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抖音198網紅
-
2 # 啟鈞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講是民心,其實是不對的,我認為是國家體質變化的改革,由天子分封諸侯改為了家天下。
秦朝統一的時間太多,屬於曇花一現,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策略方針還沒有深入人心。
項羽是楚國貴族,他一心想恢復先楚的榮光,最終超越前輩發揚廣大,勝戰後,他心中沒有做皇帝的打算,更希望眾部下奉他為王,思想還停留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分封制度。
然而,秦始皇國策的曇花一現,恰恰被喜歡在黑夜中散步的劉邦看見了。
我們都知道,劉邦先前被項羽封為漢王,從此不變,漢朝也由此而來。
項羽若是有劉邦誅殺韓信的見識,他早早的殺了劉邦,也就不會有後來烏江自刎霸王別姬的悲劇產生。
可惜項羽看不見往後時局的發展,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他一次又一次的錯過,鴻門宴上放過劉邦,終致放虎歸山,落下無窮後患。
劉邦一次又一次的死裡逃生,不免讓他對自己這個漢王的地位產生無力以及渺小的感覺,他想要再進一步。
劉邦最終戰勝那個不可一世的項羽。
其中女人佔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相比女人,呂后比虞姬,謀略不知道要厲害千百倍。
在劉邦猶豫到底要不要殺韓信時,呂后就已經替他先下手為強,免除後患。
當劉邦聽說韓信被呂后所殺,驚訝道:"什麼,他真的死了?"露出不知是喜還是悲的表情。
古人講,時勢造英雄。
人的成功,有時因巨大的家族實力,如項羽;有因遠見的目光,或因缺陷過多致猶豫不決,很難成功;或因強大的威脅,已經無法生存必須奮力一搏,這就是劉邦。
何謂以史為鑑,就是這樣的事,現實生活中每一天都在延續。
-
3 # 立志成蟲
項羽擅長指揮具體的戰役和戰場上兇猛彪悍,跟劉邦比,其他方面全是劣勢。從劉邦項羽隔著滎陽鴻溝對峙的時候,項羽已經顯出了明顯的頹勢,真佔著優勢完全可以把劉邦再v打的大崩潰,可是沒有。劉邦雖然幾次被項羽打敗,可是有蕭何這樣的大咖在後方保證兵源糧草源源不斷的供應,再加上劉邦不厚道的喜歡把韓信手下那些打過仗有經驗有戰鬥力計程車兵調到自己身邊,讓韓信再去招募新兵。所以劉邦敗幾次只要能逃跑,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力量,還是滿血的狀態。項羽就沒這麼強大的後方了,滎陽對峙的結果是雙方妥協,天下以鴻溝為界裂土而分,東歸項羽,西歸劉邦。張良陳平準確的判斷項羽糧草供應不足而且士兵們疲憊,正是滅項羽奪天下的絕佳機會,建議劉邦不能給項羽喘息修整的時間立即出兵進攻。劉邦以封王的價碼調動拉攏了韓信彭越英布這幾個狠角色圍攻項羽,這三位過去還都是項羽的部下,項羽的支援度遠不及劉邦。著名的垓下之戰裡,張良以“四面楚歌”成功的擾亂了項羽本來就有些低迷的軍心士氣,士兵們成群結隊紛紛逃跑。項羽寡不敵眾,勝負生死沒有懸念,“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悲壯蒼涼的也是歷史必然的終結在了烏江的岸邊
-
4 # 快樂人生40206654
謝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歷史的痕跡說明項羽未必是不得人心而敗給劉邦,而是在十面埋伏中漢人唱楚歌,楚軍在飢寒交迫中的思鄉情使其軍心渙散,鬥志衰退而潰不成軍。就象項羽所呼:"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不過,戰爭的逆轉,都與指揮官的運籌帷幄有關。項羽有過推翻秦王暴政的功績。為什麼一個英勇善戰的霸王難獲王者榮耀?他敗在韓信的智商上,敗在鴻門宴的優柔寡斷上,敗在劉邦的容人之量上。敗在近憂遠慮上…
-
5 # 王付軍624
用西方話說,紳士遇到流氓。用中國話說,秀才遇到了兵。
項羽岀身高貴,凡事按規距來,人格放在第一位,把名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劉邦就一市井無賴,為達目的,什麼人格,尊嚴都可以不要,連親爹的生死都不顧。
這兩種人放在一起,項羽必敗無異!
