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子豪

    釣鯽魚並不難,短杆細線細漂,一個靈敏度高抓頓口。

    野釣出水口灣內1.5米以上水深,湖庫靠西邊太陽曬的久的那邊做為釣點。

    3.9以下短杆配1號小漂,1.5以下主線配08以下子線,0.4以下魚鉤。

    酒米穀物打窩。

  • 2 # 中國人WU

    晚秋初冬鯽魚難釣如何選擇好的釣位?因為秋去冬來,早晚溫差大,而且魚兒也不喜歡到處遊動,所以釣友們在垂釣的時候可以選擇那些向陽的地方。這些地方經過Sunny的照射,水溫會相對較高一些,而且魚兒也會比較活躍,容易吃食。

    冰釣時,觀察冰中的氣泡。這種氣泡是魚兒在水下呼吸、進食的時候產生的,在上升的過程中因為冰層的阻擋而留在了冰面以下。找氣泡的時候,要從冰面往下看,如果看到了一團團黏黏的大小不一的小氣泡,那就說明這裡有魚兒了。

  • 3 # 半子勝天

    晚秋初冬適合釣大鯽魚,選擇這幾種釣位,天天爆護

    晚秋初冬的時候,最適合作釣的物件魚種就是大鯽魚。晚秋初冬釣鯽魚,不僅線組要搭配精密,還要注意用餌和調漂。冬釣先組建議線要細,一定要選擇質量比較好的釣線,主線通常在0.6-0.8,子線在0.4-0.6,魚鉤選擇袖鉤2-3號,這個搭配是最佳的,大小鯉魚都能夠通殺。

    線組只是其一的,我們還需要根據魚的習性來選擇釣位,透過對魚類的趨氧、趨食等特點的研究,透過對天氣對魚的習性影響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經驗教訓,比如夏天按照氣溫趨氧,冬天主要是趨溫。所以冬天作釣,水溫是第一要素。進入晚秋初冬,天氣變得更冷,所以我們在考慮釣位的時候,必須考慮天氣,要與天氣相協調。

    一、晚秋初冬的重要地形釣點

    1、向陽避風是首選

    2、緩坡水草聚集周圍

    3、靜水作釣

    4、緩流入水口可選

    二、晴釣淺

    晚秋時節,天氣變化無常,就算是晴天,有時候光線也不強。但是鯽魚恰恰是喜歡弱光,懼怕強光的魚種,所以初冬的晴天是不錯的作釣時機。由於光照的原因,在14:00後,淺水的水溫會逐步上升,鯽魚會從深水游到淺水中尋找食物,這時候的咬口會逐漸增多,上魚自然也就是願者上鉤了。所以,冬天作釣沒有必要出門太早,中午打窩,水溫上升之後開始作釣,這樣的話就剛剛好。最好選擇向陽的位置,不僅作釣暖和,而且對窩點沒什麼影響。

    三、陰釣遠

    陰天天氣由於沒有什麼Sunny,淺水區的溫度不會有什麼顯著的提升,這個時候就需要釣遠一點的深水區域。選擇深淺交接的地方,或者緩坡,都是不錯的作釣點。在初冬的時候,選擇比較長一點的竿子,這樣更易於找魚,或遠或近都可以搜尋。

    四、釣草

    鯽魚特別喜歡草,晚秋的時候晴天是否適合釣草呢?我認為是可以的,水草有保溫的作用,也能夠阻擋強烈的Sunny,所以水草區域還是值得推薦的一個釣位。太陽出來之後,水溫逐漸升高,但是水草區域卻要相對低一點,魚喜歡在有Sunny的地方。當Sunny變弱,魚又會到水草區域。如果是晴天,那麼早晚是比較適合釣草的。

  • 4 # 野釣的小陳

    到了晚秋了,溫度也是日益下降。魚情隨著溫度也發生了變化,晚秋是釣鯽魚的最佳季節,秋季就是垂釣鯉魚的好季節了。

  • 5 # 大王的釣魚日記

    晚秋初冬大鯽魚難釣,如何選釣位?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秋末冬初氣溫下降,正是釣大鯽魚的好時候!原因一是大鯽魚相對耐寒性好、體能消耗大,在氣溫較低是仍會繼續覓食。二是氣溫下降,雜魚鬧窩減輕,從而增加了大鯽魚進窩覓食的機率!雖然透過上面兩點分析,秋末冬初大鯽魚比較好釣,但是卻有釣友們在作釣時經常“光頭”,感覺大鯽魚並不好釣!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第一個關鍵點,就和選擇釣位有關!

