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桿兒的麻桿兒兄弟
-
2 # 黃中孛
可以,而且可以改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防止自然災害,特別是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創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以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在農田中或沿農田邊緣營造的帶狀或網狀林分。農田防護林,大致有三種形式:①帶狀林分:即在農田中或沿農田邊緣栽植林帶。這種帶狀林分在整個農田中往往由主林帶與副林帶縱橫交織成網,又稱農田防護林網。防禦主要害風並與其方向相垂直(或成一定偏角)的林帶為主林帶;與主林帶相垂直的林帶為副林帶。②農林間作形式的行狀林分:即在農田中間隔一定距離栽植一行樹木,形成農林間作。中國的農桐(泡桐)、農棗、農柿間作等都屬於這種行狀林分。③團狀林分:即在農業地區營造片林,使農田分佈在團狀的片林之中。
農田防護林與公路、鐵路、道路兩旁的護路林帶,河流、水渠兩側的護岸、護渠林帶,以及小片林等結合在一起,在農業地區構成帶、網、片相結合的完整的防護林體系,形成林農景觀。它作為固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已成為現代化農業集約經營綜合體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發展概況
世界很多國家為適應農業發展的需要,在平原農區營造防護林。19世紀在英格蘭東部營造的防護林,證明有增產作用,隨後,德國、匈牙利、瑞士等國,也營造防護林。但是,有計劃、大規模營造農田防護林,主要是蘇聯、美國和中國。蘇聯1948年頒佈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計劃》推動了農田防護林的大規模發展。到1982年末蘇聯人工營造的農田防護林帶達160萬公頃,受防護林保護的農田面積約2000萬公頃。全蘇已有5200個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建立起完整的防護林體系。美國營造防護林也有一百多年曆史,但大規模的防護林帶是從1934年黑風暴之後設計營造的,即所謂“大草原各州林業工程”。到1978年美國已營造護田林帶25.2萬公頃。中國,1949年以前,農民自發營造的小型林網,在風沙危害嚴重地區,至今還保留其痕跡。1949年後,農田防護林有了很大發展。至1953年基本完成了河北西部和永定河下游防護林的營造任務,造林總面積達1萬公頃。從1951年到1964年東北地區西部共完成農田防護林19.8萬公頃。50年代,河南省只用三年時間完成了東部防護林建設,在黃河故道上營造起五條大型防護林帶,總長度520公里,造林面積達4.66萬公頃。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國農田防護林建設納入農田基本建設的總體規劃,實行“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70年代後期以來,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入了以農田林網、“四旁”植樹、農林間作和小片豐產林為內容的帶、網、片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的新階段。據統計,到1984年已營造的農田防護林帶面積達64.3萬公頃,受保護的農田面積為1.073萬公頃;“四旁”植樹72億株;農林間作面積112萬公頃;平原地區小片豐產林總面積368.7萬公頃。“三北”防護林體系一期工程共營造防護林605萬公頃,有800萬公頃農田受到林網保護。在無林少林的廣大平原農區建立起來的防護林體系,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發揮著顯著的作用。
防護效應
農田防護林在改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抗禦災害性天氣,保障農業穩產高產方面,發揮著多功能的效應。