-
6 # f紅望
謝謝邀請,在回答問題前我們看看劉邦與項羽各做了什麼。在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叔侄也揭竿起義,推舉楚懷王孫熊心為王,這是合民心的,因此義軍不斷壯大,以劉幫為首的沛縣起義軍也加入到起義行列。為了推翻秦王朝項羽帥主力在河北與秦主力作戰;劉邦帥一小部義軍在河南與秦殘部作戰。兩支義軍分兵直攻秦老巢咸陽。劉邦由於被開了秦軍主力帥先入關,進咸陽後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百姓夾道相迎漢軍,送來肉食與漢軍。項羽與秦主力作戰與鉅鹿,戰爭取的勝利後,坑殺了二十萬秦降卒,使人聞到了殘暴的血腥味!項羽帶軍入關後燒殺強無惡不作,與漢軍形成明顯對照。楚漢戰爭暴發後劉邦麾下人才集輩出,張良.蕭何.陳平.韓信.彭悅等文才武將等天下英豪。而項羽麾下可說人才貧乏,連亞父范增也被項羽氣死了!更使人不能接受的是殺害了懷王能熊心!項羽徹底失去了楚漢戰爭致勝的力量。我們不可否認,項羽是天下英豪,有拔山之力,概世之氣有一人能擋百人,在起兵後大大小小七十餘戰中打過數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如鉅鹿之戰,彭城之戰等等,在最後垓下之圍自刎手烏江!我們可以看出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戰爭取勝於民項羽坑殺二十萬秦降卒,入關燒殺強,殺害懷王怎能讓天下百姓接受?再說劉邦麾下有許多願來服務於項羽的降將如陳平,韓信等,這些人能擊準項羽致命點。最後以一民言致讀者:"水能承舟,也可翻船"。
-
7 # 誠者恆遠
一、項羽未想過建立秦朝那樣的中央集權國家
項羽起兵滅秦,目的是為了恢復原楚國勢力,滅秦之後目的達到,自封為西楚霸王,同時分封了13個諸侯王,想恢復春秋戰國的時局,項羽只想做一方的霸主。這種有違歷史發展的做法,首先是造成天下再次的戰爭混亂,其次項羽對諸侯王的壓迫和殺戮,失去人心。最後的結果是劉邦順應歷史的潮流,重新建立統一集權的漢朝。
二、項羽是一個純碎的武將鉅鹿之戰勝利,直接坑殺20萬秦軍,殘暴兇狠的對待降敵,沒有一點的仁慈之心,樹敵是越來越多,盟友是越來越少。反觀劉邦,是地痞流氓出身,雖然不會打仗,但他能知人善用,能集天下智囊於己所用。
三、項羽不會用人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但是他不聽從范增的建議,鴻門宴上輕易就放走劉邦。另外項羽對士兵是仁厚愛人,但是對謀士和手下就疑心重重、嫉賢妒能,立功的將領受到項羽的嫉恨,得不到表功賞賜,有才能謀士為其出謀劃策,不僅剛愎自用不採納,而且有意疏遠。
四、項羽在戰略上犯了重大錯誤楚漢訂立了鴻溝協定,以鴻溝為界,互不侵犯,項羽就此躺在功勞簿上睡覺,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劉邦利用關中優勢,迅速發展壯大,不久就違反協定東進攻楚。爭奪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就沒有和平協定可言,項羽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一統天下,是戰略上重大失誤。
-
8 # 惜花公子
暢談歷史風雲,看惜花講歷史。英雄不問出處,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事情在沒有最終結果的時候,不管哪一方都有翻盤的機會。有著無數的歷史典故在不時的提醒著我們。如:龜兔賽跑、獅子搏兔等等。
世人不識金鑲玉,一朝得風便化雨
本為良駒卻拉犁,世人笑我吹牛皮,我卻不為世人所嘆惜。總有伯樂識千里,恰得天下紛亂之,又有好名立人前。身懷慈悲放他人,贏得他人得忠心。起初就有一幫好兄弟,循序漸進日益豐。用的傳說立名望,贏得安身立命好出處。得來各路良臣能將把賬處,雖在諸侯排最末,門前幕僚聚英賢,賬下樑帥守門邊。逢人誇其三分好,治下百姓,笑開顏。文官勤政愛百姓,武將戰場得勝保平安。上下一起同廉政,怎有不成得大事。
認清形勢屈人下,穩紮穩打滿羽翼
靠得大樹好乘涼,穩定才得好生存,不斷歷練長閱歷,功高蓋主忌英才。領命出征迎大敵,立誓有約稱王名。看似萬險不得過,卻有能人機緣來相助。一路雄起得關中,卻受實力讓人居,一路打壓自認慫,枕戈待旦不忘恥。好運之助有心人,吸取前車各類錯,匯的天下良方把病看。任用賢人成大業,漸漸成就諸王之主以呈現。
