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佛說WAI

    我對這段歷史還真沒仔細看過。所以,只談談感受。不科普。

    先說劉邦這個人。從起於草莽,到九五至尊。妥妥的一個小人物的勵志逆襲史。不得不承認。智慧與運氣並存。

    但同樣的。他之前只是一個小人物。用現在的話來說。還是個有點官方色彩的混混頭子。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我覺得他很大一部分跟個文盲差不多。他並沒有接觸過什麼系統的教育。所以。他的三觀。不一定足夠宏大。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有人規定。有功勞就一定是最好的封賞嗎?那歷史上這些鳥盡弓藏的事。到底誰幹的。

    可能蕭何當局者迷。也可能他真的放不下很多。包括家族,職位。甚至百姓。但只基於他的所作所為。我認為他不如張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卸磨殺驢好像是帝王的通病。就算是我這沒仔細看過的。都知道。劉邦在立國以後對蕭何就有了很大的戒心。而且無數次想除掉他。只是礙於很多的事情還有面子。因為功勞真的太大了。功高震主永遠是不變的鐵律。當然。其實對於一個草莽皇帝。面子真的很重要嗎?呵呵。

    所以。曹參不一定要比蕭何功勞大。或者說。功勞小一點才更合適。你如果什麼都行,那是不是你來做皇帝也行?只要劉邦覺得曹參沒有震主的嫌疑。對他是忠心的。那麼,封賞自然要多了。而且超過蕭何才正常,這說明劉邦還是有那麼一絲惻隱之心。這是在告訴蕭何,不用怕。你上面還有一個呢。要殺也是先殺他。。。

  • 2 # 兇猛青史

    劉邦在遇到呂雉之前,可能結過婚,或者至少有一個同居女友,而這個女友給他生了個兒子,就是齊王劉肥。

    劉邦的身份,在當地屬於古惑仔一類的人物,因為不事生產,所以,應該沒少受當地人的鄙視和嘲諷。

    所以,這裡可以大膽推測,劉邦的這個初戀女朋友,給劉邦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不要以為,這很誇張,實際上秦朝時候的社會風氣,並沒有受到儒家禮法影響,而是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態。

    那麼,其民風,反而比較開放自由。

    那麼這個初戀女友的身份又是如何呢?

    從曹參力保齊王的舉動,可以大膽猜想,這個女朋友,是曹參的妹妹!齊王是曹參的侄子!

    所以,曹參不僅僅是隨著高祖征戰四方的功臣,自己還是曹參的妹夫。

    曹參就是半個自己人了。

    所以,劉邦分封曹參極厚也可以理解了。

  • 3 # 歷史時燒錄

    一個封建國家成立之初,往往第一件事便是論功行賞,而論功行賞彼此之間必然要分個高低,此功勞之爭不亞於在打一場戰爭,西漢建立之初便是如此。

    西漢的第一功臣與第二功臣之爭

    西漢之初,論功行賞,這本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但是此時卻出現了一個爭議,那就是西漢開國功臣蕭何、曹參究竟誰的功勞更大?

    站在現在的角度來判斷,這個問題很好判斷,蕭何乃是漢初三傑之一,連劉邦都說治理國家、運輸糧草,吾不如蕭何。

    但是在當時卻不是這樣,曹參屬於衝鋒陷陣的將領,而蕭何做的卻是後勤補給的工作,相當於一個是帶兵打仗的大將軍,一個是運輸大隊的隊長。

    在亂世中,帶兵打仗的將軍是很重要的,畢竟打天下還得靠他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世看靠武將、盛世看文臣”,也因此,西漢之初武將陣營中有很多人都瞧不起文官陣營的人,而蕭何便是文官陣營之首。

    劉邦為何最後將蕭何封為開國第一功臣

    西漢誰是開國第一功臣之爭愈演愈烈,正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劉邦面對兩種針鋒相對的聲音,竟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支援曹參者說:“曹參大人的軍功,黑紙白字,十分清楚的記著呢!”

