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沐年華
-
2 # 三點水談
第一,其實在武則天上臺後,繼承人的問題就一直是武則天、朝廷甚至天下人關心的熱點。武則天並非不想將這一片江山交給武氏子弟,然而在朝如此多年,武三思等人並不能安國定邦,況且一個侄子去供奉姑媽的牌位在皇帝歷史上真的是聞所未聞。
第二,武則天晚年也是相當淫亂,她和她的男寵的恣意妄為早已經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武氏子弟早在天下人眼裡是謀朝篡位者,如今又落下了新的把柄,若是武氏子弟接手江山,那還不引起天下的公憤啊。
第三,在朝之中,許多人依舊支援李姓皇族繼承皇位,昔日的兩個皇帝李顯和李旦依舊存在,並且有著自己的支持者和相對影響力,武氏子弟上臺之後畢竟是奪人家的江山,勢必會引起更大的波瀾。若是把皇位歸還李氏,那麼自己還可以位享廟堂,同太宗、高宗一起被世人供奉,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像張柬之等強硬派,不是武則天強勢他們就不敢造次的人。以張柬之為首的這一幫支援李姓的人,根本不像太子一般只知道一味妥協忍讓,而是果斷強硬態度,決不手軟,武則天那時年紀已大,恐怕自己的皇位不保,因此也只好容忍再三。
待到武則天去世,下令在墳前矗立起一座無字石碑,自己的功過讓後人去評價,這也是她的一種可敬之處。
-
3 # 仁者厚德載物
武則天是一個雄才大略又心狠手辣的女人,她篡奪了唐朝的天下建立周朝,但武則天一生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接班人的問題。
武則天接班人的候選人主要有四個人,其中包括她的兩個兒子李顯李旦,還有兩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
武則天的為難之處在於如果把皇位讓兒子繼承,意味著她辛辛苦苦建立的周朝毀於一旦肯定滅亡,因為她的兩個兒子李顯李旦本來就是唐朝皇帝,一旦接班肯定恢復唐朝。
為了做周朝女皇帝,武則天對親生兒子都冷酷無情,兩個年輕有為的兒子李弘李賢都被武則天害死,李顯唯一的嫡子李重潤與愛女李仙蕙都被武則天殺害,李旦的妻妾劉皇后竇妃也被武則天殺害甚至屍骨無存。
從武則天的本心來說,她不願意把自己一生最大的事業周朝親手毀掉,再讓唐朝死灰復燃。
武則天如果把皇位讓侄子武承嗣或者武三思繼承,她也不太情願,畢竟侄子沒有兒子親,李顯李旦再軟弱無能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武承嗣武三思再精明強幹,也不是她生的,總有一層隔膜。
武則天最終選擇李顯作為接班人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人心思唐,大多數大臣與百姓都擁護忠厚善良的李顯李旦,而厭惡飛揚跋扈的武承嗣武三思,而李顯是李旦的哥哥,而且被流放吃苦十幾年,更讓人同情,因此李顯比李旦更有資格作為接班人,比如狄仁傑等大臣堅決請求武則天召回李顯。
如果武承嗣武三思有武則天那樣的雄才大略,或者德才兼備贏得人心,都有可能得到周朝臣民的擁護而讓武則天的周朝延續,可惜武承嗣武三思的能力雖然比李顯李旦強一點,但人品還不如李顯李旦,因此武承嗣武三思不得人心,也不具備武則天那樣壓服人心的雄才大略與鐵血手腕。
因此,在狄仁傑等大臣等極力勸說下,武則天最終決定立李顯為皇太子,而對武則天接班人寶座志在必得的武承嗣受到巨大打擊,不久含恨死去。
李顯雖然成為武則天的接班人,但接班並不順利,最終還是採取發動政變搶班奪權的方式推翻了武則天的周朝恢復唐朝。
因為武則天晚年多病,一般大臣甚至皇太子李顯都很難見到武則天,能陪伴武則天的只有她最寵愛的情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則天的所有命令都要經過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釋出,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也覬覦最高權力,他們甚至誣陷並殺害了皇太子李顯的兒女。
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的專權引起了皇太子李顯與忠於唐朝的大臣張柬之等人的不滿,最終李顯在張柬之等大臣擁護下發動神龍政變,加上武則天親信女官上官婉兒的裡應外合,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等人全部被殺,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繼位恢復唐朝。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唐中宗李顯雖然恢復了唐朝,但他的競爭對手武三思卻很快成為權傾天下的權臣,因為李顯的寵妃上官婉兒不僅自己與武三思通姦,而且拉皮條讓皇后韋香兒與武三思通姦。
有了皇帝李顯兩個最寵愛女人皇后韋香兒與皇妃上官婉兒的支援,武三思又東山再起,他們狼狽為奸,冤殺了恢復唐朝的功臣張柬之敬暉崔玄喡桓彥範袁恕己等五王,武三思重新掌握朝政大權。
武三思的兒媳安樂公主又是唐中宗李顯與皇后韋香兒最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雄心勃勃想做皇太女,如果安樂公主繼承皇位,武三思家族又有了恢復周朝的希望。
但武三思與兒媳安樂公主的飛揚跋扈與野心勃勃激怒了皇太子李重俊,李重俊與大將李多祚等發動兵變,殺死武三思父子,雖然李重俊也兵敗被殺,但武氏家族恢復武則天周朝的希望徹底破滅。
-
4 # 浮生說歷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女權統治著,在她在位期間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武則天少年時入宮,後來成為后妃成為李世民的皇后,甚至自己稱帝。開啟了大周朝,女權統治的王朝。但是在晚年,她又將政權交還給了李家,是為什麼呢?
