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娛樂作坊
-
2 # 皮皮大師
不過,嚴格來講,用“師徒四人”來定義取經團隊似乎並不準確。因為在取經團隊的內部還有一個成員。雖然它幾乎沒有臺詞,但卻是取經團隊裡不可缺少的主角。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它這個角色的存在,《西遊記》甚至都沒法拍。行文至此,想必有很多讀者都猜到了,它就是“馱負聖僧來西,又馱負聖經去東”的白龍馬。
和“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馬德華飾演豬八戒”不同,白龍馬的飾演者沒有名字,因為演白龍馬的,就是一匹普通的白馬。它並不像現在人們養在家中的寵物那般嬌慣,更不可能像其它演員那樣,因為參演了名著而著名。動物的身份決定了它悽楚的命運:它只是《西遊記》劇組的活道具——除了馱演員,還得馱東西;劇組轉戰南北,它要和其它道具一起被運來運去。
當時的拍攝條件是極為艱苦的,和現在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連演員們都得吃苦受罪,就更不要提“活道具”白馬了。
楊潔導演在回憶拍攝《西遊記》時。曾不只一次提到過白馬的不易。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冬,白馬幾次在冰上滑倒;為了拍在珍珠灘上行走的鏡頭,白馬幾次摔在亂石溝——毫不誇張的說,白馬把自己的整個青春,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西遊記》劇組。但是,它卻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善待。
《西遊記》拍攝完成後,這匹白馬,被送到了無錫的影視基地。歷經五年的辛苦拍攝,當年初入劇組的“小白龍”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鮮活,已經不再似從前那般生龍活虎了。
此時,白馬還有些利用價值——畢竟它是《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於是就有人在它旁邊立了牌子:只要出錢,就可以騎著它拍照;只要出錢,還可以騎著它轉圈!
雖然在楊導看來,它是一名不會說話的演員,但在其它人眼中,它是動物,也是可以賺錢的工具。
所以,當它變成了一匹飽經滄桑的老馬之後,卻只是和其它馬兒混養在一起。它已經沒有力氣去和那些年輕的馬兒爭食,用基地領導的話說:“馬活不了多久,也該差不多了。”
1997年,白馬終於死了。沒有觀眾知道它埋在哪裡。
當年拍攝《西遊記》時,所有主演都因此而改變了人生軌跡。唯有這匹白馬,晚景淒涼,令人唏噓。
楊導曾經用“龍駒悲歌”來形容這匹白馬——人和馬一樣,到了沒用的時候,誰還會關心你的生死呢?人尚且如此,何談一匹羸弱不堪、不能講話的老馬呢?
-
3 # 馮桂清8247480773239
養馬比君子,白龍馬默默無聞的君子,馬的一生如人的一生一樣,奉獻著青春和力量。白龍馬與劇組的道具一樣,謝幕啦!
