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even漫V

    從劇情的角度來說,我個人認為是很精彩的,除了結尾抓金並略有倉促,僅憑一個汙點警察的證詞就能扳倒金並的所有勢力嗎?金並會把所有的內幕都告訴給一個基本只是負責替他滅口的基層警察?說服力好像不太夠。

    另外金並的忠犬韋斯利,基本是屬於劇情強行給便當,首先他接到金並母親的電話後,正常做法應該是先和金並商量,即使金並當時在守著凡妮莎,至少也要等他有空後再做決定;其次既然知道了有人在查金並,按以往的做法都是直接派人滅口了事,就算不告訴金並,事後追究起來無非是個先斬後奏的罪名,根本沒必要孤身前往;而就算是到了孤身前往這一步,為什麼不直接幹掉凱倫,還要專門和她談話,拉她下水?從凱倫開場時試圖調查公司黑幕,到現在為了扳倒金並再次蒐集證據,都表明了這個女人根本不是韋斯利幾句嘴炮就能收買的,那對話意義何在呢?最後,公然把槍放在桌上讓凱倫有機可乘,這實在不符合韋斯利這種一貫謹慎的人的做法,特別是他長期伴隨金並左右,金並生意上的漏洞和在黑道上捅的簍子都要他來擦屁股,犯這種低階錯誤是不可饒恕的。只能猜測韋斯利的演員是不是得罪了編劇了。

    由於在影視專業並沒有什麼研究,也沒有太多發言權,所以我還是從本劇的思想和立意來談談吧。

    從漫威目前出的這麼多影視劇來看,我認為夜魔俠這個形象的塑造應該是諸多英雄裡最全面、最立體的,鑑於還沒看《傑西卡瓊斯》,這個評價暫不包括傑西卡瓊斯。這也是電視劇相較於電影的優勢所在。電影重點在於闡述英雄的危機與冒險,對英雄背景、性格的交代必須在開場就要完成,這就導致了英雄的個人形象即使再怎麼鮮明,其深度和廣度也是有限的,因為缺少更多關於英雄的生活細節。而電視劇就沒有這層顧慮了,13集每集一小時,導演和編劇有足夠的時間仔細刻畫英雄形象,描述他們的理想、他們的苦悶、他們的矛盾,讓英雄的腳從雲端落到地面,讓觀眾真正與他們對視,這也是為什麼夜魔俠能引起共鳴的原因,在他的自我掙扎裡,我看到了人性共有的矛盾與困境。

    所以對漫威而言,電影系列是英雄的史詩,是漫威宇宙的大事年表,歌頌的是英雄的豐功偉業,以及他們為世界、為公眾的奮鬥與犧牲,他們是巨人,是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祗,他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在塵世間掀起巨大的風暴,世人或敬仰、或畏懼、或厭惡,但終歸只能像咖啡館裡的民眾那般,費力地抬頭仰望近在咫尺卻又高聳入雲的史塔克大廈,正如匍匐在神腳下的人類。他們偉大,但是不易親近。

    而電視劇系列,則是漫威英雄的個人傳記,稍顯偏僻,但是有更豐富的細節。裡面沒有炫酷新潮的科技,沒有眼花繚亂的魔法,更沒有事關千百萬生命的大危機,只有昏暗的死巷,破敗的公寓,喧鬧而魚龍混雜的小酒吧,以及夜色下不為人知的罪惡。相比復仇者們宛如眾神大戰般上天入地的戰鬥,夜魔俠遇到的危機簡直不值一提,但這些危機恰恰是與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息息相關的,所謂的地球危機、人類滅絕,在經過一系列的災難大片的轟炸後,已然讓觀眾耳朵起繭,審美疲勞,基本失去了實感和共鳴,然而人口販賣、販毒、槍支氾濫,甚至只是普通的偷竊、搶劫,都是這個社會入骨三分的頑疾,讓人在觀劇的過程中為這個社會的陰暗與邪惡深深地戰慄恐懼。但正因如此,從這片汙穢泥濘中誕生的英雄,才更有人性的氣息,更讓我們感到難能可貴。如果說復仇者們是手持旗幟的領軍者,那麼夜魔俠就是和我們一起衝鋒計程車兵,僅僅是比我們的腳步稍稍快些。