1.武則天始終是個女人,她是李家的媳婦。
當時她重病在床,只有心腹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伺奉在側。而宰相聯合其他大臣以及禁軍統領則前來逼迫武則天交出權利。當然她可以選擇不交,但魚死網破對她沒有任何的好處。
武則天當時已經沒有多少時日,若是她不交出權利,死後將無祠堂可入,無人供奉牌位。如果交出權利,還能謀得一份體面。
2.武則天無子可以依靠
武則天的幾個兒子都不太爭氣,相繼地都死掉了,她沒有親生的兒子可以依靠。再說隨著她身體的年邁,對朝政把持開始力不從心,外界大臣開始藉助這個機會心思活泛起來,藉機逼迫她交出權利。
如果她將權利交給武家的人,就只能在侄子一輩人中進行挑選。難道侄子即位以後,會將武則天放在心上嗎?
3.時局所迫
武則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她自己內心裡也非常明白。既然已經沒有什麼餘地,不如交出權利還給李家對天下人,對李家或是對自己都是沒有壞處的事情。
-
5 # 東皇
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稱帝,國號改為周,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位時,並非想立兒子李顯為太子,而是自己的侄子,如果立侄子武周依然存在,但為何武則天沒有這麼做?李顯繼位後會怎麼侍奉奪取大唐基業的母親。
武則天登基已有八年,在這期間也有人推薦立李顯為太子確保大唐基業,然而武則天並未同意,公元698年武三思想謀求太子之位,幾次使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武則天一直猶豫未決,這時宰相狄仁傑提議說:“姑侄和母子之間,哪個比較近親?,假設陛下立兒子為太子,那麼千秋萬世後,會在太廟裡作為祖先祭拜;如果立侄子,我還從未聽聞侄子當上天子,就把姑姑供奉在太廟裡。”於是又勸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最為合適。
自從此事過後,武則天就沒有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並派人將李顯秘密送回洛陽神都。
公元705年2月20日,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神龍政變開始了。武則天正在集仙殿慶祝突然,一群大臣就擠了進來,武則天又驚又怒,卻還強裝鎮定。大臣張柬之看著武則天說:張易之,張昌宗兩人密謀造反,臣等奉太子的命令已將其斬殺,驚動了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這是她最喜歡的兩個男寵,曾經因為這兩個男寵,武則天還逼死了自己的親孫子,也就是李顯的兒子呢!這兩個人能造反,武則天根本不相信的,因為他們還沒有那個本事,看著大臣們的動靜,武則天知道這一次事情不簡單,她看著人群中的李顯,“這件事情是你讓做的?那你現在可以回東宮了!”“太子怎麼還能回東宮呢?”一個聲音傳來,武則天看了看,這個大臣叫做桓彥範。
桓彥範說:“先皇曾經將心愛的太子託付給陛下您,現在太子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可太子還是呆在東宮,全天下都希望大周歸還李唐,希望陛下您可以順從天意民心,傳位於太子啊”桓彥範一番話說完,武則天卻是毫無動靜。她環顧了一番周圍的大臣,她看著崔玄暐,“下面這些人中你是我一手提拔上來的,你也要和他們一起做這樣的事情嗎?”崔玄暐答到“臣之所以做這種事情正是為了感謝陛下的恩德啊!”
