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心的回答2019
-
2 # 每天都沒有睡好
重點不在於孩子多,而是偏心。父母如果不能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那就別生這麼多,誰都不是一生來就該被區別對待的。
-
3 # 阿美推文
我有個表姐從小聰明還嘴甜會來事,家裡長輩都特喜歡她,相反我內向不愛說話,我媽就老拿我跟我表姐比,總說你看看人家,你好好跟家學學。聽多了我挺煩的,跟表姐關係也一般不太親。
《都挺好》只是部電視劇,我相信按照電視劇的套路後面這些孩子們都會慢慢改變的。
-
4 # 大野澤的風
來講一講我身邊的故事吧。
我家事姐弟兩人,我是姐姐,雖然是農村家庭,但是自小我的父母對我們一視同仁,甚至有時候我的媽媽和爸爸還會因為我是女孩,多多的囑咐我弟弟要照顧我這個姐姐,我都不好意思,現在我們都長大了,父母年紀也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仍舊會相互照顧,有什麼問題都會集中解決,反而沒有什麼問題,我覺得姊妹可以相互照應,這就是一家人的意義所在。
而在《都挺好》這部電視劇中,所闡述的一家人混亂的關係,讓很多人對多子女家庭產生了看法,子女多的家庭真的會是問題多多嗎?我想人多的地方就有問題多。比如說我大伯家裡有四個孩子,兩兒兩女,堂姐比我大一歲,當年考大學的時候,我是考上了,我父母非常的支援,給我交了學費就上學去了,而堂姐家四個孩子,壓力比較大,哥哥已經考大學走了,大伯有點不想供應堂姐上學了,但是堂姐已經考上了呀,所以還是堅持著要上,於是呢,父女兩個對峙著,大伯指著家裡剛剛收穫的糧食說,想要上學,你自己去賣糧食去吧。
於是堂姐帶著妹妹抹著眼淚,就一點一點的用舀子弄糧食去賣,當然糧食太便宜,賣了也不夠學費啊,最終還是大伯讓步了,讓堂姐去上學了,現在已經畢業在縣城工作了,一家人都依靠著堂姐生活,其實就是家長也不知道以後會依靠誰,有時候和堂姐說起來就說,真的人生無常啊。
至於孩子多是一個伴兒還是一個負擔,我覺得不同家庭不同的反映,這個依人而定。
-
5 # 星聞侃劇圈
《都挺好》一播出,便很快吸引了大量觀眾,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作品接地氣、真實,能讓觀眾找到共鳴。
要說蘇家三兄妹不孝順嗎?也說不上,可是兩代人的相處模式,怎麼看怎麼彆扭。老年人和青年人的生活是如此格格不入,以前那種多子多福的觀念,是該改變了。
如果真的喜歡孩子,不以老了以後得到多少回報為目的,只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那麼,只要經濟情況允許,想生就生吧。孩子們可以陪伴著成長,大了也彼此有個幫襯。
如果是抱著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觀念,以多個孩子多個伴為藉口而生孩子,那麼,我覺得還不如獨生子女來得爽快單純。這樣沒有兄弟姐妹間財產的糾葛,老了以後的養老問題,也不會有推來推去踢皮球式的煩惱,所謂的多個孩子多個伴,不過是多生出許多是非。
其實歸根結底,孩子不在多,獨生子女快快樂樂無憂無慮長大的是大多數,關鍵是要把孩子培養得Sunny、獨立有責任心,而作為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幫助他成長,在自己老去時,有自己的世界,不過度依賴孩子,這便是最好的生活。
-
6 # 小九的追劇生活
首先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
是的,我還是很相信,孩子多是伴。
因為,出現問題的根源不是兄弟姐妹多,而是父母的偏心偏愛和教育不當。
其實,透過身邊的朋友我也瞭解,目前中國像蘇明玉或者說樊勝美這類的經歷的女生有很多,這也是中國千年來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等思想糟粕思想的餘毒,甚至還有朋友說找物件一定不找有弟弟的女生,雖然我聽到這個論斷很氣憤,但不可否認,這型別的現象太多了。
我有個比我小12歲的妹妹,是的,父母當年生二胎想要個男孩,想不到還是個女孩,即使這樣,後面也沒放棄過再生一個男孩。
之所以還是相信兄弟姐妹多很好,是因為我很愛我妹妹,我妹妹也很愛我,曾經有一次,父母對我說,不希望有一天他們都不在了,我連一個孃家都沒有。
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不用跟我說新時代的女性要獨立,要做自己女王。我就是這麼個沒有安全感的人,當多年以後,我雖然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除了這個家庭再無處可去的時候,我會非常惶恐。