    秋初冬初雖然大鯽魚還在繼續覓食,但是其覓食時的活動範圍卻大大減少!這時出釣時需要做到的是人找魚,所以說釣位是否選擇對,就成了影響魚獲的第一個關鍵!本文就與釣友分析一下:秋末冬初釣大鯽魚,如何選擇釣位!

    一、秋末冬初,作釣水庫、湖泊的釣位選擇

    大型的水庫、湖泊,是我們野釣時最常去的地方。這些水域面積較大、溝汊較多,水勢多為上游、溝汊水位淺,下游大壩附近水位最深。在氣溫較高的季節作釣這種水域時,多選擇上游的溝汊處,同時釣點水深大多在3米以內,一般不會釣的太深!但是秋末冬初作釣這些大水域,釣位再選在上游水位不深的溝汊處,往往魚口會變的很差!這時作釣這些大水域,選擇釣位時就要有所改變。

    秋末冬季作釣大水域,釣點選擇主要以水庫的下游為主!一般選擇:大壩兩頭與岸邊夾角的地方;下游大洄水灣的凸出處;下游伸向水中的鏵尖處。同時水深要求不要太淺,以超過4米的陡坡岸為最佳!為什麼選擇這些釣位呢?原因如下!

    春夏季節,大鯽魚從產卵到覓食活躍,逐漸從深水遊向上遊溝汊等淺水區。原因是這些地方受氣溫和降雨影響,浮游水生物及降雨漲水帶來的天然食物較多,並且鯽魚的水生天敵相對少一些。所以說這段季節,鯽魚主要棲息、覓食在水域的上游!

    中秋以後,降雨減少、氣溫下降,上游的天然食物逐漸減少,加上水溫也在不斷下降。這時鯽魚會離開上游,慢慢向水域的下游靠近!當秋末冬初氣溫下降明顯時,鯽魚已經洄游回水域的下游。原因一是下游水位較深,相對水底溫度高一些。二是鯽魚也要開始在下游深水區,尋找寒冬時的冬眠場所

    小結:以上便是秋末冬初,在大水域作釣鯽魚時如何選擇釣位的分析!透過分析可以看出:秋末冬初在水庫等大水域選釣位,主要以水深超過4米的下游水域為主!

    二、秋末冬初,作釣河流、人工河的釣位選擇

    不同於水庫、湖泊的鍋底形水底,一些河流或人工河,水底勢比較平緩,並且水深都不會太深。在這些地方作釣,我們不好尋找水域“下游”較深的地方,所以說在選擇釣位時也有所不同!這時多以河流相對背風向陽的岸為主,主要選擇水草、蘆葦的旁邊;橋洞、橋墎的附近;凹凸不平的岸邊凸出點。因河流的水深不同,在釣點水深上沒有具體要求,但是不能淺於河流的平均水深!為什麼在河流中選擇這些釣位,其原因分析如下。

    河流因整體水位不是很深,並且常伴有輕微的流水,所以這種水域的整體水溫差不是很大。當氣溫較高時,因河流中央的水流速庋稍快,所以相對水溫低一些,這時大鯽魚多麼躲藏於水溫偏低的河流中央!

    到了秋末冬初氣溫偏低,這時近岸水流緩慢或無流水的地方,溫度也就高於河中央。特別是有水草、蘆葦或橋洞、橋墎的地方,它們對水溫有一定的保溫作用!同時氣溫下降,整體水域的浮游生物大量減少。上述地點因水溫略高,且較適合浮游生物衍生,相對數量也就多一些,這也就為鯽魚提供了良好的覓食場所!所以說上述釣位,也就成了秋末冬初釣鯽魚的好釣位。

    小結:以上便是秋末冬初,在河流作釣鯽魚時如何選擇釣位的分析!透過分析可以看出:秋末冬初在河流選釣位,主要以相對背風向陽岸,水中有水生植物及障礙物,並且水深超過河流平均水深的釣點為主!

    三、秋末冬初,作釣池塘等小水域的釣位選擇

    池塘類小水域在秋末冬初作釣時,釣位選擇上相對上面要簡單一些!主要原因是水域面積較小,水域深度相差不大,水域整體溫差很少!

    在池塘等小水域選釣位,主要選擇有水草等水生植物及障礙物的旁邊。原因和河流差不多,浮游生物相對較多,為鯽魚提供了良好的覓食場所!如果水域中沒有水草及障礙物,釣位就選擇在水域的深水區。主要原因是深水區,大鯽魚在覓食時相對警惕心小一些,同時水底溫度稍微高一點

    另外在這些小水域作釣時,儘可能釣的遠一些!因面積偏小、水位不深,大個體鯽魚很少近覓淺水覓食!

