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天笑不出來
-
2 # 我是花姐
目前看大嫂還算正常,喜歡大嫂。二嫂一開始還是不錯的,但是工作沒了,自己委屈和明成訴苦,導致明成打明玉瞬間好感值下降。
-
3 # 茶掌門
最近一直在追《都挺好》這部劇,劇中演員演的都不錯,劇中每個人也都很正常,只是原生態的家庭氛圍不好。在蘇母的強勢下,看似平靜的家庭卻危機重重,暗潮洶湧。每個人享受著蘇母帶來的安逸,卻增加了心裡的抱怨。
隨著蘇母的離世,所有的問題都浮出來了,其實原本每個人都在用不各自的方式在默默的抗拒。譬如蘇父雖不頂嘴,不對抗,但卻偷偷在記賬,在逃避,不斷的壓抑自己;老大遠赴美國看似成功卻與家庭十多年幾乎沒什麼聯絡;明玉工作不錯經濟不錯卻因父母的不公平待遇對家庭充滿敵意;其實我是覺得明成才是最正常的一個,雖說啃老,但卻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陪伴老人,享受優待,是一個最接地氣的人設。
當然這部劇採用的是回憶的方式,以前的家庭狀態慢慢的在還原,蘇母重男輕女在那個年代也算正常,至於明成明玉小時候經常打架現在也只是聽蘇父說說而已,具體孩提時候的打鬧也不會嚴重到哪去,但的確對明玉是不公平,明玉內心是非常善良的,也非常矛盾,不甘心卻也放不下,作為家裡的唯一女兒,內心的糾結表現的很真實。
明哲對家庭有愧疚,表現出老大的風範,雖有點打腫臉充胖子,可能在別人看來是自私也好,逞能也罷,我覺得明哲做的沒錯,只是有時候想法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在媳婦看來有點自私。
明成雖然沒有明哲出息,沒有明玉事業有成,確實最接地氣的一個,工作認真,為人謙和,疼老婆,原本很平靜的生活隨著蘇父的到來全部打亂了,他的心裡過程被郭京飛演活了,如果沒有打明玉的那段,我還是很喜歡,很真實。
這部劇最不正常的就是蘇父,看著讓人生氣,作妖做的都不安寧,做的一家人為了都挺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4 # 老俞177829369
最近推出的巜都挺好》這部電視劇那可真是太火爆了,但是一部電視劇能夠得以火爆起來,我想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和強大的演員陣容外,貼近生活也是一種極大的殺手鐧,有人說:藝術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話一點都不假,我在觀看《都挺好》的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不知不覺的自己就被引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去了,彷彿自己也在身臨其中一般,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自己的內心也會跟著起伏不定了,幾乎都忘記了自己只不過是在看戲而已,還是因為他們演的太形象太逼真了,我想這就是這部電視劇的最佳藝術魅力的展示了吧。
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原本就圍繞著蘇家一個五口之家而展開的,在現實生活中有那一個人不是在人前裝的衣冠楚楚,謙謙君子的模樣,而實際在背地裡照樣一地的雞毛,有苦難言的在困境中掙扎,蘇家老大蘇明哲,由於母親的突然離世,他心懷愧疚,此時的他內心裡有一千個美好的願望,因為家裡人供他出國留學不容易,他很想回報家人的,可是當他遇到殘酷的現實時,照樣把他打得滿地找牙,毫無還手之力。緊接著內心裡所有的美好願望,也都跟著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蘇家老二蘇明成,典型的一個啃老族,有道是: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在這裡是從新得到了印證。佔著母親對自己的偏愛,從小就欺負自己的妹妹。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以不念及自己的血肉親情,這種人真的是很讓人無語的。倒是老三蘇明玉,由於從小就受到蘇家人重男輕女思想的侵害,讓她吃盡了苦頭,促使她的性格變得偏執,狂躁,冷漠,做事不留情面,得理不饒人,但是她卻是一個懂得是非,心地善良,恩怨分明的人,非常的重情義,有恩必報,而且她還是蘇家三個孩子當中混得最成功的一個,有錢不差錢,她還在背地裡偷偷的幫助她的大哥,動用自己得力的關係,幫她的大哥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甚至還自己偷偷地出錢,買下了蘇家老宅,幫助她的大哥解決父親養老問題,這種大氣而又大義的作派,那一樣不是讓人對她敬佩萬分,那像那個二哥蘇明成,為了一己之私,還把她打成了重傷,住進了醫院。最最讓人不可理喻的就是那個父親蘇大明瞭,我想這個父親除了自私還是自私,沒有半點為人父母的樣子,難怪會被女兒明玉說他是又自私又窩囊廢的一個人。
-
5 # 浮生翩躚
讓一切“都挺好”
《都挺好》這部連續劇中蘇家還有正常人嗎?我的看法是蘇家的成員與我們想象的不同,即不正常;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卻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影子,是正常現象。這也是為什麼這部片子引起很大反響的原因所在!