①防風作用:在林帶有效防護範圍內,林帶能使風速平均降低30~40%。林帶有效防護範圍的大小,與林帶樹高成正比。林帶降低風速的幅度,隨著距林帶的距離而變化,離林帶越遠,風速降低幅度越小,5~10倍樹高範圍內,風速降低幅度最大,可達40~60%:到30倍樹高處,風速降低一般不超過20%,或接近曠野風速。林帶的防護範圍及降低風速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還與決定透風係數(亦稱通風度、疏透度)的林帶結構、林帶與風向之間的交角、風力等級有直接關係。疏透結構林帶的防護範圍可延續到40~50倍樹高處,而緊密結構的林帶僅達到20~30倍樹高處。透風係數是指林帶垂直面透光面積與林帶總垂直面積的百分比。透風係數為30%左右的林帶,削弱風速的作用最好。緊密結構林帶與風向交角為90°時,風速降低幅度最大,隨著交角的變小,防風效能也隨之減小。通風結構林帶與風向成一定偏角(不大於45°)比交角成90°的防風效能要大些。長方形網格比相同面積的正方形網格更好些。
②對湍流交換的影響:湍流交換強度的大小,決定著上下空氣層之間聯絡的強弱。農田近地表(1~2米高)氣層湍流交換強度的變化,是影響林帶間農作物生長的水文氣象條件的重要因素。林帶能減弱湍流交換強度,與其防風作用密切相關,主要是由於林帶對氣流的改變及對風的動能的抑制造成的。林帶對湍流交換的防護作用,約為其防風作用的60~70%。在林帶保護下的農田1~2米高處的湍流交換強度平均減弱15~20%。湍流交換強度的減弱,對農田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儲存積雪,防止沙暴等具有重要作用。
③對氣溫的影響:春秋冬三季,林帶均有增溫作用,夏季則有降溫作用。這樣就有利於農作物種子的發芽、出苗和生長髮育。據在中國河北省的觀測,春季林網內氣溫比林網外空曠區高1℃左右,林網內小麥出苗比無林網麥田早1~2天;6月上旬林網內麥田氣溫比無林網麥田低0.4~1.9℃。氣溫的變化也必然影響土壤溫度。
④對水文狀況的影響:由於有林帶作屏障,田間風速降低,湍流交換強度減弱,使蒸騰和蒸發的水分能較長時間地滯留于田塊上,從而增加空氣溼度和土壤水分。據測定,林網內空氣相對溼度比網外對照點高15~30%。據中國山東省的觀測,林網內土壤含水量比網外空曠地高27%,水面蒸發減少10~30%。樹木的生理排水作用能降低地下水位,減輕土壤含鹽量。據在中國寧夏灌區的觀測,在5~7倍樹高範圍內,地下水位降低10~20釐米,1倍樹高處與10倍樹高處相比,鹽分上升減少20%。
⑤抗禦乾熱風:乾熱風是一種高溫低溼並伴隨一定風力的大氣乾旱現象,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正值小麥乳熟至蠟熟階段)。乾熱風的主要氣象指標是:14時的氣溫大於30℃,空氣相對溼度小於30%,風速大於3米/秒,並持續兩天以上。中國受季風氣候的控制,小麥產區受乾熱風危害的面積約1330萬公頃,為小麥播種面積的一半以上。小麥受乾熱風危害,一般減產15~30%。由於農田防護林降低風速和氣溫、減弱蒸發、增加空氣溼度的效應,改變著形成乾熱風的氣象條件,從而減輕甚至避免乾熱風對小麥的危害。
⑥增加農作物產量:據中國各省(區)的調查,在正常年份,有農田防護林的保護,小麥增產10~30%,玉米增產10~20%,水稻增產6%,棉花增產13~18%。在自然災害較多或氣候條件較差的地區,在出現災害性天氣的年份,農田防護林這種增產效應,表現得尤為顯著。
營造技術
為使農田防護林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併發揮最大的防護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營造技術上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規劃設計:農田防護林的規劃設計,首先應和農業發展區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其次要因地制宜地根據立地條件和災害程度(即自然災害輕微地區、一般災害地區和嚴重災害地區)進行具體規劃設計。最好沿著田邊、路邊、渠邊設計林帶,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田塊過大的,可在農田中設計輔助林帶。主林帶之間的距離,按30倍樹高和災害程度來確定。自然災害輕微地區,網格可大些,面積20~40公頃,主林帶間距400~500米;一般災害地區,網格面積要相應地小些;嚴重災害地區,網格面積10公頃左右,主林帶間距200米左右,甚至更小些。農田防護林帶(網)的規劃設計,還應儘量和其他林帶(如護路林帶、護岸林帶、片林等)結合起來,構成帶、網、片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
②樹種選擇:要按照立地條件型別選擇樹種,做到適地適樹。要選擇速生、優質、抗性強的鄉土樹種和適宜本地生長的外地優良樹種。造林樹種不宜過於單一,以營造混交林為好,並可配置灌木樹種。
