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普心理學
-
2 # 司南傳
一、焦慮的產生
焦慮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對前途命運的擔心而產生的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煩躁情緒。
甚至有人常常無緣無故害怕大禍臨頭,擔心患有不可救藥的疾病,以致於坐臥不寧、惶惶不安等。
二、焦慮導致失眠由於對生活、對工作、對情感等方面的局勢的不可控制,使得自己感到不知所措。一籌莫展的同時,每天、每時每刻都放在腦海裡、心中,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失眠了。
三、應對焦慮告訴自己:我可以控制自己行動、反應、決定和信念。
提醒自己:當下才是是真實的,把精力集中在當下能控制的事情上。
問問自己:現在能做什麼?並且馬上去做。
用積極的心態,把自己能做到的都做了,剩下的都交給時間。
四、去散散心當處於一種特別緊張或令人焦慮的情緒狀態時,最好的辦法是分散注意力,讓情緒轉移,讓自己置身事外。
而旅遊是最好方法,透過改變環境,讓大自然的盎然生機,新鮮空氣,來放鬆自己,讓自己散散心。
-
3 # 竹溪縣長鷹寨養殖場
治失眠有個最蠢的辦法,那就是每天吃飯後出去跑步,多跑會,跑到渾身是汗,覺得自己跑不動了就可以了,然後回家把地在拖上一邊,收拾好了,好好的洗個熱水澡,不要玩手機電腦,然後你在睡覺,肯定能睡個美美的覺!
-
4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在身心疾病個案中,失眠是比較典型的,越來越多來訪者因失眠的困擾前來進行心理諮詢。有些人失眠一兩次很快就調整過來,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失眠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想甩都甩不掉。長期失眠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還會導致身體素質的下降。
(PS:本案例已徵得當事人書面授權同意,其個人資訊已作技術處理)
麗莎因失眠而前來求助,她今年剛大學畢業,在一家公司做資料庫維護。有一次,由於疏忽造成了失誤,她遭到客戶投訴,上司嚴厲地批評了她。
她向朋友請教了許多改善睡眠的方法,比如睡前喝牛奶、聽聽舒緩音樂、把窗簾換成了天藍色等等。每當她躺在床上,心裡總想著:我一定要睡著,一定要睡著。。。但是,越這樣想越是睡不著,反而把自己弄得焦慮煩躁。
到了第二天她感覺自己很累,心煩意亂,注意力很不集中。就希望透過午休來補償,強迫自己睡著,但卻依然睡不著。失眠的煩惱讓她很抓狂,她每天都想著昨晚或中午睡得怎樣,卻又改善不了。
這種情況已經3個月了,麗莎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預約了我的諮詢時間。
由於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由心理因素導致失眠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一般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為一些事情(如學習、工作、戀愛、家庭矛盾)而煩惱、焦慮,導致失眠。這個階段裡,如果自己能夠調整好情緒,緩解緊張和焦慮,是可以恢復良好的睡眠質量的。第二階段,造成失眠的原因從之前那些煩惱的事情,轉變成“我睡不著怎麼辦?”,也就是說此時擔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睡眠障礙。在這個階段裡,往往對夜晚和床都會產生恐懼和焦慮。
麗莎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麗莎在工作壓力下引發了焦慮情緒,“我的工作不能再犯錯,必須做得正確完美”。這也呈現了她追求完美,難以容忍錯誤的個性特質。在第二個階段,麗莎主要是與失眠在對抗,“在睡覺時間睡不著是錯的,我必須睡著。”而睡眠是放鬆狀態下自然進入的生理狀態,而焦慮緊張的狀態及個性,與睡眠所需的狀態相違背,當然就難以入睡了。麗莎的問題可從處理她的現實焦慮及促進其個性成長兩個方向去進行。
第一次,我與麗莎進行了放鬆練習,看著麗莎的身體從僵硬變得柔軟,並當場就睡著了。醒來後,麗莎說,沒想到自己可以這麼快進入睡眠。於是,我讓其回去後每天都進行這個練習,以改善身體狀態。
另外,我與她討論了睡眠的科普知識。麗莎的睡眠情況是入睡困難,很久才能入睡,半夜容易醒,一夜加起來只能睡5小時左右。這種情況,讓麗莎覺得自己的睡眠不正常,沒有達到8小時,很擔心睡眠不足會影響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但據科學研究,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5小時睡眠時間,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即便晚上沒有睡足5小時,第二天的午休,進行補充也是可以的。於是,我們約定了在諮詢的前期,先允許當下每天五小時的睡眠狀態。
之後的諮詢中,我與麗莎進行討論,工作中的這次犯錯,讓她學習到了什麼?失眠的事件,除了負面影響外,還有些什麼正面的意義和警示?麗莎開始怎麼都想不出。經過引導下,她開始能夠從另一角度去看問題,她告知我,失眠的背後,她看到了自己容易焦慮的個性,對自己影響很大,總是讓自己長期緊張、無法享受生活,工作、戀愛都因此遇到過挫折,而這次的失眠終於讓她下定決心改變自己了!這裡她的語言表達也發生了變化,從她一貫的焦急快速的語調變成了正常的語速,並透著堅定的力量。
