人都護在前線呢。詩人的此行已要完成使命,收尾乾淨利索,令人無限的回味。
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已經成為名句,千古流傳,朗朗上口,婦孺皆知。
-
9 # 煙花三月是隻貓
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使至塞上》,那麼,當然描寫的是塞上的風光。
“單車欲問邊”,單車,指的是輕車前往,這句的意思是輕車要到邊疆去慰問守邊的將士。
“屬國過居延”,居延在現在的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這是作者此行的目的。
由此可以推斷,作者所見到的景物,應該在長安和張掖之間。
因為有大漠,所以我們可以把範圍縮小一點,在長安和甘肅張掖之間的大漠,就只有現在的騰格裡沙漠了。
騰格裡沙漠就在現在的內蒙古和甘肅之間,總面積大約有4.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四大沙漠。
騰格裡沙漠很多,那麼王維具體是在騰格裡沙漠的那個地方,看到這樣的大漠壯麗景色呢?
我們看原詩句,還有長河落日圓的詩句,那就一定是在黃河穿越騰格裡沙漠的那一個地段,這樣範圍就更小了。
黃河在騰格裡沙漠的南邊穿越騰格裡沙漠,根據王維要去的甘肅張掖的方向,王維經過的有大漠,有長河的地方,應該就是現在的寧夏自治區的中衛市一帶。
回覆列表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問侯騎,都護在燕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是王維《使至塞上》詩中的頸聯,歷來受人推崇。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但這兩句詩到底好在何處,妙在哪裡?歷來學者眾說紛紜。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張燕瑾先生在《唐詩鑑賞辭典》裡這樣解讀: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以上表述被百度詞條引用,幾乎都作為這兩句詩的權威詮釋了。
但筆者還是一頭霧水,總覺得以上註解不夠透徹明晰。
朱光潛說“讀者的閱讀是審美的填空,也是一種創作”。一首名詩有多解實屬正常。每個人的人生體驗與學識修養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同,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筆者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學者們對這首詩的詮釋觀點紛呈。大致分為二類,第一類,從美學角度加以解讀。有學者指出,王維作為中國南宗畫派之祖,善於將繪畫技法用到詩歌創作上,形成詩中有畫的構圖藝術特色。中國畫有別於西洋畫最顯著的兩個特徵就是,一是中國畫善於線條,也就是白描手法,“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橫交錯,縱的是裊裊炊煙,橫的是流淌的大河,圓的是徐徐落日。”作者僅用寥寥數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二是中國畫善用散點透視構圖法。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構圖美首先表現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詩人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將分散狀態的自然物象和諧有序地組合成一個藝術整體,從而形成詩歌的審美境界。王維類似的詩句很多,如:“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第二類,從考證角度加以解讀。根據文獻資料來考證詩中涉及的歷史地理資訊,探究還原詩句原意。這類爭論尤為激烈,爭論焦點其一關於“長河”,有黃河說,有塔里木河說,還有甘肅武威石羊河說。其二是詩句描述所在地,有寧夏中衛說,有甘肅武威說,有內蒙額濟納旗說。其三是詩中的煙指什麼,有炊煙說,有烽煙說,有旋風說等。
筆者以為,正確地詮釋一首詩,不能孤立的從字面層面加以美學詮釋,而應當回到詩句本身的時空背景中去尋找答案。
這首詩寫於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王維奉使出塞宣慰。(這個背景對理解本詩至關重要,也被很多人忽略)
詩中實際寫的是王維接受皇帝使命後,從長安出發,將要但尚未到達邊關時一路的見聞和感受。那麼詩句描述的具體場景在哪裡呢?
