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鵠迎罡
-
2 # 名詩詞解讀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752年,李白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作者又正值不遇之際,於是滿腔情懷借酒興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
剛好,本號2018年7月29日對李白的《將進酒》重新進行翻譯,現將李白《將進酒》的原文和我的譯文、解讀一併發給大家。請指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你看不到?黃河的水從天上奔騰而來,
奔流到海再不會回來。
你看不到?高堂上老人對著明鏡悲嘆滿頭白髮,
清晨還是青絲傍晚已成雪白。
人生得意應當盡情歡樂,
莫讓金樽空對明。
我天生的才能一定有用,
千兩黃金揮盡還能夠再來。
宰殺牛羊暫且作樂,
一定要痛飲三百杯!
岑夫子啊丹丘生!
快喝吧!杯別停。
為你們高歌一曲,
請你們為我側耳傾聽:
鐘鳴饌食的豪華生活不足為珍貴,(鐘鳴饌食:吃飯時奏樂,用美玉做的器具盛放食物。比喻豪華的貴族生活。)
只願長醉不願醒。
自古以來聖賢都寂寞,
只有海飲的人才留下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關,
斗酒萬錢豪飲,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會少錢?
你只管端出酒來讓我喝。
珍貴的五花馬,名貴的裘皮衣,
叫那侍兒拿去換美酒,
我和你們共同消解這萬古憂愁!
賞析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752年,李白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作者又正值不遇之際,於是滿腔情懷借酒興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醉已忘形,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甚至忘卻是在寫詩,但這幾句打破詩歌規範的句子,卻成了神來之筆。
人生境遇與酒興詩興有如當年陳王曹植,從而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如此悲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通篇以七言為主,而破之以三、五言,形散意暢,短小對仗,節奏變化明顯,其奔放的特點,不愧為中國古詩詞巔峰之作。
-
3 # 芙蓉山小主
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李白與友人岑徵君在嵩山友人元丹丘的潁陽山居喝酒,席間,因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卻是一事無成,悲憤填膺之際,寫下了這首酣暢淋漓的《將進酒》。
-
4 # 老街味道
李白是如何寫出《將進酒》的?
..........
一、 兩首不同的《將進酒》版本將進酒是用樂府為題的雜言古體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在清朝發現的敦煌殘卷中,有一首歌辭《惜樽空》,與李白的《將進酒》是一首詩,不過有不少不同之處: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 與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鐘鼓玉帛豈足貴,但用長醉不復醒。古來賢聖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很多古詩有多個版本,這首將進酒無論什麼版本,並沒有改變詩的主題。都表達了同一種意思。
二、李白的痛苦 與將進酒的創作時間唐玄宗天寶初年,大詩人李白由道士吳筠、玉真公主等推薦,被招進京,唐玄宗任命李白為供奉翰林。
天寶三載(744年),因權貴的讒悔,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據說李白作《將進酒》時距李白“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
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勳(岑夫子)元丹丘登高飲宴,借酒放歌。八年過去了,但是李白並沒有放下心中的抱負,想起當年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因此常常借飲酒吟詩來發洩胸中的不平之氣。
三、《將進酒》歡樂之中的悲傷詩中提到“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化用了“陳王”曹植作代表作《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鹹稱善,眾工歸我妍。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連翩擊踘壤,巧捷惟萬端。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雲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才高八斗的陳王曹植,在《名都篇》中寫了京洛少年鬥雞走馬、射獵飲宴等醉生夢死的生活。
李白化用《名都篇》的這一句“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表面是歡樂的宴會場面,實際上是以樂景寫哀景,“斗酒十千恣歡謔”是為了什麼?後面結尾之處寫出了答案:“與爾同銷萬古愁”。
四、 古來聖賢皆寂寞與古來賢聖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這一句“古來聖賢皆寂寞”是以古人的際遇自比,詩人有意化用陳王曹植的作品就有此意,“陳王”曹植空有一番壯志,可惜在曹丕、曹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
無論是敦煌版的“古來賢聖皆死盡”還是今天書本上的“古來聖賢皆寂寞”,它的後一句都是“惟有飲者留其名”
1、不遇伯樂
年輕時的李白,在26歲時曾經在《夜泊牛渚懷古》敘寫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 。 自比與袁宏 卻遇不上自己的伯樂“謝尚將軍”;
2、不遇明主
天寶二年(743年)冬,李白在《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中自比管仲、諸葛亮的,但是
“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三年的翰林生涯中,唐玄宗只把他當作一個弄臣看待,並沒有給李白施展才能的機會。
李白的偶像是功成名就而退隱不受的魯仲連,因此在詩中寫出了自己的理想是”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這首詩寫完第二年,李白就被賜金放還了。
3、萬古愁與古來聖賢皆寂寞
“萬古愁”是什麼愁,可以理解為詩中所說的“古來聖賢皆寂寞”。上面兩首詩中,第一首自比於袁宏,說自己沒有遇到伯樂,第二首自比於管仲諸葛,希望”盡節報明主“,可惜沒有如願,八年以後的李白暗示自己沒有遇到明主,因此說“古來聖賢皆寂寞”。
李白的遭遇有點類似賈誼,李商隱曾經有一首七絕《賈生》寫到: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白在唐朝作官時,是唐玄宗本來就不想用他,還是因大臣嫉恨影響到唐玄宗呢?總之我們的”謫仙人“被賜金放還了。
結語李白後期跟隨永王李遴這件事,可以看出李白的政治頭腦不是太清晰。永王李遴後來兵敗被殺,李白也被捕入獄後流放夜郎,沒有因此喪命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李白是第一流的詩人,據說也是第一流的劍客,但是他是不是具有“管葛”聖賢之才我們就不知道了。
如果歷史重寫,唐玄宗任用李白,您覺得他能成為一個將相之材,避免安史之亂,帶領唐朝繼續延長盛唐之世嗎?
