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ULIUS2
-
2 # 美天講故事
說起婆媳問題,很多媳婦有一大籮筐的話要吐槽……各種的問題、各種的不好、各種的奇葩習慣能說上好半天。
因該說是互相看不慣吧。
沒有兒媳婦前,婆婆的家庭已經延續了二十多年固有的家庭分工,婆婆照顧家庭的同時也享受著作為女主人的一切。兒媳婦來了就不同了,婆婆的身份發生的轉變。有了新的成員加入,婆婆很願意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指導兒媳婦。一般會用兩種方式教導你,第一種,直接告訴你怎麼做。比如,告訴你怎麼炒菜好吃、房間需要要怎麼打掃等等。兒媳婦聽著聽著就不願意了,我怎麼做是我的事,不用你來說。一個急著傳授經驗,一個不願意按照她的意思做,就會出現矛盾。第二種,用挑刺的方式告訴兒媳婦怎麼做。兒媳婦做啥都看不上眼。今天菜炒鹹了,明天米飯太硬了……她心裡總覺得,同樣是女人我這麼優秀,兒媳婦就那麼菜呢?這樣的婆婆和兒媳婦矛盾會很大。
更重要的是,男人的態度,也讓兩個女人產生矛盾。兒子對媳婦好了,婆婆心理泛酸,就沒見對為娘那麼好;公公誇兒媳婦做飯好吃,婆婆更不願意,我給你炒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你誇我呀?
兒子要聽婆婆的話,就是“寶媽男”媳婦也不高興,媳婦也想把老公控制在自己的身邊。為了爭奪這個男人的愛,兩人就會互相踩底,彼此不待見。
最好的的相處方法,婆婆放開手,兒媳婦放寬心,大家有事好商量,千萬不要撕破臉。實在不能磨合,分開過最好。
一山難容二虎,更何況兩隻母老虎呢?
-
3 # Geminitwins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概念,沒有人是無緣無故的看不慣一個人的,肯定在某一時刻說的一句話或者做的一件事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了,才會表現出直接的不想親近,看不慣,反感等等的情緒和看法。
其次,婆婆和兒子本身就是親子關係,婆婆對兒子本身就是有依戀的,婆婆在很多時候更傾向於兒子(大部分),可能也會傷害到別人。
再次,兒媳和婆婆本身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很多觀念,思想都會有所碰撞,互相會有意見是很正常的,主要作為兒子是否想解決這個問題,能否用大家舒服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才是關鍵的。
最後,大家多看對方的優點,這樣你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同時多讚賞對方,給予對方肯定和鼓勵,而不是持續擴大矛盾。
讓誤解變成仇恨,好好的家沒了。
很多人覺得離婚普遍了,所以也沒有那麼珍惜了,但是,再換幾個人如果本人沒有成長,還是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和窘境。
-
4 # 風姿卓越暖陽呀
首先婆婆不是親媽,說話要客氣點,遇到小事不順心也不能發脾氣,很多時候能忍就忍。如果換做是親媽,可以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自由任性,也就親媽能忍受你的脾氣。
回覆列表
小兩口過日子,最好讓家長少摻和,出現這種問題樣樣有兩個原因,婆婆管的太多,兒媳婦不會來事,只要做好一個,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