從全詩中能找到的可靠線索有兩處,一是“長河”,二是“蕭關”。據《古代漢語筆記》(王力版)指出,“江河,古專指長江、黃河”。詩句中的長河毫無疑問是黃河,持石羊河、塔里木河說皆不可取。
關於蕭關,不得不說以它命名的一條聞名遐邇的絲綢古道——蕭關古道。據《中國國家地理·六盤山詩歌與帝王之山》(2010年2月號)文指出,“蕭關”所在地在今寧夏固原城附近。漢武帝曾在此修建了古代的高速公路—回中路,從此成為長安去往西域的交通幹線。漢《鼓吹曲》中寫道:“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唐代由蕭關經騰格裡沙漠進入河西走廊是一條比較安全的近道,這條道路的渡河地點就在寧夏中寧或中衛。而這兩處附近就是一望無垠的騰格裡沙漠。
由於同時滿足蕭關、黃河和沙漠三個條件,即可大致確定詩句描述的場景在今天的寧夏中寧或中衛境內。王維奉旨去邊關慰問,很可能是從長安出發,先到固原,然後經寧夏海原縣再向北到寧夏中衛或中寧一帶渡過黃河直奔甘肅武威、張掖而去的。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孤煙”是這聯詩的鑰匙,也是理解這首詩的鑰匙。
關於“孤煙”歷來有三種觀點。
關於孤煙,清人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註》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嫋煙沙而直上”。據後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 但漠上旋風(龍捲風),其起也飆突迅急,其為狀也動盪而斜曲,且時間短暫,與“孤煙直”之為常見持續、緩慢升騰之景象不切合(陳增傑語)。
後人也有人持炊煙說。有人說是烽火臺士卒的炊煙,也有人說是村野炊煙,王維本人詩句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中可以看到。 烽火臺上的煙火具有特定軍事含義,難以想象有人能隨意生煙做飯。至於村野間炊煙裊裊小景,與氣魄雄渾之“大漠孤煙”畢竟光景不同,境界迥異,不宜相提並論。
堅持炊煙說的人有一個言之鑿鑿的理由,烽煙只有在敵警緊急時才點燃,既然吐蕃被擊敗,邊關應是安寧景象,又何來烽火?
關於這一點,學者陳增傑提出新解,認為孤煙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
其實同時代的唐詩裡面早有答案。烽火不僅是傳遞警訊的,也能在特定時間傳遞平安訊號。
唐代姚合的《窮邊》中寫道“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意為:千里邊防線上平安無事,天天看到平安烽火,一站一站傳入京城來。唐元稹《遣行》詩:“迎候人應少,平安火莫驚”。
《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元載》:“及暮,平安火不至。”元胡三省注:“《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時守兵已潰,無人復舉火。”意思是天寶十五年(756年) 六月八日,由於潼關失守,烽燧吏卒皆潰,“無人復舉火”,故至夜暮,“平安火不至”,長安人心大亂,楊國忠勸唐明皇離開長安跑路。
有細心的讀者會疑問?初夜是何時?天黑了放煙,能看見嗎?
筆者查閱資料,《顏氏家訓·書證》中有這樣的說明:“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歷也,經也,故曰五更字。”“初夜”也就是“五夜”中的“甲夜”的異名。這也就是說“初夜”“甲夜”“一鼓”“一更”指的是同一個時段。這個時段大致相當於現代的17時~19時。這時正是夕陽西下、夜幕開始降臨的“傍晚”時分。
回到詩句中,傍晚時分,黃河盡頭一輪紅日緩緩落下,滿眼盡是荒涼遼闊的大漠,烽火臺放起一道平安火筆直向上飄升,向後方傳遞著邊關無事的資訊。
綜上所述,正因為上句的“孤煙”傳遞的是和平資訊(不是“孤寂”、“孤單”的含義),下句的“落日圓”的含義才能得到合理地詮釋——詩句其實表達的是邊關一片“和平安寧”的意境。這也與作者此行宣撫邊關大捷的歷史背景相吻合。
中國古典詩詞含蓄、委婉,很多詩句裡附著的歷史資訊千白年後已隨時光灑滅。今人往往從文字層面做出種種解讀,難免霧裡看花終隔一層。唯有作掘地三尺式的精讀,方能真正體驗到餘音繞樑的讀書樂趣。
參考書目:
1.《唐詩鑑賞辭典》(1983年6月 )
2.《唐詩志疑錄》(陳增傑)
3.《詩論》(朱光潛)
4.《中國國家地理﹒寧夏專輯下》2010年2期
5.《光明日報》2000年10月12日《“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境在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