  • 6 # 時間的流浪者wo

    冬季來臨,大河、湖泊中的魚兒都會本能地聚集到遠離岸邊的深水區棲息、過冬。擅長手竿垂釣的釣友此時再繼續到大水面中垂釣已經很難再找到魚群,多會空手而歸。冬季手竿釣應隨著季節、氣溫、魚情的變化,及時地調整、變換釣場,把垂釣的重點轉移到一些水面較小的河溝中來。小河溝水面窄長,有的延綿數里,常年蓄水不幹,有很大的容水量,非常有利於小型魚類的繁衍、生息。垂釣者只需站在河溝的兩岸,用長手竿幾乎能夠釣到河溝中的任何水域,找到冬季魚群的藏身之處,照樣會接二連三地中魚。冬季很多魚種活動力下降,食慾減退,唯獨鯽魚對低溫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仍在不停地覓食,所以冬釣河溝應以釣鯽為主。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季如何釣到大鯽魚。

    釣鯽魚的釣位選擇

    1、找魚活動多地方釣

    冬季外界水域的水體是徹骨冰寒的,尤其是表層淺層的水溫更是冰冷無比,只有在深處的水體底層水溫會好一些,能夠達到4度左右,所以魚兒基本都會潛藏在溫度稍暖的深水區。還有就是在Sunny照射時間久且無風的水域,溫度會比較高,也能夠吸引不少的魚群前來遊玩;還可以在水流速度比較緩慢的溝河轉角處,或者是朝陽且水位較深的橋墩處;如果是在雜物較少水草稀鬆的湖泊河流或者池塘中垂釣的話,就要儘量釣遠釣深一些,這裡釣竿長短要選擇合適。

    2、釣水草

    水草是水體動物生長的溫床,提供食物和新鮮的氧份,並且也是非常隱蔽安全的棲身之所,冬季水體中還會有一些水草存活的,就是枯草也能起到隱蔽和保暖的效果,可以選在水草區下鉤,效果通常都不錯。在垂釣的時候要先探底瞭解水體情況,垂釣過程中要注意力度方向,避免鉤線掛底掛草,提竿的時候可以垂直朝上發力,釣水草的話建議還是隻用一根釣竿吧,多根釣竿釣水草很容易出現纏線丟鉤等麻煩事,垂釣的時候別忘了多準備幾幅線組以防萬一。

    3、釣暖流處

    很多水域的底部都會有輕微的水流湧動,其實這種特點的微流動水流的水溫往往會比靜水區的溫度要高一些,食物也更容易匯聚出現,也就更容易吸引到魚兒的到來,小水流沖刷之下有不少的雜物,也是魚兒藏身的好場所,釣獲魚兒也就容易了很多,但是水流速度太快的話就不適合了,因為水溫散發也快,水溫低的情況下魚兒還是願意在其它水溫高處棲息的。

    4、釣亂石和樹樁

    釣者收穫的好壞和對該水域的瞭解程度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熟悉地形環境魚情特徵才能選擇到更好的釣點,比如說可以在水底下有亂石堆的地方,上魚率就相對要高不少,因為有石縫的存在,比較的隱蔽,也能截留水體中的各種物質,水溫也相對較高,很適合魚兒過冬的需求,當然了除了亂石堆之外,水底有樹枝樹墩等障礙物的話也是很適合作為釣點的,把鉤餌投放到深水處有樹枝樹樁的區域,很容易有魚兒咬鉤的。

  • 7 # 釣魚人老高

    釣魚人選擇釣位,主要從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所選的釣位所處水域,魚群密度要大,不管是魚在這逗留棲息,還是魚遊經這裡。二是足夠的活動空間,揚竿方便,提竿上魚後可順利收魚。正值初冬,恰是釣大鯽魚的黃金時間,那麼如何準確快速的選擇釣位呢,筆者結合野釣實踐,分享如下。

    魚在哪來?