武則天心裡很清楚了,這位自己是非退不可了,但她心裡的悲傷卻不僅僅來自於退位,退位只不過讓她憤怒,但真正讓她心如死灰的是,這些大臣沒有一個支援她,平日裡待他們不薄,他們心裡卻只有李唐,朕的武周什麼也不是了。四天後,武則天傳位於李顯,還天下於李唐,失了勢的武則天不再是那個高居廟堂之上的武周皇帝,她只不過是一個年邁的老太婆。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她被自己的兒子李顯給照看起來。
神龍政變的同一年十二月,中國歷史上唯一獲得女皇帝的武則天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她過得很平靜,心中的那把火已經熄滅,武則天再也無力迴天了,只有安靜度過晚年,朝中大小事情已經與她沒有任何關係,等落幕後李顯隆重的葬武則天於乾陵。隨後也任用武承嗣、武三思在大唐為官,這樣就顯得很和諧。
-
6 # 蕭蕭文學
武則天是中國難得的女皇帝,擁有睿智的頭腦和過人的魄力,後來武則天把江山還給李家的原因有:
一:武則天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而且生的孩子都是李家後代,她把江山還回去符合中國傳統的倫理要求。
二:他對丈夫有一定的感情基礎。
三:大勢所趨。
-
7 # 歷史天空下的螞蟻
這個問題是武則天晚年最頭疼的事了。圍繞這件事,一大串的人物參合了進來,中間兒還死了不少人。具體怎麼回事呢?聽我細細道來。
一代女皇武則天,終也有老去的時候,她也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武周江山能夠世世代代傳下去,因此這個一生果敢強硬的女人在面對接班人的問題時也是頗費心思。面對“還政李姓”這樣一邊倒的呼聲,她似乎透過時空看到自己身後將是因為權力而帶來的殺戮與血腥,她更不願意看到自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江山,因為接班人的問題而產生內耗。一番斟酌之後,她決定把江山交還給李姓人的手裡,自己退位還是做李家的媳婦。1、武則天一開始是想把皇位傳給武姓子孫的,但大臣們都不同意。自古以來,所有的皇帝都會面對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但武則天是一位女皇,還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她面對這樣的問題只會更復雜。如果傳位於武家人,她是武家嫁出去的女兒,將來死了就不能入武家宗廟了,她的功績再也不會有人提起;如果傳給李家人,那她這麼多年的辛辛苦苦不是都白乾了嗎?這就是她糾結的原因所在。
建立武周王朝之後,武則天大量起用武姓族人,同時免去了天下武姓百姓的徭役賦稅,給她的家鄉文水縣改名為武興縣,追封武氏家族的先人,為他們追封諡號,給他們修建廟宇,同時李唐王朝的皇儲們被武則天貶的貶,殺的殺。三子李顯被貶為廬陵王,四子李旦雖然登基,卻被幽禁起來,顯然武則天是想傳位給武氏家族,她的侄子武承嗣看到了這一點,他首先研究這個問題,公開的對李旦的皇儲地位發出了挑戰。
武承嗣授意洛陽人王慶之,串通洛陽數百人多次聯名上書,要求立武承嗣為太子。王慶芝是一個很性急的人,一連數次給武則天上書,不免引起大臣的不滿,而且動不動就簽名上書,影響社會安定,令當朝宰相十分反感。
由於王慶芝工作做的不到位,武則天雖然向著武家,但還是拿不定主意,於是想徵詢官員們的意見,結果大臣們都不同意,特別是宰相。武則天也只得作罷,但這事招惹了以武承嗣為首的諸武勢力,他們命酷吏來俊臣汙宰相等人謀反,大臣中也有數十人被誅殺。
