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自己的路tlz
-
2 # 輕寒逐浪
知識,顧名思義首先是知道了才算識得了,要識先得知;不知者不謂識。就現在而言知識遠遠超出來字面意思了,個人認為凡是對事物發展起到向好的方面延伸的點子、方法、決策、推斷或預測都算是知識。
-
3 # 為人和善
從詞語上來講:“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是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結”。我認為知識也是人們來源於生活,從生活中得到認知、探索、學習、提高和總結出來的一切實踐經驗及運用。從而推動社會發展、思想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最終是精神和物質得到雙贏。常言道:“知識就是財富”。沒有知識就會被歷史淘汰,所以人們就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達到社會和自己共同發展。
-
4 # 飛羽
大家都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 什麼是知識 或者百度搜索上找答案 在這裡 我給大家一個哲學的回答 當然 這種哲學類的東西 我可沒有本事回答 我摘錄王東嶽先生的講了語錄 有興趣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收聽 以下是正文
請大家注意康德,他是西方近代古典哲學的最高峰,康德在46歲到48歲以前,從來沒有研究過哲學,他在大學裡教書,教的全是自然科學課,他教了20年左右的科學課,他從來沒有意識到“知識“本身居然是一個問題。他偶然讀到休謨的書,大受震動。他發現他講了20年的知識,而所謂“知識“居然本身就是一個漏洞,就是一個疑竇,就是一個根本性的疑問,這才促使康德開始思考“知識”究竟是什麼,我們人類的認知是怎樣建構的。
他當然得從休謨提出的基本疑點開始。那就是什麼是“空間”,什麼是“時間”。因為休謨曾經論證,在經驗上對空間和時間的感知無法明晰化,它只不過是事物連續發生的一個背景表象。那麼康德因此追問,什麼叫“時間”和“空間”,什麼叫“因果聯絡”,什麼叫“全稱判斷”,它從哪裡來,由此提出“先驗論”。
要講康德,我們必須先講三組詞彙或者三組概念。第一,經驗。請注意哲學上的“經驗”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經驗”這個詞不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經驗”是指我們在實物活動中的知識積累,“經驗”原意不是這個意思,是指我們用感知獲得物件,或者用感官獲得物件要素,叫“經驗”。比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第二個概念,先驗。“先生”的“先”,“經驗”的“驗”。什麼叫“先驗”?經驗以先就被規定的東西叫“先驗”,也就是在你經驗還沒有發生以前,已經規定了你的經驗模式和經驗系統的那個東西叫“先驗”。第三個詞,叫超驗,也就是超乎於經驗之外的那些追究,我先把這三個概念說清楚。
那麼休謨如果證明經驗不能達成從特稱判斷到全稱判斷的匯出,經驗中沒有因果聯絡的直接要素,歸納法不成立。那麼康德當然就要討論,那麼我們的“經驗”是什麼?我們聯絡經驗的後面的那個作用力來自何方?我們的全稱判斷,因果判斷,所有這些東西也就是知識基礎構架的東西,在經驗以外的什麼地方?他提出先驗,在你經驗以先就被主觀規定給死了,它開始做系統推動。大家要注意,他當年沒有我們今天的資訊量。我昨天講我們的視覺只不過是感光,我們把光感成明亮,是一種先驗規定。我們把波長錯覺為顏色,是一種在我們張開眼睛以前就被規定死了的視覺模型。
