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的享用者

    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唐王朝已經瀕臨滅絕。各個地方的節度使的勢力越來越大,對中央不理睬或者少納稅,不斷的擴充自己軍事實力。個個節度使明面上還是聽從唐王朝的命令,實際上已成為地方的土皇帝。

    節度使是獨木難撐大廈,無法挑起戰爭,因為其他節度使會群起而攻之,誰都不希望看到一方獨大的局面。彼此之間相互制衡,相互制約。

  • 2 # 離矢乘風

    弱唐者,藩鎮也,唐既弱而不亡者,藩鎮也。

    藩鎮割據的確給唐王朝中央集權以及稅收等造成了巨大影響,盛唐景象不復。但是唐王朝苟延殘喘百年野與割據有關。各個藩鎮並不是鐵板一塊,互相之間也有些利益紛爭,如果一個鎮直言自己要取代唐中央,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被多個敵人攻擊。所以說,唐藩鎮割據,尤其以河朔三鎮為主,均是叛鎮,到這些叛鎮依然在表面上承認唐王朝,不成取代之勢,唐得以苟存近百年。

  • 3 # 大名府少卿

    從762年唐代宗開始,到907年哀帝李柷被逼禪位,這145年中,除了宣宗李忱當政的10多年比較好之外,大多數皇帝當政時基本上都處於宦官專權,藩鎮割據,農民起義或外敵侵擾等內憂外患之中。

    很多人會問,這樣的政權為什麼能延續一百四十多年?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唐朝在安史之亂之前幾代人積蓄趕來的強大動力!從高祖李淵打下唐朝的基礎,到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高宗武則天的厲精圖治,直到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大唐的實力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數的。內部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外交成功,邊疆安定,周圍各國視唐朝為天國,每年進貢、朝拜的附屬國很多,且基本上都能和睦相處。

    到唐玄宗後期以及唐肅宗及其以後的各個帝王差不多都面臨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藩鎮割據,地方勢力與朝廷作對;第二個問題是宦官專權,第三個題是邊境和內部不太安寧。

    首先看藩鎮割據。雖然號稱是藩鎮割據,但是直到唐僖宗以前,真正的藩鎮只侷限在河北一帶,成德、魏博、淄青、幽州這四個傳統藩鎮,前期還有李希烈的淮西,其他大片地區還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所以任何一個藩鎮想要挑戰唐朝那都是自取滅亡。唐德宗以後的歷次對藩鎮作戰,其實藩鎮一方都是在防守罷了,很少有藩鎮主動出擊的事例。大家可以想想,安祿山當時掌握三個藩鎮,加上其他一些小的少數民族武裝,號稱20萬大軍,都被朝廷打敗了,那些割據一方的地方勢力如果真的要攻打朝廷,他不得不惦量惦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加上唐憲宗又一次削藩成功,顯示朝廷在各藩鎮面前仍具有較為強大的威脅力,加上安史之亂使中國的經濟中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朝廷還有很廣的稅收來源,可以維持統治工具運作。這是地方藩鎮勢力難以消滅唐朝的原因;

    講講邊患及內亂。可以這樣講,安史之亂前一百多年,對四夷五胡進行大規模戰爭,打服了北面的民族,打敗了西南的民族,打怕了東北的民族。到安史之亂時,五胡四夷也不敢肯定自己出兵進攻唐朝能夠滅亡唐朝,所以都選擇支援李唐。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與蒙古、吐蕃、回鶻(回紇)雖有矛盾但總體關係良好。加上唐憲宗時期外交政策的成功,對鞏固邊防還是起到積極作用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唐藩鎮割據,而卻無外敵入侵的原因。

    如果不是後來黃巢起義給了大唐致命的一擊,或許梁的建立還要再晚幾年。

  • 4 # 產品經理張二哥

    150多年,時間很長,沒有幾個有效的策略是熬不過去的。大清朝從鴉片戰爭起到滅亡,雖然經歷了洋務運動和同治中興,但也只熬了70多年。唐朝有幾個策略是有效的

    一:多封節度使(藩鎮)。

    節度使形成的藩鎮割據是一劑毒藥也是一劑良藥。晚唐一共封了89個藩鎮。這麼多藩鎮必然不齊心,一兩個強盛的藩鎮想造反,取唐王朝而代之,其他藩鎮未必同意,不得不說,藩鎮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河朔三鎮的節度使想造反,自己當皇帝,其他藩鎮的節度使怎麼辦呢?就只有支援造反還是效忠朝廷兩個選擇;