    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個人認為在於對劇集主題的反覆強化,而強化的方式則是透過人物的對話體現。如果一口氣將整部劇看完,就會發現有些相同的話語借不同人物之口反覆出現,這些反覆出現的話語,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塑造人物性格,更在於為他們的行動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動機。英雄不是平白無故決定拯救民眾,惡人也不是突然異想天開決定毀滅世界。他們不是浮在半空演自己的獨角戲,而是有著較為可信的現實基礎,同時也將這些角色的行為邏輯收束在有限的幾個主題下,使得人物之間的對抗或合作有了更緊密、更合理的動機,也使得全劇的“神”緊緊集中在這些主題上,消除了《神盾局特工》那種單元劇模式帶來的劇情聯絡弱、主題不明確的弊端,這也是為什麼《夜魔俠》的劇情張力要遠遠強於《神盾》第一季(第一季中間緩慢拖沓的劇情讓我很難有追下去的動力),當然《神盾》第二季開始也有了主線劇情,這個另說。

    據我個人總結,以下幾個主題是貫穿於《夜魔俠》全篇的。

    1. 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好

    這應該是本劇出現頻率最高的臺詞了。主角馬特自不必說,他的最高信念,他的所有奮鬥,就是為了讓這座城市——地獄廚房,變得更好。

    好友福吉也是如此。他和馬特拒絕了蘭德曼-扎克的高薪聘請,自開獨立律師所,所求的無非是能為無權無勢者發聲,減少這座城市的不公。想必《Legal High》裡的黛真知子會很贊同他們的理念,然而骨感的現實卻是,底層民眾能給予他們的,除了真誠的感謝(卡迪納斯太太)和幾串香蕉加自制的草莓派(塔特先生)外,就沒有其他了,而他們甚至連正常的盈利都做不到,瀕臨倒閉。道德與物質往往不能兩全,安撫了良心,有時就意味著必須粗茶淡飯,這也是本劇反覆提及的困境。

    而新加入的凱倫,雖然初始讓人感覺又是一個傻白甜,但很快她就顯露出了自己的韌性與堅持。從最初發現聯合建築公司的黑幕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根源就是她的良知與正義感。而即使經歷了嫁禍與暗殺,她還是懇求老記者本-尤里克和自己繼續調查,她說:必須要打倒菲斯克(金並),不然這座城市就沒有什麼能讓人為之奮鬥了。有人認為正是她的一意孤行才將原本要金盆洗手的本拖下了水,並最終導致了他被金並殺害,但我認為本的加入,說到底也還是老記者內心對真相的執念,這不是凱倫的一兩句鼓動就能撬動的,本的妻子也深知丈夫的性格,全力支援他繼續調查。“在追尋真相的道路上殉道”,本大概已經做好了這樣的覺悟和決心。當然,去養老院探訪金並母親被金並得知,確實是凱倫所想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她在本的葬禮上向他妻子痛哭道“都是我的錯”。

