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蘭愛唱K
-
2 # 一縷清風00
從關羽的性格可以判斷,關羽一生忠義無雙,從桃園結義就可以開始心裡就已經認定劉備這個大哥了,就一輩子不會變,還有就是劉備此人魅力很大,這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關羽誰都不服唯獨服劉備,華容道放走曹操除了為了答謝曹操當年對他的恩惠和感恩外,還為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張遼,張遼私底下與關羽私交甚好以兄弟相稱,當時張遼也向關羽求過情這才放走了曹操,從這點可以看出此人雖傲,但一生不負兄弟所以才對劉備言聽計從的
-
3 # 韓海軍易學課堂
首先,結拜弟兄的原因,不可否認,兩人之間的兄弟之情還是很深的。還有一點,我覺得是關羽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跟著劉備,他才有出頭之日,試想哪一個英雄好漢不想要建功立業呢?
關羽在剛剛見到劉備的時候,就在與劉備的交手中發現,劉備武功高深,關羽為人豪爽本來就極為敬佩這些英雄豪傑,後來又在三個人的交談中,知道了劉備的真實身份。在古代,出身非常的重要,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在那個亂世,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招牌 當時關羽有一番抱負,卻不知道投於誰的門下,劉備的出現,讓他看到了自己的仕途,所以當即決定, 與劉備結為兄弟。
當然,劉備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很快摸清楚了關羽的脾性,抓住了他的弱點,那就是關羽是一個極講義氣的人。所以,即便後來曹操非常的賞識關羽,用盡辦法的對關羽好,也沒有留住關羽的心。畢竟在關羽的心理,劉備是他的結拜大哥,對他一直非常好,曹操雖然很愛才,但到底沒有自己的大哥親。
而且不管跟著誰,自己都可以建功立業,那肯定還是跟著自己的大哥比較可靠,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又保全了自己多年來打下來的基業。如果關羽真的轉投了曹操,曹操也不敢重用他,因為曹操看重的就是他的忠義,其實,關於自己也是清楚這一點的,所以他一直對劉備中忠心耿耿。
-
4 # 14885143955
因為關羽在家鄉有人命案,逃亡與劉備相識,桃園三結義拜為生死之交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的拜把子兄弟。願為結拜兄弟赴湯蹈火再所不辭,所以關羽服從劉備管,劉備是大哥,加上劉備是漢室宗親,漢景帝十八代孫,有皇族血統,關羽自知卑賤,有皇族身份師出有名,能得天下義士支援。劉皇叔宅心仁厚,賢良重德,以仁德治天下,加上愛傷心流淚,關羽便不好不聽劉備的話,只好言聽計從。
-
5 # llttj
關羽是義薄雲天的君子代表,
忠義精神的化身,桃園三結義後,就一心一意忠義劉老闆公舉大業!傲骨是對世人的!
-
6 # 石葵讀書
想必《三國演義》當中最驕傲的人大家都會想起關羽,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電視劇中,只要有關羽的出場似乎所有人都在關羽的氣場之下,彷彿空氣都凝固了一般,孫權有意拉攏關羽想要結成親家關係,關羽回懟孫權:“虎女焉能嫁犬子”。就算位列五虎上將的黃忠,關羽也是看不起的,他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關羽的傲慢幾乎是寫在臉上的,難聽的講,關羽是用鼻孔看人的。關羽懟過很多人,說起關羽誰都不服,倒也是不對的。他也有敬佩的人,整個三國中要說入得了他的眼,被關二爺讚不絕口的是他的結拜大哥劉備。都知道關羽對結義兄弟是肝膽相照的,桀驁不馴的關二爺對劉備是服服帖帖的,畢竟是大哥,再者劉備是君主,關羽是武將,兩人不在同一個地位上。
一身傲骨的關羽怎麼肯甘願臣服於劉備呢?