    分析下支援造反的結果,如果造反成功,皇帝是帶頭造反的人坐的,沒你什麼事,皇帝之下還有什麼位置比現在的節度使更威武呢,翻來翻去,就只有丞相一個位置了,但是入朝當丞相,還是做自己的山大王,這個不難選吧。

    如果造反失敗,後果不用多說,誅三族還是九族。

    再來看看支援朝廷,如果成功,自然是有功之臣。如果朝廷失敗了,後面還可以投降。

    所以藩鎮造反是下下策。事實也是這樣的,89個藩鎮中,只有11個造過反,不到八分之一。

    二:唐憲宗李純“元和中興”

    唐憲宗李純成功削藩,重振了唐王朝的威望

    啟用李愬這樣有的軍事天才平叛亂,李愬只用九千人就活捉了有幾萬大軍的吳元濟(《李愬雪夜入蔡州》說的就是這個故事),其他藩王望風而降。又延續了唐朝的國運

    三: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隋朝給留下的大運河,幫助唐朝從南方地區運輸糧草(當時南方是效忠朝廷的)

  • 5 # 三上歷史

    歷史上有100年就亡了的大一統王朝嗎?

    有,只有一個,就是元朝。

    漢唐宋明清,只要穩住了,每一個王朝,至少都是二三百年。安史之亂,爆發於755年,唐朝建立於618年,到這時,大唐帝國才運行了137年。

    安史之亂動搖了大唐的根基,使國家內部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破壞了皇權的基礎。但時代還需要大唐,大唐這時還有極強的生命力。於是上天給了大唐兩張牌,讓大唐又延續了144年,至907年才滅亡。

    這兩張牌,一個是地,一個是人。地是淮南和江南,人是德宗時的宰相楊炎。

    這兩張牌保證了大唐擁有源源不斷的財源,維持了帝國的運轉。

    一、我們先來說地。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朝採用了兩個新政策。一個是和回鶻聯盟,第二個就是把邊疆的藩鎮制度擴大到唐朝全境。

    藩鎮最高領導是節度使,節度使對藩鎮內的軍隊和人民有絕對的控制權,這就極大的調動了地方上的積極性。藩鎮的設立就好比是太平天國時期,清朝政府設立的團練一樣。

    中央的控制力和戰鬥力不行了,只能放開手腳讓地方去幹。

    藩鎮制度的設立起於武則天,一開始只在邊疆設立,防止和抵禦外患。

    最初藩鎮的節度使都是由漢人來擔任,並且當過節度使的人,大部分後來都到中央當了宰相。

    玄宗時,李林甫當了宰相。他為了防止邊疆的節度使和他爭相位,就上書,建議唐玄宗讓胡人武將擔任節度使,說胡人勇猛善戰。

    於是安祿山、史思明之類的胡人武夫就當了節度使,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安史之亂後,唐朝全境出現了大量的藩鎮,中央能直接統治的地方只限於首都周圍等有限區域。但是呢,全國的這些藩鎮,並非都是反對中央的,想搞獨立的,服從唐朝中央指揮的藩鎮也有很多,這些藩鎮歷史上叫做“順地”。

    我們對比一下,這就像曾國藩一樣,雖然他的湘軍很厲害,但是他不反清。

    而歷史的幸運就在這裡。江南和淮南這些經濟富裕地區藩鎮,恰恰都是唐朝的“順地”。

    例如杜佑和李吉甫等人,他們就是擔任過淮南節度史之後,又作為宰相而進入朝廷,然後中央再任命新的節度使。

    而那些不是順地的藩鎮,新的節度使的任命都是由上一任的節度使說了算,而且大都是老子傳兒子,如果唐王朝不同意,往往就要發生軍事衝突。

    唐朝對江南富裕地區的牢牢控制,正是保證它擁有源源不斷的財源,得以順利再統治一個半世紀的重要力量源泉。

    二、另一個為唐朝提供了強大的財源,保證了唐朝運轉的,是兩稅法。這是由德宗時期的宰相揚炎提出的。

    兩稅法之前,唐朝實行的是均田制和租庸調製。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按人口把土地分配給個人,把這些人錄入戶籍,然後再按戶籍人口來徵稅,不管你有多少土地。

    但到唐朝中後期,大量的土地被富人兼併,很多普通百姓已經沒有田地了,或者只有很少的田地了,但還是得交稅。

    大量的普通百姓交不起稅,怎麼辦呢?