朝廷中反對的人都被處死了,趁著這個大好時機,武承嗣再次安排王慶之和武則天見面,當面向女皇講述他的武姓太子理論。武則天給了王慶之一個特別的通行證,憑這個證件,王慶之可以隨時入宮覲見。但是王慶之太急於求成,自從得到憑證後,他來去自如,天天求見武則天,武則天開始還不太反對,但王慶之天天來說就引起了武則天的反感。
有一天王慶之又來了,再次請武則天立武承嗣為太子,女皇很生氣,命令鳳閣侍郎李昭德對他進行杖責,李昭德擁戴李姓,抓住這個機會,把王慶之拉到殿門外,當著忠臣的面,命左右將其杖斃。
2、在倚重的重臣勸說下,武則天終於有所鬆動。李昭德是武則天的親信,對武則天也是忠心耿耿。他見武則天有立武承嗣為太子的心意就勸說道:“高宗李治是陛下的的丈夫,李旦是陛下的兒子,陛下有天下,當然應當傳給自己的子孫,為千秋萬代事業,怎麼能傳給別人呢?我們且不說有沒有姑姑傳位給侄子的先例,從古以來沒聽說侄兒為天子而為自己姑姑立廟的,況且陛下受先帝臨終託付,若將天下交給武承嗣,那麼連先帝也得不到祭祀了,陛下一定要慎重考慮啊。”
李昭德這番理論讓武則天心有所動,於是趁機說武承嗣權勢太重,恐怕會危及皇權。武則天也感到武承嗣急不可耐,於是就罷免了他的宰相職務,但她並沒有因此就做出決斷,這個問題又被擱置起來。
這次事件再次惹惱了武承嗣,他決定給李昭德一點顏色看看,公元694年李昭德遭懷疑被流放。武承嗣、武三思重新做了宰相,他們文不能理政,武不能禦敵,但是阿諛奉承的工作卻做得不錯,武則天感到武家人才是她最忠誠的擁戴者,但是多數朝臣毫不猶豫的認為國家還是李姓的,大周的女皇實際上還是李家的兒媳,沒有人把武承嗣等人當一回事,更何況他們還無德無能。
一天武則天和宰相狄仁傑又談論到這個事情,狄仁傑支援李姓宗室,讓武則天有點失望,她覺得狄仁傑雖然忠心耿耿,卻仍以唐臣自居,不能設身處地的為武則天著想,於是她說:“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要多說了。”狄仁傑反駁道:“陛下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都是陛下的家事,您是君王,我是輔佐您的臣子,從道義上說我們是一起的,何況我身為宰相,對於立太子繼承王位這樣的大事怎麼能不管呢?”
武則天很是犯難,她不但想和先帝共享香火,更想把她一手建立的大周王朝傳下去,李昭德說的不錯,如果把侄子立為皇儲,雖然可以保住大周政權,但以後的繼位者絕對不會把她供奉到祖廟裡去的,因為她是武氏家族出嫁的女人,這在封建社會就等於是外人了,自己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皇姑。如果立自己的兒子做皇儲,將來繼承皇位,她可以順理成章的保住皇后的正統地位,和丈夫高宗一起享受兒孫們世代的供奉,但是這就又要回到她已經打破了舊傳統中去,她辛辛苦苦經營的武周政權又要拱手讓人了。
3、一個奇怪的夢終於讓武則天放棄了傳位於武家人的想法有一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一隻很大的鸚鵡,在花園中展翅高飛,羽毛豔麗,叫聲清脆,沒想到一會兒這隻鸚鵡的一對翅膀突然被大風折斷,撲通墜地,武則天很是不解,於是和宰相狄仁傑談到了這件事情,狄仁傑淡然一笑解釋說:“以臣之見,這個夢意味深長,鵡者暗指武也,是陛下的姓,一對翅膀,按指陛下的兩個兒子,現在廬陵王李顯被廢貶在外,皇嗣李旦又被幽禁在宮中,所以會有鸚鵡折翼的現象發生,如果陛下能啟用自己的兒子,那鸚鵡的兩個翅膀就能康復,鸚鵡也就能展翅高飛了。”
武則天問:“依你的意思,我應當立廬陵王李顯或者皇嗣李旦為太子了?”