其實我昨天就在講先驗規定性,我只是沒有用那個詞而已,要知道當年的康德沒有這個資訊量,他居然推匯出我們的感知是有先驗規定性的。就是在你經驗發生以前,一個規定經驗的格律或者規定經驗方式的平臺早已塑成。然後他提出,他說時間和空間,只不過是先驗直觀形式。請注意“形式”這個詞,我一旦用這個詞,大家立即要回到古希臘運用這個詞的那個概念上去。也就是說“時間”和“空間”是不是客觀存在,我們無從討論。康德說,我只知道我的經驗如果要發生它必須有一個平臺。這是我的語言,我不用康德本身的話,因為說起來太拗口,為了大家現在有助於理解我改成現代語言。
那麼我的感覺和經驗本身要發生,必須有一個載體,有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就是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是我們的先驗直觀形式。他接著講,他說所謂“因果聯絡”,所謂“全稱判斷”,它來自於先驗的範疇規定。大家注意“範疇”這個詞,“範疇”這個詞在我們日常用語中跟“範圍”沒有區別,可是它在哲學上是一個專用詞,最早探討“範疇”亞里士多德就探討,到康德進一步探討。康德說,我們的“全稱判斷”和“因果聯絡”是在“先驗範疇”上建構的。
我舉個例子,他分了四組12項範疇,我不一項項展開,我只舉一個例子。比如我說小布什必然是美國總統,你聽了一定覺得有問題。可是我如果說2+2必然等於4,你聽了沒有問題。世界上沒有“二”這個東西。“二”是一個純抽象符號。可為什麼我說2+2等於4,2×2等於4,你沒有疑問呢?這個純邏輯的範疇,就是必然、偶然、或然,這個在你先天邏輯模型中建構的經驗以先給定的規定帶出來的結果。所以你一聽小布什必然是美國總統,你就會覺得有問題。
問題在哪?在你的先驗範疇中不能接受。2+2等於4世界上沒有,可在你的先驗範疇中它成立。康德接著推導,說你的邏輯形式和你的邏輯規定來自哪裡,仍然來自先驗規定。他把這個超經驗層面的邏輯規定,另取一組概念,叫“先驗邏輯形式”。我剛才講“時間”、“空間”、“經驗”,叫先驗直觀形式,你在邏輯上能夠整理的所有的東西,包括因果聯絡等等,它是先驗邏輯形式。換句話說,是在經驗以先就給定的感知規定性。
他說經驗只提供現象資訊,並不提供現象資訊背後的聯絡,因此我們感知的“世界”永遠是現象界,我們所說的“存在”永遠是感知中的現象體系。他說那麼客觀的物體物本身在哪裡,在彼岸。他取一個詞叫“物自體”,也叫“自在之物”。他說那個我們感知夠不著的客觀世界本身不在我們的感知範圍以內。這就是著名的“彼岸說”。現象、現象界和物自體被劃分開來,不可知論的證明達成。我前面講過,西方文化界的主流思想是不可知論,大家想想,康德的證明是不是對人類“知識是什麼”的最有效證明?
你的“知識”是什麼?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外部世界只給你提供了一些凌亂的資訊,怎樣整頓這個資訊,卻是你的主觀規定性本身在你接受資訊的經驗之先,就被規定了。這就是我前面講感知不是為求真而設定,而是為求存而設定。你的先驗是被什麼東西賦予的,是被生存進化過程中維護生存的適應性要求塑定的。是不是這樣呢?這在今天看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常識。可是在古典哲學時期,它是需要用縝密的邏輯推導一層一層去證明的。而且康德接著提出了一個更麻煩的問題,他說我們人類總有一種把自己的智慧或者理性調動到極致的傾向。
但是一旦你把自己的智慧或者理性調動到極致,你在思維傾向上就總是追求達成一個絕對的、不可分割的、無限的、永恆的理念。大家想想,康德這個說法是非常成立的,我們一般人一定會認為這個世界的存在是絕對的。古希臘人認為,在這個世界假象後面,一定有一個穩定的不可分割的永恆存在的真存。比如我們今天科學時代,在牛頓時代人們不自覺的就會認為萬有引力定律是絕對的,是無限的,是涵蓋一切的。到今天相對論時代,我們會認為愛因斯坦的學說及其宇宙論是絕對的,是包容一切的。
我們人們總是在把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調動到極致的時候,追求達成一個圓滿的、絕對的、無限的理念。可康德講,我們的經驗永遠是有限的,你的經驗根本不在無限中展開,無限跟經驗沒有任何關係。請想想,你看到的都是具體的物件,你能看到無限的宇宙嗎?你看到的是具體的人,具體的桌子,具體的星星,具體的太陽,你所看見的都是有限存在者。經驗只在有限範圍內展開,知性只在有限過程中執行,可調動理性達極致追求的卻是無限和絕對。一切經驗和感知只在相對系統中執行,卻總是在最高理念和最高理性的調動上追求無限。這構成理性運用的重大弊端。