-
4 # 老路的視界
在觀眾的眼中,小白龍經觀音點化後才變成了白馬,而事實上,《西遊記》的拍攝先拍的是白馬。
許多人知道《西遊記》拍攝條件十分艱苦,直到拍攝過程中換過三任唐僧,卻不知其實劇中唐僧的坐騎白龍馬,也換過好多次。
在一開始的拍攝中,《除妖烏雞國》、《偷吃人參果》、《禍起觀音院》,到《三打白骨精》,劇組始終都沒有一匹自己的白馬,幾乎是每到一個地方先要找尋白馬。
劇組在海南島拍攝時曾找不到白馬,無奈將一匹棕色的高頭大馬塗成白色。可是刷上顏色的馬突然間脾氣暴躁,掙開束縛跳進了水田。身上的顏料一沾水,白馬成了花馬,而且再不許人靠近補刷顏料,劇組只好草草拍攝了遠景作罷。
後來在湖南張家界拍攝《三打白骨精》時,副導演好不容易遠赴湖北找來一匹白馬。但馬兒又矮又瘦,拍攝中唐僧剛騎上去腳就著了地,所以在《三打白骨精》這集中唐僧沒敢騎過,全程由八戒牽著走。拍攝時也儘量避開全景,免得人和馬比例失調。這集拍完之後,導演楊潔下定決心:
一定要買一匹白龍馬
這匹溫順的白馬原本是一匹軍馬,在幾天的拍攝中,與唐僧漸漸培養出了默契和感情。由於劇組的青睞加上導演的堅決態度,這匹軍馬被除去了軍籍,以80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劇組。
在此後的五年裡,它跟隨劇組跋山涉水、轉戰南北。它跟道具、服裝放在一起,長途時要在悶罐車裡呆上十幾天;短途時就待在卡車裡。
這匹漂亮溫順的白馬沒有辜負大家的喜愛,它在拍攝中極富靈性。在劇組拍攝白馬救唐僧時聯絡不到三太子的演員王伯昭,大家急得團團轉時,白馬和豬八戒演起了對手戲。他點頭、抬頭,咬住八戒的衣服,一系列動作行雲流水,配上畫外音簡直天衣無縫。這一幕讓導演楊潔非常觸動。
白龍馬三次遇險
但即便是如此通靈的白馬,它畢竟不是一個人,在拍攝中曾經歷過幾次險情。在蘇州的拍攝中,白馬因為踩空木板,摔倒了水溝裡,身體被笨重的馬鞍卡著動彈不得,只能無助地倒在那裡。
在九寨溝拍攝《錯墜盤絲洞》時,要拍攝師徒五人在瀑布上行走的鏡頭,因為石頭溼滑,它又一次摔倒在亂石溝中,卡在了急流中......
導演心疼地蹲在它面前,安慰它:“你疼嗎?你怎麼不小心些?彆著急,我們就來拉你起來的!……”這時,它的眼睛裡流出了淚珠!真的,一大顆淚珠!
它不是人,不會說話,就算經歷了痛苦和害怕也無法言說。在它經歷了那樣痛苦的事件後,還要它若無其事地繼續拍攝!如果是人類,他起碼會要求休息片刻,可是它是一匹馬!它不能夠訴說痛苦,不能提出要求。
千里單騎赴無錫
最後,也因為它不是一個人,所以在跟隨劇組進行了五年的拍攝之後,它跟劇組所有的道具、佈景一起,被運到了無錫。又一次坐上了長途火車,只是這一次車門開啟不再有師傅、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只有孤零零的自己。
它不再是西遊記中的演員,淪為了賣點,成為了賺錢的工具。曾經馱著唐三張小跑,跟著三兄弟的它,被掛上了一個牌子“《西遊記》的白龍馬”,遊客出XX錢就可以跟它合照、出XX錢就可以騎著溜一圈。
闊別重逢
導演楊潔得知白馬的處境後,萬分心痛。1995年她終於有機會去探望那匹久別的溫順又漂亮的老友,但當她再次見到它時,孤獨而瘦弱,毛髮已經髒的辨認不出白色。它被圈養山坡挖鑿而就的洞窟中,無精打采地嚼著馬槽中的稻草。
不知道它是否想起當年的日月,與劇組一起跋山涉水的日日夜夜。就在導演頻頻回望,依依不捨之時,“白馬突然嘆了一口氣,悵然地回過頭去。”看著白馬無言的迴應,導演請求基地領導能善待這匹白馬,畢竟西遊記中有著它的血汗。然而卻被告知,“現在夠好的啦,馬活不了多久了,也該差不多了。”
1996年楊潔在無錫唐宮拍攝《西施》時再次去探望白馬,然而好多人已經不知道什麼“白龍馬”,苦心打聽後才得知,他和馬群一起養在馬廄中。此時的它,矮小瘦弱的不成樣子,甚至無法與其他的高頭大馬搶食,只能畏縮在一邊。
導演看著老弱的白馬,心裡想到這大概是和它最後一次相見了,於是想跟它合影留個念想。“你還認得我嗎?我們都老啦!……”可是這一次白龍馬卻沒有任何反應,風燭殘年的它,彷彿連抬頭再看她一眼的力氣都沒有了。
1997年,它死去了,被埋葬到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人們無從得知,曾經風靡千家萬戶的西遊記中,那匹英俊的白龍馬結局居然是這樣悲慼。
得知白龍馬的死訊後,楊潔內心久不能平靜,“當年在內蒙草原時,那可愛的白馬英姿挺拔,它和朋友們一起在草原上盡情馳騁,抖著長長的鬃毛,迎風長嘶!那時的它,多麼年輕,多麼快樂!是我把它從朋友那裡奪了過來,使它過上劇組的生活,讓它和我們一起,辛辛苦苦,走南闖北,當上了"白龍馬"!”