    他們乾脆就拋棄了自己的戶籍,紛紛賣入擁有大量土地的富人家為奴,這樣就能避免交稅。

    逃籍的農戶越來越多,朝廷能徵收的稅款就越來越少。

    到安史之亂以後,國家能掌握的戶籍更是大幅減少。

    面對這種情況,德宗時的宰相楊炎提出了兩稅法。

    兩稅法,簡單來說就是由向人口徵稅轉變為向土地和財產徵稅。

    每年夏天和秋天分兩次徵稅,所以叫兩稅法。

    對江南和淮南地區的控制,加上兩稅法的實施,再加上鹽的專賣,開始使唐帝國富裕起來,提供了重建中央權力的基礎。

    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唐朝後期的憲宗中興。

    唐憲宗即位初期,宰相李吉甫統計了當時國家的財務狀況。根據其統計,與唐朝全盛時期的天寶年間相比,在稅戶減少一半的情況之下,國家收入是全盛時期的60%~70%。

    在此充盈的財政基礎上,唐憲宗建立了一支15萬人的禁衛軍,號稱神策軍。憑藉這支軍隊,憲宗有力的抑制了藩鎮勢力,從而帶來了唐朝的中興局面。

    參考書目《講談社中國的歷史》、錢穆《國史大綱》

  • 6 # 堅果實

    一、盛世:李唐

    唐朝從公元618年唐高祖皇帝李淵稱帝,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共歷21帝,共計289年。從安史之亂劃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早唐時期和晚唐時期。早唐時期是唐王朝治世頻出階段,此階段的治世有:“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晚唐時期是從安史之亂到朱溫篡唐。

    1、早唐時期

    (1)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627-649)是李唐王朝初期出現的第一個盛世。唐朝建國之初,人才輩出,適逢明君,一個李唐王朝初年盛世呈現在世人面前。真可謂是“賢才遇明主,明君得能臣”。貞觀名臣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馬周、尉遲恭、長孫無忌、張士貴等。太宗皇帝本人文武全才,上馬能經略天下,下馬能治理國家。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因當時年號為“貞觀”,史稱“貞觀之治”。

    (2)永徽之治

    永徽之治(649-655)是指唐高宗李治治理之下的一段治世,是李唐王朝的第二個治世。唐高宗即為之初,由李績、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君臣都牢記太宗的易迅網,繼續執行太宗時期制定的各項制度,成就了第二個治世。唐高宗在位時期先後滅西突厥(657)百濟(660)、高句麗(668),拓展了唐朝版圖,東起北韓半島,西臨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是唐朝版圖最大時期。唐高宗永徽年間,唐朝邊陲安定,戶口增加,天下大治,頗有貞觀遺風,因高宗在位的第一個年號為永徽,史稱“永徽之治”。

    (3)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713-741)是指唐玄宗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它是唐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也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又稱開元之治。開元年初,唐玄宗命人燒燬宮內一批珠玉錦繡,用以表決心表示不再用奢華物品,在生活上厲行節儉。同時唐玄宗還是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任賢用能,頗有作為,如任用名臣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使經濟迅速發展,天下得到大治,進入唐朝全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2、晚唐時期

    晚唐時期(755-907)是指安史之亂到唐王朝滅亡這一時期。

    (1)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755-763)是唐玄宗時期少數民族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叛唐戰爭。這場戰爭使得唐王朝喪失大量人口,國力銳減,從此以後唐朝開始出現不受中央控制的藩鎮割據局面。因為發起反唐的將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史稱安史之亂。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是中華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這場歷時八年,席捲半壁江山的戰火不僅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華文明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

