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希齋書法
-
2 # 創新炎黃
《範字與田楷就兩種人品》
範曾寫字與田英章書法對社會貢獻差別太大了!
一、範曾算是中國知名的書畫家,對於中國書畫藝術應該是有所貢獻的人,尤其教授了一批學生!據說,範曾先生有時也特別大方,我的一位平凡朋友也輕鬆求到了他的字!
範曾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很有個性化,怪中取勝吧。不過其繪畫藝術就是通用技巧技法。範先生還有太多個人民間故事,讓人難以給他太多尊稱之意!
筆者對他那種批次化生產書畫作品的方式,自以為少了一種對藝術的尊重。有些故事雖然不知道真假,作為名人,那麼不太注重對社會的影響,也許還是少了點什麼吧?!
1)開啟了現代規範楷書漢字的簡體字書法大門,這之前藝術化簡體字書法書帖稀少;
2)精簡化歐楷技法,帶來了一種簡潔的楷書書法入門方法,帶動大批社會大眾喜歡了中國書法;
3)歷史上基本沒有“工筆楷書”概念,田楷算是打開了工筆楷書的大門,這與繪畫界的工筆畫基本旗鼓相當;
4)田項章先生花費了大量精力進行書法普及教育,田楷技法基本實現社會大眾楷書自學無門坎。網際網路上大量田英章先生免費示範講座就是最有用的自學楷書書法資源;
圖:田楷的簡單化入門帶來書法知識的平民化,讓很多醜書也失去了市場
三、範曾與田英章先生都是中國書畫藝術市場少有的商業天才,但是田英章先生給中國書畫文留下的公眾化書法技術與書法研究思想,意義深遠得多!田英章楷書在當今中國書法教育市場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大批的自學楷書的書友成才。可以說田英章先生研究的書法書寫技術是“為”普通人研究的平民書法技術,是站在一個個平凡人角度研究的書法技術,這種書法技術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掌握。
田楷書法技術客觀上成就了大眾書法技術,這種貢獻的社會價值與當今世界中國書法“最後一位書法家”啟功先生有可比之處!
但是範先生的書畫藝術對於社會公眾文化貢獻好象並未達到這樣層級!
-
3 # 千千千里馬
他們倆真是一對難兄難弟啊。
范增難在創新成闖禍,田英章難在創新不成反類師。
二位大師都堪為書法典範。范增的書法大家也不陌生。從“個人風格”的意義來說,范增確實有“個人風格”,這是很清楚的。
但是,書法僅僅是有“個人風格”就好嗎?范增卻是一個反面教員,也是一個典型案例,所以我們就說說他的風格,為什麼大家不認賬。
范增是個神童也不是瞎吹,我見過他八九歲寫的“阿彌陀佛”四個字,與他今天的書法大相徑庭。雖然是一個孩子時代的范增書法,但是很有味道。
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有一種“味道”,也就是耐人尋味。范增的書法經歷了幾十年的過程,基本沒有改變。七八十年代是柔弱,進入新世紀挺健了一些,但是,他的說法,總是給人一種刺目而不是鋒利挺拔的感覺。有人形容他的說法是“屎殼郎”體,我想這真不是寒磣范增。范增的書法確實缺乏書法的藝術魅力。
書法的創新是沒有預設的。你創造出來,大家都評價很好,說明你就是成功的。中國這麼開放,民間書法家這麼多,難道不賞識你范增大師?何況,你本來就是“大師”!