一、從家庭角色定位上,蘇家是不正常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從成員的正常與否,我想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中國傳統家庭的正常關係應該是夫剛妻柔、父母慈愛、子女孝順、長兄如父、兄弟姐妹之間友愛。這樣的家庭是我們追求的,也是我們認為的中國傳統家庭。
但是這部片子給我們展示的卻是妻剛夫柔、重男輕女。而這樣的環境帶來就是,妻子一言堂,說一不二;丈夫長期壓抑,一旦放開,則肆無忌憚。子女間因為關愛不同,而矛盾重重,兄妹間形同陌路,甚至大打出手。而最弱小的女兒,不光得不到關愛,反而從小就受到了心靈的創傷,極度自卑下自強,讓她活的很痛苦。所以,從家庭角色定位上,蘇家是不正常的。
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不正常現象是存在的。這些矛盾集中在一個家裡,在現實生活中不多,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確都有這樣的一些影子。
經濟的獨立,女權的甦醒,女子的地位在家庭日益增高,這也使得女子的話語權越來越多。有時就顯得過猶不及,對家庭的大事小事,往往過於強勢。“妻管嚴”、“寵妻狂魔”等丈夫別號也是另一個證明。
其次,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還是大有市場。生男孩必須買房買車;生女孩是別人家,彩禮可多可少。我想,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思想。蘇母不過是很極端的表現出來了。
三、電視劇的啟示這種不正常,其實就是本劇希望剖析給大家看的——反思家庭教育。
妻子過於強勢,丈夫懦弱,會帶來很多後果。
首先,父母給子女一個不好的榜樣作用。男子的果決和權威大幅度的降低,也潛移默化了子女。子女在今後的生活中,遇事往往不夠果決。在《都挺好》中,其實就有很好的顯示,明哲、明成在對待很多事情上,都顯得猶豫不決,婆婆媽媽。這個影子就是蘇父。而對應的,明玉雖然非常恨母親,但是,在處理生活和事業時,卻像極了母親。但是,幸好,她意識到了,所以,她選擇了石天冬。
其次,長期的壓抑也讓瘋狂。電視劇就是在蘇母死後,開始展開的。蘇父的謹小慎微在這之後不復存在,而變得肆無忌憚,隨心所欲。這也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傷害。
重男輕女的思維,還是存在於一些家庭。
帶來的危害,無非兩點,加重女孩的壓力,而讓男孩缺乏面對生活的壓力。最後是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沒有得到完整的人格,對家庭的傷害幾乎是不可彌補的。
我們需要努力讓一切“不正常”恢復“正常”。 -
6 # 魚影相依
《都挺好》這部電視劇,就是人們生活現實的縮影!每個人物都有自身的特點。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是非常大的。《都挺好》裡面的一家人都生活在蘇母強勢的壓迫中!蘇父面對這樣的強勢隱忍不敢發作。就連自己的女兒被壓迫也不敢跟蘇母叫板。蘇母死了之後,蘇父就開始放飛自我,自私自利的性格更加的放大了。受到蘇母的影響蘇父或多或少是蘇母的影子。
老大,愚孝!又愛面子!即使自己在美國沒有工作。還是堅持要把蘇父過去,一點也不考慮自己妻子的感受。還有提議給自己父親買房也一樣,本身經濟就緊繃了,還要面子想給自己父親買房。老二,就是被蘇母寵壞的。碌碌無為,沒本事,就會啃老!造成老大老二這樣性格的,就是因為蘇母的偏心!在這種偏心的環境下,造成了他們骨子裡帶著自私自利的根!明玉也因為受到這樣不公的待遇,性格要強!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會心軟。蘇家三觀比較香正常的就是大嫂了吧!對婆家也是盡職盡責,做到自己的本分!但是奈何丈夫是個愚孝的男人!!
