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總叨叨
唐王朝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組織國內外的高僧進行翻譯經典,宣講佛法,主持修建廟宇。
由於唐朝的審美觀認為豐滿濃麗,熱烈奔放就是美的象徵。所以但是出現的大量的繪畫,造像,雕塑,陶俑等藝術作品都受這一審美觀的影響。當然佛教的造像和繪畫雕塑等作品也要迎合當時的審美取向,所以看起來佛祖也顯胖。
2、作為佛教的掌門人,佛祖當然是看透了世事,心無掛礙。人們常說心寬體胖,佛祖沒有心事牽絆,沒有憂愁,自然身體好,唸經打坐也不消耗多少體力,自然消耗熱量就少,久之如何不胖?
3、人們之所以將如來佛祖塑造成一個肥胖的形象,主要是表達一種積極樂觀,身體健康強壯的美好心願。作為眾人頂禮膜拜的佛祖如果是個瘦骨嶙峋,若不經風的形象,顯然不符合佛祖在人們心中的尊貴形象。所以人們在表現佛祖形象時都人為的添加了對於公認的健康形象的理解來進行表現。
-
3 # 冰凍水之王
如來本身並不胖。
佛教裡,釋迦摩尼開悟成佛陀前一直在極端苦行,都餓到皮包骨頭了,哪會有那麼胖。
即使是成佛後,去看看釋迦摩尼的各種站立坐臥像,也都是勻稱身材的偏多。
只不過各個時代審美不同,各種藝術作品又因為劇情需要,佛祖的體型才會有不同的形態。比如唐代以胖為美,胖胖佛就多一些。
-
4 # 一隻啊破豬
這麼大個領導沒有點分量怎麼鎮得住場面呢?你讓孫猴子做蓮花臺上試試協調不。再者說了,這領導麼應酬多各種聚會各種場面吃吃喝喝的平時又缺乏鍛鍊不長肉是不可能的,據說成佛之前瘦的皮包骨頭,成佛了當了大領導了這體量就上來了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
5 # 沂藍書院趙月光
電視劇《西遊記》把如來佛祖塑造成一個胖中年人。但實際的如來,不胖也不瘦,他叫作釋迦牟尼,釋迦族的寂靜聖人。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一個王子,29歲出家,35歲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出家後曾苦行6年,節食使身體骨瘦如柴,但最終他發現苦行沒有幫他悟道。不苦行、不放縱,中道而行才能悟道。
釋迦牟尼出生時有三十二相,其中有十一身廣長等相,表示身體修長圓滿,如尼拘樹。
電視劇《西遊記》塑造的形象,大約是要表示心寬體胖。但佛陀都是過午不食的,每天只吃一頓飯,不可能很胖的。
-
6 # 銳度何老師
釋迦摩尼佛是到了中國以後才開始胖的,而且這是個內涵比較豐富的現象。
早期的佛相,包括雕塑和壁畫以及唐卡,佛的形象都是比較清瘦的。也有釋迦摩尼佛苦行像,瘦成了骷髏的模樣。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及在中國的興盛,佛的形象就開始變得越來越胖。釋迦摩尼由印度清瘦的修行人變成了中國富態的佛祖。
彌勒菩薩更為嚴重,由愛美帥氣留著小鬍子的小夥變成了大肚子彌勒佛。觀音菩薩則由男的變成了女的。但這些變化並不違反佛家的教義,佛菩薩都是化身成各種相來普度眾生的。這些佛菩薩是男是女,是胖是瘦是無所謂的事。一條小狗給你帶來了快樂,甚至是保護了你,那它也是你的佛菩薩,你也應該感恩、尊重。
