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楚楚i
-
2 # 而我一介草民怎得姑娘垂青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諡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諡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諡曰武穆,海瑞諡曰忠介。
-
3 # 小姐姐的媽咪
以下來說說怎麼區分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諡號”是怎麼回事吧;
廟號:
廟號的起源於殷代,一直都到清朝,廟號的特點是指在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這裡頭就是說白了要給他一個稱號,就是廟號了。第一個皇帝努爾哈赤廟號“太祖”,第二個皇帝皇太極廟號“太宗”,第三個皇帝順治廟號“世祖”,第四個皇帝康熙廟號“聖祖”,第五個皇帝雍正廟號”世宗“,第六個皇帝乾隆廟號”高宗“,第七個皇帝嘉慶廟號”仁宗“,第八個皇帝道光廟號”宣宗“,第九個皇帝咸豐廟號”文宗“,第十個皇帝同治廟號”穆宗“,第十一個皇帝光緒廟號“德宗”,在清朝把皇帝的廟號說錯了,那是屬於犯了大罪。宣統因為他退位之後是民國,所以他沒有廟號。
諡號:
什麼是諡號呢,就是皇帝死後要給他一個評價,給他一個稱號,叫做諡號。清朝十二個皇帝除了宣統,每一個皇帝都有諡號,諡號是有嚴格規定的,太祖努爾哈赤諡號先叫“武皇帝”後叫“高皇帝”,第二太宗皇太極諡號“文皇帝”,第三個順治皇帝諡號“章皇帝”,第四個皇帝康熙廟號諡號“仁皇帝”,第五個皇帝雍正諡號”憲皇帝“,第六個皇帝乾隆諡號”純皇帝“,第七個皇帝嘉慶諡號”睿皇帝“,第八個皇帝道光諡號”成皇帝“,第九個皇帝咸豐諡號”顯皇帝“,第十個皇帝同治諡號”毅皇帝“,第十一個皇帝光緒諡號“景皇帝”,第十二個宣統皇帝沒有諡號。
歷史上文人可以有諡號,但是不可以有廟號。
-
4 # 無功用行
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
廟號是專屬於帝王的;
諡號的使用範圍就大很多,帝王、諸侯、大臣、名人,這些地位較高的人,都能用。
若是複雜些的理解,需要講的內容就非常多。
廟號:
廟號不是每個帝王都可以擁有的,帝王駕崩之後,若是政績卓越,皇位繼承者可以召集大臣宿老公議,對其一生進行評價論定。這種公議是非常慎重、非常公正的,擁有廟號的皇帝會得到一個專有的供奉祭祀用的神廟。廟號的評定是一件對天道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事實尊重的大事。
廟號制度最初起源於商代。廟號文字的使用有很多規矩。一般用的都是褒義詞,或是譭譽參半的字眼。
如:高、太、世、顯、仁、宣、孝、中、英、穆、神、德。
廟號常用“祖”、“宗”。開創王朝的叫“祖”,後來的皇帝叫“宗”。
皇帝若是沒有廟號,那就只能與其他皇帝共用一個公廟了。
諡號:
皇帝可以沒有廟號,但諡號都會有。
因為諡號是對一個人物一生是非功過的蓋棺論定。往往用一個字眼就高度概括了一個人的生平。
諡號可以如此比喻:用一個字眼,或幾個字眼來書寫一個人幾萬字數的人物傳記。
諡號的使用有褒義詞,也有貶義詞。比如:
褒義的有:文、武、景、宣、莊等等。
中庸的有:懷、悼、惠、哀、思、衝等等。
貶義的有:厲、靈、煬等等。
年代越往後,諡號用的文字就越多。不是說某人難以用一兩字來評定議諡。而是浮誇。
-
5 # 光頭楊哥
我由於喜歡歷史,經常研究中國古代歷史 ,提別是皇家歷史,對題主出的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瞭解,下面我就先給大家解釋“廟號”和“諡號”各是什麼意思。在辭海中廟號的解釋是:帝王死之後,在太廟裡立室奉祀,並被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為廟號。
廟號這一稱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後歷代封建王朝的帝王都有廟號,一直傳承到清朝。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在皇帝死之後才會有廟號。
皇帝歸天后會進入太廟,在太廟裡會供奉一個木牌位來祭祀他。木牌位上面刻的字就是他的廟號。我這就拿清朝為例子,努爾哈赤廟號“清太祖”,皇太極廟號“清太宗”,順治廟號“清世祖”,康熙廟號“清世祖”,雍正廟號“清世宗”,乾隆廟號“清高宗”,嘉慶廟號“清仁宗”,道光廟號“清宣宗”,咸豐廟號“清文宗”,同治廟號“清穆宗”,光緒廟號“清德宗”。宣統皇帝溥儀是被退位的,一直活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所以他是沒有廟號的。他去世之後和普通老百姓一樣藏於公墓之中。
而諡號又是什麼意思呢?諡號,是指皇帝死後,後人根據他生前的事蹟給與的稱號,也可以說是皇帝死後,後人給他的一個評價。如上圖所展示,皇帝的諡號是很長的,而且有嚴格的規定,是不能出錯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就有29個字之多。這29個字的諡號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多的,沒有辦法,那個叫人家是開國皇帝,地位在那擺起的,後代皇帝那個敢和他平起平坐。
呵呵,綜上所述大臣、文人、士大夫在去世之後也可以有諡號,而廟號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如果中國古代那個平民老百姓,想冒天下之大不韙給自己祖宗來個廟號,那您就等到被滅九足被屠族的命運吧。
-
6 # 豈幾別客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而現在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一般是開國肇紀叫做“祖”,奮世之君叫“宗”。最初時候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只有文治武功的偉大帝王才有,比方說西漢時期只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到後來變成每個皇帝都有了。
一般來說,一個朝代只有一個“祖”,但是到後期情況發生了改變,一朝就有兩位“祖”。比方說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清聖祖。
宗就不一樣了,可以有很多。