    最耐人尋味的是,作為反派的金並,也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某種程度上,他說的次數甚至比馬特更為頻繁。他在與凡妮莎第一次約會時,面對凡妮莎“你是做什麼的”的問題時,回答道“我的工作是建設這個城市,讓它變得更好。”與夜魔俠決戰,他咆哮道:我想要讓這座城市比現在更好,而你毀了這個機會!很難說這是他在自欺欺人,因為他的確是這麼堅信的,只不過他所謂的建設,不是打擊黑暗面,而是將黑暗與光明合為一體,由自己來統治,其結果,大概會是一片混沌吧。編劇明顯在金並的塑造上花了很多心血,金並向凡妮莎自述了不幸的童年,正因為童年時被父親的高壓教育,見識了人性之惡,才希望打造一個理想的城市來彌補幼年時的缺憾。而他對凡妮莎出乎真誠的愛,以及他和韋斯利之間超乎主僕的友誼和信任,是這個反派身上最具人性的一筆刻畫,與他所做的事善還是惡無關,這是人性情感的共同處。正因為如此金並沒有淪為道具式的反派,而從思想上上升到了與夜魔俠平起平坐的對手。但是編劇的高明之處在於,刻畫金並這些人性的方面並不是為了讓觀眾去同情甚至喜歡這個反派,而只是為他提供一個合理的行為動機,使觀眾雖然不贊成他的作為,但至少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最顯著的體現毫無疑問是第四集,編劇極其冷靜甚至冷酷地敘述金並如何前一秒面對凡妮莎深情款款柔情蜜語,後一秒就狂性大發殘忍地用車門夾斷了俄華人的頭。使觀眾從還沉浸在金並溫柔一面的幻想中驟然驚醒,重新確認了這個事實:這個執掌地獄廚房黑暗面的巨漢,是真正的惡魔,即使他有人性的閃光,他的所作所為依然是惡。

    2. 法律與正義

    夜魔俠這個角色和DC的老爺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是夜色下的英雄,他們都執著於守護所在的城市,他們都不止一次地說過:為了這座城市,我可以是任何人,只要它需要。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把“不殺人”奉為鐵律(當然有些宇宙裡的老爺還是殺人的,這個暫且不論)。值得一提的是,夜魔俠最初也只是漫威眾多娛樂英雄裡的一員,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他真正開始獲得獨特價值是始於獨立漫畫《幻境》,其執筆人正是弗蘭克-米勒,《黑暗騎士歸來》的作者。很顯然,米勒將他在蝙蝠俠身上寄寓的一些特點和自身的思考也轉移到了夜魔俠身上,並一舉奠定了這個英雄的故事基調,延續至今。

    在我看來,夜魔俠比老爺有趣,或者說更矛盾的一點,在於他的英雄身份和他的普通職業是相沖突的。他白天的身份是律師,法律就是他的最大武器,也是他的最高信仰,一切依法辦事,是身為律師的基本素養,而他的英雄事業恰恰是在違背這一信仰,這也是福吉在得知他的真實身份後所指責的那樣:你不透過合法的手段扳倒菲斯克,反而使用暴力逼迫別人開口,你的所作所為和菲斯克有什麼兩樣?

    因此在我看來,“不殺人”這一條鐵律對夜魔俠而言比對老爺更重要。對老爺而言,公眾對他“義警”的指責已經足夠讓他苦惱了,“不殺人”既是自身道德感使然,也是讓公眾安心的唯一辦法。而夜魔俠更甚,他是一個律師,還是一個天主教徒,“不殺人”對他而言乃是維繫信仰不墜的最後底線,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在破壞他所堅信的法律,唯一可自我安慰乃至區分他和金並這種惡棍的理由就是,不殺人。這也是他在面對不同的人詰問時能反擊的唯一一條理由。他不停地重複:我和他(金並)是不一樣的。既是對好友的辯解,也是在自我開解。因此夜魔俠對不殺人的堅持,於公,是為了使公眾對夜魔俠的義舉放心,於私,則是為了自己的心靈安寧。一旦他殺了人,他身為超級英雄的立身之本將土崩瓦解。