第一個原因:劉備的出身“顯赫”。
劉備,字玄德,人稱劉皇叔。他自稱是漢室宗親,漢景帝的十八代孫。在封建年代,皇族血統是令人肅然起敬的,關羽在這“高貴的血統”面前,不自覺得就先“矮了三分”。
第二個原因:劉備為人忠厚,好結交豪傑。
劉備為人忠厚,好結交豪傑。“仁、善”是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志,愛護百姓,從不允許手下擾民。當陽撤退之時,十幾萬百姓跟隨他渡江,雖然情勢緊急,但他決不棄民先行,博得了百姓的愛戴。
第三個原因:劉備知人善用,對士能推心置腹。
在長坂坡,麋芳、張飛都說趙雲去投了曹操,劉備卻毫不懷疑地說:“子龍從我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至於對諸葛亮,從三顧茅廬到白帝城託孤,始終敬愛信任。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張旦夕號泣,誓死復仇,必要伐吳,連諸葛亮、趙雲等心腹之臣也無力勸阻,導致伐吳失利。
第四個原因:劉備的“秘密武器”——淚水。
這是關羽張飛所沒有的,也是令二人瞬間懵圈、無可應對、並且殺傷力極強的——“男兒淚”。劉備號稱仁義之師,自己也以“宅心仁厚、賢良德重”而著稱。動不動哭得“稀里嘩啦”的。儘管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劉備卻說——“只為未到傷心處”。劉備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眼淚征服了多少人?曾經哭懵了關羽、張飛,哭懵了諸葛亮;哭懵了劉景生,哭懵了趙雲趙子龍,哭懵了魯肅魯子敬。
劉備有了這幾個技能包,就把關羽拿捏的死死的,所以關羽對劉備言聽計從變得合情合理。
-
7 # 歷史戲語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一身傲骨不假,但主要是對誰而言;當然在關羽的戎馬生涯中,絕大部分是傲骨凜然示人,而對劉備,就不一樣了;其實關羽對這麼幾個人是很尊重的,第一是劉備、其次是對諸葛亮;另外對曹操、張遼等比較尊重。至於張飛,因結義是兄弟,傲慢有過,和藹更多也。
關羽真的對劉備言聽計從了嗎?
題主這個問題就有點不對,關羽只是絕大多數對劉備的指令是執行的,但有時候是自己在拿主意,也就是沒有聽劉備的;如私自單刀會魯肅,這種情況如果發生事端,絕對不是小事;關羽可能因此被害,那麼荊州失去主將,還能守得住嗎?還好,魯肅並未下死手,關羽才能安全回到荊州。劉備知道嗎?這事都是事後才知道,劉備感覺後怕啊。後面往來書信沒有少說關羽,如何和東吳搞好關係。關羽聽了嗎?沒有,不但沒有按劉備的意思去搞好東吳的關係,而是把東吳給得罪了。這件事說來也是關羽的傲骨所致,人家東吳有意和關羽聯姻,一片好心(政治動機佔80%),但關羽不領情,還羞辱了一番東吳使者,這直接羞辱了孫權。再後來,曹操來了,關羽出戰,打敗了曹操,那麼此時關羽為何緊追不放曹操呢?只有一點,那這事劉備是不知道,所以關羽想給劉備一個驚喜。然世事難料;曹操捨棄了曾經和關羽的友情,聯合東吳,圍攻關羽。曹操也是被關羽所逼的。關羽竟然被從來沒有正眼看過的東吳所敗。如果關羽正的做到對劉備言聽計從的話,哪有此劫難?
關羽傲骨一向是鋒芒畢露;關羽這種傲骨實際也是一種孤傲,清高;自視一把偃月大刀,斬將無數。從跟隨劉備後,第一次讓關羽被瞧不起的是董卓;那會是他們三人打退黃巾起義軍,救了董卓;不但沒有謝意,反而是譏諷了一番。從那時起,關羽開始就瞧不起那些王侯將相了。後來被曹操所困,本來也是瞧不起曹操的,奈何曹操心裡很大度,不管關羽對自己怎樣,自己一如既往的對關羽好;關羽感動沒有?當然有過,不然後來怎麼會義釋曹操而自己甘願受罰?在曹營中,除了曹操,還有一個人關羽看得起,那就是張遼,也許是同鄉之義,或許真的感覺只有張遼是自己知己。除了這兩人,關羽在曹營是孤獨的,非常的孤獨,因為其他人他根本不在意,也從來沒有在意過。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關羽對他是很不爽的,當時莫說在意了,就是連最起碼的尊重,關羽都沒做到;事實證明,諸葛亮非等閒之輩,關羽才從內心轉變過來;進取西川之後,劉備大封有戰功的武將,關羽最不服氣的是馬超和黃忠,特別是對黃忠,那更是說出了此句話:大丈夫豈能與老卒為伍?關羽有資本讓自己這麼傲骨,但對劉備,他還是比較聽令的。
關羽為何只對劉備言聽計從?