④撫育管理:主要包括幼林撫育、防治病蟲害、撫育間伐。苗木定植後數年內,要及時進行澆水、除草、鬆土等撫育管理,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追肥,並及時防治病蟲害。有的樹種如要修枝,則應切實防止修枝過度。樹木株間鬱閉後,初植密度大,影響正常生長時,要及時進行間伐。樹木達到自然成熟期(見防護成熟),也要進行採伐更新,最好採取輪伐方式,不使農田失去屏障,以保證防護效應的永續性。
-
3 # 鄉村俊姐
任何樹林都有保護環境的作用,田區做防護林叫做“農田防護林”化,隨著工業化發展而帶來的大氣和水質汙染,良田做防護林有質的改變。
-
4 # 帝逢春
是可以的。
近年來,各地區以保護農田、減輕自然災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保護農區生物多樣性、改善鄉村景觀、控制非點源汙染、改善生態環境、保障農業生產條件,相繼頒佈了農田防護林建設管理辦法、條例等。
建設農田防護林在改善生態環境、保障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農田防護林專案建設前,以村、鄉鎮或者縣級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農田保護專案建設方案後,編制農田保護林建設規劃,經各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並報縣級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和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並接受所在地區林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農田防護林建設規劃包括農田防護林建設、管理以及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內容;農田防護林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利、電力、交通等規劃相協調。
一般由各鄉鎮有關單位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的農田防護林建設專案,遵循堅持政策引導,明確權利主體,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
以上回答,如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
5 # 赤峰老李
如果是因為以下原因,良田是可以做防護林的。
為改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防止自然災害,特別是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創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以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在農田中或沿農田邊緣營造的帶狀或網狀林分。農田防護林,大致有三種形式:①帶狀林分:即在農田中或沿農田邊緣栽植林帶。這種帶狀林分在整個農田中往往由主林帶與副林帶縱橫交織成網,又稱農田防護林網。防禦主要害風並與其方向相垂直(或成一定偏角)的林帶為主林帶;與主林帶相垂直的林帶為副林帶。②農林間作形式的行狀林分:即在農田中間隔一定距離栽植一行樹木,形成農林間作。中國的農桐(泡桐)、農棗、農柿間作等都屬於這種行狀林分。③團狀林分:即在農業地區營造片林,使農田分佈在團狀的片林之中。
農田防護林與公路、鐵路、道路兩旁的護路林帶,河流、水渠兩側的護岸、護渠林帶,以及小片林等結合在一起,在農業地區構成帶、網、片相結合的完整的防護林體系,形成林農景觀。它作為固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已成為現代化農業集約經營綜合體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發展概況
世界很多國家為適應農業發展的需要,在平原農區營造防護林。19世紀在英格蘭東部營造的防護林,證明有增產作用,隨後,德國、匈牙利、瑞士等國,也營造防護林。但是,有計劃、大規模營造農田防護林,主要是蘇聯、美國和中國。蘇聯1948年頒佈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計劃》推動了農田防護林的大規模發展。到1982年末蘇聯人工營造的農田防護林帶達160萬公頃,受防護林保護的農田面積約2000萬公頃。全蘇已有5200個國營農場和集體農莊建立起完整的防護林體系。美國營造防護林也有一百多年曆史,但大規模的防護林帶是從1934年黑風暴之後設計營造的,即所謂“大草原各州林業工程”。