    第一季編劇沒有讓他陷入這種道德困境,但當第二季的懲罰者出現時,夜魔俠才開始受到真正的挑戰。金並再怎麼殘暴,畢竟也是站在對立面,打倒他夜魔俠不需要揹負太大的心理負擔。但是懲罰者的出現,卻宣告了一個激進版本的夜魔俠誕生。也讓我們看到,一個開了殺戒的夜魔俠會是怎麼樣的。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出於樸素而感性的正義觀,都會傾向於支援懲罰者。為惡者必遭報應,殺人者就要有被殺的覺悟,一命抵一命……這些是無關法律的樸素道德觀念且延續了上千年,是人類最原始的文化因子,而懲罰者給出的理由也讓人難以反駁:你打倒了這些人,他們站起來後又會繼續去作惡,而我則讓他們永遠都站不起來。

    很顯然,懲罰者屬於唯結果論的功利道德觀,他不相信什麼人性本善、給犯罪者一次機會之類的性善論,讓犯罪者為自己的罪行付出生命的代價,讓罪惡一了百了,這就是他的信條。乍看之下這種信條會讓觀眾很爽:有仇必報真漢子嘛,這才是正義。而現實的殘酷也不斷地給這種信條提供佐證。相較之下夜魔俠的“不殺主義”在這個信條以及背後的現實下似乎潰不成軍,特別是當他和懲罰者同在一鏡時,在懲罰者大殺四方的映襯下,夜魔俠顯得實在太溫和、太娘炮(pussy)了,這也是懲罰者對夜魔俠的第一印象。按照國內網友的說法則是,太聖母了。

    然而我們之所以贊同懲罰者是因為我們作為觀眾有上帝視角。我們知道懲罰者的本性是善惡分明的,我們也知道他之所以像現在這麼偏激是因為他悲慘的過去,但是作為劇中的普通群眾,他們是不知道的。他們知道的僅僅是,城市裡出現了一個變態殺人狂,雖然他殺的都是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但焉知他的屠刀有一天不會落到自己的頭上?試想假如我們身邊也有像懲罰者這樣的人物,我們對他一無所知,對他的殺人行徑只能寄希望於他自身的道德觀足夠正派,而事實證明,懲罰者自身的道德觀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不偏不倚,那個賣違法通訊裝置的老闆,僅僅因為多嘴了一句“要兒童色情片嗎”就觸怒了懲罰者並身死,雖說這個老闆本身也並不乾淨,但死因僅僅是一句話,作為旁觀者又怎麼能不心生恐懼?萬一你的哪個行為無意觸碰到了懲罰者的底線(而你對此一無所知),你就要為一句多嘴而去死,這種情況下,你還能認同他的做法嗎?

    以上這些論述,熟悉嗎?這就是《死亡筆記》裡夜神月的做法。

    夜魔俠的不殺表面上似乎確實給很多犯罪分子東山再起的機會,但這種做法恰恰是保護一個社會的共識的做法,不是最完美,但是是最可接受的正義。可以看到,即使是夜魔俠這種溫和派,也已經引起了警方的不滿,小警察布萊特憤怒地說:“都是因為你的出現,讓公眾覺得警方就是被犯罪分子牽著鼻子走的傻瓜,公權力的威信蕩然無存!”而一個公權力缺少威信的社會從來不是什麼好事,儘管公權力本身經常不靠譜,但是當人們都選擇繞過公權力自執正義時,規則的凝聚力就破壞殆盡了。這就是懲罰者出現可能帶來的結果,如劇裡所說:“他為所有有同樣想法的人打開了一扇門”(儘管該句指的是夜魔俠),而當成千上萬個道德體系不一的懲罰者出現,社會就成了弱肉強食的原始叢林,所謂的正義也就成了自說自話。

    因此,權衡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夜魔俠的“不殺人的正義”無疑是更符合的。另外它也使生命的重要性在劇裡被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這就是接下來的主題。

    3. 生命

    以往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英雄們,甚至如美隊這種顯然是守序善良的人物,真的殺起人來也是毫不眨眼,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這就造成了一種戲劇式的虛幻感,觀眾很安全地在銀幕外看著英雄歷險,而從不會擔心隨著英雄一起墜落。當反派們死去時,我們不會覺得“一條生命消失了”,而只是純粹為英雄的勝利歡呼。

    但是現實是,即使讓我們去殺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我們依舊要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凱倫開槍打死了劫持她的韋斯利後,頭暈目眩、惶恐不安,這個秘密成了糾纏她的心魔。當扳倒了金並後,馬特說:“你似乎還是有心事”,那一刻凱倫想必是想起了自己親手殺死的韋斯利。而懲罰者出現後,她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我也是罪有應得,是他的目標呢?”