佛祖來中國變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審美。華人以胖為美,以胖為富貴相,以胖為端莊相。就像我們小時候,老人們形容一個人威風,有派頭,都會說:大臉堂。身材高大,說話洪亮,胖胖的一張臉,是華人傳統的好相貌。看看現在的小年輕的,小細腿,一腳能踹折了......哎我真的是老了,開始看年輕人不順眼了,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年輕小夥腿細得跟麻桿一樣,完了你還穿個八分褲露個腳脖子。我們小時候誇年輕人都說:這小子挺猛,這小子賊虎。看看現在,這小子真母兒,這小子特娘!算了,還是接著談胖吧。佛在中國,是漸漸的發福的,但到了唐朝,那個時代本來就是以胖為美,所以,佛也就迅速的胖了起來。咱們中國有句著名的成語:心寬體胖。長得胖胖的,說話笑眯眯的,是長者是心胸寬闊的表現。而心寬自然是佛家修行的基礎。而提到胖,就還得再說變得最胖的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啊,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心胸開闊。佛祖變胖了,實際上是佛家的教義與華人的審美和價值觀的結合,也很符合邏輯、符合科學、符合健康。
但在中國,佛教極為興盛。所以,這個變胖的不僅僅是佛菩薩,是整個的佛教在中國都變胖了。
釋迦摩尼佛在世的時候就說:我的法會在東方興盛。而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以後也說:震旦(中國)這個地方是黃金鋪地。金磚鋪地是比喻,達摩祖師的意思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些中國的聖賢已經把基礎打好了,佛教會在這裡有巨大的發展。實際上我就是這樣走上信佛的路。所以我經常推薦大家一定要聽聽百家講壇,而且我強烈推薦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我至少聽了8遍了。當你把這套先秦諸子聽完了,你再接觸佛法,你就會發現他們之間是有銜接的。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佛經就更容易理解,非常容易接受佛法。
實際上這也是佛教在印度興不起來的原因,他們缺的是基礎。而佛經傳到中國,大力進行翻譯和研究的都是中國文人中的頂尖人物。
在中國,變胖的還有:和尚。
佛在世的時候是要求弟子們必須乞食的,一天吃一頓,施主給啥吃啥。所以印度那邊的和尚是胖不起來的。但佛教到了中國,情況就變了。我上面說了,孔子這些先賢已經打好了基礎,所以我們中國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天地君親師,把老師和父母、君主劃在同等地位裡。然後這些和尚講法,就被華人把他們歸到了老師的行業裡。我們怎麼可能讓老師要飯呢?必須得供養起來。給你捐款建寺院,給你錢,給你糧。和尚一下子就享福了。很享福。吃穿不愁,有大把的錢,和尚們肯定是胖了,也富了。實際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不利於修行。在這樣的環境下,和尚很容易產生貪婪、傲慢、自大的心理。就像淨空法師說的,你們把這些和尚都供養到地獄裡去了。
-
7 # 菩提佛語
喬達摩·悉達多出家苦修,前半生一直在作踐自己的身體。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年輕的喬達摩·悉達多到處遊學、苦行,甚至跑到雪山去折磨自己以求悟道,不僅經常身處惡劣環境之中,而且還飢一頓飽一頓,這種生活狀態,已經嚴重摧殘了他的健康。
佛教裡,釋迦摩尼開悟成佛陀前一直在極端苦行,都餓到皮包骨頭了,哪會有那麼胖。
即使是成佛後,去看看釋迦摩尼的各種站立坐臥像,也都是勻稱身材的偏多。
只不過各個時代審美不同,各種藝術作品又因為劇情需要,佛祖的體型才會有不同的形態。比如唐代以胖為美,胖胖佛就多一些。
成佛後,看他的形態描述,也是接近正常體型,偏瘦一點。當佛教傳入中國後,樣子就變了,變成了肥嘟嘟的大胖子。不過這只是拍電視劇時的一種藝術手法,而且唐朝時期的人就以胖為美,如來佛祖胖也有說法。況且在三界之中,如來佛祖是最大的領導,分量不大點,怎麼能鎮住這麼大的場子?