“正是,”狄仁傑答道:“臣知道陛下在立太子這件事上猶豫不決,臣和武氏兄弟並沒有什麼血海深仇,而且陛下的皇子對臣也沒有什麼恩情可言,我只是為陛下的江山考慮而已。”武則天點點頭說:“以你之意,朕的兩個兒子立誰比較妥當呢?”狄仁傑說:“當然是廬陵王李顯了,他畢竟是陛下的長子啊,何況契丹圍困幽州的時候就打出了‘還我廬陵王’的旗號,臣以為陛下若召回廬陵王可以一舉安定天下。”武則天沉默良久,點頭贊同。
武則天見朝中重臣都支援李姓為皇嗣,只好痛下決心,從此打消了立侄子為太子的念頭,決定從外地召回廬陵王李顯。
4、五王政變,武則天終於退位,並傳位於李顯。公元698年武則天把李顯秘密接回了洛陽,當時的太子李旦,揣測到母親的意思,數次稱病不朝,堅決請求將皇嗣之位讓於兄長。武則天順水推舟答應了李旦的請求,立李顯為太子,武承嗣又氣又恨,怏怏染病身亡。至此,棘手的皇位繼承問題終於解決了。
公元705年正月20日,宰相張柬之等5人經過秘密策劃決定先發制人發動政變。22日,張柬之等5人率領500名御林軍到玄武門,派人去東宮迎接李顯,自己帶人去武則天居住的寢宮。李顯嚇得不敢出宮,被人強行抱上馬背趕往迎仙宮。這個時候張易之、張宗昌已經被殺,大家簇擁著李顯走進武則天的寢宮。武則天沒有想到這些人會來逼宮,只好下詔退位。24日,李顯正式繼位,史稱唐中宗。張柬之等人因廢周興唐有功,被唐中宗封為王,這一事件被稱為“五王政變”。從此,李唐江山再次回到了李家子孫的手裡。 -
8 # 一葉小舟168521774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一生不屈從任何力量,也不服任何壓力。她在男權社會中硬生生走出了一條自路的。然而,當她一攬眾山小時,才發覺她是如此的落莫,悽惶,孤獨和無奈。不得不在幾千年的倫理道德面前低下了不屈的頭顱。
武則天從太宗皇帝的才人到尼姑庵中的小尼姑,又從一個尼姑華麗轉身變成母儀天下的大唐皇后。這個過程中,權傾一時的長孫無忌倒下了,她的恩人王皇后也被她殺掉了。這一年她三十六歲。
以此,大唐帝國都在她的掌握之中。然而,這個膽量,謀略過人的女人並沒有停下她的腳步。她不滿足於此,她要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因為,武則天知道她的根基還不穩定。
三十年,在這三十年內,她擺平了李氏家族的所有隱患,甚至不惜殺掉,貶斥自己的親生兒子。只為了讓通向那個伸手可觸的寶座的道路更通暢。
終於,六十六歲時,她把那頂朝恩暮想的桂冠戴在了自已的頭上。大周橫空出世。她不要大唐,她要的是打有武氏烙印的大周。
然而,在剛強的人在歲月面前也不的不低頭。隨著年華的流逝,一個事實擺在一生強硬的武則天面前,她百年以後,大周何去何從?
在男性皇帝面前這不是一個問題,把大位傳給兒子,放心離去。到忌日到節日只管享用他們的祭奠,在天堂看著大群的子孫後代的祭拜就可以了。這是父系社會順理成章的慣例。
可惜,她是一個女人。把大權重歸李氏,又和她一生的奮鬥背道而馳,她心有不感。把大權交給武氏後人,從明面上是一脈相承了,但武氏後人又以什麼面目來對待她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狄仁傑說出來,她也能想明白。只不過由狄仁傑這個外人講出來,更讓人心寒。但卻也更接近事實吧了。
終於,這個剛強的女人在世俗的倫理道德面前低下了高貴的頭顱。把大權重歸大唐,接回了那個懦弱的兒子李顯。
去掉帝號,歸葬乾陵,和她的夫君李治同葬一穴。這是她唯一的選擇。
世俗的倫理道德,可能不合理,但有時卻必須遵從。即便,你是一個強人,也是如此。
回覆列表
首先,雖然她當時確實想要給自己家留下這龐大的江山,但是她們家族之中實在是沒有能夠擔起大任的人物,雖然她很看重自己手中的權利,但是他也並不想自己的江山就這樣毀掉,她也想要將自己的江山能夠繼承下去,這就是原因之一。其次,雖然武家是自己的本家,可是按照輩分的遠近來看,他們的確也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近,況且,如果真的將王位傳給了侄子家的孩子的話,自己去世之後,也是進不了太廟也是得不到祭祀的。古往今來從來都是隻有兒子來祭拜自己的父母的,哪裡有侄子去祭拜自己的姑姑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自己去世之後的好過,她也只能選擇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了。
最後,其實當時的大走向,就已經不允許將偌大的天下,交給他們自己的武家來處理了,交給李家是人心所向。雖然在當時她自己當朝的時候,殺了很多對自己不忠心的大臣,剩下的大臣對她都是特別的忠誠,但是說到底還是對李家是尤為的忠誠。如果他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想必朝政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會反對這件事情,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她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只能歸還給李家。這就是她將天下歸還的原因,當然她也是個聰明人,如果沒有這些原因,我相信天下她還是希望在自己家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