其實,書法的精神在於筆法,范增的筆法被稱為“屎殼郎體”,已經說明他的創新失敗。
不過,失敗就失敗,范增就是不服。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的書法與古人可以爭奇鬥豔,那就是范增自己招禍了。
為什麼是田英章環比范增好一點?因為田英章的書法起碼保住了書法的底線,那就是深入傳統。雖然田英章還是沒有走出傳統,一直在歐陽詢的圈子裡,但是,保住傳統也是起碼的成功。
范增也是從傳統而來,但是,書法素質太差。如果有深厚的傳統功夫,他的書法,包括繪畫成績會更高的,這個是非常遺憾的一個天才。
-
4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是一個容易惹紛爭的問題。
而且這是一個不懷好意的問題。
題目:我覺得範曾寫字和田英章一個水平,只說了一半,一個水平是怎樣的水平。
這個提問者是覺得,範曾和田英章水平一樣好,一樣差,一樣普通。
這個問題的問法,提問者,是覺得範曾和田英章水平一樣不好吧。以這樣的問法,肯定會引起爭議,陰陽怪氣的。是要貶低範曾,還是貶低田英章,還是兩個都貶低呢。
如果覺得誰的字好,畫好,拿出來,貼在牆上比一下,好與壞不難分辨的。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不過還有一種人,盲目追捧的。過分的追捧,名不副實,盲目吹捧就是貶低。
範曾和田英章的字,不是同一水平不管認定他們兩是什麼水平。追捧他們的,貶低他們的。
他們兩個人的字,不是同一個水平。
喜歡書法,系統的學過書法,堅持練書法的人,不是混書法圈的人,想靠書法滿足一些事情的人。看到範曾和田英章的字,應該很明顯的分辨出,田英章先生的字比範曾先生的字好。
我知道,每個人都是會堅持自我的,尤其這件事情和個人的生活生存有關係的時候。很容易辨明的事情,人會選擇自我保護,自我欺騙。
範曾先生的字,不如田英章先生,是很正常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術業有專攻,很久很久沒出現過,既善書又善畫的人。
現在我們畫國畫的專業畫家,看款。字寫得好的,很少很少。
現代中國國畫畫家,一類是隨便寫,一類是學宋徽宗的瘦金體。
像範曾先生,這樣能夠寫出自己風格的字型,也是一個另類。
但是,瘦金體是傳統書法範疇,瘦金體有法。瘦金體是有法則的。
而範曾先生的“範曾體”,是美術字,是符合他畫的美術字,不是傳統書法。
書法中的法,法是法則。有規矩,有規則,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範曾先生的字,是有個人風格的美術字。
這是他個人的選擇,符合他的審美的選擇。而且,他也沒有說自己的字好。
那麼範曾先生,知不知道自己的字的水準呢。他知道。
自知不是說:我範曾的字不好啊,我的字很爛啊。
自知是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不過高也不過低。
範曾並沒有認為他的字非常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
田蘊章先生,田英章先生的哥哥。
下圖,居中是田蘊章,右邊是田英章。
範曾先生,覺得田蘊章的字不錯,於是就有了。
範曾著,田蘊章書的,範曾七絕詩百首。
人的想法很難改變。但是稍微客觀一點,不難的。
田英章,或者說二田的書法怎樣。雖然田英章和田蘊章的字,有區別。
他們兩人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可以很肯定的說,二田的楷書,在當代是水平最高的那一層。
為什麼這麼說,字看就行了啊。
用啟功先生的話,字貼在牆上,騙不了人。
如果覺得二田的字不好,那把你認為好的和他一起貼出來。
我也有我的想法,我也喜歡書法,君子之爭,但是要有理有據。我是不能一下就否定,二田的字不好,二田的字不如我,二田的字不如現在的誰誰誰。
一人有感書法,還是純粹點好啊。
現在社會分工這麼細,很多國畫畫家都不練書法。
書法也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社交,有了明顯的利益相關。
這個問題
覺得範曾寫字和田英章一個水平,你們怎麼看。
認識範曾和田英章,要說一點書畫基礎一點書畫知識,一點書畫興趣都沒有。完全只是旁觀者無意一說。
可能同時不喜歡範曾和田英章,而看不上他們的字。或許還有可能是,由於什麼原因要吹捧一下。
這樣的問題,真的不是一個善良的問題。
書法,還是少一點和書法無關的事情。
-
5 # 不二齋
這個不太好評價,誰高誰低各有見解,這就像問驢肉火燒和肉夾饃哪個好吃一樣不好回答,因為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我也只能說一說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單從書法來看,二者的字我都不是很喜歡,範曾的書法雖比較靈活,參雜了行書的書寫感,書寫起來速度應該還是比較快的。但是他的抖擻的用筆確實讓人看起來不舒服,不自然,不過他的畫看起來還是很流暢、舒服的。
網上很多他的書法給人的感覺太野,而且風格定型太早,數十年沒有變化,千篇一律。
田英章的書法結構嚴謹,用筆也比較精緻,可是格調上太俗。給人的感覺不活泛,缺少生機。相對於毛筆,我覺得他的硬筆書法很好,作為中小學生硬筆書法教材是可以的。
從根本上看,二者基本是處於一個水平線上,各有強項,又各有缺點。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6 # 鴻鵠迎罡