到1978年美國已營造護田林帶25.2萬公頃。中國,1949年以前,農民自發營造的小型林網,在風沙危害嚴重地區,至今還保留其痕跡。1949年後,農田防護林有了很大發展。至1953年基本完成了河北西部和永定河下游防護林的營造任務,造林總面積達1萬公頃。從1951年到1964年東北地區西部共完成農田防護林19.8萬公頃。50年代,河南省只用三年時間完成了東部防護林建設,在黃河故道上營造起五條大型防護林帶,總長度520公里,造林面積達4.66萬公頃。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國農田防護林建設納入農田基本建設的總體規劃,實行“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綜合治理。70年代後期以來,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入了以農田林網、“四旁”植樹、農林間作和小片豐產林為內容的帶、網、片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的新階段。據統計,到1984年已營造的農田防護林帶面積達64.3萬公頃,受保護的農田面積為1.073萬公頃;“四旁”植樹72億株;農林間作面積112萬公頃;平原地區小片豐產林總面積368.7萬公頃。“三北”防護林體系一期工程共營造防護林605萬公頃,有800萬公頃農田受到林網保護。在無林少林的廣大平原農區建立起來的防護林體系,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發揮著顯著的作用。
防護效應
農田防護林在改善氣候、土壤、水文條件,抗禦災害性天氣,保障農業穩產高產方面,發揮著多功能的效應。
①防風作用:在林帶有效防護範圍內,林帶能使風速平均降低30~40%。林帶有效防護範圍的大小,與林帶樹高成正比。林帶降低風速的幅度,隨著距林帶的距離而變化,離林帶越遠,風速降低幅度越小,5~10倍樹高範圍內,風速降低幅度最大,可達40~60%:到30倍樹高處,風速降低一般不超過20%,或接近曠野風速。林帶的防護範圍及降低風速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還與決定透風係數(亦稱通風度、疏透度)的林帶結構、林帶與風向之間的交角、風力等級有直接關係。疏透結構林帶的防護範圍可延續到40~50倍樹高處,而緊密結構的林帶僅達到20~30倍樹高處。透風係數是指林帶垂直面透光面積與林帶總垂直面積的百分比。透風係數為30%左右的林帶,削弱風速的作用最好。緊密結構林帶與風向交角為90°時,風速降低幅度最大,隨著交角的變小,防風效能也隨之減小。通風結構林帶與風向成一定偏角(不大於45°)比交角成90°的防風效能要大些。長方形網格比相同面積的正方形網格更好些。
②對湍流交換的影響:湍流交換強度的大小,決定著上下空氣層之間聯絡的強弱。農田近地表(1~2米高)氣層湍流交換強度的變化,是影響林帶間農作物生長的水文氣象條件的重要因素。林帶能減弱湍流交換強度,與其防風作用密切相關,主要是由於林帶對氣流的改變及對風的動能的抑制造成的。林帶對湍流交換的防護作用,約為其防風作用的60~70%。在林帶保護下的農田1~2米高處的湍流交換強度平均減弱15~20%。湍流交換強度的減弱,對農田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儲存積雪,防止沙暴等具有重要作用。
③對氣溫的影響:春秋冬三季,林帶均有增溫作用,夏季則有降溫作用。這樣就有利於農作物種子的發芽、出苗和生長髮育。據在中國河北省的觀測,春季林網內氣溫比林網外空曠區高1℃左右,林網內小麥出苗比無林網麥田早1~2天;6月上旬林網內麥田氣溫比無林網麥田低0.4~1.9℃。氣溫的變化也必然影響土壤溫度。
④對水文狀況的影響:由於有林帶作屏障,田間風速降低,湍流交換強度減弱,使蒸騰和蒸發的水分能較長時間地滯留于田塊上,從而增加空氣溼度和土壤水分。據測定,林網內空氣相對溼度比網外對照點高15~30%。據中國山東省的觀測,林網內土壤含水量比網外空曠地高27%,水面蒸發減少10~30%。樹木的生理排水作用能降低地下水位,減輕土壤含鹽量。據在中國寧夏灌區的觀測,在5~7倍樹高範圍內,地下水位降低10~20釐米,1倍樹高處與10倍樹高處相比,鹽分上升減少20%。
⑤抗禦乾熱風:乾熱風是一種高溫低溼並伴隨一定風力的大氣乾旱現象,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正值小麥乳熟至蠟熟階段)。乾熱風的主要氣象指標是:14時的氣溫大於30℃,空氣相對溼度小於30%,風速大於3米/秒,並持續兩天以上。中國受季風氣候的控制,小麥產區受乾熱風危害的面積約1330萬公頃,為小麥播種面積的一半以上。小麥受乾熱風危害,一般減產15~30%。由於農田防護林降低風速和氣溫、減弱蒸發、增加空氣溼度的效應,改變著形成乾熱風的氣象條件,從而減輕甚至避免乾熱風對小麥的危害。