-
5 # 負薪映雪
從《將進酒》中品出了放浪不羈、任性隨心、輕狂落魄、豪俠快意的詩仙李白,無法混跡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結黨營私、假仁假義的官場,賜金放還的遭遇讓自視高遠、心懷天下的李白無比的落寞、憤慨。
想讀懂李白,必須讀一讀《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候,但願一識韓荊州”,李白這馬屁詩真沒玷汙他詩仙的雅號,如此雅適的馬屁詩,韓朝宗讀來一定如飲甘泉,飄飄然矣!李白這篇自薦書中竭力褒揚韓荊州禮賢下士,又不乏自薦之詞,唯唯諾諾、躬身謙卑渴望功成名就的文人情懷迴盪在區區二三百字間,這就是李白的另一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與追名逐利、委曲求全的舉動似乎判若倆人,人性始然!悲催的是李白的自薦書並非搏得韓荊州的賞識,千里馬與伯樂擦肩而過。
公元742年,李白終於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竭力推薦下,入了翰林北院,做了一名翰林供奉(與翰林學士天差地別,就象進了文工團,與跟政治沒有一點牽扯掛靠),縱然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情壯志,卻無從觸及權力的邊緣,寫寫詩歌畫畫魚鳥唱唱小曲供帝王娛樂,桀驁不馴的天性無法適從官場,倍受排擠詬病,其中失落,令李白絕望消沉、鬱悶而後放縱,終究落了個貶官賞金的下場。
再番混跡江湖,遊歷于山水之間,李白憑藉超凡的才華與豪爽的性情日子過得挺灑脫。性格決定命運,與杜甫相比,李白的情商著實很高,但也無掩蓋心中的無奈、悲憤與失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懷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心中鬱結不平,跌宕起伏。此詩中之辭可完美註釋《將進酒》。
解讀《將進酒》,豪情難抑幽憤之心,全篇豁達與悲情同在,遭遇與理想相悖,時而奔放豪邁,時而激憤沉鬱,一氣呵成,蕩氣迴腸。
《將進酒》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時也,境也。公元752年,與友岑勳、元丹丘三人登高飲宴,人及暮年,千愁萬緒,一瀉千里,此中揮灑,俱是從心化出。幾回跌宕,幾度歡愁,觸動心絃感遇,鑄就千古絕唱!
-
6 # 費玉山
彎腰權貴太悲哀,
拜將封侯曠世才。
天降我才也沒用,
千金散去不再來。
-
7 # 陳年往事1222
謝謝悟空邀請,古詞中有"將進酒,乘大白"之語,故李白"填之以申己意"。所謂"將進酒"者,即今日的"祝酒歌"之類。李白在此詩中雖然感慨人生的短暫,雖然高唱要及時行樂,借酒澆愁,但這背後隱藏的卻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拯物濟世之志無法實現的憤激之情,所以並不給人以頹廢之感,反而將其雄豪激昂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的感情跌宕起伏,有悲,有樂,有狂放,有激憤,盤旋轉折,跳蕩奔放,給人以極強的感染力。句式短至三言,長至十言,再參以散文句法,極為靈活自如。詩中大量使用誇張手法,如一說飲即"三百杯",一說金即"千金"一說愁即"萬古愁",都有力地配合了自由奔放感情的表達。明代無名氏評李白此詩曰:"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
-
8 # 意會勝言傳
對於讀古詩詞或者欣賞古詩詞:我從來不問作者寫了什麼:只問自己能讀到什麼。所以從來不讀註釋,更不會去讀詩評詩論。也不會關心作者的寫作背景。因為我相信,能寫出優秀詩詞作品的人都不會關心這些。原因是,歷史上寫詩評詩論的人似乎都沒有寫出優秀的詩詞作品。所以,你這個問題我不瞭解。抱歉!