-
7 # 貓貓說情感
如果從健康、平等、向上、愉快的家庭關係這個層面上來說,蘇家沒有一個正常人。
說蘇家,不能從個體說,應該是分為男女群體來說。
蘇家的女人,強勢好勝,生活能力極強,習慣於領導位置。尤其是蘇母不僅強勢還偏執,一輩子都是伏弟魔,不僅將自己獻祭給原生家庭,而且子女也深受其累。在蘇母心中,先是孃家,然後是兒子,其次是配偶,再其次是女兒;蘇明玉是揹著重重殼的蝸牛,努力上爬,但原生家庭的影響,親情的缺失,使她很難開啟心扉,接收愛情,孤獨而又倔強地生活,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工作機器。
蘇父,一輩子窩窩囊囊,自私私立,有失夫職和父職,長年累月地生活在蘇母淫威之下,有怨有恨,唯獨沒有一個男人的擔當,以致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寄生蟲。蘇大哥和蘇二哥共同屬性是自私、涼薄和冷血,都是喝著蘇家女人血不肯長大長大的自私鬼和幼稚鬼。蘇大哥貌似憨厚,但真正讓我想起的是嶽不群,自己給自己樹立一個道德標杆,然後踩著親人的頭頂爬上去,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毫不猶豫地拿過來,凡是對自己不利的,就阿彌陀佛的念個經踩過去。蘇二哥,則是赤裸裸的不要臉,難道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高消費消耗了父母的生活嘛!知道。但是,啃嗎?啃!看,就是這麼不要臉。母親傾力將他打造成了所謂的精英,但從骨血裡面冒出來的劣根性還是將自己變成了一個loser。
沒有正常人,在一個失敗的家庭裡,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越到中年才越發現,我們的生活其實是父母生活的照存。我們都脫不過,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子。無論我們怎麼掙脫,怎麼逃避,我們最終都會皈依到我們熟悉的、不能掙脫地生活軌道里。
一個完美的家庭,應該是各負其責,做母親的好好做母親,不要將自己活成一個獨裁者,做父親的,就好好做父親,像山一樣,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你生了孩子,就擔起家庭的擔子。做孩子的就好好做個孩子,兄友弟恭,姊妹相親,積極向上的成長。然而不是,蘇家,母親成為一個獨裁者,父親是一個懦弱陰暗的自私鬼,大哥是個只會讀書死要面子的黏黏糊糊的偽君子,二哥是個自私自利簡單暴力的幼稚鬼,而讓人心疼地小妹,雖然事業成功,內心裡卻住著一個親情嚴重缺失只能強壯兇悍的小女孩……
我們的家庭或多或少地,都有蘇家的影子。
在華人的印象裡,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屬品,方式就是我給予了你生命,我就可以粗暴的干涉,簡單的對待,隨意的處置。即使是你已經成年,很多的時候,你都不得不去試著逃離家庭。我們中國的文化裡,孩子被稱為“犬子”,狗崽子。簡直是不知所謂!
一言難盡,盡於此吧!
-
8 # 趨勢為矛
沒有,蘇家沒有一個人有正常人格!
正常人格需要在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下才能形成,蘇家顯然沒有。這部劇探討的是原生家庭的原罪對家庭每個人的傷害,以及一代複製一代的悲劇輪迴.