而諡號就不同了,最大差別在於廟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而諡號則推廣到貴族甚至平民。它是對這個人一生的評價,一般貴族以兩個字最為平常,比方說“忠介”,“莊靖”等。皇帝則更長,古代諡號最長的應該是順治皇帝,長達二十多字,可謂是奇葩了。當然諡號也有惡諡,褒諡之分,比如說夏桀,商紂這些。
總之我們看到只要是“某祖某宗的”就是廟號,忠孝仁義這些的就是諡號。
-
7 # 深海的魚33
廟號僅限於帝皇,正統皇朝的皇帝廟號一般都是一個字,極少數有兩個字的。而且在漢代,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得要德行相配才有,比如漢太祖劉邦,漢世祖劉秀等,但從晉開始,基本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諡號就不僅僅是皇帝了,皇族官員都可以有,一般皇帝的諡號很長,一般都是選最後一個字,比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極少有皇帝被稱二字諡號的,但世祖劉秀因為太過於得人心,功勞太大,諡號兩個字,漢世祖光武皇帝,又比如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太宗是廟號,諡號是文,但貌似太宗皇帝得位都不正啊,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明太宗朱棣,後來明世宗皇帝在位,才把太宗的廟號改為成祖。另外,皇族和部分官員都是有諡號的,比如一字的親王,齊楚趙雍梁等,或者二字的郡王去世,都會上一字或者二字的諡號,稱呼就是封號+諡號,比如梁烈王,就是梁王諡號烈。到了大臣,那就得是做出巨大貢獻的才能有諡號了,大臣諡號最高的在宋以前是文,一字諡號,諡號的意思可以參考逸周書.諡法,諡號在絕大多數時候反應了皇帝和同僚對一個人的看法,比如寇準諡忠愍,秦檜後來諡謬醜。宋開始文臣的頂級諡號就是文正,比如范仲淹文正公等等,一個皇朝能諡文正的都是道德,才幹,忠誠都出類拔萃的,屈指可數,再比如曾國藩也是諡文正,從這兩個人就能看出來,不靠關係的話,要諡文正有多難。
-
8 # 東皇
諡號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諡號誕生於西周早期。
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
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自西漢到隋唐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文人和大臣可以用諡號,但是不能用廟號;
擴充套件資料
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諡之惡諡:如厲、野、誇、躁、伐、荒、煬、戾、刺。
平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上述三類諡號,一般屬於官諡。
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
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大致有以下幾種: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
太宗、聖祖發揚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世祖是中興之主。
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憲宗、宣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
寧宗過於懦弱。
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
高宗由盛轉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
文宗文弱無能。
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
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
熹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
9 # 浮生說歷史
概念不同
諡號:是指皇帝、妃子、諸侯、大臣或者是地位高的其他人,死後被世人所給的封號。
廟號:只有皇帝或者妃子死後將他們供奉在廟宇之中,以便後人祭拜或供奉。
使用範圍不同諡號:使用的範圍比較廣,門檻比較低。一般就算是大臣也可以使用。皇帝、妃子的諡號一般是由當朝禮冠擬定,皇上給予的;大臣的諡號是由皇帝親自授予的。
廟號:只有皇親貴族才能夠享用,因為這個規格比較高,普通大臣除非真的太高的功德否則也不至於到世人立個廟去歌頌他的地步。
長度不同諡號:諡號可長可短,比如歷史上諡號最長的皇帝就是清朝的開國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其諡號為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居然長達29個字。
而且這種諡號中間根本沒有停頓和標點,讓人很難理解它的意思。其實前面這一長串都是對皇帝的稱讚詞彙。
廟號:廟號一般比較簡便,好稱呼。廟號多用“祖”或者“宗”字。
比如上述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清朝的開國皇帝,所以被稱作是清太祖,有開端開始的意思。在之後的皇帝就只能稱作宗,比如唐高祖之後就是唐太宗、唐高宗等等。
總的來說,在叫法上面一般將廟號放在諡號之前,因為諡號太長太過複雜。或者後人乾脆就直接刨除掉諡號,喊其廟號的。
-
10 # 大羅757961207
諡號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諡號誕生於西周早期。
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
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自西漢到隋唐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文人和大臣可以用諡號,但是不能用廟號;
擴充套件資料
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諡之惡諡:如厲、野、誇、躁、伐、荒、煬、戾、刺。