⑥增加農作物產量:據中國各省(區)的調查,在正常年份,有農田防護林的保護,小麥增產10~30%,玉米增產10~20%,水稻增產6%,棉花增產13~18%。在自然災害較多或氣候條件較差的地區,在出現災害性天氣的年份,農田防護林這種增產效應,表現得尤為顯著。
營造技術
為使農田防護林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併發揮最大的防護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營造技術上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①規劃設計:農田防護林的規劃設計,首先應和農業發展區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其次要因地制宜地根據立地條件和災害程度(即自然災害輕微地區、一般災害地區和嚴重災害地區)進行具體規劃設計。最好沿著田邊、路邊、渠邊設計林帶,儘量不佔或少佔耕地。田塊過大的,可在農田中設計輔助林帶。主林帶之間的距離,按30倍樹高和災害程度來確定。自然災害輕微地區,網格可大些,面積20~40公頃,主林帶間距400~500米;一般災害地區,網格面積要相應地小些;嚴重災害地區,網格面積10公頃左右,主林帶間距200米左右,甚至更小些。農田防護林帶(網)的規劃設計,還應儘量和其他林帶(如護路林帶、護岸林帶、片林等)結合起來,構成帶、網、片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
②樹種選擇:要按照立地條件型別選擇樹種,做到適地適樹。要選擇速生、優質、抗性強的鄉土樹種和適宜本地生長的外地優良樹種。造林樹種不宜過於單一,以營造混交林為好,並可配置灌木樹種。
④撫育管理:主要包括幼林撫育、防治病蟲害、撫育間伐。苗木定植後數年內,要及時進行澆水、除草、鬆土等撫育管理,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追肥,並及時防治病蟲害。有的樹種如要修枝,則應切實防止修枝過度。樹木株間鬱閉後,初植密度大,影響正常生長時,要及時進行間伐。樹木達到自然成熟期(見防護成熟),也要進行採伐更新,最好採取輪伐方式,不使農田失去屏障,以保證防護效應的永續性。
回覆列表
簡介
農田防護林是防護林體系的主要林種之一,是指將一定寬度、結構、走向、間距的林帶栽植在農田田塊四周,透過林帶對氣流、溫度、水分、土壤等環境因子的影響,來改善農田小氣候,減輕和防禦各種農業自然災害,創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的環境,以保證農業生產穩產、高產,並能對人民生活提供多種效益的一種人工林。農田防護林帶由主林帶和副林帶[1]按照一定的距離縱橫交錯構成格狀,即防護林網。主林帶用於防止主要害風,林帶和風向垂直時防護效果最好。但根據休具體條件,允許林帶與垂直風向有一定偏離,偏離角不得超過30°,否則防護效果將明顯下降。副林帶與主林帶相垂直,用於防止次要害風,增強主林帶的防護效果。農田防護林帶還可與路旁、渠旁綠化相結合,構成林網體系。
防護效益
(1)改善小氣候。[1]主要是透過對氣流結構和風速的影響,使風速在有效防護距離內與空曠農地相比,平均降低20%〜30%。風速降低後,其他氣象要素的改善使土壤水分蒸發減少20%〜30%,土壤含水量增加1%〜4%,空氣相對溼度提高5%〜10%,縮小晝夜和季節氣溫變幅,形成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的小氣候。
(2)增加農作物產量。一般穀類作物增產20%〜30%,瓜類和蔬菜增產50%〜70%。在風沙、乾旱災害嚴重的地區和年份,林帶的增產效果更為顯著。
(3)降低地下水水位。農田防護林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改良土壤,提供一定的林副產品,還可以美化環境和淨化空氣。
樹種選擇
宜選擇高生長迅速、抗性強、防護作用及經濟價值和收益都較大的鄉土樹種,或符合上述條件而經過引種試驗、證實適生於當地的外來樹種。可採取樹種混交,如針、闊葉樹種混交,常綠與落葉樹種混交,喬木與灌木樹種混交,經濟樹與用材樹混交等。採用帶狀、塊狀或行狀混交方式。④造林密度。一般根據各樹種的生長情況,及其所需的正常營養面積而定。如單行林帶的喬木,初植株距 2米。雙行林帶株行距3×1米或4×1米。3行或3行以上林帶株行距2×2米或3×2米。視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和樹種生物學特性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