    “參功: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曹參之功,攻下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級的城市,俘獲兩個王級的人物,三個丞相級的人物,六個將軍級的人物,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這便是曹參大人的功勞,所以,理應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

    蕭何的支持者這麼說:

    “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

    大概意思就是曹參大人雖然攻城略地、刀傷無數,功勞巨大,但是卻是一時之功,潛臺詞是即便是沒有你曹參,這個事別人也能做。而蕭何在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中,源源不斷的補給糧草,尤其是在滎陽對峙的時候,正是源源不斷的糧草,才是漢軍能勝楚軍的根本,因此,蕭何所立之功是萬世之功,理應第一。

    劉邦權衡利弊,聽兩方之言之後,覺得還是蕭何的功勞更大,於是最後決定封蕭何為西漢第一開國功臣。

    蕭何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戶、曹參封為平陽侯,食邑一萬零六百三十戶

    在食邑這方面,第一功臣蕭何竟然沒有第二功臣曹參多,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說道這裡已經很好理解了,在開國第一功臣之爭時,劉邦把這個名頭給了蕭何,這樣一來曹參以及曹參的支持者定然會不服氣。所以,在物質上,自己多給曹參一些,少給蕭何一些,相當於安撫曹參極其支持者一下,告訴他們,我劉邦還是很器重你們的,眾人也都知曉劉邦的意圖,自然也不好在說什麼。

    就這樣,西漢開國論功行賞結束了。

  • 4 # 張峰149764346

    跟隨漢高祖劉邦一塊打天建立大漢王朝的功臣中,蕭何、張良、韓信史稱初漢三傑。

    司馬遷“高祖本記”記載劉邦自己的定位。

    夫運策帷幄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堂堂初漢三傑,在論功行賞時,為何低於名不經傳的曹參?

    江山是靠打出來的,漢初劉邦的江山可以說一半是靠韓信打出來的,所以說韓信帶著兵就象一隻猛虎,張牙舞爪,一不小心就會傷人。

    要想讓這隻虎乖乖聽話,就得給虎帶上籠頭,拴上鍊子,用人牽著才放心。

    曹參,就是為劉邦養虎的飼養員,曹參替劉邦把韓信這隻老虎玩的服服帖帖,溫順的象只病貓,從這點上講,韓信的功勞有多大,都得記在曹參的頭上,論功行賞曹參當然是頭功。

    這就是劉邦分封功臣時曹參位列第一的原因。

  • 5 # 一切都好181793280

    簡單談點兒個人見解,請諸位同仁指正。

    蕭何與曹參都是沛縣人,是協助劉邦起兵的核心人物。

    在劉邦的一切軍事活動中,蕭何功不可沒:在亂兵中搶救和保護了秦代的律令和檔案;向劉邦推薦了軍事天才韓信,成為戰勝項羽的決定因素;替劉邦建立牢固的後方基地,保證了兵源和軍需不斷地輸送到正面戰場。在劉邦的心目中,無論是功勞,還是百官上朝時的排序,蕭何都是第一。

    曹參在反秦起義和楚漢爭霸中,始終追隨在劉邦左右,始終奮戰在最前線,他打的惡仗最多,立的戰功最多,全身受傷七十多處。

    在群臣論功的時候,文武發生了嚴重的分歧,都說自己功勞大。最後,文臣推出蕭何,武將推出曹參,請劉邦定奪。

    劉邦不愧是搞平衡戰略的高手,他先打了一個比方,把蕭何比做獵人,把曹參比做獵狗。他說,獵狗跑在前面,看起來很辛苦,但功勞卻沒有獵人大。

    勝負一目瞭然!

    劉邦仲裁的結果是:蕭何功勞第一,食邑八千戶。文臣歡聲雷動。曹參功居第二,食邑一萬零六百戶。武將歡呼雀躍。

    最後,文武皆大歡喜!

  • 6 # 檸檬雪碧加冰雹

    曹參的封邑比蕭何多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一、曹參蕭何誰的功績大?

