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湮滅的足跡

    這個問題問的好。如果是諸葛亮領兵伐吳,憑藉諸葛亮的小心謹慎和足智多謀一定不會給東吳有火攻的機會。

    諸葛亮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擅長使用火攻的人,當劉備大軍駐紮樹林的訊息一傳到諸葛亮那裡,他立馬意識到大事不好,痛心疾首地說到“是誰讓七十萬大軍駐紮樹林的,定斬此人,如果敵人使用火攻我軍必敗”。然而這個決定正是劉備本人做的。

    劉備深懂用人之道,但論計謀他絕對不如諸葛亮。所以如果是諸葛亮帶兵伐吳,劉備負責穩住大後方,那麼歷史很可能會改寫。

    但這種假設是不會成立的。為什麼這麼說,劉備之所以一定要親征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第一,劉備伐吳打的是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劉備一直以來以仁義著稱,而關羽又是他的二弟,感情深厚,既然是為關羽報仇一定要親征才能展現自己的誠意和決心。 第二,劉備剛剛在蜀中大勝曹操,又剛稱帝不久,這時候蜀軍氣勢正盛,在他看來打敗東吳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奉行聯吳抗曹的,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的統一天下的計劃也是如此。三國鼎立 聯合弱國來抗衡強勢的一方是生存之道 唇亡齒寒 東吳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諸葛亮一直以來敢攻打曹魏也正是這個原因,東吳屬於弱勢一方,只要打敗了曹魏到時候東吳就不足為慮了。 如果讓諸葛亮負責伐吳,就違背了他自己的曾經對東吳承諾,在赤壁之戰聯吳抗曹時諸葛亮表達過自己聯吳抗曹的觀念和決心,所以即便打敗了東吳也征服不了東吳的人心。而且其實諸葛亮其實並不贊成伐吳,但他也知道以劉備的個性是一定不會聽他的。所以他只能坐守漢中。 冥冥之中都是天意啊!

  • 2 # 一貳一橙

    按照問題的說法,那孫權就不會安排後起陸遜坐鎮前線了,而是會讓繼承魯肅遺志的諸葛瑾擔綱主演,然後在夷陵戰場上就會出現這樣有趣的一幕:

    諸葛亮:大哥,你瞅啥?

    諸葛瑾:老二,瞅你咋地?

    諸葛亮:大哥你再瞅一個試試。

    諸葛瑾:試試就試試。

    諸葛亮:大哥,你瞅啥?

    諸葛瑾:老二,瞅你咋地?

    ……

    如此重複再重複,“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一直吵下去,可就是不動真格,留下兩軍將士原地凌亂,最後因兩軍糧盡,各自罷兵回家,戰場上的勝負將會變為桌子上的談判。夷陵之戰時,劉備以怒興兵,深入敵陣,犯了兵法大忌,導致最後的慘敗。“(陸遜)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屍骸漂流,塞江而下。”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的關係沒有劉備那樣親近,自然也不會有劉備夷陵時的性格弱點,而且荊州對他來說也不過是一個踏腳石,他要的是“成霸業,興漢室”,漢室能復興的話,收回一個荊州自然也不在話下。所以諸葛亮出兵不會用全力,而會保持著他一貫謹慎的作風,攻下幾座城池後就駐軍不動了。

    至於孫權方面也是一樣的想法,他是既想得荊州,又不想和劉備翻臉,要不他也不用讓諸葛亮寫信給劉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陸遜大敗劉備後也不會止步於白帝城下了。現在荊州已得,蜀漢方面派來的又是希望聯盟抗曹的諸葛亮,戰肯定是打不起來了,孫權巴不得這樣,也就不會派鷹派的陸遜,而是讓鴿派的諸葛瑾去了。不過雖然雙方都不想打仗,兩國的兵力也得到了保護,可天下大勢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敵不動,我不動,這時候三方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吞併另外兩方,夷陵之戰打不起來,那北方的曹魏也就不會趁虛而入,而是把精力都放在更北的鮮卑等外族上了,所以就算之後孫劉聯盟一起出兵攻打曹魏,也不見得能佔到什麼便宜。天下還是繼續三分,並不會因為這場虛戰而有什麼變化。