    甚至,就連曾殺死過一個無辜老太太的小混混格洛特,他死後神父也極其嚴肅地為他佈道:“一個生命逝去了。”

    這種在生命面前嚴肅而真誠的態度重新喚起了人們的感知能力:身為人類而言,有什麼能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愛國?自由?公平?這些當然很重要,為這些付出生命當然值得敬佩。但就像英雄首先是人,生命本身也沒有善惡之分,它先於所有人類道德命題存在,因此當生命降生,我們會歡喜,當生命消逝,我們會驚懼。我們悼念為國捐軀計程車兵,其核心也永遠是在痛悼“生命”本身。

    因此,無論是選擇殺人,還是選擇自殺,所面對的都是一個生命的分量,怎能不慎之又慎。小說《崑崙》裡,梁蕭也如此說:能與生命等重的,只有生命本身。

    這就是為什麼夜魔俠要激烈地反對懲罰者,或者甚至說,這也是懲罰者為什麼執著於讓犯罪者償命。

    夜魔俠:因為生命沉重可貴,所以不能輕易行誅殺之舉。

    懲罰者:正因為生命沉重可貴,傷害了它的人,也只有用生命才能抵償。

    這兩種思想,都有其道理所在,誰更正確?不得而知。顯然劇集本身也不能給出答案,只能借神父之口無奈地說:也許只有上帝才有權力去審判。

    而人類能做的,只能用塵世的法律給犯罪者一個有限視角下的判定,但法律從來不等於正義,因為法律不是全知全能的。真正完美的正義,在天主教的馬特看來,只在上帝那裡存在。也正因如此,他對自己的義警行為更加謹慎,他絕不是什麼替天行道者,他只能代表他自己,為法律所延伸不到的地方打打補丁。他是修補漏洞的改革者,而非推翻一切的革命者。

    這也就引出了劇集的又一個主題:宗教

    4. 宗教

    《夜魔俠》的宗教氣息是很濃的,至少它纏繞了整個第一季。馬特是天主教徒,西班牙老太太卡迪納斯也是天主教徒;馬特曾多次和神父對話,懺悔己罪;金並最後在押解車上和守衛聊聖經的故事,都是宗教的直接體現。包括片頭,暗紅如血的水澆築起一座罪惡之都,羽翼殘破的天使在高懸的十字架下掩面而泣,面目模糊的夜魔俠低垂著頭以背示人,這本身就帶有極濃烈的宗教隱喻。隱喻著夜魔俠作為一個殉道者對這座城市的自我獻祭。即便是馬特與神父在教堂裡看似平靜地對話,鏡頭也總是悄然移到耶穌的受難像上,顯然是在暗示夜魔俠是揹負著沉重十字架前行的聖人。

    而最發人深省的無疑使馬特和神父關於“惡魔”的對話。馬特問神父是否相信“惡魔”的存在,他問的是天主教所譴責的那種惡魔,是宗教性質的。馬特堅持“不殺”其中一個理由是相信人性本善,但當他向神父提出這個疑問時,他的內心一定是困惑的:為什麼有些人會毫無理由地作惡?是否真的有惡魔在蠱惑人心?他無法解釋。

    而神父所講述的那個關於聖人被殺的故事,則在暗示,惡魔的確存在,但它不存在於外,它在人的內心,即使是路西法,在墮落前也是天使的一員。神父將與惡魔的鬥爭看做是內心的自我鬥爭,他不認為人會突然因為某種邪惡的力量開始作惡,堡壘永遠從內部攻破,人必須時時與內心的邪念作鬥爭,才能抵抗惡魔的侵蝕。