    曹參:公元前209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攻下兩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劉邦稱帝后,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僅此於蕭何,賜爵平陽侯。

    蕭何:蕭何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在成立漢國後,蕭何功據第一,被封為丞相。漢十一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由此可以看出蕭何的功績要遠遠大於曹參,曹參只是帶兵打仗,而蕭何不僅用兵如神而且還文治武功,幫助劉邦治理國家消除隱患。

    二、早期經歷

    曹參:沛縣人,早年為秦朝沛縣獄掾,即管理監獄的小吏。

    蕭何:同為沛縣人,秦朝沛縣獄吏,曹參上司,劉邦的上司。

    可以看出蕭何的學文是遠遠大於曹參的,在早期蕭何就已經成為了獄史,相當於現在的監獄長,而曹參只是一個小小的小史,如果沒有一些過人之處能官至如此嗎?

    三、戰績

    1、曹參:

    起義:在劉邦剛起義時,曹參變以中涓的身份跟隨劉邦。曹參率軍進擊胡陵、方與,攻打秦朝郡監的軍隊,大破敵兵。隨後又向東拿下薛縣,在薛縣外城的西面進擊泗水郡郡守的軍隊。然後又攻打胡陵,奪取了它。自此曹參變跟隨劉邦一路勢如破竹,直至大戰到藍田的北面,大敗秦軍,隨即到達咸陽,滅亡了秦朝。

    楚漢並存封侯:項羽到了關中,封劉邦為漢王。劉邦又封曹參為建成侯。曹參跟隨漢王到了關中,升為將軍。

    楚漢相爭:劉邦起兵後,曹參攻打下了辯、故道、雍縣、斄縣。隨後又奪取了壤鄉。又包圍了章平,章平從好畤突圍逃跑。又進擊趙賁和內史保的軍隊,打敗了它。向東奪取了咸陽。三秦派章平等人進攻曹參,曹參出兵迎擊,大敗敵軍。漢王把寧秦賜給曹參作食邑。曹參以將軍的身份領兵在廢丘包圍了章邯,以中尉的身份跟隨漢王出臨晉關。到了河內,拿下修武,從圍津渡過黃河,向東在定陶進擊龍且,打敗了它。向東攻取了碭縣、蕭縣、彭城。進擊項籍的軍隊,漢軍大敗逃跑。曹參以中尉的身份包圍奪取了雍丘。漢將王武在外黃反叛,程處在燕縣反叛,曹參率軍前往進擊,都打敗了他們。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參又擊敗叛軍,奪回了衍氏。在昆陽攻打羽嬰,追擊到葉邑。回軍攻打武強,隨即又打到滎陽。曹參從漢中做將軍、中尉,跟隨漢王掃蕩諸侯,到項羽戰敗。

    2、蕭何

    起義沛縣:在陳勝、吳廣起義的威懾下,許多地方官吏也想反叛朝廷,歸附義軍。蕭何所在的沛縣縣令眼看烽火遍地,深怕丟了腦袋。於是找來蕭何、曹參等人,秘商起兵之事。蕭何力舉劉邦,請縣令赦罪錄用。於是,縣令便派劉邦的妻妹呂耍之夫樊噲去芒碭山找回劉邦,共同起義。劉邦欣然應允,立即率眾奔沛縣而來。不料,縣令見劉邦人多勢眾反悔將蕭何等人抓了起來,劉邦等人設計殺了縣令後,在蕭何的主張下自封為“沛公”,從此,蕭何緊隨劉邦南征北戰立下了蓋世的功勳。

    舉薦韓信: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謀,是天下無雙的軍事家。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於是就投到劉邦麾下。起初,劉邦讓他當了一個管理糧草的小官,韓信大失所望。一次偶然的機會,蕭何結識了韓信。在接觸過程中,蕭丞相發現韓信有膽有識,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多次向劉邦推薦,但並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 韓信見久在漢營仍不受重用,一氣之下離開了漢營。蕭何得知後,馬上放下尚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親自策馬追趕韓信,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坐鎮關中,保障後勤:劉邦採納了張良、韓信所獻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揮師東進,留下蕭何負責徵收巴蜀之稅,供給軍糧。攻佔了三秦之地後,劉邦令蕭何坐鎮關中,負責兵員和糧餉的籌措與補給,自己則率大隊人馬向彭城進發。

    蕭何留守關中後,馬上恢復生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面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僅頒佈實施新法,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廷、縣城等等。另外又開放了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他還讓百姓自行推舉年齡在50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再選各鄉里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同時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這樣,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佈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建立了穩固的後方,保障了前線的需要。