當然,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很重要,一味的偏心偏愛勢必會造成矛盾,我和妹妹雖然年齡差距大,也都是女孩,但一直是在父母的愛裡長大的,即使在妹妹剛出生,爸媽給她買玩具也會給我買一份(雖然那個時候我已經不需要玩具了)
爸媽也一直教育我要呵護妹妹,也教育妹妹要愛姐姐,所以我們的感情非常好,我現在之所以還能在外省工作,因為家裡妹妹還能替我承歡膝下,這就是姊妹多的好處啊。
所以不是拒絕二胎或者三胎,而是鄙視那些頭腦不清楚,心偏到天外邊兒去了的傻X父母
附一張上大學的時侯放暑假回家,妹妹偷偷塞我文具盒的小紙條,回學校上課才發現,在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看到這張歪歪扭扭的字條瞬間淚奔。
-
7 # 雲小八
這部劇的熱播引來了大批網友的熱議。中國計劃生育自1982年開始實施,自2016年放開二胎政策。那麼在這之間,80後90後是最有發言權的。
深受中國傳統“多子多福”思想的影響,“計劃生育”這一被寫進憲法的政策在當時宣傳得很熱烈,推行得很深入,執行得很嚴厲。
不知道大家那邊是怎樣的,我家是湖南湘西的,哦還有,91年的。在我能認識這四個字起,就看到在顯眼一點的房子上寫滿了標語,什麼“計劃生育,人人有責”“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生兒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
我是91年的,超生的。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我是老么。據說,我媽懷我的時候,計劃生育的人天天來家裡鬧,媽媽到處躲,家裡的都打破了,裝好了又打破了,後來索性就不裝了,難怪記事起家裡的玻璃就一直是破的。媽媽說,當時她實在受不了了,想把我打掉。是我爸說,他去做接扎手術。做了手術後,爸爸的身體就不是很好了,幹不了重活。
爸爸從小就特別疼我,老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出門打工了。我們三個在家由爸爸一手帶大。媽媽每次回來跟人說起,總說我跟爸爸感情好,跟她接觸少,沒什麼感情。
也因為從小就想給爸媽爭臉,我成績一直也不錯。哥哥結婚早,加之生小孩後小孩子一直毛病不斷,天天跑醫院,用費也很大。畢業工作後,我的第一筆錢都是給侄子買了東西,第一筆年終獎全部都給了哥哥,當然這些都是我心甘情願的。那個時候我媽就感嘆說:幸好沒有打掉,這個撿來的女兒幫了家裡的大忙了。
我們家沒有重男輕女的現象,甚至爸媽對我和姐姐要更加用心,對哥哥還特別嚴厲,哥哥小時候不聽話,爸爸經常是棍棒上身,我和姐姐從來沒有碰過一根指頭。
我們三姊妹感情也很好,姐姐最大,早之前都是姐姐帶我和哥哥,媽媽不在,姐姐就是我和哥哥的第二個“媽”,她任勞任怨,勤勞大方,我們都特別粘她。所以,媽媽說什麼我們可能聽不進去,可是姐姐說什麼我們至今都是聽的。
哥哥呢,比較皮,可是他對我也很好,上小學跟他一個學校,他是學校的小霸王,我是學校的優秀學生,他那時候對我說,如果有人欺負你,告訴哥,哥罩著你!所以,哥哥雖然調皮,我依然覺得他是最好的哥哥,甚至以他為榮。
我的生活環境讓我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重男輕女,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自從在高中時認識了一個女生,她家裡就是嚴重的重男輕女,她告訴我之後,我都不相信世上有那樣的爸媽,根據她說的事例,可能比《都挺好》還要嚴重,她媽媽看到她就厭惡,而且她媽直接就說看到她就煩,動不動就打她辱罵她。無論女同學如何的討好如何的表現她媽媽從來就看不見。
媽媽對弟弟就百般寵愛,什麼都滿足,更惱人的是她弟弟都經常欺負她,想來是家裡人對朋友的態度也影響了弟弟,形成了一個勢利自私,有恃無恐的性格。她都不敢招惹他弟弟,她和弟弟之間根本就沒有交流,就更不要說有感情了。這樣的姐弟多可悲。
她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了,那是多大的悲傷啊!這也導致她的性格特別的…怎麼形容呢,很敏感,很脆弱,別人說了句不好的,她就認為在說自己。
特別缺愛,你對她好一點,她就超粘你,對你是加倍的好,那種好是討好的好,好像生怕你不跟她好了。
做事都爭著做,想表現,很認真,只想博得別人的認同,生怕做得不好而責怪她…
就是這樣的。看著真的很心疼,都不知道怎麼安慰她。因為怎麼安慰都無法排遣她心裡的陰影和痛苦。
說這麼多,只想說,關於“孩子多長大是伴嗎”這個問題,答案在“家庭教育”裡。
家裡父母相敬相愛,互幫互助,孩子們也就有樣學樣,團結友愛,兄弟姐妹情深。
爸媽對孩子一視同仁,不偏袒不過分,孩子們心裡自然Sunny乾淨,無怨無恨。
一直在說原生家庭,它真的是所有“孩子們”心理成長的原始土壤,如果土壤變質了,是結不出甜美的果子的。
願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對孩子不要重男輕女,不要區別對待,他們都是你的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請好好愛護尊重他們。