平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上述三類諡號,一般屬於官諡。
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
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大致有以下幾種: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
太宗、聖祖發揚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世祖是中興之主。
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憲宗、宣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
寧宗過於懦弱。
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
高宗由盛轉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
文宗文弱無能。
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
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
熹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諡號百度百科 廟號
-
11 # 妖鬼錄
諡號
是為了評價過世的帝王、大臣等生前的功過。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周朝天子、各國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諡資格;漢朝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諡資格;
唐朝只有三品以上有得諡資格;這三種是官諡,即朝廷給的
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諡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諡
諡號,有美諡,平諡,惡諡,宋朝之後規定不作惡諡。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
美諡,有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等;
平諡,有懷、悼、愍、哀、隱、幽、衝、夷、懼、息、攜、恤、願、儆等帶有同情色彩;
惡諡,有誇、躁、伐、荒、煬、戾、刺、虛等
對於諡號,可以看一下《逸周書·諡法解》,就知道每個諡對應的會是什麼情況。
廟號廟號顧名思義就是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只是繼續發展了商朝的諡號制度。到西漢才再次傳承,但是非有大功大德者不配享有廟號。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唐之後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評論功過作用。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雖然一般廟號不參考諡號選擇,但是由於唐之後廟號逐漸取代諡號的蓋棺定論作用,所以,也形成褒貶之意
褒義如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
太宗、聖祖發揚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世祖是中興之主;等
貶義如
寧宗懦弱;高宗由盛轉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好玄虛‘’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等。
-
12 # 文蹤旅跡
我們是禮儀之邦,講究蓋棺定論。意思是人離開世間之後,一般要給一個評價。
簡單地說,廟號和諡號都是古時候對死者的一種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謂。
(圖為漢武帝諡號)
不同的是,廟號古代帝王死後,給他在太廟裡奉祀時追尊的名號。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褒貶或同情的稱號。首先兩者的使用範圍有一定的差別;二是兩者的內容不同,廟號是追尊祖宗之號——都是褒揚之詞,諡號是評價性的詞語——有褒有貶;三是廟號用字很少,一般是一個頌揚性的字加上“祖”或者“宗”字,諡號一般是一個評價性的字加上一個“帝”字。
(唐太宗李世民廟號)
關於廟號——祖先走了,他的精神和大德還在,後人要記著祖先。怎麼辦?得弄一個專門的場所把德行宏廣的他們供著,這個場所便是廟。周代以前,天子五廟,中為始祖廟,兩邊分列父、祖父、曾祖、高祖(稱作“四親”)四廟。到了周,五廟之上又加上了文王、武王二王,出現了七廟。祖祖輩輩往下傳,供奉的祖先多了,便要有先後順序,要有稱謂,古人想了個辦法,就是給追加一個頌德的名稱,廟號就這樣產生了。比如漢高祖、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等等,用字更是非常講究,高、太、成、仁、英、孝、穆、神、光、思等等。但一般來講,對取得天下的皇帝用“祖”,治理天下的皇帝用“宗”。
(唐高宗李治廟號)
關於諡號——評價死去人物功過的文字。評價自然有好壞之分,像文、武、睿、明、景、康、莊、宣、懿扥都是比較好的諡號;像厲、靈、煬都是評價差的諡號;還有表示同情的諡號,比如哀帝、思帝等等。當然這些都是諡號中的“官諡”(簡單地說諡官方評價),還有一種私諡(對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物,其親戚門生等給予的評價)。
對有些皇帝,還有廟號諡號一起用的情況;對有些皇帝既不用廟號也不用諡號;有些皇帝還用的是年號等。
廟號追尊和諡號確定的具體情況還十分複雜,這是與當時具體人物的具體情況有關。本答案只好簡單地梳理一個線索而已。
-
13 # 西坡李氏
超簡單。
諡號是對皇帝的評價,所以文帝、武帝、太武帝……什麼什麼帝就是諡號。
廟號是皇帝在太廟裡的牌位,列祖列宗才能在太廟裡,所以太祖高祖文宗武宗……什麼什麼祖什麼什麼宗就是廟號。
是不是?