它曾經揹著沉重的馬鞍,跟隨劇組走遍大江南北;也曾和道具一起在悶罐車裡一呆就是十幾天;是它馱著唐僧走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劇中它與師徒四人一起成了佛,而現實重卻如此潦倒、孤獨、悽慘地死去,這不該是它的結局!
楊潔導演在回憶錄《龍駒悲歌》中感傷,人和馬一樣!到了沒用的時候,誰還會關心你的生死呢?人尚且如此,何談一匹嬴弱不堪,不能講話的老馬呢。
希望任何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都能有尊嚴地逝去!
別了!我們的白龍馬!
-
5 # 惟有時光憶年少95
白龍馬最後的下場很慘 你可以看下楊潔導演的自傳(我的九九八十一難)裡面告訴了我們白龍馬最後被當做拍照招攬遊客的工具 楊潔導演一直覺得對不起白龍馬 白龍馬拍完戲後生活條件並沒有提高
-
6 # 小僧影視
在拍攝結束之後,白馬功成身退。可是因為它年齡偏大,就被送到了央視無錫拍攝基地,本來以為白龍馬能在此養老呢,但事實是在這裡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工作人員把它當做了盈利的工具,它被人當作一景,旁邊立個“《西遊記》白龍馬”牌子,遊客出錢可以與它合影,加點錢能騎著照,再加錢就當“唐僧”溜一圈
五年的西遊拍攝,這匹把青春都獻給劇組的白馬說:“寫白龍馬,其實也在寫她自己,當你毫無用處的時候,誰還會把你當回事,人尚且如此,白龍馬又能如何?”就在楊潔導演看望它後的第二年,這匹白馬悄悄離開了塵世間向西歸去
-
7 # 小豬豬波米影視
據我所知西遊記在經歷了六年的拍攝完成之後,把白馬丟棄在一個地方,無人問津,這也是一個不太道德的事情,當年這匹白馬跟他們一起拔山涉水,走過了很多地方,經歷很多困難,最終協助他們完成了拍攝,沒有白馬怎麼能體現唐僧歷經艱難萬險,取得真經,這匹白馬貢獻不小,所以應該在完成任務之後 妥善安置,但是後來白馬卻因生病無人管理而生病死去,這是他們的演員爆料,真的是取了真經失了人心。這種行為是不是也經常發生在別的劇組,我們不知道也不希望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也提倡大家愛護和保護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他們一直是很友善的跟人類和諧共處,為人類提供幫助和做出貢獻,保護它們也是我們的一份責任吧。
-
8 # 不知叫點啥
《西遊記》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部中國的經典鉅作,劇中的人物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不僅僅是劇中的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一位特殊的演員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唐僧的坐騎“小白龍”,那麼當劇組的拍攝任務完成以後,白龍馬又去了哪裡呢?