一個是可能由於人們審美的變化,以及另一個是從遼宋時期開始變胖,據說腰也是人權利的象徵,有時候看電影表現一個權臣,出場的重點也是以腰凸顯,看《水滸傳》中好漢們也多是膀大腰圓,因此上推測是佛的形象是這樣慢慢轉變的。
人們之所以將如來佛祖塑造成一個肥胖的形象,主要是表達一種積極樂觀,身體健康強壯的美好心願。作為眾人頂禮膜拜的佛祖如果是個瘦骨嶙峋,若不經風的形象,顯然不符合佛祖在人們心中的尊貴形象。所以人們在表現佛祖形象時都人為的添加了對於公認的健康形象的理解來進行表現。
最早釋迦摩尼佛像都是如今南亞那種形象的,瘦瘦的。而到了漢土後才改變形象的。其實就是“本土化”的一種形式。畢竟古代漢人審美是有獨特情懷的。說白了就是如同耶穌在南韓就變成亞洲人了一樣。
其實釋迦摩尼佛像看來並不胖,當然,比在南亞的形象要豐滿些,主要是可能中國的生產力比較好,所以不會把佛陀的形象弄得太“苗條”。因為在古代苗條的都是窮苦人,有錢人(中產)誰那樣呀。而在南亞和印度可能貧民太多,都是瘦瘦的,所以形象就不同了。
-
8 # c唯識無境c
答:這是電視劇的劇照怎麼能跟佛身相比,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一莊嚴。
佛陀傳法時當時之印度人所喜愛的人身外貌中三十二個明顯的特徵,具體為一足下安平如奩底、二足下千輻輪相、三手足指長勝餘人、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五手足指合縵網勝餘人、六足跟具足滿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稱、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纖好、九立手摩膝、十陰藏相如馬王、十一身縱廣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軟、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軟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面板薄細滑不受塵水不停蚊蚋、十七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滿、十八兩腋下滿、十九身上如師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圓好、二十二四十齒具足、二十三齒白淨齊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髮際、二十八梵音深遠如伽陵頻伽聲、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如兜羅綿、三十二頂肉髻成。 除指身形相貌的三十二相外,還有一種三十二相。瑜伽十一卷二十頁記載:“復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汙相,不染汙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賢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如彼卷二十頁至二十三頁廣釋。三十二相:是佛陀的應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殊勝容貌形相。有關於三十二相在《長阿含經》 、《中阿含經》與《大智度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都有介紹,其順序內容,有種種說法。我們依頭部往下至足部整理介紹。
三十二相:
第一、名稱
第二、形相
第三、修行感的好相
第四、此相的功德
1、頂成肉髻相:
這是指佛陀頭頂上有隆起肉髻的形相。
是佛以虔誠心禮敬三寶供養父母、老師及修行人等善法,而感得到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智慧、福德圓滿。
2、眉間白毫相
即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而右旋,常放光明。
是佛見眾生修戒、定、慧三學,同喜讚歎而感得的妙相。
此相表示內心清明純淨能見百憶諸佛,光明微妙境界。
3、眼睫牛王相
睫毛整齊不雜亂。像牛王的睫毛一樣長而柔美。
是佛以平等心憐愍愛護眾生,觀眾生如父母而感得的妙相。