雖有成王之大勢,未到最終不自居
文臣勤政固後方,武將得勝開疆土。收到各路英候賬下聚,雖有可成天下勢,不驕不傲防禍端。巧妙化解鴻門宴,與臣共處立三章,廢除暴秦爛法度,受到賢臣武將來相助。積蓄力量報之仇,麻痺對手巧得手。高歌猛進退強敵,一招改變天下局,先有滎成對峙,後有鴻溝為界。打得強敵滿地跑,窮走烏江數人送,可笑曾經威名天下間。怒火攻心成千古,英雄末路讓人嘆。
天下大事人人談,勝者才有話語權
烏江自刎真痛快,讓人心疼讓人嫌。曾經輝煌終為土灰,後悔當時多慈善。痛也!嘆也!悔也!以晚也!留的後世百家來暢談。未有成名誰人問,一朝成名才改觀。
總之,在成功的路途上,劉邦很早認清現實,接受現實。透過,自身的才智匯天下之才智,在特定的時間內,採取最為有效的手段。並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各類慾望,使其在大浪淘沙的路途中成就霸業。而反觀項羽在前期佔盡天時、地理,在成就大事後。對於自己的各種放縱使其英雄末路。
-
9 # 遙望燕園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的收尾處,對西楚霸王項羽一生的功業,做了欲抑先揚的評價,在屬於褒的評價中,司馬遷飽含深情地寫道:
「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陳勝之後,揭竿而起的豪傑不計其數,但項羽這般沒有尺寸之地卻能在三年成為天下共主的,在司馬遷那個時代往前看,無論是離司馬遷很近的時代,還是離司馬遷很古的時代,都沒有如項羽這般成功的。
然後,司馬遷又在《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對漢高帝劉邦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個評價甚至比給項羽的「近古以來未嘗有」更高:
「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合從討伐,軼於三代,鄉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
對於同樣無尺寸之地,乘勢起於豐沛最終登上帝位的劉邦,司馬遷直呼天意,直呼大聖。
再結合司馬遷對項羽那段屬於貶的評價來看,在司馬遷眼裡,劉邦比項羽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一處,即劉邦受命於天。
當然,我們都知道,天道有常,不為堯寸,不為桀亡,所謂的天道,只能是種種規律,而劉邦比項羽更懂這些規律,所以才在最後的一決雌雄中勝出。
其實,劉邦之所以比項羽更厲害,更能把握形勢,更能收攏人心,無非是因為劉邦比項羽更愛學習、愛思考。
項羽的厭學,在《史記·項羽本紀》的一開篇就被司馬遷毫不留情地點了出來: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這就是一個活脫的厭學少年嘛,安排他去學《尚書》,學不明白,放棄了,去學劍術,還是半途而廢,但項羽不肯承認自己厭學,反而說了一堆歪理,於是項梁就被項羽的一番歪理打動了,親自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知道個大概後,又不肯繼續學了。
司馬遷不是親子、教育領域的自媒體人,在活畫了熊孩子項羽和見識不足又溺愛孩子的項梁後,便住了筆,把思考留給後世的我們。
與項羽的厭學相反,劉邦對於知識,是畏懼的、尊重的,是學習的,思考的。
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司馬遷寫到,辯士陸賈經常在已稱帝的劉邦面前談論《詩》、《書》,把劉邦談得極不耐煩,被劉邦罵了句「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或許有人要說了,這是劉邦稱帝之後的事,不是楚漢相爭時候的事。
誠然如此,但對於《詩》、《書》,劉邦並不陌生,因為劉邦少年時候曾攻讀過《書》,只是他對《詩》、《書》的理解沒有陸賈這樣深罷了。