原來白龍馬的身世並不一般,白龍馬在參演這部電視劇之前是一匹服役的軍馬,為了幫助電視劇的順利拍攝,當時的軍馬的管理者只好忍痛割愛給白龍馬辦理了退伍的手續。
在劇組整個的拍攝過程中,光是唐僧的飾演者就換了3位演員,但是白龍馬卻是從開始一直到結束拍攝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白龍馬有過部隊服役的經驗,白龍馬極具靈性,不僅可以完成拍攝任務,還擁有讓大家都驚喜的表演天賦。
在長達六年的拍攝旅途中,白龍馬跟著劇組去過熱帶雨林、沙漠戈壁、爬過深山、跑過草原,一天又一天,一步又一步,跟著劇組一起跋山涉水。為經典的再次呈現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白龍馬最後的結局卻讓人感到憤慨,拍攝完成以後,白龍馬被當作是參觀品用來和遊客合照,不但可以合照,只要錢給夠了還可以騎白龍馬轉一圈,白龍馬徹底淪為了賺錢的工具。到了1995年的時候,導演楊潔路過的時候專門去看了白龍馬,但是被白龍馬的生活環境給嚇著了,生存環境髒亂差,而且白龍馬也是無精打采的,導演專門就這個問題和基地的負責人討論過,希望可以多多的照顧白龍馬一下,但是得到的回答卻是:馬活不了多久了。沒過多久白龍馬就在馬棚裡面孤獨的死去了。
本來可以盡情的馳騁在大草原上的白馬,為了拍攝犧牲了自由,最後沒有的到它應該得到的愛與尊重,卻一步步在醜惡的人性面前淪為賺錢的工具。難道這就是它的命運嗎?有用時呵護,沒用時一腳踢開,難道以是世上的常態
-
9 # 影頻剪輯
在拍攝結束之後,白馬功成身退。可是因為它年齡偏大,就被送到了央視無錫拍攝基地,本來以為白龍馬能在此養老呢,但事實是在這裡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工作人員把它當做了盈利的工具,它被人當作一景,旁邊立個“《西遊記》白龍馬”牌子,遊客出錢可以與它合影,加點錢能騎著照,再加錢就當“唐僧”溜一圈…
-
10 # 影視小專欄
在《西遊記》拍攝完成之後,白馬和道具一起送到了中央電視臺無錫拍攝基地。
當時為了找到合適的白馬,導演花盡了心思。終於在內蒙古的草原上,邂逅了一匹溫順漂亮的白馬。它馱著唐僧在草地上賓士,彷彿真正的白龍馬走出了傳說。
這匹白馬本是軍馬,因為劇組的青睞,它被除去了軍籍,以800元價格轉讓給了劇組。從此,這隻“轉業”的小軍馬,正式成了唐僧的第四位徒弟。
可誰也沒想到,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白馬的悲劇才剛剛開始。
1995年,導演楊潔為了拍攝《司馬遷》,來無錫影視基地採景,特地打聽白龍馬的下落。基地負責人說:“它還在,住單間,吃小灶,享受退休老幹部待遇。”當看到被關在陰暗狹小洞窟裡,滿屋馬糞味,無精打采地嚼著馬槽裡稻草的白龍馬時,楊導心疼了,任憑她怎麼呼喊,白龍馬都毫無反應。在楊導離開的時候,楊導回頭看了一眼,馬對她嘆了一口氣。楊導懇求基地領導好好照料這匹《西遊記》的大功臣,領導滿口答應,卻又說了一句“馬活不了多久,它也該差不多了”。這句話聽了很讓人心寒。
等第二年再來的時候,白馬又瘦又弱,完全不吃東西了。在楊潔的一再理論下,白馬才換了一個馬棚。再過了一年,白馬死了,但沒人知道它最後到底葬在了哪裡。
就是這樣的小白龍,真真正正的,把青春貢獻給《西遊記》,陪伴很多人度過了一整個童年。
回覆列表
《西遊記》是一部帶給我們童年很多快樂的電視劇,裡面的每個演員的演技都十分的精湛,他們演繹出來的人物形象都十分的鮮活,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很多年之後,當初在劇中有演出得演員們現在都已經成為了老一輩的藝術家,幾乎可以說靠著這一部電視劇,就足夠他們吃一輩子的了。但是我們是不是忘了這樣一個特殊的演員?它不是一個人,但是在劇中出場的戲份比豬八戒還要多,它也為這部劇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它就是白龍馬。白龍馬在這部劇播出之後,遭遇十分的坎坷,讓楊潔導演都十分的自責。