他說人類因此一旦進入這種高度調動理性的狀態,立即就會發生二律背反。所謂“二律背反”,就是不能相容的矛盾結論一概成立,結果最終導致根本知識的混亂。可見康德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意識到人類的感知、經驗極其狹義邏輯都是有弊端或者有侷限的。而且人類把自己的理性調動到越高的程度,這個弊端和侷限就展現得越為明確。康德透過對休謨問題的反思,由此建立先驗論認識系統,使人類第一次明確知道我們所說的“知識”究竟是什麼。
我提醒大家聽懂我這一段話,你仔細想想你的“知識”是什麼,你所謂的“知識”絕不是外物的單純反映。請想想休謨的那些論證,你所說的知識是外部資訊和你主觀給定的感知規定性,或叫先驗規定格律組合出來的一個系統。是不是這樣呢?這個問題直到康德先驗論證明完畢,人類才第一次知道人類的“知識”是什麼,“知識架構”是什麼。我講到這裡,請大家聽明白,如果你沒有感知系統、思想系統、邏輯系統的調動和訓練,你接受的不叫“知識”,只叫“資訊”。如果你拿一個有漏洞的先驗感知系統或邏輯系統整理資訊,它會出現什麼局面可想而知。
而人類的高階感知部分不在人類顯性感知的表層,它只是一種潛能,需要後天調動其儲備能力加以訓練,由此構成資訊處理系統達成的先驗整理模型,謂之“知識”。因此大家在這裡一定要把“資訊”和“知識”分開。我順便糾正一個大家經常說錯的話,人們說知識是無窮盡的,而我們只是知識海洋中的一粟。莊子有一個表述,他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他的意思是說我的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
聽起來這個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錯了。請記住,知識是有限的,它是隨著你的先驗感知能度而建構的。而感知能力是一個逐步發生的東西,感知結構和感知能力發展到哪一個程度,知識才到哪一個程度。請千萬不要把資訊的“無涯”和知識的“無涯”搞混,而且資訊是不是“無涯”,是不是無限,也是需要追溯的。什麼叫“資訊”?資訊是存在,是一,萬物分化產生的邊緣依存效應,也就是如果萬物不分化就沒有資訊,宇宙的弱化展開過程就是分化過程,分化過程就是資訊生髮過程。
如果宇宙的演化是在一個有限區間內實現,那麼資訊總量也一定是有限的。在這個有限的資訊海洋中,任何一個人或者一個物種處理這個資訊,即使他不能處理這個有限資訊量的全部,他處理的知識量一定是被他的感知能力或資訊能力所給定的。因此不但知識是有限的,資訊也是有限的。因此說知識的海洋是無限的,我們的知識只是知識海洋中的一粟,這說法不對。莊子說“以有涯隨無涯”也不對。理解“知識”是什麼,理解“知識”和“資訊”的關係,理解“現象界”和“物自體”的分離,理解“客體”和“物件”的概念區別。在邏輯上是我們建立知識的基礎問題。
-
5 # 享文煮益
想知道什麼是“知識”,首先你得知道什麼叫“訊息”,百度百科查到的意思是:權威資訊、資訊、最新訊息、訊息。我的理解是:與主觀和客觀世界有關的聲音、語言、文字、影象等能被知曉的存在,叫訊息。
那 “知識”就是:你知道什麼是什麼,也就是概念。人們認識世界,都是要賦予我知道的東西以各種各樣的概念,這是最初級的知識。比方說教小孩,首先得讓他們知道這是什麼吧,也就是“什麼是什麼”,知道了這個概念,才能進入到下一步,要了解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也就是“原因”,這是中級知識。高階知識是這個東西能用來幹什麼。
在你瞭解了這個東西的“是、為、怎”之後,“知識”就昇華為“技能”了。
整個的脈絡是:訊息—>知識—>技能。
-
6 # 你就不能乖點嗎
我給你舉一個一個例子
當時大三看新生軍訓大閱兵的時候
女朋友使用的是“震撼、壯觀、威武、雄壯、排山倒海……”等形容詞。
我就不一樣了只會說:”臥槽、牛逼、真尼瑪齊……
-
7 # 易子而教
改變命運的東西,不是小人書啊!
