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祖籍荷蘭(亦說波蘭),出生於德國波昂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透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透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一、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多數的時間內,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以致沒有對他的家庭和氣一點,甚至也沒有關心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還使這個家庭免於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孫子是有音樂才能的,也許使他很快樂。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他就去世了。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那裡,讓他在那裡艱苦的練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都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的聲音。不久,不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在外面一個酒店裡喝酒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拉下來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為了使他看上象一個神童,他的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所以當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儘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 貝多芬與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較好,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還不夠令人興奮。 二、良師 父親把這個男孩子帶到一個老師又一個老師那裡,讓他學習不同的樂器和作曲的藝術。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好的,直到他落到宮廷琴師和波昂劇的經理尼費(Neefe) 的手裡。他是一位良好的音樂教師,也是一個友好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這對貝多芬說來是一個幸運。但雖然波昂城裡有最好的學校——連善良的老巴赫都會高興送他的許多孩子們去學習的那種學校——但是貝多芬父親從來也不認為值得送貝多芬去學習兩三個月以上,因為讀書不如學音樂那樣能掙錢。 年輕的貝多芬有生第一次發現上課是愉快的。尼費先生對他很慈愛,不僅教音樂,而且還教他世界上的許多別的事情。為了付他的學費,當尼費先生很忙或離開市鎮的時候,貝多芬就代替老師做風琴師。當他已十四歲的時候,他被任為劇場的助理宮廷風琴師和古鋼琴師。當那不幸的父親看到他兒子的音樂終於掙了一些錢的時候,他一是多麼高興啊! 三、訪問莫扎特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頭一次訪問維也納,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認為這個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為這場合練過很久的賣弄技術的展品,只是有禮貌而冷淡地稱讚他。貝多芬生氣了,要求那給他一個主題,然後他在它上面用了那麼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興變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間門口告訴在裡面聚會的一群朋友說:“注意這位年輕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會聽到他!” 四、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終於明白,他在家鄉里是不能有進展的,於是決定再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幸運。此時莫扎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老爸爸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昂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讚賞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貝多芬首先轉向海頓學習。 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最初一段時期,並且在作曲和指揮自己的最偉大作口中比過任何時候都理勤奮。難怪他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改卷子。由於他要求究學生們每一堂課只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自己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練習稿紙上。但是當貝多芬發現他的練習中有些未改正的錯誤時,他很生氣。 當那年老的教師出發到倫敦進行第二次訪問時,貝多芬轉轉向一位天才較低但教對位很嚴格的教師學習。後來他常常大聲宣告他從海頓那裡什麼也沒學到,不久,他一定會逐漸覺得:假如他沒有從改正練習方面得到什麼的話,他卻從海頓那裡獲得了靈感,因為他把他最初的幾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而且當海頓為他的《創世紀》的演出最後一次在臺上露面,被他的幾個僕人扶出去的時候,貝多芬彎下腰來親切地吻了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意做一個客廳裡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自己高興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了他房間裡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窗戶3砍掉一塊。 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搬家。每當他處於作曲的熱潮時,他總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象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這樣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彈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是總是沒吸多少錢的原因。 六、失聰 當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來越聾時,他就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還糟。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然後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寫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對他來說,音樂不僅是把甜美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七、貝多芬和他的朋友們 沒有一個音樂家象他那樣,在一生中有那麼多成功或那麼少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們是善良而忠誠的,但他的耳聾把他同他們隔離了。甚至他的助聽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們保持接觸的唯一方法就是能過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會話本”和鉛筆。他看見他們互相談話,以為他們總是談論他,說他的壞話,陰謀害他 有一天他這樣寫:“ 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條卑鄙的狗,一個不老實的傢伙。” 第二天,當他發現自己的疑心是錯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誠的時候,他又會另外一個便條:“親愛的朋友:你是一個誠實的人,你是對的。我現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來我這裡吧。接受你的貝多芬的愛。”而他的朋友們——他們是多麼好的人!——總是原諒他那粗暴的吵嘴,並且和他相處到最後。 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終都是悲慘的。他從來也沒有結過婚。當他頭一次到維也納的時候,他向一個從他自己家鄉來的歌唱家瑪格戴林娜·威爾曼(Magdalene Willman) 求婚,但是她拒絕了,因為貝多芬“太醜了”。從那以後,他由曾先後愛上過好幾位貴族女子——有著可愛的名字的可愛的女子——他用音樂向她們傾訴他的心情,但她們接受他的音樂而拒絕他的愛。