電視劇雖然沒有花篇幅去介紹蘇母的前半生,但是從幾句臺詞還是可窺端倪。蘇家孩子的舅舅一直在啃姐姐,姐姐還樂的去幫,蘇母其實就是電典型扶弟魔,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出扶弟魔,重男輕女。因為被輕視,所以用盡全力去討好孃家人,付出哪怕能得到一點點回饋,那所有的傷害也甘之如飴,不惜以傷害自己的小家庭為代價。扶弟魔的型別裡面,蘇母是屬於強勢的那一類,所以找到蘇爸這種男的就解釋得通了。因為顯然蘇母的父母沒有讓女兒明白婚姻應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相體諒的基礎上的。蘇母因為要顧孃家,所以只能找一個聽她話的男人,可是當這個男人拒絕成長,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承擔的時候,她又感到對這個男人的絕望,所以變得更要強。然後壓制所有孩子包括老公的成長。(男人如果原生家庭沒有教會他成長和承擔,好的婚姻依然是他成長的機會,當然機率比前者還要小),最後徹底活成了一個悲劇,老公讓她失望,兒子被她養廢了,唯一一個像她自己得女兒,然後把她在原生家庭收到的不公平對待又複製在女兒身上,因為很多認知已經刻在她的血液裡。作為女人,她是悲哀的。
而蘇父呢,所有的特徵都複製貼上在兩個兒子身上。自私,膽小,懦弱,沒本事好面子,有事永遠躲在女人身後,想著他的母親應該也是蘇母的翻版吧。媽寶男特別喜歡找母親的翻版,因為可以有安全感,可以永遠不用長大。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沒讓能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丈夫和合格的父親,所以當蘇明玉說她看不上他的時候他來誅明玉的心,說她跟她母親一樣,因為他知道他的無能讓她搞不定他老婆,也同樣搞不定他的女兒,所以他的可憐的自尊心把這一切歸咎於你們性格太差了,你們脾氣太壞了。(這種人永遠不明白受過傷害的女性身上的那層繭有多厚,脾氣不好,性格不好,從小我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人們對我們兩姐妹這樣的評價,呵呵)
所以再回頭看,蘇家三兄妹的性格完全是父母的複製貼上。老大本事沒有,口氣不小。要面子沒錯,可是當你的能力與你所要的面子不匹配的時候就顯得可笑了。出了問題永遠是妹妹和老婆幫他擦屁股,為了站在道德制高點,他可以犧牲自己的老婆孩子,還美其名曰老婆嫁她就該跟他吃苦。自己明明是家庭利益既得者,還要勸明玉大度,很可笑。
老二呢,看著沒問題啊,你看他認真工作,不抽菸不酗酒不賭博,還對老婆好,還願意陪父母,十足好男人一枚啊。是的,這種從小有暴力傾向的人當他的利益不被侵害的時候是很好,可是一旦誰動了他的乳酪,他身上流淌的罪惡的暴力的血就會迸發出來。有一句臺詞他訴苦,說蘇母為了他每天能多陪她,不讓他晚迴應酬,說到底,老二才是受他父母傷害最重的那一個。從小到大,父母沒有告訴他,暴力是不對的,啃老是不應該的,生而為人,是要長大是要承擔的,是要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等他長大懂這些道理時,他的雙腿已斷,傷口已膿,無力迴天。最可笑的事,表面最受父母疼愛的那一刻原來是被傷害得最徹底的一個。
明玉,無數次讓我看到自己影子的那個。好強膽大,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等不及自己長大就要逃離,她成功了。功成名就了揚眉吐氣了,她就幸福了嗎?有誰看到她內心的傷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為缺乏安全感,不相信愛情,一直單身。整夜整夜的失眠,喝醉了一定要睡浴缸(因為無意識形態下,浴缸是最能給她安全感的地方)。最要命的是,雖然她變強大了,可是一直生活在被家人家暴的陰影裡。所以當她一次又一次回放明成的道歉影片,一次又一次直視明成那雙因為暴怒而發紅的雙眼(是的,多年後想起我爸那雙同樣因為暴怒而發紅發狠的目光,我依然後背發涼,你永遠不知道這種目光之後他會對他的家人幹什麼),試圖可以擺脫這種兇狠的目光帶來的恐懼感。這段真的扎心了。
是的,世事不只絕望,也有美好和幸福。石老闆來到了明玉的身邊,來成為她的救贖。事實上,石老闆這種人是真的存在的,他溫暖純良,三觀正,富有責任感和同情心。願意包容你的大女人風格,因為他知道,你所有張開的刺只是你自我保護的盔甲,我來到你的身旁,我會慢慢卸掉你的盔甲,因為從此以後,你不用再獨自面對風雨。
所以受過原生家庭的女孩,堅強如明玉的,只要能夠學會告別,掙脫枷鎖,劃清界限,守護自己,有大機率會遇到自己的石老闆,從自己這一輩子開始,斬斷原生家庭這種悲劇的輪迴,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溫暖健康的原生家庭。
可是事實上,有多少受過原生家庭的女孩又會重複蘇母的路,然後悲劇繼續輪迴?
又或者,她本來就沒有明玉這麼堅強,性格不強勢,事業不順心,長得很普通。大機率也遇不到石老闆,然後痛苦的過一生?
所以,沒有受過父母傷害的人,我勸你善良,不要隨便道德綁架。
所以,每當團圓的日子,我對自己說,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也做不到原諒你!該盡的責任義務我會做,可是要做到三世同堂其樂融融,我也想,可是恕我做不到!