也願受到過父母不公平傷害的人兒,往後餘生,被人所愛,自強自愛。
願有兄弟姐妹的朋友,相親相愛,一生為伴。
-
8 # 溫室裡的狗尾巴草
說真的,從來都不覺得孩子多長大了是伴兒這句話是對的,其實在長大之後隔閡才會越來越多,往往比獨生子女更加自私更喜歡啃老,更喜歡算計,父母從中也為難,父母老年似乎並沒有獨生子女的父母生活的快樂!但是,從身邊無數的利息觀察來看,人到了中老年時才會覺得兄弟姐妹是個伴兒,才開始重視親情,尤其是55歲以後一年比一年重視手足之情,甚至超出了兒時的感情。如果真的和獨生子女比較真的是弊大於利。但是步入老年結算時,有個親兄弟姐妹真的比獨身子女幸福很多。直白一點講的話如果人可以活到80歲,那麼前60年,因為資源分配、父母贍養、遺產繼承等問題兄弟姐妹的情感很難維繫的特別特別好,彼此都不知道想過多少遍自己若是獨生子女該有多好,伴兒這個詞是父母強加於孩子的!但是從60歲到80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父母基本已登極樂了,也沒什麼可算計可計較的了,該退休的已經退休了,自己的子女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沒有了源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了,人也變得豁達了,也寂寞了,也有時間反思自己了,同時也變得寂寞了,就會倍加懂得血濃於水的道理了,所以這個時候才是手足間感情最深的時候,往往這個時候也都原諒彼此曾經的過錯了,這個時候才是真的伴兒了
-
9 # Longsuixinyuan
我從來不感覺孩子多了是個伴。因為父母的能力就是那麼多,多個孩子,負擔就會重很多。
大部分老大,就因為大那麼幾歲,可以說,壓根就沒有童年,從小就被壓迫著過早懂事。有的家庭,老小就恃寵而驕,經常是不成器的代言詞。
以前有家鄰居,為了生兒子,一口氣生了四個閨女,老四把家裡罰的傾家蕩產。父母工作,沒人管家,老大不到十歲,就開始為一家人做飯。踩著小板凳,站在鍋臺前做飯。做不好父母回家就埋怨。老二養不了,扔給老家人,大了才接過來。一直不親。老三老四,就記得當時多麼捱餓。孩子們就在那麼艱辛的環境裡艱難成長。都沒能上多少學,匆匆忙忙就上班了。
她們埋怨父母不讓他們上高中考大學,父母說,能養活你們都不錯!
那為什麼生那麼多呢?
她們母親經常羨慕單位的誰誰誰,就一個孩子,大人也過得舒坦。但是她又自傲地說“我有四個閨女!”
母女們經常一邊互相埋怨,一邊又感覺彼此依戀。
但是很奇怪,她們還是勸別人多生孩子,一直的理念還是認為孩子多了是好事。
她們自己家,自從放開二胎後,老三,老四都有了二胎。老大老二因為年齡實在太大,沒有要。這老三老四嘴裡還經常說,孩子多了是好事。
-
10 # 麼麼7656
我家三個孩子,我是最小的,有一姐一哥,感覺最被重視的時候就是高三吧,雖然我哥一直待我不錯,說只有一個妹妹,不對你好對誰好。雖然說我們家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但三個孩子我是最被忽略的一個,我是超生的,一直都覺得父母對姐姐好一點,就是平時拿伙食費,我跟我哥要五十,那是肯定不會超過五十,而我姐可以拿到八十或者一百。她成績也好,可以不用做家務,高中住校,週末吃完飯才回校,然後我週末就是必須在家做好飯給她吃。偶然一次機會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要生我,父母把我姐留給奶奶,覺得對不起她,所以一直在補償。農村多少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我哥過得也是不錯的。我覺得我就像是多餘的一個,做家務就想起我了,有時候我吃一頓飯,我媽可以叫我做無數的小事,剛拿起碗又喊我了,而我哥我姐什麼事都沒有就是看電視吃飯。我姐說什麼,我媽都愛聽,大學打電話回來,可以說上一個小時,我大學打電話回去,沒說兩分鐘就說掛了吧,電話費貴,其實一分鐘才一毛錢,而且那時候只剩下我讀書了,家裡條件也沒那麼差了。我覺得我媽跟我姐就是母女,什麼話題都能聊的,可以說知心話的,而我無論什麼時候,我媽表現出來的都是沒興趣,有時候直接就好像聽不見似的。所以我都是很少說話,很多事情也不用問我意見的。估計我父母覺得離開我姐一年就用一輩子補償吧,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忽略了我一輩子。因為我的原生家庭,我是不想生二胎的,我知道我自己肯定端不平,還是全心全意對一個好了
回覆列表
長大啦,都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其實平時也沒有什麼交集,很多都是過節過年,父母過生日能湊到一起兒吃個飯也就分開啦,各自幹各自的生活,沒有說做伴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