    蕭何的故事太多了,講也講不完,人們常說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也是跟他有關。

    四、區別

    蕭何跟曹參都是漢初有名的功臣,我覺得他們有以下幾個區別:

    1、蕭何主文,曹參主武,蕭何一生不僅在打天下為劉邦出了很多主意,在國家治理上也是劉邦的一把手,而曹參再文治上就略遜一籌。

    2、蕭何慧眼識人,蕭何一生為劉邦推薦了不少人才,也重視人才,而曹參這一點卻表現平平

    總之吧,蕭何曹參缺一不可,一文一武為劉邦打下了天下,引用鄂秋一句話“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當第一,曹參次之。”

  • 7 # 長島男爵

    這裡其實採取了名利分離的措施,以平息爭論。

    劉邦稱帝以後,論功行賞,其重要性不亞於打敗項籍,因為如果封賞不公,臣下意見過大,搞不好會掀起一場新的動亂。

    武將的功勞比較好計算,打下幾個國、郡、縣,俘虜幾個王侯將相,這些都可以量化:

    【  參功: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 。

    但文臣功勞就不好計算了,你說他這個計謀好,好在哪裡?打幾分?再好也要有人執行才行啊。你說你在後方爆兵種糧食,怎麼打分?難道種一斤糧食1分,一個兵1分不成?說到底後勤應該做到什麼地步,並沒有任何人可以說清楚,雖然劉邦搬出了功人功狗論,其實還是很多人不服的,畢竟武將都是那命去拼殺,這付出太大了。

    於是乎就出現名利分離的方案。

    具體而言就是賜予蕭何「第一」的名,並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的特權,這可是後世權臣標配啊,可以說是名譽上達到了頂點,既然名譽給了那麼多,實際食邑給少一些,賜8000戶,而曹參沒有得到蕭何那麼高的名,卻得到實際的利,食邑10600戶,算是不小的安慰。

  • 8 # 穿越再現彼岸

    劉邦不是善男信女,透過封王封侯辨識功臣以及他們的勢力,表面上不說,暗地裡自有一番計較,劉家天下的食邑不是那麼好拿的。劉邦共封了七個異姓王:韓王韓信、楚王韓信(漢初三傑之一)、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這七個王中吳芮、張耳早早病死,韓王韓信後逃亡匈奴,其餘四王都被劉邦殺死,沒有一個好下場。(張良和劉邦劇照)

    張良、蕭何封侯惹起的糾紛?

    公元前201年,劉邦遷都長安後開始封侯。在以往的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中,劉邦都明確表示過,《史記》記載: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的這番話基本為後來封侯定了調子,確定了“漢初三傑”的地位。(劉邦蕭何劇照)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劉邦封侯開始就馬上宣告給張良齊地三萬戶,隨便挑,這樣的封地幾乎等同於諸侯王,劉邦這樣說是因為張良沒有實實在在的戰功。劉邦那點小心思張良還是十分了解的,稱自己起於下邳,同劉邦會師於陳留,希望劉邦將自己封為留侯,食邑一萬戶。劉邦非常滿意張良自我降低食邑,也不爭什麼第一、第二,群臣也沒有什麼話說。

    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出謀劃策、管理後方後勤和前線殺敵是三位一體的,缺一不可。但是當時漢朝的人還是非常注意實實在在的戰功,大概源自於秦朝的軍功制度深入人心,而軍師參謀類、後勤類沒有上陣殺敵,軍功自然就少很多,確實有些不公平。

    劉邦幫了沒有具體軍功的張良封侯,又點了少蕭何為第一功臣,目的就是壓制軍隊將領,以後主要進行國家建設了。(蕭何和曹參劇照)

    可是漢初軍功者居多,自然引起議論紛紛,張良不爭,蕭何、曹參則不同,各有一班人馬,互相攻擊,將相不和。其餘將領們也是為了自己的食邑拼了!

    為何曹參的食邑比蕭何多?