    擁有豐富漁獲的前提是明確魚群位置,魚習性又與季節環境密切聯絡,那麼從中可探知魚群的大致位置。

    1、水溫因素:鯽魚屬於變溫動物,體溫隨水體溫度降低而下降,升高而上升,適應較大的溫度範圍,儘管如此,每個魚種均有其最適應的溫度,比如鯽魚在16℃-25℃活躍度最高,鯉魚適宜在20℃-30℃範圍內覓食,所以魚所在的水體溫度一旦偏離最佳溫度,魚趨溫性的趨勢,會向最近接近最佳溫度的水域遊動。初冬的水體溫度變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Sunny輻射能力弱,對上層水溫影響不明顯,所以水溫越往深處越高。二、Sunny輻射能力強,對中上層水體溫度影響明顯,水體受熱上浮,中上層水體溫度高於底層。另外不可忽視如水草、密集障礙物對水溫的影響。如上所述,魚在初冬的活動位置隨水溫變化而變化。

    2、風向的影響:深秋初冬多風,風對魚情的影響主要透過三個方面:一、帶來冷熱風提高水體的溫度,影響魚的活躍度。二、水浪與空氣的接觸、碰撞提高周圍水體的溶氧量。三、將水體的浮游生物、小蟲、菜籽聚集到一片水域,誘集魚過去覓食。

    上文是影響深秋初冬魚群分佈的主要因素,所有的釣點位置可以此為基礎,再結合周圍環境具體選擇。

    釣點選擇

    1、老釣點:鯽魚的記憶可持續3-5個月,長時間在一個地方尋覓到食物,形成魚的覓食習慣,附近常用魚群出沒。與其他季節不同,以前魚圍邊,如上所述,現在儘量釣遠釣深。雖然近處也有魚偶爾有魚徘徊,畢竟是少數。初冬水溫回升慢,老釣點儘量選擇向陽處,打窩之後,需等待1-3個小時的發窩時間,筆者的經驗,起初魚口零星,甚至無魚口,釣友應耐心等待,上午9點打窩後,11點至下午1點會有一段魚口密集區期。另外到達一片水域,老釣點眾多,但向陽的位置也就有數的幾個,先到先得。具體到老釣點的形式,如大橋兩側、河流洄水灣、鏵尖位置、及水底複雜的水域等等。

    2、 依據風向選擇釣點:東風及東南方攜帶大量熱空氣而至,可提高水體溫度,魚活躍,覓食慾望高漲,而西北風則不適合垂釣。魚喜頂風遊弋的特點,部分魚在上風口聚集,所以可選擇在此處揚竿,如果風力較大,收杆不易;風將食物吹向下風口,部分魚聚集在此,但揚竿不易。所以不管迎風、順風,利弊共存,釣友結合具體情況選擇。

    3、水草處:深秋初冬水草處的優勢極其明顯:冷風肆虐,可擋風驅寒;食物短缺,水底根莖可吞食,所以魚群常棲息這裡,這個位置是釣友萬不能忽視的。深秋水底的腐爛的水草釋放出乙醇氣味,所有酒米打窩對於魚群聚集效果明顯。在水草處選釣點,也有講究,主要有三點:一、疏中選密、密中選疏;二、水草與水草交接處;三、水草與明水區交界處,釣魚人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釣點。

    4、新釣點:綜合上文的魚群分佈規律,即遠處深處、向陽、有水草,所以新釣點的開闢,應儘量滿足上述條件。新釣點意味著著魚群密度低,需要持續打窩聚魚,可連續5日打窩,窩料逐漸遞減,將周圍魚群聚集至此,同時逐漸加深魚得魚的記憶,新釣點成為老釣點,成為魚的棲息之地。

    寫在後面

    所有的釣點選擇,其實主要是根據魚的習性而改變、選擇、確定,均是“以魚為中心”。只有摸清魚的習性、分佈規律,才能更好的發現魚、釣到魚,釣魚也是一門學問。

  • 8 # 遊釣山水的四毛

    秋末初冬釣大鯽魚的難度較大是廣大釣友們的共識!原因有三:

    一:氣溫與水溫變化大且頻繁二:小雜魚鬧窩利害三:魚情變化多端!

    這三點無一例外的都與釣點有關!那如何尋找一個合理的釣位呢?我認為有四點可以參考:一是草,二是溝,三是坎四是凹!

    這個時節溫度的確在變低,但水溫的變化遠遠小於氣溫的變化!所以不要按冬釣的標準去一味的釣深!

    秋風瑟瑟枯草榮,枯草在一定程度上可放緩水溫的下降,所以在二米以上的水深,如果有無論是暗草(綠色水草)還是枯黃的明草都是好釣點!

    在淺水中有人工的,自然的溝!這種溝一且有十公分深度就足夠了!這就是大鯽魚群的藏身之處!一般情況下,半漂以上深度的溝就是好釣點,特別是在水較瘦的情況下,釣點更好!

    坎與凹道理是一樣的!坎的向大水面的處測,水底有凹點的地形都是鯽魚的窩!不同的是前者是走路的窩後者是藏身的窩!