在三國史中,關羽的生世不詳,實際上關氏家族是文人世家,其祖父關審;叢穆好道,以《易》《春秋》教導子女;關羽其父關毅,是個很孝道的人。關羽生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長大後取妻胡氏,靈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從這段記錄來看,關羽是有妻有子的。
關羽和劉備結識是在涿郡,那個時候關羽孤身一人;其實已經到了東漢末年了,各地義軍崛起,朝廷名副其實,關羽也是無奈,才獨自出來創業來了;遇到的竟然是劉備,也是一個想創業的人,後來把張飛拉進來,三個人結拜成異性兄弟,從此開始了創業之路。
劉備對待關羽,張飛比親兄弟還親,劉備又是仁義之人,對待關、張二人那是真心的;三人同吃同睡,毫無拘束;暢談理想,規劃未來好不自在。後來知道劉備是皇叔,劉備絲毫沒改變對關羽、張飛的態度,更沒有任何的等級之分,還是如原來一般,有飯同吃,有衣共穿,有地同眠。劉備對他們視同自己一般,加上劉備有心匡扶漢室,這更是對了關羽的理想之路和最要跟隨的人;劉備比起其他王侯將相來說,沒有架子,沒有任何高人一等的舉動,關羽由此感到,劉備是自己最理想的大哥。
劉備對待關、張二人,勝過妻兒;在哪個時代,還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劉備對待百姓,視同妻兒,哪個時候有幾個諸侯能做到呢?假如沒有這些,關羽還能跟隨劉備嗎?
劉備的江山有人說是哭出來的,我認為是無稽之談,劉備最後能三分其一,靠的是仁義和對兄弟的真誠。有了這些,關羽對劉備言聽計從,也是因為被劉備所感染,同時劉備也儘可能的給了關羽舞臺,才有了後來關羽的威名。
-
8 # 李杜文
關羽本身忠義
關羽是中國古代忠義的象徵,他對劉備的忠心,最突出的有兩件事例。
1.暫歸曹操,堅決不降
結果被關羽委婉拒絕:
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從關羽回覆張遼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首先關羽是知恩圖報的,其次關羽認識劉備在先,受劉備厚待也在先。
2.被俘不降,英勇犧牲
關羽攻打襄樊失敗,大本營江陵又被呂蒙給端了,故此只能回撤西蜀。豈料吳軍早已埋下伏兵,關羽父子在臨沮被潘璋手下馬忠擒住,史書上有記載: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英勇不屈,同樣可以佐證他對劉備的誓死效忠,當然也會對劉備言聽計從了。
劉備的魅力劉備的魅力有多大,也舉兩件事例。
1.獲得商人贊助
劉備是河北涿郡人,從小死了父親,家境貧寒。等到成年,在涿縣一帶販馬的商人見他舉止非凡,竟然主動贊助了劉備一大筆錢,用來招兵買馬,培植勢力。
2.感化刺客
後來劉備被委命平原縣令兼平原國相,結果當地有個叫劉平的,不願意受劉備管轄,對劉備非常看不順眼,於是就花錢派了刺客去刺殺劉備,結果奇葩了。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劉備因為厚待刺客,很快感化了刺客,刺客就把來龍去脈全給交待了。
一方面關羽忠義,另一方面劉備有超高的個人魅力,兩人年輕的時候同時在涿郡偶遇,怎能不撞出火花?