在自我探索中,麗莎發現自己容易焦慮的個性,來源於與媽媽的互動。媽媽是急性子,對她的學習要求嚴格。麗莎一旦在學習上出了差錯,媽媽就會批判和責罵,如果錯誤重複出現,就會受到懲罰。麗莎很深刻記得媽媽講的一句話“你再敢做錯,我就不要你這個差勁的女兒了!”那讓麗莎非常恐懼、痛苦,即使是成年的麗莎,她一邊說著一邊發抖。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恐嚇就是一種生存的威脅,孩子是非常受傷與惶恐的。對此,我採用完型心理技術對此進行了處理,引導麗莎大聲地表達出她的恐懼、痛苦。看到麗莎淚流滿面,我知道她壓抑已久的情緒能量已經釋放出來了。恢復平靜後,麗莎告訴我,媽媽的方式不對,但她能理解媽媽的出發點,是為了她好,並不會真的拋棄她。於是,我們在認知上進行了分離的處理:過去一旦犯錯,小麗莎就受到懲罰和生存的威脅,那樣的後果讓其不堪重負,當然非常恐懼和焦慮。而作為成年的麗莎,偶爾犯錯的後果是可以承擔的,並無嚴重懲罰和生存威脅。因此,一旦犯錯後覺察到自己出現強烈的焦慮和恐懼,麗莎就會告訴自己,那是來源於童年的情緒,而非客觀現實引起的。
當麗莎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後,她的個性有了很大的變化,從經常敏感焦慮,到逐漸感到自信淡定,這讓麗莎欣喜不已。而她的睡眠狀況,在諮詢進行了兩個月後,已經恢復到最佳的狀態了。
結語:身與心是一體的,許多身體頑疾的背後,是心理、情緒能量的堵塞。人體具有智慧和自我保護功能,它透過病症對我們進行提醒,讓我們能及時地處理生理或心理問題。
-
5 # 使用者101903948052
失眠是一個困擾著很多人的問題,失眠發作機率高達57%,也就是說每三個人裡面就有2個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問題困擾。要知道,並不是你自己存在這樣的困擾。
如果輕度的失眠,建議可以透過運動,調整飲食和作息習慣的方式進行緩解。因為很多失眠現象是偶然出現的,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失眠自己就消失了。
如果是重度且連續失眠困擾,那麼,需要及時的進行一定治療。治療方案可以選擇心理諮詢中的認知行為療法和日本心理學大師森田正馬的森田療法,這都是對失眠有著實證效果的方法。
當然,可以先自己學習相關的知識並付諸實踐,看一下是否見效。尤其是森田療法是比較容易自己實施的。失眠會迴圈不斷髮生的底層基礎是:偶然發生的失眠造成對失眠的擔心,擔心造成失眠現象持續。這是一個惡性迴圈。森田正馬的觀點正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也就是說順其自然,打破失眠的惡性迴圈。
-
6 # 炎黃中醫藥研究院631
失眠不可怕,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病理性失眠還是心理性失眠。
有一些人失眠是由於一些疾病導致的,如更年期綜合症等是會導致失眠的。
還有一些是由於心理壓力大,精神緊張導致的心理性質的失眠。
針對以上兩種失眠焦慮的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1)飲食清淡營養,堅持食用一些有益於更年期保養的食物,如:傾城蜜、大豆及豆製品,奶製品,新鮮的果蔬等,
(2)消除心理顧慮,有不良情緒的話要及時的去找親友傾訴,必要的時候可以找一些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發洩。多運動,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時可以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有助於睡眠。
總之,如果是身體疾病導致的話可以透過藥物還有食療調理,如果是心理方面原因的話可能是需要自己找到一個好辦法消除或者必要的時候找心理醫生去治療。
-
7 # 手機使用者71399191746
失眠焦慮症與內外部壓力大有關,但壓力解除並非易事,外因消失後,內因作用頑固而持久。其中頸椎病可能是一個主要內因。形成頸椎病的諸多因素促使頸椎病形成後,抗壓力能力下降,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失眠焦慮症狀就會出現,一日頸椎病不除,失眠焦慮症就不會消失。防治頸椎病方法:1、使用小孩子拼接爬行墊反面朝上當床墊,直接睡臥在上面。使用小塊爬行墊多層反面朝上當枕頭,或者使用木製深度下凹半圓形凹陷形枕託,上襯一片反面朝上爬行墊的枕頭,讓頭部額頭及周圍部分嵌入定位,頭部耳朵以下及頸部懸空,有利於頭頸保持穩定狀態,頸椎與頭聯結處可自由活動,有利於增加臥姿肺活量等。對促進睡眠有很大益處。2、睡姿方面,以朝弱勢半身側睡姿勢為主,一般禁止朝強勢半身側睡姿勢。日常生活中要多用弱勢半身承載體重(詳見《力學療法》一書,可上網查閱)。3、每天吃構杞半兩(嚼服),有助於強筋壯骨等。
回覆列表
失眠焦慮怎麼辦這個問題,要看程度如何。
如果是輕度的,建議透過與家人朋友常溝通交流,尋求社會支援,一般可以有效減輕。另外,建議多從事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降低失眠和焦慮水平。
如果程度重且持續時間長,建議尋找心理諮詢師幫助。心理諮詢是一個幫助解決正常情緒問題的渠道,不要被傳統觀念中提到心理諮詢立馬和精神病關聯所誤導。
最後,祝早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