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晨講講講

    讓他把錢送回去,理由孩子會想,這個問題有點問題,都12了上初一了。不是什麼大事。還有就是得多缺錢。商場怎麼讓出來的。

  • 2 # 蟲二歲月

    對於孩子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對孩子教育的關鍵,下理恰當,孩子能朝著正面發展,處理不好,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有著重大影響。

    問題中是不滿十二歲的小孩子,不滿十二歲應該十一歲以上,十二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有了自己的主面判斷能力,不像兩三歲的孩子那樣,沒有自我約束和判斷能力。

    首先是要弄清原因。快十二歲的孩子了,應該明白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但為什麼還這樣去做?

    原因大致為三個:

    第一個是平時可能有這方面的習慣,這種原因是最可怕的。第二個是因為自己特別想吃或想擁有,在乞求家長時遭到家長的拒絕和呵斥,無奈中經過思想鬥爭,最後佔有慾佔了上峰。第三個是為了滿足自己心中的"愛“的想法,也有可能是這種食物奶奶或爺爺沒吃過,他們在孩子面前曾經表現過想嘗一下,可孩子自己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又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便自做主張,用了錯誤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愛“。

    其次是要正確引導。

    如果屬於第一種原因,作為家長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當成為習慣時,就不太容易改變,但對於快十二歲的孩子,也不能採用過激的方法,同時一般的說理教育肯定起不到作用了,說的多了他是左耳聽,右耳扔,最後基本上什麼也記不住,習慣照常進行。這個時候,要採用一些”刺激“方式。如多帶他去一些警示教育基地看看,在家多抽時間陪孩子聊聊天,一起讀一些有關懷習慣帶來人生最終的壞結果的書籍或電影,記往,這種刺激方式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有成效的,必須堅持一段時間,也許半年或一年,期間一定要嚴格看管好,不要讓他再次接觸到這種拿東西的快感。如果屬於第二種原因,家長也應考慮一下自身的原因。生活中,新生事物很多,當然也不能只要孩子需要就完全滿足他,這裡指的是家長的態度問題,在對孩子拒絕的時候,是採用粗暴的形式還是輸入道理的形式。家長粗暴的拒絕形式很容易促生孩子的這種行為。第三種原因就另當別論了。但是要記住,不管孩子的目的是多麼的高尚,但為了高尚的目的所犯的錯誤還是自己要成擔的。這種原因透過講道理就能使孩子明白,也是最好改變過來的。

    不管什麼原因,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絕對不可以有的。快十二歲的孩子,可以自己來承擔自己的錯誤了,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已去跟店家道謙,並給店家進行補償。這個時候,家長可以事先跟店家勾通一下,把情況向店家說明,在孩子勇敢道謙後,店家適當的批評後還要給他這種勇氣以表揚,並鼓勵他以後永遠的不再犯這樣的錯誤,讓孩子透過這件事能記在心裡一輩子。

    從家庭情感上來說,作為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要適當的讓孩子有個滿足感,對於一些孩子好奇的事物,家長最好能陪著孩子一起來解來他的好奇心,不要用粗暴的一句話來解決。

  • 3 # 自信15602

    送回去並向商場道歉,或回到商場把錢付掉並道歉。同時告訴寶寶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付錢才能拿走,接著就回到商場處理

  • 4 # Elegant

    孩子拿(或者說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一種常見的行為,當人們調查後,會驚訝地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這樣的孩子家庭沒一個是貧困家庭。既然不窮,那還偷拿別人的東西,這就值得家長深入思考了。

    我的一個同事,她是副教授,孩子的爸爸是高中高教,到初中快畢業了,還偷拿別人手機,而且還不知一次。她的媽媽找到我,問是咋回事?我問她:你們是不是管孩子比較嚴,尤其是用錢方面?她說:她爸爸摳得比較緊,怕孩子學壞。這就是問題的根源,孩子的正當要求不能滿足,在他們青春期完成之前,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偷盜”行為。

    家長不要責怪孩子,要和他們談,儘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說明這種行為到社會上會給自己帶來很大麻煩,會讓你舉步維艱,所以必須強迫自己改正。過去是爸爸媽媽錯了,以後凡是你需要的,我們都會滿足你的要求。

    這樣就會解決問題。如果你罵他:你這個賊,這麼小就偷人,長大了還了得,我們缺你的了,還是欠你的了?你把我的人丟盡了!那就祝賀你,會把他培養成一個真正的賊!

    對了,我同事的那個女孩已經大學快畢業了,再沒發生那不愉快的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裡有一股臭味,有白鼻涕流到咽喉部,如何才能去除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