據《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劉邦和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兩人的父親是好哥們,他倆又是好哥們,一同進學,一同學習《書》: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後來,在舉事中,盧綰成了劉邦最親密的戰友,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劉邦的四弟劉交,雖然劉交也和盧綰一樣,經常出入劉邦的臥室,和劉邦一同商量機密要事,但盧綰卻比劉交更早封王,無他,劉交是謀臣,偏文,而盧綰文武雙全,既能出謀劃策,還能帶兵打仗。
從盧綰的重要性來看,盧綰學《尚書》應當是有所成就的,劉邦應當也是一樣的。單從這一細節推斷有點武斷,所以我想再加入一個細節:
「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於漢。漢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
以上是《史記·高祖本紀》中的一個細節,劉邦和項羽在兩軍陣前相互喊話,劉邦歷數項羽的十大罪,項羽越聽越氣,偷偷地放了支冷箭,一下子射中劉邦的胸口,結果劉邦卻摸著腳繼續罵項羽,說項羽射中了他劉邦的腳趾。
對於這個細節,我們平常往往是讚賞劉邦的機敏,但機敏這東西,往往是訓練的結果,你腦中有貨,才能在關鍵時刻用上,腦中無貨,關鍵時刻也機變不出來。
劉邦如此機敏的反應,可能是活學活用了齊桓公的套路,《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了齊桓公被射中腰帶後的反應:
「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勾。小白佯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因為現在已經找不到真正的古本《尚書》,我們無法確定劉邦學習《尚書》時候,講解《尚書》的老師是否會講這一段故事,但從劉邦和齊桓公相似的反應來看,劉邦應當是知道這段歷史並在臨場發揮時反向利用了,可見劉邦史學知識的豐富以及活學活用的功力。
當然,單提這個細節,就說劉邦史學知識豐富,則略顯單薄了,所以我們還應把《史記·留侯世家》中的一個細節拿出來講一講。
楚漢相爭最為膠著的時候,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給劉邦出了一個計策,叫劉邦分封六國王室後裔,劉邦覺得可行,就叫酈食其去辦,酈食其前腳剛走,張良後腳就到了,劉邦便把酈食其的計策說給張良聽,讓張良再給拿捏拿捏。
沒想到,張良上來就是一盆冷水,告訴劉邦,如果照著酈食其的計策辦,劉邦稱帝的事,則是萬萬不能的了,為了把其中的道理講透,張良用劉邦面前的筷子做記數工具,接連向劉邦問了八個問題,都是歷史方面的,從湯伐桀問起,直問到武王入殷,如果沒有相關的史學知識,怕是連張良說的是什麼,都聽不懂,更不用說怎麼回答張良的問題了。
順便插一嘴,張良在第一次見到劉邦的時候,給劉邦講了黃石老人傳授的《太公兵法》,劉邦是一聽就懂一學就會,而張良在過往的時光裡,也曾給其他人講過,但其他人都表示聽不懂,這其中的原因,未必是《太公兵法》有多深奧,可能是張良在講解的時候喜好掉書袋,直接把只是儲量不夠的豪傑給過濾掉了。
另外,關於劉邦的史學功底,在《劉敬叔孫通列傳》中也有兩處,一處是劉敬勸劉邦移都關中,一是叔孫通在朝堂之上跟劉邦說廢長立幼的壞處,二人都直接上典故,但劉邦都能立馬領會,可見劉邦的學識,至少基礎的很不錯的。
與劉敬、叔孫通這樣的飽學之士不同,御史大夫周昌是功臣,是在戰場上打拼出來的,歷史底子不夠深,所以在阻諫劉邦廢太子的時候,只能陳述觀點,但說不出理由,又因為周昌口吃,所以為後世留下了期期艾艾的成語,周昌當時的話是:「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其實,如果在《史記》中細找,我們能找到很多證明劉邦學識遠高於同時代諸人的地方。
我再舉一例。
劉邦去討伐陳豨,到達邯鄲後,一眼就看出陳豨無能,隨後讓御史大夫周昌去找趙地可以封將的勇士,周昌找來四個,劉邦一看,就知道這四個人的本事不夠,於是破口大罵:「豎子能為將乎?」
四人面有慚色,像李雪健老師演的宋江見宋徽宗一樣,趴在地上不敢起來。
即便如此,劉邦還是要封四個人為千戶,身邊的大臣見皇帝如此胡來,便勸諫劉邦說,我們從沛縣舉事起,一路跟隨我們到蜀漢又東征逆楚的,尚有得不到封賞的,這四個人什麼功勞都沒有,為什麼要封為千戶呢?