    或許有人會問了:諸葛亮不和江東打,那回去之後劉備會放過他嗎?這就難免杞人憂天了,劉備既然派了諸葛亮去,那就是算好不打的,諸葛亮對待孫吳什麼態度,劉備心理和明鏡似的,同理諸葛亮也知道劉備的心思,出兵是為了給外人看的,如何在為蜀漢攢下面子之外,還有保持蜀漢的裡子,這才是這對千古君臣最應該考慮的。

  • 3 # 仨思

    伐吳的前提是關羽丟了荊州,關羽是劉關張三結義,那時候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伐吳是大戰略中的一步嗎?

    不是的。

    伐吳是劉備為了報仇,為了關羽之死一種不理智的行為。

    當時為什麼劉備執意要伐吳

    第一,劉備入蜀,天府之國,沃土肥沃,養兵將近100萬,足已傲視曹吳。

    第二,大家都認為吳國弱,劉備就覺得統領60萬,還吃不掉一個小小的吳國,那時候都認為吳國既周瑜、魯肅之後無人能統領江東大兵,內心膨脹。

    第三,當時關羽死於吳國,三國時期,打仗歸打仗,但是都是講義氣的,之前赤壁之戰就能看出來,兩國都不想將曹操處死,關於死之前也一樣,可誰知道吳下阿蒙偏不聽劉權的,為了報周瑜之死的仇,這事給鬧的,把自己害死了。

    再來說,伐吳諸葛亮領兵,這一步棋在諸葛亮心中是沒有的,當時戰略是取荊州,入蜀國,之後依託荊州、漢中直驅洛陽。

    可現實是丟了荊州,可是當時的情況諸葛亮是不想打吳國的,哪有最大的在哪兩個小的打仗之說,雙方都是消耗,曹操是多麼聰明的人啊,就算兩個不管誰贏了,最後的贏家的一定是曹操,坐收漁翁之利。

    除了劉備,蜀國再無二人伐吳。

    所以就不會有諸葛亮領兵伐吳之說的。

  • 4 # 尋城如幸

    看一下背景,呂蒙渡江,關公敗走麥城,後被馬忠擒殺;張飛被手下士兵所殺,又投於東吳,私人恩怨,備日日以淚洗面。公面上,荊州是劉備的發跡地,手下荊州兵又多,怎麼辦,破罐子破摔,伐!

    東吳,很龜的,兩次取荊州都是保證自身利益最大化,運用了最穩妥的方法。而且取就取了,往後幾十年也沒能去擴大戰果,就守著江東偏安一隅。

    一個認為他是軟柿子,一個人認為他是裝軟柿子。所以換成諸葛,就是走走過場。本來軍師也不願伐吳,欲聯吳伐魏的。

  • 5 # 哥哥123

    諸葛亮帶兵打東吳,他能贏嗎?諸葛亮的謀略還不如劉備的,好兵權,但少謀是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演義是把諸葛亮神話的無所不能,然而歷史中的諸葛亮軍事恰恰是他的短板,臥龍鳳雛,龐統才是純粹的軍事家,諸葛亮是政治家,諸葛亮真那麼牛逼,北伐成功過嗎?川蜀之地因為地處險要,易守難攻,中原大亂,戰爭不斷,基本沒有波及到川蜀之地,可以說川蜀之地的糧草也好,人口也罷,都優於中原地區,而且川蜀之地民風彪悍,比南方的東吳彪悍多了,可在諸葛亮手中,活生生的動搖了蜀漢根基,從劉備發行大錢榨取百姓錢財,諸葛亮出謀劃策到不同意劉禪安撫百姓,恢復國力的政策,強行北伐開始,就註定了蜀漢滅亡的悲劇。諸葛亮打東吳,不是我看不起他,諸葛亮根本就不是陸遜的對手,陸遜自小苦讀兵書及其它書籍,13歲被迫成為陸家家主,多年的沉澱使得陸遜雖然年輕,但更加穩重,因為和孫家的原因,陸遜處事更加謹慎,所以陸遜雖然年輕,但不比那些老甲魚差。為了陸家,陸遜絕對不許自己犯錯讓孫權抓住把柄,再次打擊陸家,對付這種人,諸葛亮不行,反而是早死的郭嘉佔有絕對優勢,郭嘉對於人性的把握整個三國無人相比,他就是現在的心理學專家,龐統可以和他打持久戰,但想擊潰陸遜還有些難度,龐統和陸遜對戰,就看誰先犯下錯誤,哪怕只是細微的小錯誤,都能決定成敗