這個妙相表示智慧眼恆開,不生愚痴。
4、目紺青色相
佛眼是紺青色的,如青蓮花,慈眼垂視。
是佛以慈心慈眼及歡喜心佈施眾生,所感得的妙相。
表示眼根清淨明亮,現在及未來能常見諸佛,常聞微妙法。
5、梵音深遠相
佛的聲音宏亮美妙,遠近皆可聽聞。
是佛口業清淨,說實語、愛語。禁止一切惡言,所感得的妙相。
此妙相表示法音了了,遠近皆可聽聞,斷除疑惑,心生善法。
6、廣長舌相
即舌頭廣長柔軟細薄伸出時可掩蓋臉部。
因為佛言語至誠,恆修柔軟語、法語,常行悲心所以感得此相。
此妙相表示能滅累劫重罪,遇見諸佛菩薩授記。
7、常德上味相
嘴巴里有清涼的口水,感受食物最好的美味。
是佛愍念眾生如子女,並以修行善法迴向菩提道,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之妙法能滿足眾生志願。
最高上味是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8、四牙白淨相
四顆門牙鮮白光潔,鋒銳堅固如金剛。
是佛常思惟善法,廣修慈悲心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以智慧,摧破一切眾生貪嗔痴三毒。
9、齒白齊密相
牙齒潔白整齊,沒有縫隙。
是佛以十善法,化益眾生,稱揚他人功德所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使眷屬同心、清淨和順的功德。
10、四十齒相
佛具有四十顆牙齒,潔白而整齊。
是佛遠離惡口、兩舌及瞋恨心,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口中常出清淨妙香,滅除眾生的不好口業,受無量樂。
11、面圓滿相
又稱獅子頰相,意思是臉頰飽滿如獅子頰,也就是臉如滿月淨金色。
是佛見有德者,如實讚歎稱揚其美德,同喜佈施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滅百劫生死重罪,面見諸佛,了了分明。
12、肩圓滿相
佛的兩個肩膀圓好豐滿平整微妙。
是佛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的妙相。
這個妙相表示能滅除疑惑,消除業障。
13、身端直相
佛的身體最端正而挺直威儀莊嚴。
是佛身業清淨,遠離殺生、偷盜、驕慢、邪淫、所感得的好相。
表示眾生見聞此相,就能止息憂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14、上身獅子相
佛上身廣大如獅子王威容端嚴。
是佛廣修淨業,教人善法,離我慢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的容貌自信高貴,慈悲圓滿。
15、兩腋隆滿相
佛腋下的肌肉圓滿不虛。
是佛給眾生醫藥、飲食,又能看病所感得的妙相。
這個妙相表示佛能圓滿眾生聞法學佛的心願。
16、七處平滿相
佛的雙手、雙足、雙肩和頸部這七處有豐滿的肌肉。
是佛施捨心愛之物佈施給眾生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能令一切眾生得以滅罪生善。
17、身光一丈相
佛身周圍經常放出一丈金色光芒。
是佛發大菩提心,勤修無量信願行等善法所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滅除疑惑、業障,一切志願皆能滿足。
18、面板細軟相
佛的面板細薄柔軟、光滑一塵不染。
是佛佈施衣服、房子、飲食與眾生。並親近智者所感得的好相。
表示佛以大慈悲心,平等化益眾生。
19、金色身相
佛身及手足,都是真金色。
是佛常樂修善、離諸瞋恚,慈悲視眾生,而感得的妙相。
這個妙相能令瞻仰佛的眾生,厭舍物慾愛樂,滅罪生善。
20、毛孔身相
佛身的每一毛孔,各生一根青色毛,並有微妙香氣。
是佛尊重供養一切有情、親近智者,隨順眾生,所感的妙相。
這個妙相表示能斷止一切惡習慣,修一切善法,得解脫自在。
21、身毛上旋相
佛身上的一切毛髮右旋向上,毛色紺青、柔潤。
是佛尊敬師長,度化眾生,修行一切善法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能令瞻仰佛的眾生,心生歡喜,皈依三寶,獲無量功德。
22、身縱廣等相
佛雙手平舉的時候,寬度和身高是相等。
是佛常行三昧禪定,作無畏施,而感得的妙相。
這個妙相表示佛是無上法王,尊貴自在,福慧圓滿。
23、馬陰藏相
意思是男根隱藏於體內如馬陰之相。