    曹參素有戰功,負傷70多次,具體的軍功有:

    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排在漢初軍功第一,按照當時的標準封平陽侯,食邑10630戶,是萬戶侯,以前的食邑取消。蕭何具體的軍功很少,劉邦封蕭何酇侯,食邑8000戶,這已經是超額封食邑了。此時曹參食邑10630戶,張良10000戶,周勃8100戶,蕭何8000戶只能排在第四位。

    封侯完畢後,就是列侯們排座次,定先後。眾多臣子認為曹參功勞最大應該排第一,劉邦心裡不舒服,他屬意蕭何排在第一位。正當此時關內侯鄂君(食邑100戶-200戶)出來為蕭何說話,陳說蕭何後勤工作的重要作用,力主蕭何排在第一,曹參排在第二。劉邦乘勢將蕭何列為功臣第一,食邑增加2000戶,成為萬戶侯,可以帶劍上朝。蕭何食邑10000戶,和張良一樣,還是比曹參的10630戶要少的。

    劉邦封侯時主要為了抑制軍隊功臣,即便如此,封侯食邑第一還是要給武將功勞最大的曹參,這是劉邦的制衡的手段,平衡各種關係,傳達以後國家治理的理念。

    封侯結束後,曹參被派往齊王劉肥處擔任相國,而蕭何擔任大漢的相國,從任用上來看,劉邦還是有偏向的。不過蕭何一輩子過的也戰戰兢兢,不像張良那樣自我降低食邑,一生過的瀟灑。

  • 9 # 戴老師講歷史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這段話出自《史記 高祖本紀》。這就是當年劉邦奪得天下的時候,對群臣說的,自己進行總結他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

    在劉邦說的原因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劉邦非常客觀,也相當謙虛地指出了他在很多方面不如蕭何、不如張良、不如韓信,我們透過他的排名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心目中對這三個人的功勞一個排名,他認為漢初三傑當中的蕭何功勞是排第一的。蕭何作為劉邦的頭號謀士,他跟劉邦同時在沛縣起事,當時一起的還有曹參,當時沛縣的很多人願意推舉曹參或者蕭何作為領袖,但是這兩個人害怕失敗,被滅族,於是推舉了劉邦這個不怕被滅族的人就這樣,劉邦才成了義軍領袖。那麼為什麼他在總結自己能得到天下的時候,連曹參提都沒提呢?

    要知道,當年曹參還曾經是劉邦的領導,大漢建立之初,論功行賞,劉邦把蕭何排第一,曹參就排在第二位,這到底憑什麼呢?原來是因為劉邦在當時分封群臣的時候,明明白白的說了一個功人和功狗的理論——蕭何坐鎮後方指出戰略方向提供後勤補給屬於功人,而其他在前線打呆仗的人屬於功狗。

    不過話雖如此,對於武將也不能太過於吝嗇,雖然排名蕭何要排第一,但是對於武將還是給了一點實惠的,第二名的曹參,他雖然排第二名,但是卻得到了比第一名更多的土地和財富,其實這就是一種收買人心的方法,打一棍,再給個甜棗。

  • 10 # 趙永志67

    劉邦大封開國功臣時,蕭何第一,曹參功排第二,並未封王,封平陽侯。異性王為八個,趙王張耳丶燕王臧荼、韓王韓信(此人乃韓王之後丿,齊王韓信丶燕王盧綰丶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

    曹參同劉邦同為患難相交,是劉邦的心腹,跟隨劉邦從沛縣起兵,先後攻下二國一佰二十二個縣,戰功顯赫。劉邦封功臣時,有說張良食邑第一,但張良激流勇退,只求封留縣一邑為食邑,。蕭何食邑多少並沒記載,有說八千戶…論功排座次,大臣言曹參功列第一,劉邦卻中意蕭何,關內侯鄂君上奏蕭何之功,劉邦又加封食邑二千戶,為萬戶侯,並封賞其父子兄弟十餘人,皆有食邑。等到蕭何誅殺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後,又加封五千戶。曹參位列第二,食邑一萬零六佰三十戶。

    蕭何丶曹參皆為劉邦的重要心腹和股肱之臣,蕭何死後,曹參為相,繼續施行蕭何的治國理念,休養生息,清靜無為,蕭規曹隨為漢初國家的穩定和國力的恢復,做出了重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我”和“叫我”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