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學達人

    我來講一下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吧。

    早年的司馬相如是個窮酸書生,司馬相如的外表長的高大威猛。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帥哥一枚。

    其實他如長的帥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他有一門藝術特長。

    那就是琴彈得賊特麼的好。

    有了這一項絕技,不去泡妞那簡直就是浪費了。

    家在成都的司馬相如看上了誰呢?

    當時全國首富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

    那麼要怎麼去接近這個富家女卓文君呢?

    畢竟自己是窮屌絲,人家是首富家的女兒。

    可謂是真真正正的白富美。

    還好,司馬相如有個好朋友在臨邛縣當縣長。

    正好卓王孫就是在臨邛縣生活。

    於是,司馬相如和縣長商議後,

    為司馬相如搞了一個過度包裝,虛假宣傳。

    這個宣傳把司馬相如抬得老高了,這件事傳到了卓王孫那裡。

    卓王孫聽說,他們臨邛縣的縣長想見一個書生還特麼要約。

    就是約還不一定能見到。

    卓王孫很好奇,覺得能幫縣長約到這個書生(司馬相如)就好了。

    於是,卓王孫開始運作這件事。

    首富一出馬,所有的事基本上還是能搞定的。

    縣長和司馬相如來到卓王孫的府上用膳。

    其實這件事是縣長和司馬相如提前商量好的,

    司馬相如來這裡就是為了泡卓王孫的閨女的。

    卓文君透過門簾看,到了高高帥帥的司馬相如,

    只看了一眼,她的內心小鹿亂撞。

    她表示很喜歡,這時候司馬相如也看到了她。

    司馬相如為了進一步吸引卓文君,就開始彈琴了。

    這琴聲飄到卓文君的耳朵裡後,卓文君又是春心蕩漾一番。

    表示此生非司馬相如不嫁。

    兩個人在當天夜裡就私奔了,卓文君來到司馬相如家裡。

    這特麼是人住的地方嗎?

    只有四面牆,還特麼透風,嗚嗚地。

    不過,卓文君還是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幾天的。

    最後兩個人實在撐不下去了,只好回到臨邛縣。

    卓王孫給了他們錢財奴僕,他們的日子才好起來的。

    可是,就在他們最甜蜜的時候,

    漢武帝無意中看到了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然後感嘆不已。

    漢武帝感慨道,我要是能和司馬相如活在同一個時代該多好呀。

    這句話正好被一個太監聽到,他告訴漢武帝。

    您就是和他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是我老鄉叫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來到朝中,做了高官。

    這時候的文君還在家裡,身在都城裡的司馬相如耐不住寂寞

    想要納妾,這件事被卓文君知道了。

    於是,卓文君寫了一首詩給他。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

    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到這首詩,慚愧不已,才打消了納妾的想法。

    最終卓文君用才華征服了他。

    不過,據專家考證這首詩絕不是卓文君寫的。

  • 2 # 萬卷縱橫眼欲枯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西漢著名辭賦家。他年輕時喜歡讀書練劍,曾擔任過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這並不是他喜歡的職位,他覺得自己的才華沒能得到賞識。後來梁孝王劉武來朝見景帝,司馬相如認識了劉武的門客鄒陽、枚乘等辭賦家。司馬相如後來因病辭職,就去梁地做了梁孝王的賓客,也就是在此時,他為梁王寫下了那篇著名的《子虛賦》。

    但是,時間不長,梁孝王就去世了,司馬相如只能返回老家成都。他家境貧寒,生計艱難。臨邛縣令王吉是他的老朋友,就說:“長卿,你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也不太順心,來我這裡看看吧。”司馬相如就去了臨邛,住在城內的一座亭子裡。王吉每天恭恭敬敬地去拜訪他,一開始,他還以禮相見,後來,乾脆稱病不見。但是,王吉對他卻更加恭敬了。

    臨邛縣裡最有名的富人是卓王孫和程鄭,二人商量說:“縣令來了貴客,我們得備辦酒席請一請他,正好把縣令也一起請來。”

    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相貌美麗,精通音律,而且文采出眾。她十六歲時嫁人,沒過幾年丈夫就去世了,守寡後住在孃家。卓文君早就聽過司馬相如的名聲,酒宴之時,就在屏風後面偷看他。司馬相如假裝不知道,卻在撫琴時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卓文君聽出了他琴中的心意,而且被他的氣度和才華所吸引,也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又派人重金賞賜侍者,向卓文君轉達自己的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在深夜逃出家門,和司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孫非常生氣,他說女兒太也不成器,自己雖然不忍心傷害她,但不會給她一文錢。

    二人回到司馬相如的家中,家裡一無所有,難以為生。硬捱了一段時間後,文君對相如說:“不如我們一起去臨邛,向同族兄弟們借點錢,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何必困苦成這個樣子!”他們就又來到臨邛,司馬相如把自己的車馬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卓文君親自站在壚前賣酒,司馬相如與僱工們一起洗滌酒器。

    卓王孫感到沒臉見人,就關在家裡不出來。一些兄弟和長輩就勸他:“你又不缺錢,文君已經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他雖然貧窮,但是個人才,況且又是縣令的貴客,怎麼年讓他們受這樣的委屈呢?”卓王孫無可奈何,就分給卓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她出嫁時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這樣,他們回到成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就是歷史上“文君夜奔”和“當壚賣酒”的典故。

    後來,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又因為《上林賦》被封為郎官,成了皇帝手下炙手可熱的人物。

    據說,時間一長,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妻子已被他厭棄,他打算納一個茂陵女子為妾,就給妻子寫了一封只有十三個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看了,一下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聰慧如她,豈不知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無憶,他們之間已沒有過去的回憶了。她心如刀絞,淚流滿面,一連幾天無法入睡,最後寫好一封家書寄給丈夫。

    司馬相如開啟書信,先看到的是一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在詩的後面,附有一段書信:“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據說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為妻子的才華而驚歎。他回想起過去的夫妻恩愛,感到萬分羞愧,從此再也不提納妾之事。兩人最終得以白頭偕老。

    這首《白頭吟》是漢樂府裡的名篇,但究竟是不是卓文君所寫,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最早記述這首詩的作者是卓文君的是葛洪的《西京雜記》,但《西京雜記》是筆記小說一類的作品,並不是十分可靠。更早一些的樂府詩集沒有把《白頭吟》的作者寫成卓文君,後來對漢樂府進行編錄及整理的作品也沒有提到。現代許多人也認為,像《白頭吟》這樣成熟的五言詩,不可能出現在西漢時期。

    所以有人說,包括《白頭吟》和“十三字信”,都不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真實的事情,只是一種民間的“司馬相如現象”。

    在民間故事裡,卓文君看了司馬相如的十三字信,還作了一首《怨郎詩》回覆他: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不可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飄零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

      

    這首詩就更明顯和卓文君無關了,“百無聊賴”一詞是在卓文君死後幾百年才出現的,而且西漢時期,“轉世“”這一說法也沒有流入中原。按照歷史學家王立群的觀點,這首數字詩應該是宋末以後出現的,因為這是元曲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幹樹藤有蛀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