他是取經路上不可忽視的存在,這位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父王告上天庭,被玉帝判處斬首後經觀音點化,成為唐僧的第四個徒弟,自此化身白馬,在取經路上馱了唐僧一路。
劇中唐僧換過三任,他的坐騎白龍馬,據說也換過好多次。
這匹溫順的白馬原本是一匹軍馬,在幾天的拍攝中,與唐僧漸漸培養出了默契和感情。由於劇組的青睞加上導演的堅決態度,這匹軍馬被除去了軍籍,以80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劇組。
在此後的五年裡,它跟隨劇組跋山涉水、轉戰南北。它跟道具、服裝放在一起,長途時要在悶罐車裡呆上十幾天;短途時就待在卡車裡。
這匹漂亮溫順的白馬沒有辜負大家的喜愛,它在拍攝中極富靈性。在劇組拍攝白馬救唐僧時聯絡不到三太子的演員王伯昭,大家急得團團轉時,白馬和豬八戒演起了對手戲。他點頭、抬頭,咬住八戒的衣服,一系列動作行雲流水,配上畫外音簡直天衣無縫。這一幕讓導演楊潔非常觸動。
這匹小白馬畢竟不是一個人。在蘇州拍攝時,它摔倒在了水溝裡,被笨重的馬鞍卡住,無助地倒在地上;在九寨溝拍攝盤絲洞劇情時,它上坡滑倒在了溼滑的亂石溝裡,卡在急流中……
最後,也因為它不是一個人,所以在跟隨劇組進行了五年的拍攝之後,它跟劇組所有的道具、佈景一起,被運到了無錫。又一次坐上了長途火車,只是這一次車門開啟不再有師傅、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只有孤零零的自己。
它不再是西遊記中的演員,淪為了賣點,成為了賺錢的工具。曾經馱著唐三藏小跑,跟著三兄弟的它,被掛上了一個牌子“《西遊記》的白龍馬”,遊客出XX錢就可以跟它合照、出XX錢就可以騎著溜一圈。
闊別重逢
導演楊潔得知白馬的處境後,萬分心痛。1995年她終於有機會去探望那匹久別的溫順又漂亮的老友,但當她再次見到它時,孤獨而瘦弱,毛髮已經髒的辨認不出白色。它被圈養山坡挖鑿而就的洞窟中,無精打采地嚼著馬槽中的稻草。
不知道它是否想起當年的日月,與劇組一起跋山涉水的日日夜夜。就在導演頻頻回望,依依不捨之時,“白馬突然嘆了一口氣,悵然地回過頭去。”看著白馬無言的迴應,導演請求基地領導能善待這匹白馬,畢竟西遊記中有著它的血汗。然而卻被告知,“現在夠好的啦,馬活不了多久了,也該差不多了。”
1996年楊潔在無錫唐宮拍攝《西施》時再次去探望白馬,然而好多人已經不知道什麼“白龍馬”,苦心打聽後才得知,他和馬群一起養在馬廄中。此時的它,矮小瘦弱的不成樣子,甚至無法與其他的高頭大馬搶食,只能畏縮在一邊。
導演看著老弱的白馬,心裡想到這大概是和它最後一次相見了,於是想跟它合影留個念想。“你還認得我嗎?我們都老啦!……”可是這一次白龍馬卻沒有任何反應,風燭殘年的它,彷彿連抬頭再看她一眼的力氣都沒有了。
1997年,它死去了,被埋葬到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人們無從得知,曾經風靡千家萬戶的西遊記中,那匹英俊的白龍馬結局居然是這樣悲慼。
我們都記得,戲裡,鷹愁澗初見,那個浪裡小白龍一身傲氣。在寶象國鬥黃袍怪時更沒誰比他更忠誠英勇。追隨唐僧師徒西行取經,一路艱險,一路情深義重——對於當時還小的我們來說,它從來都不只是一匹馬,他更是那個帥氣的小白龍。
1997年白龍馬去世了。此後,就鮮有人再記得這匹曾經為我們帶來歡笑的白龍馬了。後面,楊潔導演也說:遺忘,大概是人們最擅長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