-
9 # 嘉哥64
第一次十幾歲吋看李白將進酒,就極端震撼,那句朝如青絲暮成雪,使我驚悚,整首詩斌就好似一首現代搖滾打擊樂,一股偉大的唐朝氣息撲面而來,那是活生生有生命的,多麼恐怖,三十年前,我記得我自己最豪華的事件就是上百元買了李白詩歌全集,這對我影響好大,我變成了東晉狂士式性格豪情的人,為此深深自豪,李白詩歌全集等於是詩歌式散文故事敘述篇,包羅唐朝永珍,無與倫比,是一部最正宗的唐朝文學藝術傑作,無散失真是一個奇蹟,可能真是太好,壞蛋小人也不忍心毀壞,將進酒是他在朝中十年為官辭職後作吧,代表作,活生生的!真偉大!
-
10 #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太白為人才高八斗豪放不羈,人又長得瀟灑飄逸;典型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根本就不是搞政治的,由於出生西域,精通回紇語言,在滿朝文武都不認識回紇表文的情況下,朗朗誦讀回紇表文,又以代玄宗柔裡帶剛的回覆回紇使者表文,讓玄宗龍心大悅特招翰林大學士。
李白生性豪放不羈品性正直,哪裡是作官的料,入朝不久,就屢遭饞悔,李白個性哪受得了,請辭離京,說實話,玄宗也是愛才欣賞李白的,無奈賜金放李白出宮。
其實,李白當時的心境很是鬱悶的,他的心意就是實事求是直打直的發表自己治國的見解,很想實現自己為國作為的政治抱負的。
這首《將進酒》就是抒發了不得志的感慨,特別是前半部分,以豪邁的語言,相當自信的瀟灑,表達了樂觀、放縱不羈的精神。
回覆列表
《將進酒》創作於752年,李白寫這首詩時,正是他人生大起大落的時候。唐玄宗天寶初年,即742年,41歲的李白迎來了一次人生的大轉機。一個陝西華州籍名叫“吳筠”的道士,因為之前經常跟李白在一起喝酒、品茶、論道,被李白的才華深深折服。同時,由於唐玄宗李隆基信奉道教,吳道士經常被請進宮講法,算是唐玄宗李隆基身邊的紅人。
於是,在742年春天,李白再次來到長安時,吳道士向玄宗大力舉薦李白,說李白有經天緯地的治國之才。大唐王朝此時正是需用人才的時候,況且是吳道士舉薦的人才,唐玄宗哪有置之不理的道理。所以,皇上一道聖旨,把李白招進宮,安排在翰林學士院工作。
唐代的翰林學士院相當於現在的文化部、宣傳部、中科院之類的部門,工作內容無非就是替皇上起草一些公文,多給朝廷寫幾首讚歌,編撰、修改史書之類。剛進來,李白改掉了他桀驁不馴、目中無人的個性,工作認真仔細,讓朝廷上下都很滿意。
但一年後,情況就大不一樣啦。隨著楊玉環被再次招進宮,開始深得玄宗寵愛,並且,在楊玉環的“溫柔鄉”裡,玄宗不再是當初的玄宗,開始變得是非不分,黑白顛倒,他聽信起愛妃楊玉環的讒言,開始重用起楊國忠、李林甫等奸臣,以及那個愛拍馬屁的高力士。同時,胡人安祿山拜認楊玉環做乾孃,這幫人整天廝混在一起搬弄是非,把朝廷上下弄得烏煙瘴氣。
這時,是直腸子的李白,怎麼也看不下去了。他開始跟高力士、楊國忠、李林甫等皇上身邊的紅人針鋒相對,一個勢單力薄的李白,怎麼能鬥得過這幫權高位重的人。李白很快被這幫人一步步排擠出朝廷。
李白心裡想: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們這些奸臣賊子慢慢玩吧,大唐王朝遲早會毀在你們手裡。
744年,李白正式離開長安,臨走之際,念在吳道人的面子上,唐玄宗給李白多給了不少銀兩,算是對他的補償。
離開長安的李白雖然一身輕鬆,不再受那幫人的窩囊氣,但他一直為自己無法施展遠大抱負,無法為國效力而鬱鬱寡歡。此時此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全國各地進行漫遊,以此來散心。
兩人如期到達元丹丘家裡。有朋自遠方來,元丹丘大擺宴席,以極豐盛的飯菜招待了兩位朋友。三人對酒放歌,好不快活。喝到三分醉時,李白詩興大發,出口吟詩一首,這就是那首著名的《將進酒》。
可以說,這首詩是李白多年的生活經歷和感情狀態的集中爆發,情真意切,氣勢磅礴,非常感人,是李白最優秀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