若論名氣,範曾和田英章如雷貫耳,積聚了大量人氣,凡是在書法界奮戰的書家,基本都聽過這二人。
但論起書法水平,這兩人可以說是書法文盲,給書法初學者灌輸了錯誤的書法理念和書法美學,以及用筆習慣,讓初學者如同鑽入了牛角尖和死衚衕,自毀前程。
先說範曾。
書法歷來跟漢字聯姻,漢字從最早刻在骨頭或石塊上的象形文字發展而來,是一種高度概括的繪畫圖式,呈現雕刻美和力度美是它的基本審美特徵。
在發展過程中,書法始終以線條作為基本構圖元素,堅守藝術性與實用性合二為一。兩者任何一方偏離,都會引起書法內部結構和外部審美的動盪。
動盪的結果就是形散神失,雜亂無章,變成了線條在空間的擁擠與狂歡。
範曾的書法恰恰就是有其形式,即線條的張揚與扭捏,而沒神采,即壯美神韻和端莊神態的吐露。
究其原因,還是範曾逃離了對書法史的研究,以及對線條美學的深耕。
可以說,他的書法不及格,是用飛筆刻意製造出如蚯蚓扭曲般的線條變化,來掩飾自己功力的不足。
再說田英章。
田英章對歐楷深入鑽研過,也算是吃透了歐楷森嚴莊重的美學特徵。
但他在探索中,只知道深入結構的排列,卻從沒有變法用筆的節奏,更沒有學以致用,用形而上的理念打散既定書寫形態,讓結構綁架了他的創新意識,導致了他今天僵化的印刷體書法模樣。
變中求法是書法家最根本的追求,田英章完全是以人工代替機器書寫,何嘗法度創新。
因此,個人覺得,他的書法也不及格。
-
7 # 老路書法
當然不是一個水平,范增的書法已經跳出唐代以來,正規楷書的窠臼,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雖然有人貶他的書法為螳螂體,但他是一個大膽嘗試和創新。
結體寬鬆,線條的曲折流暢,行書的筆法,造就了范增書法的獨一無二。
田英章的書法雖然符合現當代很多人的審美取向,但是他這種審美過於流俗。有人批評他的書法,越來越像印刷體,這話雖然說得有些偏激,但不無道理。
歐體楷書應該是上緊下松,上密下疏。經過田英章老師的改造之後,穩則穩矣,險峻頓失。
-
8 # 大悔憶智周
範曾和田英章是完全不同的。
田英章的字遵從法度,篤學歐楷;範曾不遵法度,不見師承。
田英章志在實用,範曾志在標新立異。
田英章要的是萬人喝彩,範曾要的是驚世駭俗。
藝術必須創新,但中國書法藝術非常特殊,它必須遵從法度,遵從書法書寫的本質,不能畫字。
書法的所謂創新變法,不能逾越提按頓挫中鋒側鋒這些根本的藝術手段。用筆有法,用墨亦有法,最多漲墨,不能像畫水墨畫一樣潑墨。
書法書法,書寫之法。
書法書法,上升到藝術層面的寫字。
-
9 # 翰墨書道
書法的畫意上,田英章不如範曾。書法的法度森嚴方面範曾不如田英章。
在作品的靈動方面,範曾略勝一籌。範曾書法的點畫造別拘一格,出人意外。這說明範曾先生的書法師承非二王一脈,而是別開門徑,所幸其畫功深厚,其書法也主要得意與此。
田英章的歐楷書法雖名曰出自《九成宮》,但取法物件卻是自家藏本《九成宮》,故與文物本歐陽詢楷書《九成宮》本在險勁敦厚,遒健刻厲的書風方面略有所不同。
由於二者的取法之源不一,基礎或基本功不同,故書風大異。
不過有一點的確是相同的,就是點畫的起筆上,都是露鋒起筆,故筆筆的起筆都有一個尖銳的出尖。雖然如此,讓人感覺二者書法有類似之處,但從精、氣、神或意韻方面看,是根本不同的。
-
10 # 無為59896387
本人還更認可田.最少他認認真真寫楷書.就是缺少些金石之歆味,他的字能定住視覺卻不能觸動思維,而範的字完全跑江湖狗皮膏藥牛皮癬,不過白描人物功力還是很可以.對人體結構還是有認真學習過,這跟他人品也有一定關係
-
11 # 君紀
我看書法家的字,就假設我有他的作品,我會不會很驕傲地要把它掛出來讓別人欣賞,可惜兩位的我都不會有這樣的衝動,尤其是範先生的,真沒啥美感。
-
12 # 登峰目
講書法,田英章的漢字才是真正的書法。範曾寫的漢字,叫毛筆字,用毛筆寫的漢字。畫水墨畫是行家,非要往自已短項書法來摻合,是個什麼事兒。
回覆列表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橫向比較都沒有意義,我們要縱向比較,才能找出差距,找出進步的空間。與同時代的人比不能次出什麼來。
既然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田蘊章在他的節目中講到範曾,他們同在南開大學工作,他對範曾佩服得雖然不能說五體投地,但也是讚譽有加。說他的詩詞在當今是一流的,他的畫作水平也相當高,但是也談到了他的名氣問題。多少有些字因人貴。
範曾是狂傲的,這也與他受人追捧有密切的關係,他不把虞世南,褚遂良放在眼裡,認為他已超過了他,可見他的狂。而相比之下,有著“歐楷第一人”美譽的田英章則顯得低調,謙遜多了,始終不承認外界對他的讚譽,認為自己的水平是低下的,我想這是個好事,他字已受到廣泛好評,然而人卻狂傲的話,我想對於他個人或者是對於書界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範曾的國學大師的地位也是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可見範曾是存在問題的。
對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工整,規範的楷書,或許是我審美低下,但這無可厚非,看範曾的字,楷不楷,行不行,筆畫歪歪扭扭,我認為是不美觀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但是,他的詩詞水平無疑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