是佛由斷除邪淫,修習正觀,慈悲攝受眾生而感得的好相。
此相表示身體康順,慧命長壽,善說正法廣度信眾。
24、膝如鹿王相
即大腿膝蓋像鹿王般圓潤結實。
是佛專心聞法是修,並善解勤說正法,所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消滅一切罪障,增長戒、定、慧的功德。
25、垂手過膝相
佛站立的時候,兩手垂下,手長過膝。
這是佛修習諸善行,離我慢,無相佈施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降伏一切貪嗔痴、無明。能悲愍摩頂眾生。
26、手指纖長相
兩手的手指細長、端直、優雅。
是佛禮敬供養師長,熄滅驕慢心,和順眾生所感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令眾生喜樂皈依,慧命長遠。
27、手足柔軟相
表示雙手、雙足柔軟、優美。
是佛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親手供養師長、出家人和父母所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常以智慧、慈悲、柔軟的手救護眾生。
28、手足縵網相
即手和腳的指頭與指頭之間都有連絡縵網(就像鴨子的蹼膜)。
這是佛修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平等饒益有情而感得到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能遠離煩惱惡業,自在解脫,到菩提彼岸(象徵佛法圓滿無漏)。
29、足趺高滿相
足背高起圓滿的樣子。
是佛過去式勇猛精進修福,常行法佈施所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恆以大悲心,以善法饒益有情眾生的無上功德。
30、足跟廣平相
腳跟的部份圓滿廣平。
是佛以方便智、持戒、聞法、勤修善業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能饒益度化一切眾生。
31、足千輻輪相
腳底有千輻輪寶之肉紋相。
這是佛精進修行諸善法供養師、僧、父母,並且法佈施而感得的好相。
這個好相表示佛能照破愚痴無明,並摧伏怨敵惡魔。
32、足下安平相
是腳底平直柔軟,沒有凹處,能安住踩著地面的意思。
這是佛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修六度波羅密所感得的妙相。
表示佛能引導眾生修習佛法,獲得無量法益。
以上三十二相:是佛陀在過去世學習菩薩道,行無量善行,成就無量功德所成就的微妙好相。
-
9 # 二叔派
1.藝術表現的需要
如來作為佛教創始人,最高尊者,按照佛教吃素、食不過飽的修行法則,應該不會太胖,只不過是電視劇的表現手法比較誇張,因為,作為佛教最高領導人,藝術表現胖一點,更加顯的有威嚴,如果用一個身材勻稱或者偏瘦的人物來表現的話,顯的不莊重。
2.唐朝以胖為美
《西遊記》小說,講的是發生在唐朝的事情,在那個朝代,以胖為美,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楊貴妃就是一個比較胖的人,每個時代的審美標準不一樣,在唐朝,胖子就是代表美。既然事情發生在唐朝,所以,在後來拍電視劇影視劇的時候,就把如來演繹的比較胖了一些。
-
10 # 美好的若愚
《金剛經》上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也提到了如來,這裡的如來所指自性,我們本來的樣子,如來好像來了,其實是不來也不去。我們熟悉的釋迦牟尼佛,其實是應身佛,應身佛代表了隨緣教化,為了度脫世間的眾生而顯現的佛身。所以佛身胖瘦由當時情況而變化。
歷史上,以漢明帝感夢求法,作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從現有資料考察,漢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還是比較可信的,但它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魏書·釋老志》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憲口授《浮屠經》。可見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傳到了中國。