    而這就引出了最後一個主題——

    5. 為善不易

    在神父的那個故事中,除了憲兵隊的頭頭,所有人都不希望聖人死,然而最後他們卻阻止不了一個人的為惡,民眾害怕手持武器的軍隊,軍隊則不敢違抗上級的命令,寧可建議上級讓聖人死得痛快。

    所以聖人的死,真的只是因為這個頭領的殘暴嗎?還是所有好人的沉默,導致了這一幕?

    這是整部劇最令人絕望的。金並本身並沒有三頭六臂,也不是什麼神鬼佛魔,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利用了人性中的黑暗面,成功掌握了這座城市的半壁江山。他的恐怖不在於作惡多少,而在於他讓所有想發聲的好人都沒有機會出聲。警局裡有被收買的內鬼,報社裡有被收買的內鬼,政界裡也有與他沆瀣一氣的無良政客。背棄了保護市民職責的警察,背棄了報道真相職責的記者,背棄了為民謀利職責的政客,他們使得整座城市人人自危,不知道可以信任誰,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對立毀滅了所有善的可能。

    因為堅持正義、堅持良心的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了,並不是人人都有為正義獻身的覺悟。睜一眼閉一眼,得過且過,稍稍向金錢妥協,似乎來得更加容易一些,這就是神父說的心中的惡魔。它並不一開始就以邪惡的面目出現,而是用一種循循善誘的語氣在人們腦海裡勸解:反正大家都是這樣,你又何苦和自己過不去呢?這裡稍微妥協一下,責任也落不到你的頭上,還有大把的錢可以拿,良心什麼的實在無足輕重,它解決不了你的一日三餐,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吧。

    於是在這種“稍微妥協一下吧”的苟安心態下,讓金並這樣的惡人騎在了頭上,愈來愈多的人成為了罪惡鏈條上的一顆螺絲釘。

    於是大雪崩時,每一片雪花都是無辜的。

    所以你無從指責,因為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能像馬特、福吉、凱倫和本這樣為了正義死鬥到底的人畢竟太少太少,而且往往,他們還要成為群眾的對立面。你也看到了金並倒打一耙,使夜魔俠成了眾矢之的是何等殘酷的一幕。

    在“如何用最短的句子寫出絕望感”這一問題下, @飛鳥冰河 老師的回答是:

    “我相信正義。”“但是沒人相信你。”

    這就是夜魔俠面對的一切,他的孤獨是刻骨銘心的悲哀和痛苦。因為這條為善之路實在太崎嶇,而同行的人又實在太少。

    願我們在生活和工作時,都能少一點妥協,多一點堅持。請不要讓我們的沉默,成為惡人登上權位的墊腳石。

    總結:

    夜魔俠是冷靜而清醒的。全劇的現實感與共鳴感,很大程度建立在夜魔俠剋制而清醒的自我定位上,超出他的能力範圍的渾水他是不會去趟的。他不像美國隊長那樣有揹負全美國甚至全世界重量的覺悟;也不像鋼鐵俠那樣豪擲千金不斷升級裝備,致力於全世界的維和工作,乃至被人當做了新的霸權主義;至於雷神那種動輒橫跨九界的戰鬥更是與他無緣。夜魔俠從頭到尾都在反覆強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個目的: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好。他的足跡始終固定在地獄廚房的範圍,任外面的世界打得天翻地覆,他只保這一方平安。這不僅符合夜魔俠自身的能力設定——盲人,沒有超能力,只有極度強化的感官——也讓人覺得,身邊如果真的出現這麼一個致力於保衛城市的義警(贊成與否暫且不論),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漫畫裡夜魔俠曾多次拒絕復仇者聯盟的加入邀請,劇裡他的這種自我剋制,也可以看做是這種思路的延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多大去幼兒園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