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祖籍荷蘭(亦說波蘭),出生於德國波昂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透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透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一、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多數的時間內,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以致沒有對他的家庭和氣一點,甚至也沒有關心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還使這個家庭免於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孫子是有音樂才能的,也許使他很快樂。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他就去世了。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那裡,讓他在那裡艱苦的練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都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的聲音。不久,不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在外面一個酒店裡喝酒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拉下來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為了使他看上象一個神童,他的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所以當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儘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 貝多芬與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較好,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還不夠令人興奮。 二、良師 父親把這個男孩子帶到一個老師又一個老師那裡,讓他學習不同的樂器和作曲的藝術。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好的,直到他落到宮廷琴師和波昂劇的經理尼費(Neefe) 的手裡。他是一位良好的音樂教師,也是一個友好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這對貝多芬說來是一個幸運。但雖然波昂城裡有最好的學校——連善良的老巴赫都會高興送他的許多孩子們去學習的那種學校——但是貝多芬父親從來也不認為值得送貝多芬去學習兩三個月以上,因為讀書不如學音樂那樣能掙錢。 年輕的貝多芬有生第一次發現上課是愉快的。尼費先生對他很慈愛,不僅教音樂,而且還教他世界上的許多別的事情。為了付他的學費,當尼費先生很忙或離開市鎮的時候,貝多芬就代替老師做風琴師。當他已十四歲的時候,他被任為劇場的助理宮廷風琴師和古鋼琴師。當那不幸的父親看到他兒子的音樂終於掙了一些錢的時候,他一是多麼高興啊! 三、訪問莫扎特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頭一次訪問維也納,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認為這個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為這場合練過很久的賣弄技術的展品,只是有禮貌而冷淡地稱讚他。貝多芬生氣了,要求那給他一個主題,然後他在它上面用了那麼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興變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間門口告訴在裡面聚會的一群朋友說:“注意這位年輕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會聽到他!” 四、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終於明白,他在家鄉里是不能有進展的,於是決定再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幸運。此時莫扎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老爸爸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昂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讚賞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貝多芬首先轉向海頓學習。 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最初一段時期,並且在作曲和指揮自己的最偉大作口中比過任何時候都理勤奮。難怪他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改卷子。由於他要求究學生們每一堂課只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自己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練習稿紙上。但是當貝多芬發現他的練習中有些未改正的錯誤時,他很生氣。 當那年老的教師出發到倫敦進行第二次訪問時,貝多芬轉轉向一位天才較低但教對位很嚴格的教師學習。後來他常常大聲宣告他從海頓那裡什麼也沒學到,不久,他一定會逐漸覺得:假如他沒有從改正練習方面得到什麼的話,他卻從海頓那裡獲得了靈感,因為他把他最初的幾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而且當海頓為他的《創世紀》的演出最後一次在臺上露面,被他的幾個僕人扶出去的時候,貝多芬彎下腰來親切地吻了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意做一個客廳裡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自己高興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了他房間裡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窗戶3砍掉一塊。 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搬家。每當他處於作曲的熱潮時,他總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象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這樣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彈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是總是沒吸多少錢的原因。 六、失聰 當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來越聾時,他就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還糟。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然後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寫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對他來說,音樂不僅是把甜美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七、貝多芬和他的朋友們 沒有一個音樂家象他那樣,在一生中有那麼多成功或那麼少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們是善良而忠誠的,但他的耳聾把他同他們隔離了。甚至他的助聽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們保持接觸的唯一方法就是能過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會話本”和鉛筆。他看見他們互相談話,以為他們總是談論他,說他的壞話,陰謀害他 有一天他這樣寫:“ 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條卑鄙的狗,一個不老實的傢伙。” 第二天,當他發現自己的疑心是錯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誠的時候,他又會另外一個便條:“親愛的朋友:你是一個誠實的人,你是對的。我現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來我這裡吧。接受你的貝多芬的愛。”而他的朋友們——他們是多麼好的人!——總是原諒他那粗暴的吵嘴,並且和他相處到最後。 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終都是悲慘的。他從來也沒有結過婚。當他頭一次到維也納的時候,他向一個從他自己家鄉來的歌唱家瑪格戴林娜·威爾曼(Magdalene Willman) 求婚,但是她拒絕了,因為貝多芬“太醜了”。從那以後,他由曾先後愛上過好幾位貴族女子——有著可愛的名字的可愛的女子——他用音樂向她們傾訴他的心情,但她們接受他的音樂而拒絕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