-
9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關羽為何對劉備言聽計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關羽和張飛還有劉備三人結拜為異性兄弟,自古長兄為大,劉備即是關羽的大哥又像是他的父親,三個人在一起無話不談,從最初當官差到最後成立“蜀漢”關羽和劉備的關係已經是親兄弟一般,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種兄弟情誼只有一起共患難,共富貴的人才會擁有,不僅關羽對劉備言聽計從,關羽說的話,劉備也是一樣的聽。
其次,關羽這個人是個有信仰的人,有底線的人,信奉仁義,恩怨分明的人,從他殺顏良誅文丑,而後華容道放走曹操,都是報恩曹操,過五官斬六將,也帶這劉備的兩位夫人去尋找劉備,這樣忠義的人士,只會視為知己死,這也是後世為什麼給關羽修廟的主因,
最後,就是劉備夠黑厚,“假仁義”做到最後成了“真仁義”,三國裡臉皮最厚的就是劉備,說的虛情假意的話都說到了關羽的心裡了,暖呼呼的,使得關羽死心踏地為劉備攻城奪地,但話又說回來,三國時期,能成為一方霸主的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人那一個沒有點手段。
以上就是本人認為關羽為何對劉備言聽計從的原因。
向日葵總結,自古視為知己死,但做到劉關張這三兄弟的歷史故事還真沒幾個。
-
10 # 蕭十三郎說三國
傲骨之人,有傲心。但必有佩服之人。
關羽的傲氣,來自武功,這是表面,單兵作戰,指揮軍隊,他都是高手,高手有高手的自傲。
關羽的傲氣,更多來自精神。
這個精神,就是氣貫春秋,大忠大義。
這種高層次的精神境界,比世俗的關注錢財,關注地位,關注家庭,要高出百萬丈。
高人與俗人、高士與下士的分水嶺,只在精神,不在物質。
關羽喜讀《春秋》,以《春秋》大義來要求自己,行事做人,均忠義當頭,不作苟且,不作汙濁之事。
正因有這等高貴的精神,才能以上視下,俯視眾生,才內生傲氣,內聚傲骨,內長傲心。
而劉備呢,恰恰同樣有高層次的精神。
劉備的精神,是始終堅持以德服人,以誠待人。
偶爾一次兩次,做到以德服人,以誠待人,不難。
難的是,一以貫之地做到。
雖然窮困潦倒,行事做人不改。
雖然奔波勞苦,行事做人不改。
雖然榮華富貴,行事做人不改。
雖然志得意滿,行事做人不改。
關羽的行事做人,依據的《春秋》之中,做臣盡忠的道理。
而劉備的行事做人,是依據《春秋》之中,做君王霸天下的道理。
一個是臣道,一個是君道。
雖然在同一個層次,但君道是主,臣道是輔。
關羽又怎麼能不對劉備服服帖帖,怎麼能不對劉備言聽計從?
回覆列表
龐德字令明,南安桓道人也。從馬騰擊反羌氐,數有功。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後騰徵為衛尉,德留屬馬超。曹操破超於渭南,德隨超亡入漢陽,保冀城。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操定漢中,德隨眾降。操素聞其驍勇,拜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載陳壽《三國志.魏書》)。龐德為何降曹魏不降蜀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首先,龐德有著深深的“忠君”思想。龐德初屬馬騰、馬超父子,常勇冠三軍,屢建奇功,後馬超被曹操擊敗,龐德隨馬超投靠漢中張魯。馬超後歸順劉備,龐德因病而留於漢中,為張魯之將。曹操討伐漢中,巧使反間計,迫龐德於絕境,後終招降龐德。 “良禽擇木而棲,謀臣擇明主而侍”,顯然馬騰、馬超、張魯之流皆不是明主,馬超在龐德心中是“有勇無謀”( 載《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而張魯更是不得已而侍之,但龐德仍追隨左右,盡心輔佐。由此可見,龐德不是呂布那等見利忘義之輩,決不會望風而降。 其次,龐德有著“追隨明主,實現報復”的理想。龐德曾屬馬超、張魯,與曹操有過許多次交鋒,皆被其所敗。深知“曹操善於用兵,決非庸才”,而龐德極有遠慮之人,曹操正是龐德一生都在尋覓的獨一無二的明主,可以說是“英雄惜英雄”。曹操器重人才,愛惜人才,厚侍愛將,也使龐德只能“肝腦塗地”、“犬馬之勞”來報知遇之恩了。龐德“抬梓決死戰”、被捕後“立而不跪求速死”也就在情理之中。 再次,龐德有著“威武不能屈”的性格。蜀漢大將關羽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龐德。關羽胸襟不能與曹操相比,“剛而自矜”( 載陳壽《三國志.蜀書》),而龐德很有傲骨血性,忠心無二,被捕後“睜眉怒目,立而不跪”,大恕曰:“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罵不絕口(載《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後被關羽所殺。蜀漢的關羽不是心懷若谷的人物,也沒有給龐德歸順的機會,最後的後果只能是“殺了”良將。 從龐德降曹魏不降蜀漢可以看出曹操是胸懷大度,不拘一格愛惜人才的當世英傑,而龐德是有勇有謀,有著理想追求,重情重義的一代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