10歲女孩學習地理知識,及時預測海嘯,15年後有人竟說讀書無用?
海嘯,是一種因為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氣象變化等自然災難引發的海浪。雖然破壞性巨大,但是2004年之前很多人對它卻不瞭解。讓人們熟知其破壞力的,是2004年印度洋的一次海嘯。不是因為海嘯本身,更讓人們為之震撼的是一位小女孩。如今15年過去了,曾經10歲的小女孩已經變成了大姑娘,她過得還好嗎?
這位英國的小女孩叫蒂莉,在2004年海嘯發生的時候年僅10歲。2004年12月26日,蒂莉正和家人在泰國普吉島的麥克奧沙灘上度假。玩耍的時候,她突然發現海面上冒起了大量泡沫,海浪急速的後退。
這和地理課本上海嘯發生前的跡象一模一樣,她馬上告訴了自己的媽媽。在這位年僅10歲小女孩的警告下,100多名旅客迅速撤離沙灘。就在大家離開海灘後不到幾分鐘,巨大的海浪突然朝岸邊襲來,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萬幸的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情況。
拜蒂莉所賜,麥克奧海灘最終成為了泰國普吉少數幾個在海嘯中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海灘。 “10歲小女孩預測到海嘯發生”的新聞被人們所知,小蒂莉的名字一夜間傳遍全球,她因此贏得“沙灘天使”之稱。
在聽到自己學生的救人之舉之後,蒂莉的老師安德魯·卡尼非常高興,連聲讚揚學生的反應敏銳,“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巧合,我們在聖誕節兩週前剛剛在課上講過這種型別的海嘯。”
2005年,已經11歲的英國小女孩受到英國海事學會頒發獎狀,以表彰她利用地理課堂所學知識,在印度洋海嘯來臨前及時發現海嘯徵兆,成功拯救100多名遊客生命的事蹟。
如今15個年頭已經過去,當年10歲的小蒂莉已經成為25歲大姑娘了!小女孩從地理知識預測到海嘯的發生,依舊被人們交口稱讚。但是在人們的身邊,老有一部分人認為“讀書無用”,並把自己的偏見整理出一套理論,自稱為“讀書無用論”。
就像我,我一個大專畢業生。當我工作做出一點成績,別人會說“大學生就是不一樣”。當我工作遇難,工資變少的時候,別人又會說“讀書沒用”。相信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在人們的認知中,知識經常和安全聯絡在一起,這一般多見於上班族的消防演習。曾經,我參加過一次消防演習。本來是模擬火災現場逃生的,但是還沒報警,整個公司的上班族都陸續開始抵達樓底,嘻嘻哈哈地等待小火苗。
這不像是消防演習,更像是一場遊戲。試問這樣的“演習”,真的能對生命保駕護航嗎?如果真的火災來臨,還能真的嘻嘻哈哈嗎?
