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talu15217

    【成語】: 朝三暮四【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解釋】: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成語故事】:據說,這是記載在“莊子”裡面的一則寓言故事。宋朝有一個人在他家養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瞭解他的話,因此,他更加的疼愛這些能通人語的小動物,經常縮減家中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慾。有一年,村子裡鬧了饑荒,狙公不得不縮減猴子的食糧,但他怕猴子們不高興,就先和猴子們商量,他說:“從明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顆,好嗎?”猴子們聽說他們的食糧減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來,表現出非常生氣的樣子。狙公看了,馬上就改口說:“這樣好了,我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夠吃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己經從三顆變成了四顆,以為食糧已經增加了,都高興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鬧了。以後的人就從這則的寓言說,狙公所說的話,加以引申,凡是見到有人反覆不定,剛才說過的話不算數;或是做事的時候常變更,剛決定的事情,不一會兒又改變了,我們就說他是“朝三暮四”。

  • 2 # pzyyo24296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釋義]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定律和定理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