  • 6 # 面對現實1976

    如果伐吳時是諸葛亮領軍,劉備坐鎮蜀中,結局和天下大勢會有什麼不同?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諸葛亮伐吳時領兵,以諸葛亮的戰略全域性觀會這樣佈署。劉備鎮守漢中,防止曹丕偷襲漢中。以趙雲為主將,魏延為副將領兵一萬,從今天廣元出兵,經涪陵攻擊荊州。諸葛亮自領大軍兩萬,用張飛為先鋒,水路齊進攻擊夷陵。

    1、夷陵會戰

    劉備就是在這裡被陸遜火燒連營,損失五萬兵馬的,這次諸葛亮來伐吳,不會給陸遜機會。陸遜面對蜀軍強大攻擊,也只有堅守不出以逸待勞方針阻擋蜀軍。諸葛亮面對陸遜堅守不出防禦政策,使用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用當地人熟悉道路善於走山路特點,出奇兵斷吳軍糧道。

    吳軍斷糧軍心必亂,諸葛亮乘機強攻吳軍城池,吳軍大敗斬朱然,潘璋,八千餘人,俘徐盛以下二萬餘人。只有陸遜在韓當保護下逃脫一萬多人。東吳車船、軍用物資全部被蜀軍激獲。此戰殲滅了吳軍有生力量,也讓吳軍再也無力抵抗蜀軍的進攻。

    2、吳軍的城下之盟

    諸葛亮帶領蜀軍乘勝追擊,直到被江夏城高大的城牆擋住步伐,北線戰場也傳來捷報,趙雲與魏延已經佔領當陽這個咽喉重鎮。南下和諸葛亮匯合攻擊江夏或北上攻擊荊州請諸葛亮定奪。諸葛亮審時度勢,派張飛帶領二萬降卒支援趙雲,把魏延替換回來,由趙雲,張飛領軍攻打荊州,收復被吳軍佔領城池。諸葛亮為什麼把張飛調離江夏這個主攻方向,那是因為張飛報仇心切,一直要打到吳國,活捉孫權。但是,此時的蜀國,還不具備吞併吳國的實力,東吳已被治理三代,民心所相也不可能立即接受蜀漢,佔領了也不可能穩定下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北邊有個大國曹魏,蜀吳戰爭短時間可以乘曹魏沒有反應過來打上一場,時間長了可就不好說了。

    果然不出諸葛亮的判斷,曹魏向襄陽、合肥分別增兵五萬,虎視眈眈有進攻東吳企圖。孫權在也沉不住氣了,雖然蜀漢兩次拒絕了和談,但孫權還抱僥倖心理望想曹丕出兵拉自己一把。時局惡化如此,也顧不上什麼尊嚴,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全權代表吳國和談,經過反覆談判,達成以下條款:

    一、江夏,荊州吳軍向蜀軍投降,保證府庫城池百姓人身財產安全。

    二、交陸遜、呂蒙家族給蜀國,以嚴懲陸遜的戰爭罪行。

    三、賠償蜀國因陸遜偷襲關羽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摺合糧食十億斤,分十年還清。

    四、恢復吳國偷襲荊州前的界線。割讓湖南以南廣東,海南,交趾做為戰爭賠償。

    五、雙方互換戰俘,施行一對一交換。

    3、夷陵之戰對天下走勢的影響

    蜀吳談判結束後,諸葛亮留魏延及五千兵馬鎮守江夏,自領大軍來和趙雲張飛匯合。諸葛亮用“詐降計”奪取了襄陽,斬殺曹魏守將曹真。徹底斷絕了曹魏對荊州的企圖,廣東海南交趾交割完成後,諸葛亮遷蜀國荊州部分士族土豪罪犯填充嶺南地區,派蔣苑張南分別領廣東,交趾牧管理該地區。

    此時三國的實力,蜀國由最弱小的一個國家,一躍成為第二,劉備因思念關羽過度,在收復荊州一年病逝,張飛也在知道劉備病死的訊息後吐血而亡。劉備傳位劉禪後劉禪拜諸葛亮為父,蜀漢軍政權力集中在諸葛亮手裡。曹魏因內亂無心南下,東吳在慢慢療傷,由於要賠償蜀國糧食,數十年都恢復不了元氣,蜀漢在諸葛亮帶領下,平定少數部落、土豪叛亂後,經濟軍事走向快車道。

    二十年後,諸葛亮由漢中、襄陽出兵,開始了北伐戰爭。鹿死誰手呢?

  • 7 # 臨石觀海

    我認為伐吳由諸葛亮領軍,劉備坐鎮蜀中,結局和天下大勢都會有很大程度的變化。首先劉備夷陵之戰慘敗源於對陸遜的輕視,犯了跟關羽失荊州一樣的錯誤,那麼我們拋開諸葛亮反對伐吳的戰略思想,以諸葛亮用兵唯謹慎的作風,至少是不會大敗的,從而使蜀漢的有生力量得以儲存,北伐的物資及兵力基礎會大大提高,能取得的戰績可能也不一樣了。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回顧一下劉備為什麼會在夷陵慘敗。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劉備因荊州被奪,大將關羽兵敗被殺,發動復仇之戰,他不顧群臣反對,決意出兵伐吳,有意氣用事,頭腦發熱的傾向。其二,當時的陸遜在劉備眼裡還是剛出社會的毛頭小子,而且在戰爭前期,蜀漢氣勢如虹,接連取勝,更是讓劉備掉以輕心。而之後天氣炎熱加上陸遜的龜縮防守,讓劉備心態失衡,從而導致決策連連失誤,也註定了劉備的失敗。

    那麼如果換成諸葛亮伐吳,結局會怎麼樣呢。

    首先,諸葛亮以理性著稱,失荊州雖然打擊了他“隆中對”時的戰略思想,但相對於他裡說,顯然吳蜀聯盟更加重要。那麼就算他出兵伐吳了,也不會有劉備的意氣用事。其次,劉備在陸遜堅守不出的情況下,怒火中燒,連犯兵家大忌,連不怎麼打仗的曹丕都看出來了,而諸葛亮生性謹慎,打仗都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故而不會有如此大的失誤。而東吳陸遜是一位軍事奇才,很大可能就是雙方僵持不下,鳴金收兵,最後握手言和,給雙方一個臺階,給劉備一個交代,然後永結同心,共抗曹魏。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後七日,破備書到。—《三國志》

    那麼如果蜀漢沒有如此無此慘敗,會對天下大勢有什麼影響呢。

    簡單的說,影響很大。

    因為夷陵之戰對於蜀漢打擊極大,是失荊州之後的又一次重創,物資兵力都受到了毀滅性打擊,而諸葛亮之後用了五年時間才讓蜀漢恢復元氣,從而進行了北伐,而北伐中的物資糧草欠缺問題還是相當嚴重,就算是這種情況下,依然給與了魏國很大的打擊,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

    那麼如果諸葛亮在基礎良好,兵員充足的條件下,他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戰績,而天下大勢也肯定會有所不同。