最後也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各種防災知識,人們的安全除了社會力量的保證,更需要的是我們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
回覆列表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認知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一個人智商的高低,有的人活的很通透,這都是認知度高的表現,很多人害怕別人不喜歡都不願意袒露自己,人與人之間總有一種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覺,要看透必須提高模式識別能力,建立事物的模式,要認識各元素之間的關係,工作當中也常常會遇到問題職工及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要從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多方面入手,將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一個人的見識或者來自理論,或者來自實踐,不會天上掉餡餅的,我們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要學習許多知識並將其貯存起來,便於以後使用。學習有不同的形式,如辨別學習、閱讀、理解、範例學習等,總有一種適合自己,所以理論上說沒有不善學習的,只是我們沒有找對方式而已,所以我們在授人知識的時候也要區別對待。閱讀要和寫作結合起來,否則知識無法有效的吸收,很多人在寫作的時候感覺缺少素材,那是他們沒有將知識分門別類的存放在大腦裡,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有一個認知過程,然後再存放到大腦的各個格子裡,便於提取及運用。另外,大腦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特別敏感,幾乎可以過目不忘,所以我們要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這對個人的發展非常有利。
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認知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一般說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聯想、思考)等都是認識活動。感覺越震撼,印象越深刻,比如誰都知道飲料是勾兌的,可這是概念性的,不足以抗拒清涼飲料的誘惑,可是當有人現場演示一遍以後,會讓人徹底對飲料失去胃口。我們都知道泡麵對人體有害,可是這種傷害是隱形的,當影片直觀看到吃進肚子裡蠕動,二十一天才消化時,造成泡麵的銷售斷崖式滑坡。近期有資料表明居民儲蓄在下降,是什麼戰勝了華人儲蓄的熱情了呢?是網購顛覆了人們的消費觀念,在淘寶購買商品的時候不用直接付現金,區別在於一個是現金,一個是數字,一個是直接感受,一個是間接的數字。淡化了花錢意識,幫助人們克服捨不得花錢的心裡。
在人們的智商上忽略了想象力,知識與知識之間是靠聯想來連結的,一個缺乏想象力的人智商上是受到限制的,制約想象力的是恐懼,無論是工作還是考試,你越是害怕失敗越容易失敗,當我們做事的時候是想象力將各種感知串聯起來的,如果過於害怕或恐懼,會將人的想象的閘門關閉,將以往的感知、經驗、知識都阻斷,使人無法正常發揮,如果過於緊張甚至會產生失憶或“斷片”。例如遇到裝置故障,需要非正常接發列車時,作業人員由於過於緊張常常大腦一片空白,無法妥善的進行處理,所以,靠給職工一味地施加壓力的管理不是真正的善於管理,適度的緊張才是最佳選擇,一切非專業管理都是添亂,起反作用。
先入為主的印象容易使人偏執,知識性人才遇到事情要優先調取儲存的知識,然後再做出判斷,顯得比一般人慢半拍,這是頭腦中多了一道程式造成的,書呆子也許是這麼來的,如果沒有相關知識還容易蒙圈,所以緊急情況最好憑直覺進行判斷,儘量不要調書帶。 真正厲害的人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引經據典說明知識還沒有吃透,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用別人的大腦來思考。
我們在判斷事物的時候也要客觀公正,不能懷有趨利避害的功利主義心裡,更不能迷信,比如華人都很迷信,許多華人都經常算話或找大仙看事兒,每次說的都不一樣,有的說好,有的說壞,壞的一般我們就都忽略了,說好的我們就都信以為真,這種心裡被算命先生抓住多數都往好了說。《相書》上說男人八字眉是克妻之相,可事實是並不是所有的倒八字眉的媳婦都不好,再有《周公解夢》對一種能有好多種解釋,人們一般都往好了想,這種觀念跟迷信思想一樣對行車有不利影響,遇到裝置故障時我們應該往最壞了考慮,絕不能存在僥倖心理。
人的認知和視力一樣都存在忙點,人在工作當中往往存在著紕漏,這些紕漏有相似之處,有點是指揮行車下達指令時經常將13道說成15道,有的是調車訊號與列車訊號混淆,這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要勤於總結,及時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積極採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現安全隱患。從另一個角度說,錯排誤排進路等“低階錯誤”也是應該原諒的,就像沒有人想出交通肇事一樣,沒有人想出行車事故,所以新的《勞動法》規定,職工在在工作中因安全事故給企業造成損失,企業在處理時罰款不準超過工資總額的20%,是有一定道理的,原因在於事故是由作業環節及非主觀因素造成的,處罰過重對職工是不公平的。
認知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華人認知上最大的毛病是自己不思考,在家聽父母的,在單位聽領導的,結了婚以後聽媳婦的,一旦遇到困難找算卦或看事兒的,總之就是自己動腦進行思考。本來看書就少,現在全民都捧著手機聊天、玩遊戲、看新聞,造成幾乎都是空殼人,這樣的民族怎麼可能出現思想家及哲學家呢?其實看書也是用別人的大腦在思考,寫作才是自己思考的過程,現實當中堅持寫作的人很少,一個不會思考的民族怎麼能夠有前途呢?當前開啟民智才是當務之急,這需要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