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81304682422

    展開全部

    堅守心靈的底線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質莫過於能堅守心靈的底線。為人一世,當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心靈的底線是做人的基石,是處世最起碼的準則,堅守心靈的底線,做一個真正的人。

    當屈原懷抱大石走向汨羅江時,那句“舉世渾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應該還在身後迴盪。“人誰又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者乎?”這是他的告白。他不願隨其流而揚其波,於是他作《懷沙》之賦,走到江邊,他回首一瞥,看見了郢都,看見了秦軍長驅直入的狼煙,閉上眼後,一扭頭就堅守了心靈的底線。他躺在了江底,卻站在了天地之間。

    汨羅江的水在靜靜地流著,是在訴說什麼,抑或是在暗示著什麼?我默默感悟,思緒飛揚。

    每當素琴飛聲之時,彷彿仍可以感受到嵇康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慨。無論是俯首請以為師的三千太學生,還是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都不曾令他猶豫。是生,只須他低頭一句話,但他卻揚眉說了一句“拿琴來”,於是,結果是死。一曲《廣陵散》為他的生命劃上了句號,在悠揚的琴聲中,他用生命堅守了心靈的底線。

    那一曲絕響,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真正的嵇康,即使是面對死亡,他也沒有讓自己的心滑落到那底線之下,他是個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說在無垠的歷史天空裡,嵇康是顆閃亮的明星,那麼,陶淵明呢?

    溪流淙淙,菊香陣陣,陶淵明賦詩之聲隨縷縷清風飄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耳,心遠地自偏……”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在南山的幽菊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窈窕尋壑,亦崎嶇經丘,在悠然自得中遠離了汙濁的官場,堅守了心靈的底線。

    不可置否,陶淵明亦可熠熠生輝於歷史的天空,泰然立於天地之間。回眸歷史,我還看到了蘇武,李白,岳飛等好多堅守了心靈底線的先賢,他們傲然於天地之間,讓所有逾越了心靈底線的人無地自容。

    堅守了心靈的底線,任那天空陰霾昏暗,任那大海濁浪排空,任那山雨欲來風滿樓,自可,泰然自若,在那心靈的天空,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閒看亭前花飛花落。

    逾越了心靈的底線,就算你有傾天大權,你看到了墓前的跪像了嗎?那是千載罵名,那是遺臭萬年;逾越了心靈的底線,就算你集萬千榮耀於一身,你可想到日日夜夜心靈的折磨是如何的生不如死?

    水堅守了底線,可為人類造福,逾越了底線,則是千里****,民不聊生;火堅守了底線,可供人類取暖,為人類照明,逾越了底線,則是家毀人亡,生靈塗炭;人堅守了底線,可名垂青史,流芳萬世,逾越了底線,則會被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人啊,無論什麼時候,你是處江湖之遠也好,是居廟堂之高也罷,都要堅守心靈的底線,這樣才能安身立命,維護自尊,獲得他人認同,才能稱的上是真正人。

    ●幸福的底線

    俄國作家說過:“如果你手上紮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才對,幸虧不是紮在眼睛裡。”原以為這只是一種幽默的調侃戲謔,後來才發現,其實這也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智慧,且為許多賢達俊傑所服膺。

    一次,曾任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的富蘭克林.家中失竊,損失慘重。朋友寫信安慰他,回信說:“,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作家曾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他們實際上都是在為幸福畫底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底線也就各有不同。

    契訶夫的底線就是畢竟“刺沒有紮在眼睛裡”;羅斯福的底線則是,丟了東西卻沒有傷人,更沒有“丟人”;而長年為病痛所困的史鐵生底線更低,只要活著,“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

    在外人看來,他們都是不幸的,但由於給自己畫的底線很低,所以他們活得很坦然、很灑脫,也不無幸福感。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個總是覺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線劃得太高的人,期望值過高,慾望太大,結果與現實產生較大差距,於是痛苦就降臨了。

    譬如說,一個把幸福底線劃在得諾貝爾獎上的作家,志向固然遠大可敬,但他這一輩子都很難有幸福感,因為這種機會太渺茫了;而一個經常發表小豆腐塊文章的業餘作家,卻常常志得意滿,感覺良好,因為他的底線是:文章能發表就是幸福,不拘長短。一個把幸福底線畫在富可敵國上的大款,很難心想事成,自然也就無法快樂,哪怕他已經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掙小錢的民工心情愉快,了無掛礙。