    (2)黃巢之亂

    黃巢之亂(878-884)是指唐末由黃巢領導的一場農民起義,旨在推翻唐朝建立新朝,是唐末農民起義中歷史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唐朝近半壁江山,破壞了江南經濟,致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導致唐朝國力大衰;但由於長期流動作戰,沒有穩定的後方支援,缺乏經濟保障和群眾基礎,故而很難持久下該政權很難持久,不能取得勝利。黃巢之亂後,"天下分裂而無紀",接於五代十國,陷於軍閥混戰的另一番境地。

    二、敗世:藩鎮

    1、藩鎮割據:李唐滅亡之根源

    藩鎮割據(755—907)是指唐朝自從安史之亂後,將領擁兵自重,在財政、軍事、人事等方面不受唐中央節制的局面,一共持續了152年。

    (1)形成之因

    唐玄宗時期,由於均田制的瓦解,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府兵制也沒存在的基礎隨之瓦解。為了解決兵源募兵制應運而生,募兵制的產生是藩鎮割據局面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為了防止周邊各民族的進犯,玄宗大量擴充防戍軍鎮實力;玄宗設定節度使,賦予軍事將領軍事、財政、人事權力,天寶年間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節度使擴充套件到內地,以扼守軍事要地。隨著黃巢之亂的爆發,唐中央為了抵禦農民叛軍在江南地區也設定軍鎮節度使,至此在黃巢之亂後軍鎮節度使擴充到全國。

    (2)混亂之源

    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藩鎮並非全都是割據勢力,如在今陝西省、四川省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節出於朝命。但是在今河北三鎮則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屬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今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長一段時期記憶體在類似河北三鎮的藩鎮;還有一些倚仗自己實力對中央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唐朝中央本意是希望透過藩鎮來平定叛亂,不料藩鎮成為導致唐朝混亂乃至滅亡的總根源。

    2、藩鎮:維繫李唐152年

    晚唐時期的大部分時期內,除河朔等個別藩鎮外,絕大多數的藩鎮都“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在一定程度上受朝廷節制,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勢力。在黃巢之亂後才真正出現了大量的割據勢力藩鎮。從此意義來看,不是安史之亂導致了李唐王朝的滅亡,而是黃巢之亂才是導致李唐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從安史之亂的平定到黃巢之亂出現前來看,藩鎮在維繫李唐王朝的統一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正如尹源指出"世言唐所以亡,由諸侯之強,此未極於理。 夫弱唐者,諸侯也。 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王讜指出"蓋唐之亂,非藩鎮無以平之,而亦藩鎮有以亂之。 其初跋扈陸梁者, 必得藩鎮而後可以戡定其禍亂,而其後戡定禍亂者,亦足以稱禍而致亂。故其所以去唐之亂者,藩鎮也;而所以致唐之亂者,亦藩鎮也。"李綱指出藩鎮在對外作戰、對內平亂方面發揮了正面作用,"皆賴方鎮相與掎角以定其亂,則方鎮之兵不得謂無功於唐"。都說明了藩鎮在維繫李唐王朝中的積極作用。可以說沒有藩鎮,安史之亂沒有那麼快平定下來;沒有藩鎮之間的角力,李唐王朝不一定能繼續存在152年。也許沒有黃巢之亂,李唐王朝還依然能夠存在下去。

    四、小結

    在公元763年平定安史之亂後,到公元878唐末黃巢之亂爆發前的115年的時間裡,藩鎮的形式是比較穩定的。除個別如河朔藩鎮外,覺大多數藩鎮在軍事、財政、人事上都受到唐中央政府的節制。特別是在唐憲宗統治時期,藩鎮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藩鎮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對李唐王朝的統治起到了積極的維護作用。對外藩鎮能練精兵軍事戰鬥力強,維護了唐朝邊境的穩定;對內藩鎮與藩鎮之間的角力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有利於唐中央政府加強對藩鎮的控制,維護了內部的穩定,如不是黃巢之亂使藩鎮惡性發展,李唐天下也不會亡於“藩鎮”。

  • 7 # 江北陸遜

    因為以訛傳訛的緣故,大家一般都認為唐亡於藩鎮。典型的說法有二,一是安史之亂的巨大破壞,二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宰相趙普的對話,明確認為唐亡於藩鎮。

    這話不能說錯,但是嘛,越讀史書越覺得,可能沒那麼簡單。細品唐史,你會發現,也許藩鎮不僅不是唐滅亡的原因,甚至可能是唐在安史之亂後還能延續一百五十年的真正原因。

    藩鎮?