-
9 # 切瑞西水性漆
只能這麼回答,以後肯定會成為蘇家的女婿的石天冬應該是最正常的一個人!不缺錢;會做飯;說出來的話讓人覺得不是大道理卻很是受用!
成為蘇家的一份子中的大嫂是現如今最拎得清的一個人,從美國回來的大嫂吳非從現階段的表現看來是個明辨是非但是內心是個超級有想法的人,她明白所有人的個性特點,知道蘇家是個火坑,所以她適時擺正自我位置,並不時敲打老大蘇明哲!
二嫂朱麗活的很自我,身為父母的獨身子女她是個受寵的小公主;成為蘇明成的媳婦後,也並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家庭矛盾和婆媳糾紛。可是臨了婆婆因病去世後卻因為公公家裡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有一點她對蘇明成和他們的小家是真愛!
蘇門三姐妹加上蘇氏父母,我相信各位都有所評價並都能拎得清誰是誰非,所以只希望故事大發展演變到最後能夠讓大家看到幸福的希望,足矣!
-
10 # 莫鐵柱讀書
要我說,蘇家人都是正常人。
就拿一開場就去世的蘇母趙美蘭說吧,對明哲和明成來說,蘇母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而對蘇大強來說,這個老婆很可怕,對明玉來說,她寧願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眼裡,形象差距就是這麼大。以此類推,明哲死要面子活受罪,那麼當初大嫂吳非愛他什麼呢?明成啃老還欺負妹妹,但是他很寵老婆。明玉從小得不到寵愛,非常可憐,長大了雖然事業有成,但性格比較冷漠,缺乏安全感,給人感覺脾氣很犟,有仇必報,父親蘇大強就說她"越來越像你媽了"。
別說這一家人奇葩,這不就是我們身邊鮮活的個體嗎?當你想用"正常"去形容一個人的時候,我想先問你:如何定義"正常"?想要說明一個人正常,必須要把他跟一個不正常人的做比較。那麼表面看來,蘇明哲定居美國家庭美滿,蘇明成小日子過得舒坦,蘇明玉能幹有錢,蘇大強辛苦一輩子,退休了只想過好日子,他們哪裡不正常?
每個人都有灰暗的記憶,每個人都有不平的往事,對外人會努力維持雲淡風輕的樣子,而所有的秘密和偽裝在家人面前是藏不住的。一個屋簷下住久了,才能最全面地看清一個人。
回覆列表
先說什麼叫正常?與大多數人情況差不多叫正常?性格不變態叫正常?暫且我們認為和大眾差不多,符合人民的一般認識叫正常。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這一家相對70年代這代人來說,基本正常,稍有誇張。本人也是70年代末生人,家裡有男,有女,老一輩確實有著重男輕女的潛意識,我上大學時,家裡感覺很風光,等我妹時,就隨便安排了一般中專,當然她學習也一般,現在回老家,只要我妹在,爸媽基本上都是指使她幹活,從來沒有讓我幹活,我覺得理所應當似的,雖然沒有《都挺好》這麼極端,但確實有那麼一點影子。在電視女強男弱這種情況確實常見,造成的結果,就是對兒女性格不太好,但這是必然的,性格決定命運。下面說下對每個人物的感覺,首先對於蘇母,感覺這種辦事幹淨利落,一家獨大,對兒子偏心,對女兒冷落或經常吵架的情況,很常見,我認為很真實,女兒學媽,兩個一樣強的人不吵才怪。對於蘇大強,我認為,稍微有所誇張,蘇母在時小綿羊,蘇母不在一隻狼,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缺點不會被一個人所掩蓋,這種情況少見,我認為不正常。對於蘇明玉,這種情況只能是作者的臆想了,我感覺太不正常了,首先,這是個女強人,應該情商很高,應該能夠理解家裡的實際情況,總不會針對家裡人這麼狠,那麼無情,當然蘇明玉的發達和處事很讓感同身受的人大喊過癮,但是我感覺太脫離現實。對於蘇明哲,我覺得挺正常的,現在我在外面漂泊久了,回家就有給家裡買房蓋房花錢的衝動,當時可以認為是愚孝,但確實符合這個時代的人的感受。對於蘇明成,我覺得也很真實,特別是我們那個年代,家裡最小的兒子嘴是嘴甜的,得到的肯定是最多的,家裡一般都把最後的家當給小兒子,我父輩就是這樣。總之來說,這個家庭是時代造就的,無所謂對錯,只能說這個電視劇拍的很真實,略有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