    補充:如果夷陵之戰不敗,劉備估計也不會這麼早死去,而劉備的識人用人之能還是相當不錯的,那麼馬謖估計也沒機會守街亭了,北伐也會有無限種可能了。

    總結: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而三大戰役無一例外都對後面的局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北方雄主的地位,赤壁之戰初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夷陵之戰更是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最終局面。而如果蜀漢沒有夷陵之敗,天下格局很有可能發生變化。

  • 8 # 智者無疆風清揚

    這個問題非常有想象力。

    事實上,諸葛亮和趙雲是反對劉備伐吳的,劉備也是看到諸葛亮和趙雲不贊成自己伐吳才憋著一肚子氣親自率領軍隊伐吳,諸葛亮坐鎮成都。

    劉備伐吳傾全國之力,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勢如破竹,勇不可當。孫權甚至已經放下身架提出和談,並開出優惠的條件,退還部分荊州領土,但劉備意氣用事,拒絕和談。從這點上說,劉備已經喪失了佔據政治軍事上主動的最佳時機。

    孫權被逼無奈,只好啟用年輕將領陸遜背水一戰,在猇亭大破劉備集團,斬殺蜀軍五在、六萬人,劉備狼狽逃竄至白帝城,從此以後,劉備集團江河日下,一蹶不振,諸葛亮迴天無數,病逝五丈原,時間不長,蜀漢滅亡。

    再來看以上問題,如果諸葛亮領兵伐吳,劉備坐鎮成都,參考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時的戰績就大概可以知道。諸葛亮用兵非常謹慎,第一次出祁山時,魏延曾經提出了子午谷奇謀,由諸葛亮率領大軍主力在祁山大道上迷惑擋住魏兵,魏延領奇兵出子午谷和諸葛亮會師潼關,諸葛亮就認為此計謀太過於冒險。所以,陳壽在《三國志》說諸葛亮“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寸土之功,這肯定和諸葛亮的謹慎有極大的關係,其次,戰爭本來就是一種冒險,諸葛亮是不會冒一點險,綜上所述,諸葛亮領兵伐吳不會有大的作為,理由如下:

    一、首先,諸葛亮和劉備的戰略思想不統一,戰爭目的不明確,伐吳是為了滅吳還是報仇?或是要回已經失去的荊州?諸葛亮是被動伐吳,戰術上應該不會有什麼奇思妙計,畢竟,吳是防守的一方,速戰速決是劉備集團的決策。

    二、其次,諸葛亮平生極為謹慎,走一步看百步,絕對不會如劉備一樣領兵冒進吳境二百多里。劉備集團出兵伐吳,此孫權集團的存亡生死之際,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劉備領兵來犯,東吳集團都會全力以赴,無形中加大了劉備集團伐吳的困難,這一點諸葛亮看的比劉備清楚,所以不會大規模進軍。

    三、即便是吳軍引誘退軍,諸葛亮也不會和陸遜長時間的相持,更不會在崎嶇的山中樹木繁茂的地方紮營。

    四、諸葛亮不會和陸遜長時間對峙,如果進攻不利,肯定會主動撤退。《三國志》記載:“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說,諸葛亮打仗不是他的強項。反觀吳軍的陸遜,絕對不是一個善茬,陸遜能奇襲荊州火燒劉備,遇上諸葛亮,陸遜再不濟也應該和諸葛亮是棋逢對手。

    誠如是,諸葛亮伐吳不會有大的作為,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也絕不會損兵折將,如果這樣的話,蜀漢雖然丟失了荊州這個軍事重地,出荊州伐曹魏集團的路被堵死,但蜀漢軍事力量不會損失。

    蜀漢從此在益州偏安一隅,已經沒有了地理上的優勢,只能是臥薪嚐膽,待天下有變,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好說了,或許,三國的歷史就要重新寫。