佛陀本人在公元前480年就去世了。而據研究,最早的佛陀造像也要在公元100年後才出現。中間隔了要有6個世紀。
佛教徒是不造佛像的,並且禁止做出佛的人形象來——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意思。
佛教界認為佛像在釋迦牟尼在世時就已產生,具體在佛經中有“優填王造佛像”等說法,但這種說法更近似於傳奇,並沒有直接的歷史證據能夠證實。
取而代之的,是佛教徒對佛足印、菩提樹等等象徵的崇拜。
在今天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面,當時有個國叫犍(qian)陀羅國。公元前327年,馬其頓亞歷山大三世入侵犍陀羅,帶來了希臘化文明。而這個時候,佛教文明也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的大力推廣下被帶到了這裡。於是,在佛陀圓寂的約600年後,在犍陀羅,在希臘文明和早期佛教文明的碰撞下,佛的形象誕生。
典型健陀羅佛像,佛像整體清瘦,人體形態較修長,衣服是希臘式緊身長袍
國內最早已知的佛像是漢朝才有的。
因為信仰才立的,也可以說是為了統治臣民。
其藍本是天竺的得道高僧,也就是當時的佛。
因為天竺的高僧得道,有本領,被普遍稱為佛,並不是神。
在 《四庫全書》《事物紀原》 中 卷7 道釋教科部 佛像 篇 裡面提到:
漢書霍去病過焉耆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顏師古注云作金人為天神之主今佛像是其遺法後漢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日光傅毅曰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於是遣使天竺圖其形像此中國有佛像之始也宋書雲漢世始有佛像也
就是說漢始有佛像。
相由心生,胖胖的樣子顯得有福氣。其次,越到後期越強調佛的超人屬性,所以與正常人的形象差別越來越大。
魏晉時期,國家蕭條,佛像多瘦骨嶙峋,表情凝重做沉思狀,多是受苦受難的佛像,著衣簡單,服裝繪畫的線性裝飾較多。多泥塑。
魏的時候,佛像就圓潤了一些
唐朝國家繁榮,佛像整體特點,體態飽滿,衣著華麗,神態莊重,氣勢宏偉。
武則天時期佛像多女性面容。石刻、陶瓷、木雕,少泥塑。
隋朝的時候,佛祖開始擁有了“肚子”,身形也結實了不少。到唐朝,佛祖就已經成了“胖子”
清朝的佛像,多了更多的飄帶、裝飾、描金、鑲邊,佛像表情木訥,多追求觀者視覺感受,比較追求表面的裝飾。多木雕、玉雕、泥塑、陶瓷(琺琅彩)。
明代佛像變成大頭型
現在的佛像,表情多笑,體態豐滿、大耳垂肩,著衣紋樣豐富,工藝手法多樣,多追求佛像與空間場景的搭配。
回覆列表
關於此點,歷史學家和佛教人士有著明確的不同理論。
在歷史中,如來佛祖,釋迦牟尼,或者叫他的真名,喬達摩·悉達多,並沒有活很久。
喬達摩·悉達多出家苦修,前半生一直在作踐自己的身體。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年輕的喬達摩·悉達多到處遊學、苦行,甚至跑到雪山去折磨自己以求悟道,不僅經常身處惡劣環境之中,而且還飢一頓飽一頓,這種生活狀態,已經嚴重摧殘了他的健康。
記得民間有句俗語麼?年輕時候人找病,年老時候病找人。
其結果是,雖然他成了釋迦牟尼,成功悟道,但是連“老”都沒“老”,40多歲時就去世了。
換現在任何一個人這麼做,他也不會長壽的。
關於釋迦牟尼苦修,倒是也有畫像流傳。看得出,他眼窩塌陷、瘦骨嶙峋,以前的經歷已經使這位佛陀大幅度減壽。
歷史學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釋迦牟尼的人生經歷。並且,在印度古代的時候,也是如此說的。
但是,到了玄奘取經的時候,印度僧人卻改了以往的說辭,說佛陀活了70多歲。按我的理解,他們可能也是覺得,佛陀早死的真相與佛教宣揚的美好教義有些矛盾,這個真實結果很突兀,於是改口了。
佛教人士將佛陀的真實形象加以改變,自然是為了使美化佛教了。
而且,佛教將自己美化的事情也不是發生了一回兩回。比如玄奘取經,按科學家得出真實結論的,往返共走了12000華里左右。但是在佛教典籍中,有說走36000裡的,有說50000裡的,也有說100000裡的……連數字都PS了,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