    對,藩鎮。它其實對維持唐的統治是有利的。

    不信,我們來看看兩個古人的評價。

    一個是李綱,著名的主戰派大臣:

    “皆賴方鎮相與掎角以定其亂,則方鎮之兵不得謂無功於唐”

    另一個是誰呢?秦檜。著名的漢奸賣國賊。

    “使異日士卒精練若唐藩鎮之兵,將相得人若唐肅、代之臣,大金之於中國能必其勝哉”

    什麼意思呢?一個大忠臣,一個大奸臣,對唐藩鎮的評價卻都是非常正面的。

    原因何在?

    秦檜言唐藩鎮兵“士卒精練”,李綱言“方鎮相與掎角以定其亂”。

    也就是說,藩鎮兵戰鬥力強。廢話,你戰鬥力弱,就讓別的藩鎮或者中央吞併了;其次,藩鎮割據,地盤都不大,而且互相牽制,誰也吃不掉誰。這就保持了一種恐怖平衡。

    由於藩鎮都沒有絕對的實力,所以諸侯其實也是不敢異動的。因為你一動,唐天子就可以調遣藩鎮兵滅掉你,恢復彼此間的平衡。

    比如,上了中學課本的“李愬雪夜入蔡州”,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叛亂,平亂的是隨鄧節度使李愬,今天的湖北隨州河南鄧縣等地的節度使,其實也是藩鎮,只不過忠於中央罷了。

    緊隨吳元濟叛亂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叛亂,唐憲宗是調遣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諸鎮節度使平定的。大兵壓境之下,李師道被部下所殺。

    這裡可能說的有點遠。但其實不是。

    唐後期的藩鎮割據,使得唐沒有一個明確的權力中心,反而延長了它的壽命?很玄妙是吧?一點也不。相比較的是宋,強幹弱枝,中央禁軍實力很強,軍隊大都集中於卞梁也就是開封。這樣看起來中央容易壓制地方,地方不容易造反,但是強大的中央禁軍如果崩潰,局面就再也無法收拾,北宋也就崩了。

    沒有極其強大的中央反而使得唐的生命力異常頑強,是不是很好玩?因為敵人找不到攻擊重心。

    再打個比方,人是很容易乾死的,砍掉腦袋就死掉了。但是蚯蚓不行,砍成十七八段它還活著。它沒有把生命都集中於腦袋那一點。

    唐就是這樣一條百足蟲。很難乾死。

    至於有人把晚唐看做周天子,那是真的小看唐了。

    唐中央雖然不具備北宋禁軍那樣強大的碾壓優勢,但唐代宗使用哥舒翰的神策軍重建中央禁軍以後,雖不能完全割除藩鎮,但威懾藩鎮還是綽綽有餘的。

    神策軍在平亂時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通常的局面是神策軍為主體,藩鎮配合。

    比如元和元年,也就是806年,西川節度使 劉闢(大耳兒,你好兄弟穿越了)叛亂,就是神策軍為主力平定的。

    地方互相牽制,中央有神策軍具備相當實力,這使得唐的整體局面頗為穩定。丟掉一個都城,很快就能借助諸侯的力量打回來。

    這種平衡局面直到黃巢造反才徹底改變。黃巢流竄攻擊的方式破壞了藩鎮間的這種平衡,很多藩鎮被消滅,存活下來的朱溫李克用秦宗權楊行密等人都趁機兼併其他藩鎮,擴充地盤。這個時候的唐皇室才有點周天子的意思。但這個時候,離唐徹底滅亡也就是二三十年了。

    也就是說,藩鎮不是唐亡的原因,黃巢打破藩鎮平衡才是唐亡的真正原因。

    其實,藩鎮割據高潮期,唐的局面反而是比較好的。因為藩鎮之間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勵精圖治,所以大家都積極支援農耕,鼓勵商業發展。唐割據時期是中國商業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商業發達,才有關稅嘛。

    歷史需要細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oracle資料庫轉成mysql資料庫連庫字串應該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