    秋末冬初釣魚,穩定,食物,安全,迴遊是重點!所以以上四種釣點是最常見的好釣位!

  • 9 # 石頭釣魚記

    晚秋初冬大鯽魚難釣如何選擇合適的釣位?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針對氣溫低對於大鯽魚生活習性的影響來選擇。

    進入冬季,氣溫大幅度降低,當然水中的大鯽魚可以感知到的。這種的情況下,淡水中的很多魚種的活動量已經大幅度降低了,比如鯉魚,草魚,鰱鱅等。但鯽魚有耐寒耐高溫的生活習性,和其它魚種想比較少的並不明顯,特別這時的大鯽魚。由於氣溫低,大鯽魚的活動半徑已經明顯縮小,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釣位呢?個人的觀點如下:

    1,選擇有水草的深水地方。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個話在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的。不管是氣溫地還是氣溫高,水草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食物比較豐富,在氣溫低時還有另一個優勢就是保溫的功能。特別是初冬,水深在2米以上附近的水草水域簡直就是魚窩,我們這時在這裡選擇釣點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穫的。現在也正是傳統釣釣草洞的好時節。

    2,水域有天然和人工建造障礙物的地方。

    這個時候,大鯽魚一般會聚集在有大型障礙物的地點,比如,橋洞,樹樁,壩頭等地方。這些地方是大鯽魚天然的屏障。不但水溫比較合適,也是它們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這也是現在傳統釣釣橋洞的原因所在。

    3,選擇回水灣,樺尖

    這個時候選擇的回水灣我們就要注意水深的問題了,如果此時的水深在2米以上的話,還是可以選擇釣點的,如果低於1.5米的話就不要選擇了。樺尖又稱魚道,是大鯽魚迴游的必經路線,當然是可以選擇的。

    4,背風向陽處的淺水處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但選擇這個地方往往是中午過後淺水水域,應為這時的淺水水域水溫經過一上午的照射,已經升溫了。

    引申一點:

    晚秋初冬垂釣大鯽魚,因為水溫較低,窩料在水中穿透力有限,所以,這時可以選擇提前打窩,並多打窩子的做法。在垂釣中由於大鯽魚活性不好,我們可以選擇蟲餌逗釣的方式,誘使大鯽魚快速咬鉤,因為活餌是這時垂釣大鯽魚的首選。

    寫到最後:

    晚秋初冬釣大鯽魚,我們在釣位的選擇上這兩點作為依據的,1,食物。2,水溫。當然,這兩點只是大的前提。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水域具體調整才是上上選。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籲:釣魚謹遵: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並分類放置。

  • 10 # 魚不開口咋整

    釣位選對了,釣起來,就容易多了,全然關乎著魚獲的多寡,自然不能馬虎。我一名老釣友,我的經驗是:由於晚秋初冬,晝夜溫差較大。在太陽還沒升起,溫度還沒升高,水溫還很低的情況時,我們的的點要選擇在深水區域。像匯水灣,河道閘口,橋墩處,湖庫堤壩這些地方都是大鯽魚,藏匿的地點。

    但當溫度升高,水錶溫度也隨著發生的變化。由於魚兒有著很強的趨溫性。我們就要考慮釣淺灘,釣近點,甚至改變釣法釣半水,釣活水。像一些近岸的水草旁,蘆葦蕩,及深淺結合的部位,都是不錯的釣點。

    晚秋初冬時節,釣大鯽魚,除了合理地選擇釣位外,還要注重餌料的味型調整及狀態結構。晚秋初冬,魚兒為補充體能,以越寒冬,對富含動物蛋白成分的餌料尤為喜愛,鮮活的紅蟲蚯蚓為首選。餌料原則以香腥為主,由於各地魚情或有出入,在一些肥水塘,臭塘底嚴重的地方,可以適當調整味型結構。冬季魚口輕,吸力小。餌料的比重一定要輕,狀態要蓬鬆,儘量拉得小一點,有力於魚兒吸食。

    由於晚秋初冬口輕微,我們的線組也要精細化,根據當地釣點的魚情實際,考慮到魚個體大小與魚口情況,以不切線跑魚為基本原則,能小,線組儘量小一點,小鉤細線和小漂,有利於訊號的展示。晚秋初冬,釣大鯽,要有好的魚獲,我們要參照過往經驗,不能生搬硬套;一旦釣點水情,魚情魚口和其他一些因素髮生變化時,要適時調整,這樣,才會有好的魚獲。順祝廣大釣友大鯽大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