-
14 # 公子皇羽
要知道廟號和諡號的區別,我們首先要知道二者的起源和定義!
廟號是古代帝王死後被供奉於太廟時候的稱號,始於商代,後代對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廟號的追尊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即某某祖(明太祖)、某某宗(唐太宗)之類。
諡號是對死去的皇帝、后妃、諸侯、大臣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照去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是對一個人的蓋棺定論。
因此不僅僅皇帝有諡號,大臣、后妃甚至普通人都有可能會有,皇帝的諡號就是對一個皇帝的最終評價!諡號的字數不一,長短不定,分為“美諡”、“平諡”、“惡諡”等等。在魏晉南北朝以前,對於為死去皇帝的追尊廟號很嚴謹,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廟號,尤其兩漢二十多位皇帝,只有七位擁有廟號,但是每一位帝王都有諡號。魏晉南北朝後,廟號開始氾濫,到唐代及以後,幾乎每位皇帝都有廟號,而且這時候為滿足統治者虛榮心,對皇帝的諡號文字開始變長,唐高宗以後基本都超過四個字,明朝時達到17個字,清代則更長。廟號、諡號連在一起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就應該是漢世宗孝武皇帝,咸豐皇帝則是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簡稱清文宗顯皇帝)!
-
15 # 林鹿蘋
廟號:皇帝於廟中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起初只有四個,即太高世中。以做太廟立室奉祀特起之名號。之後王朝時有更替廢棄,但得到擴充,如太祖太宗高祖世祖等等。
諡號: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來自百度詞條諡號。
對故去之人進行評價,蓋棺定論,字數不一,用諡號概括,始於西周。歷史沿革,君王名臣皆有諡號傳世。
-
16 # 四川達州人
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宗廟中的代號。
廟號最初很嚴格,也就是祖有功,宗有德。只有具備重大功勳的皇帝才有廟號。譬如漢太祖劉邦,他的兒子惠帝劉盈就沒有廟號,只能掛在父親劉邦的廟中接受祭祀。而漢景帝即便有平定七國之亂,安民生養的功勞,死後依舊被大臣們認為只是延續漢太宗文帝的政策,也沒有撈到廟號。所以漢代皇帝一般都以諡號來稱呼而非廟號。
曹魏時期,曹叡鬧了笑話,濫祖稱宗,還給活著的自己上廟號,笑死天下人。不過這之後隨便哪個皇帝都有廟號了,也就一般以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唐高宗,宋太祖。
諡號,分為官諡,私諡。也就是依據諡法對一個人的一生進行精煉的總結。所以大臣甚至一般士大夫都可以有諡號,不僅官方可以給,朋友親屬也可以給諡號。比如漢武帝的武,就是後面皇帝上的諡號。再比如曾國藩的文正,也是官方給予的諡號。
後面,由於給皇帝上的追諡越來越長,更是美麗辭藻的堆砌,也沒誰能記得20多字諡號,所以明清時期皇帝乾脆就以不變的年號稱呼。譬如很多人知道雍正是年號,可廟號清世宗,諡號為憲有多少人知道呢?
-
17 # 呂秀才說
廟號是帝王或后妃去世後被寫在太廟排位上的稱號,長長的一大串。諡號是帝王或后妃去世後被授予的一個稱位,很簡略:太祖,太宗等,當然有些功臣也會在去世後被贈予諡號:文正,武穆等等
-
18 # 忽局老同志
諡(shi)號:諡號為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諡號出現於西周時期。
像文、宣、景都是不錯的諡號,像靈、厲都是惡諡。(具體可以瞭解諡法,上面有詳細的介紹的,另外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比較特殊。 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我們瞭解一個皇帝的諡號可以瞭解他的為人和他時代所發生的一些時期。
而廟號: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漢代的廟號特別少)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君主死後,會有多個廟號,廟號並不唯一,這是追尊、改諡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清朝的乾隆就是這個)、顯宗、肅宗等。(就是帶祖和宗的,當然也有追封的比較特殊的一些廟號,如宋宣祖趙弘殷這樣的,在古代的一些時期以後,由於普遍美諡的存在,廟號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諡號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如宋仁宗就是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不過像明清時期,我們一般叫皇帝的年號,因為那時皇帝基本不改元。(像宋代或者其他時候,一般皇帝登基或者換宰相或者天災都有可能改元。)
回覆列表
古代的帝號包括年號、尊號、諡號、和廟號。就唐太宗李世民來說,年號:貞觀,尊號:天可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廟號:太宗,當然,還有國號:唐。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自西漢到隋唐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文人可以用諡號,但是不能用廟號;
在中國古代,統治者或是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們另起的稱號為諡號,如”武“帝等;古代的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後,朝廷會根據他們生前的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即諡號;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諡號誕生於西周早期,周文王、周武王等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