劉邦就給大家講,封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功,而是因為他們是趙地人,不封他們不能收服趙地的民心。
細品這一段,是否類似於韓信在背水一戰後給眾將講解背水一戰背後的原理?韓信之所以能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就是因為韓信把兵法融會貫通了,而劉邦分封四勇士為千戶,就是因為劉邦把帝王術給融會貫通了。
所以說呀,光有天賦還不成,你再有天賦,能強過項羽嗎?縱使強如項羽,也只不過能做五年的天下共主,所以關鍵還是得多學習、多積累、多思考,融會貫通,只要你真有本事,時機一來,你便能大鵬展翅,如果你本事不夠,風口一起,雖然上了青天,但風口一過,還是免不了跌到地上,成一枚死豬。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
10 # 以史說史
你好,我們大家都知道劉邦打敗項羽開創了大漢王朝。那我們說為什麼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項羽為什麼最終敗給了只不過是個小小亭長的劉邦呢?
首先我們先說項羽吧!項羽是楚國的貴族身份,在大眾的印象中,項羽力大無窮、將才出眾,是名副其實的霸王,這也就養成了項羽高傲自大,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性格。比如鴻門宴他謀士范增勸他把劉邦殺掉,但他不聽把劉邦放走,他認為用這種手段很配不上自己的身份,要分勝負就在戰場上見輸贏,對這種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很是不齒,他很看不起劉邦,根本沒拿他當回事兒。再看劉邦,禮賢下士,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很多有識之人都來投奔。項羽自身上的性格缺點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我們說項羽缺乏駕馭人的能力,他不相信自己身邊的人,總是自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天下第一。這導致什麼呢?那就是,項羽身邊的可用之人很少,基本都投靠了劉邦,比如韓信、彭越、英布等這些戰將都是在項羽那邊過來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項羽聽信讒言把自己的謀士范增給趕走了,沒有了出謀劃策的謀士,只靠自己的蠻力很難奪得天下。他跟劉邦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項羽屬於是單兵作戰,而劉邦呢?群策群力,是團隊作戰,你這怎麼可能打得過劉邦呢,你再勇猛,單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狼多這道理太簡單。劉邦曾說過出謀劃策我不如張良,管理後方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決戰千里之外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管理駕馭這些人啊!這是項羽失敗的原因之二。
第三點就是開歷史的倒車。秦始皇統一的中國,統一是一個趨勢,項羽最後呢,他不追求統一不成皇帝,只做西楚霸王分封諸侯,所以使得已經統一的天下重新回到分裂的狀態吶,這是開歷史的倒車啊!
楚漢相爭的決定性一戰--垓下之戰,是項羽的最後一戰,也幾乎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敗績。然而這一敗之後,西楚霸王就正式在歷史舞臺上謝幕了。之前大大小小七十餘戰的累累碩果瞬間化為烏有,令人不勝唏噓。 人們常以成敗論英雄,但唯獨西楚霸王項羽凌駕於成王敗寇的規則之上,兵敗身死卻得到後世敬仰,依然以英雄稱之。
回覆列表
主要還是項羽的性格,心高氣傲,一意孤行。錯了太多機會,項羽絕對是歷史上少有將才,個人認為能力超人屠,打了很多以少勝多戰役,幾千對幾十萬。但是項羽是個低智商的戰略家,打了城都不會去駐防,個人心高氣傲,以為劉邦小人物成不了氣候,損失了很多人才,最後他的亞父都被他氣跑了,死了。項羽性格就是自認無敵,低估對手。意氣用事,燒了秦宮。自命清高,錯失良將。這些看起來都不是成熟表現。什麼英雄氣蓋世,寧可自刎。這種人註定是失敗的。戰略是完全就是蠢材。一般人這3點都不會幹,損人不利己。大丈夫能屈能伸小小的道理都明白不了,失敗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