    所以,腰纏萬貫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農夫幸福,身居高位的顯貴不見得就比街頭的小攤販幸福,學富五車的大學教授不一定就比幼兒園阿姨幸福。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幸福的底線不同,一個畫得太高,很難實現,一個畫得較低,很容易達到。

    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裡張老太太說得好:“啥叫幸福?醫院裡沒咱的病人,監獄裡沒咱的犯人,門口沒有討債的,這就是幸福!”退一步說,即便你遇到災難和不幸,這時候,適度地降低一下幸福的底線,也有助於調整心情,渡過難關,坦然面對生活。

    總之,倘若我們能學會把幸福底線畫得低一點,實在一點,離自己近一點,稍許努力便可實現,這樣,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就在身旁。

    ●道德的底線是什麼?

    有人講,華人缺乏安全感。

    下面,我來談一談安全感的三道底線。

    第一道:社會道德

    社會道德是一道最美好的底線。大家彼此間的信任,周圍人們典雅的舉止,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無不讓人覺得溫暖且安全。

    在這樣一個健康的社會環境下,每個人可以享受愛,快樂,體會到種種美好的感受。

    人性之美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更加謙讓禮貌,社會良性迴圈。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薰陶的人,自然是素質很高且健康的。

    所以,社會道德是人心中安全感及幸福感的第一道底線。

    第二道:法律

    煤體常說:法律是無情的。

    法律更該是公平的,他應該是社會價值觀的體現,而不該由所謂的精英欽定。

    當你受到無理的危害時,如果道德的大環境不能起作用,那法律一定要站出來講話,否則我們還能依靠什麼?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的社會性,人會保護群體裡的弱者。而不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人們納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對弱者進行保障,對公共環境進行建設,為大家營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

    所以,法律應該是安全感的一道最堅硬,最剛性的底線。

    第三道:信仰。

    這是心理健康的最原始的防線,也是最後一道。

    當法律,道德,輿論,一切的一切都偏離軌道的時候,人們只有相信信仰。

    有人說:當遇到苦難的時候才會想起神佛,就是這個道理。

    到人生種種不幸降臨到一個人頭上,又無力改變的時候,除了祈禱,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當壞人得不到懲罰的時候,我們除了祈禱,除了相信因果,還能做什麼呢?

    所以,信仰是我們大家心目中的最後一道底線。

    所以,這三道底線健全,是國家進步,社會和諧的關鍵因素。

    ●守住心靈的底線

    江河之水洶湧澎湃,滾滾向前,因為江河要奔赴自己心中的目標——大海。但是,它再怎麼洶湧,也難以超出兩邊的河岸。對它來說,河岸就是它流動的底線。

    自然萬物如此,人亦如此。每個人都要在心中為自己劃上一條底線,當我們向著目標奮進時,這條底線就將時刻約束著我們。

    商人的底線是要講究誠信。作為商人,總是唯利是圖。利潤,是他們追求的唯一目標。於是,眾多商人信奉著“無商不奸”的至理名言,拋棄了做人最起碼的準則——誠信。由此,類似於“假奶粉”的事件層出不窮,但他們的下場呢?

    商人超過了誠信這一底線,得到的只能是事業的失敗,甚至墜入罪惡的深淵。

    為官者的底線是要對百姓負責。作為幹部,作為人民的公僕,他們的責任是要為百姓謀福利。可惜的是,像蔡朝東先生那樣值得百姓十里相送的好官並不多見,倒是一大群“蛀蟲”屢屢現身。也許,他們曾懷著一腔熱血,一顆赤誠之心,信誓旦旦地許諾要為百姓、為民族奮鬥終生。但是,在“糖衣炮彈”面前,他們未能守住心中的底線,以自己的私利作為最高目標,向國家和人民伸出了他們罪惡的雙手。

    為官者若越過了為人民負責這一底線後,只能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普通百姓的底線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這樣一件事,一個家境貧窮的女孩憑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獲得狀元。在她急需一筆學費時,一家保健品廠找上門,許諾只要她聲稱自己堅持服用該廠產品,就可獲得一筆報酬。而這個女孩卻當場拒絕。或許少了這筆錢,她很難實現自己多年的目標——進入大學深造。但她守住了心中的底線,她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普通百姓超越心中這一底線,得到的或許是一輩子的內疚。

    每個人都應守住心中的底線,否則必將遭受懲罰。就好像黃河之水動不動就氾濫——即使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旦超越了自己的底線,也只能帶給人民苦難,遭受人民的咒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好聽的日本歌,要動感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