  • 9 # 星途史話

    或許蜀國會多堅持一陣子,但也只是推遲一些蜀國滅亡的時間,想要滅掉吳國統一天下仍然是不可能的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蜀漢兵力總投入略大於東吳,加上蠻兵約有八萬餘人。夷陵之戰結局是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病死。八萬多人對於蜀國來說確實算的上傷筋動骨了,一戰讓蜀國與其餘兩國實力差距再次拉大,統一天下的夢愈發遙遠。但後續諸葛亮北伐之時兵力,仍有十萬大軍出岐山,六出岐山無功而返,多數都是由於糧草無法及時跟上而迫不得已撤軍,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所帶兵力幾乎是達到了飽和狀態,如果軍隊更多或許沒到目的地糧草就沒了,所以夷陵之戰所損失兵力對蜀國雖是打擊,但並不致命。

    荊州已失

    再看伐吳之前,關羽小覷天下英雄,葬送掉了富饒的荊州,蜀國的實力被進一步削弱。或許,荊州的丟失才是最致命的,它的丟失所帶來的傷害遠大於八萬軍隊的全軍覆沒。單看地理位置,東漢末年的荊州,正好處於天下的正中央,在其東為東吳,其西為蜀漢,其北為曹魏。

    諸葛亮隆中對中曾經提到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往東可連吳會(吳郡、會稽郡,代指東吳),西通巴、蜀,是一個重要位置。而魯肅也曾對孫權說過:荊州跟東吳相連,從荊州可順水東下入吳,是東吳的門戶,必須由東吳控制,我們才能安全!吳蜀兩國力爭荊州,而劉備帶領大軍進攻東吳,兄弟情深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僅靠八萬大軍想要踏平東吳或許太過兒戲了,他的真正目的或是奪回荊州吧。

    伐吳時如果諸葛亮領軍打敗吳國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即使勝了,蜀國也許可以多活一陣兒,但最終還是難逃滅亡。

  • 10 # 大自在

    諸葛亮不會去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即使迫不得已去了,也會伐魏一樣無功而返。伐吳只會使曹操漁翁得利

    隆中對中明確提出要,東合孫權,北拒曹操。這是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大政方針,也就是說,在沒有消滅,曹魏政權之前,吳國和蜀國一定要聯手,因為他們任何一方都不足以抗擊曹魏。更何況,一旦吳蜀開戰,受益最大的無疑是曹魏。在諸葛亮的策略當中,曹魏是敵人,東吳是盟友。關羽之死,對於劉備來說,是私,聯盟的大政方針,是公。致使蜀國打敗了吳國,自己也會受到非常大的損失,大傷元氣。到時候曹丕就會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滅掉蜀國。所以諸葛亮,極力反對伐吳。而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可能也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諸葛亮明明知道劉備會失敗,但無力阻止。一是阻止不了,二是諸葛亮也明白即使真的失敗,還有西川根據地。

    劉備坐鎮蜀中,諸葛亮伐吳的結果

    第一種結果,諸葛亮是被強迫去的,所以會出工不出力。勉強對付一段時間,找一個缺乏糧草的藉口班師回朝!

    第二種結果,和東吳的陸遜互有勝敗,但由於,勞師襲遠,蜀中糧草供應不上。諸葛亮會無功而返,因為從陸遜和劉備的交戰中,可以看出,陸遜絕不是等閒之輩。他會利用各種地型優勢,和諸葛亮周旋。而且他也會像司馬懿一樣示弱,避而不戰。諸葛亮對避而不戰,這種方法是極其忌諱的。拖到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沒有佔到任何便宜。也只能班師回朝。

    但是諸葛亮去伐吳,不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不至於被,陸遜燒的大敗,陸遜善於用火, 而在三國中諸葛亮是用火的祖師爺。他雖然勝不了陸遜,但是卻能夠把帶去計程車兵完完整整的帶回來,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好的未來職業發展但離家遠的工作,和待遇一般但有更多時間的家庭陪伴的工作二選一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