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測測君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廣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此千古名詞隆中對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倒背如流,而其中“待天下有變”之謀,更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策,令後世無數兵家對諸葛亮敬為天人,舉為謀略家之祖。

    臥龍初現,三分天下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稱臥龍,東漢末年琅琊郡人(今山東臨沂),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是當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諸葛亮少年時便聰慧過人,後師從名士,因其高超的軍事才能和鬼神莫測的謀略,以至當時有“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的說法。

    當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的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奇謀讓劉備茅塞頓開。在追隨劉皇叔之後,諸葛亮是得遇明主,而劉備更是對他言聽計從。此後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等奇謀連出,助劉皇叔取荊州、定川蜀、平漢中,實現了隆中對時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匡復大漢之是時間的問題了。

    夷陵之戰,劉備輸光了蜀國北伐的本錢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因病去世於五丈原。不禁令人扼腕嘆息,天妒英才。然而以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計絕古今之智,前赴後繼六出祁山,為何沒能一統中原匡復漢室?這隻能說諸葛亮生不逢時。

    當初隆中對時他對劉備獻策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但當他北伐時以是物是人非了,原來計劃當中的荊州沒了,上將關羽死了,準備率益洲之眾出秦川的雄主劉備也於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戰後去世身亡。

    而蜀國多年積攢的兵馬錢糧毀於一旦,可以說夷陵之戰劉備輸光了所有的本錢,匡復大漢以遙不可及,所以劉備才會憂憤而亡。正如諸葛亮在其千古絕句出師表中言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當時只佔據川蜀的蜀國地狹人稀,其人力物力以不足以問鼎中原了。

    縱觀諸葛亮數次北伐舉傾國之兵也不過二十幾萬,關、張、趙、馬、黃等五虎上將也都以去世,以至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境地,廖化何人?不過是關羽帳下的一名低階將官,在諸葛亮去世後只能靠降將姜維來支撐蜀國。

    那麼夷陵之戰後,三國各自的兵力又是多少呢?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讓他們變得很乖)。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劉禪投降時,成都最低有1萬兵力,作為守城方,應付鄧艾小菜一碟)

    吳國:總兵力在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長江沿線據點。20萬防備魏國,5萬防備蜀國。

    也就是說魏蜀兩國交戰兵力對比是20萬對11萬。“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出自《晉書.宣帝本紀》

    北伐實則無奈之舉,不北伐蜀國會更快地滅亡

    而以二十幾萬兵馬想要進軍中原,不要說攻城略地,就連站崗放哨都稍嫌不足。那麼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在即無友軍,更無後援的情況下,光是勞師遠征就以犯了兵家大忌,諸葛亮做為一位曠世兵家不可能不懂。他之所以北伐不過虛張聲勢,用的是兵法之中的擾敵之策,並沒有希望過北伐成功,因為他知道也不可能北伐成功。

    正如他的繼任者姜維所說“魏強而蜀弱,若不主動伐魏,座等吳、魏來攻,蜀國必危矣”,實踐證明一切,在姜維屯田避禍後,魏國大將鍾會、鄧艾伐蜀一戰成功。當初諸葛亮的亦師亦友水鏡先生在聽道他輔佐劉備後,仰天長嘆道“孔明隨得其主,然不得其時”。

    直至近代,著名三國曆史學家易中天認為,諸葛亮的北伐註定失敗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易中天看來,更是疑點重重:“如果說一個將軍打了敗仗你就要殺他,你有多少將軍可殺?蜀華人才本來就少,這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嗎?”

    易中天表示,蜀國內部很不穩定,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股力量相互抵制。為了平息內亂,諸葛亮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絕不徇情枉法。對於馬謖的處理只能是四個字:從重從快。

    諸葛亮雖未能一統中原匡復漢室,但卻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

  • 2 # 歷史秘密

    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其時,蜀地, 國小力弱,易守難攻。為何以諸葛經天緯地之大才,竟不顧現實,以短擊長,不自量力,堅持北伐?後世史學眾說紛雲。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團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著很多矛盾。一開始,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思路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統治益州,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集團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集團,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集團。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集團,比如黃權,也大力支援。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集團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計程車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透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援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因為對益州集團的打壓,缺乏人才始終是北伐的掣肘,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 3 # 史地生教科書

    第一先看諸葛亮要伐魏的必然性:

    1.長期發展上看:蜀國在丟失荊州後,人口只有28萬戶,吳國52萬戶,魏國103萬戶,吳蜀偏遠,遠不如中原地區富庶。如果不伐魏,任其發展,則數十年後,蜀國自亡。

    2.政治形式上看:蜀漢以興漢自居,伐魏體現其政治立場。可以引起魏國國內忠漢人士的支援,這種支援會隨著時間而減弱,所以必須儘快伐魏。

    第二看伐魏的可能性:

    1.軍事實力:蜀國軍隊只有魏國的五分之一,但是吳國軍隊有魏國的一半左右。魏國還要面臨東吳在合肥和荊湘兩個方向的攻擊,以及北方公孫康和少數民族的威脅,所以,魏國用於防守蜀漢的軍隊並不佔明顯優勢;

    2.政治形勢:在劉備死後,吳蜀聯盟更加實質化,相互扶持。且曹操對關中地區的重視程度遠不如中原地區,給了蜀漢機會;

    3.蜀漢國土易守難攻,即使北伐失敗,也可以從容撤退。

    綜上來說,諸葛亮北伐,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表現呢。

  • 4 # 男半神

    自古蜀地人民難以被外來政權統治,諸葛亮他們這些荊州幫要是一直賴在蜀地,那麼蜀人必定會不滿意甚至會暴亂,諸葛亮唯有打出去,哪怕是做出努力的樣子,也要讓蜀人覺得將來外人走了咱還有自治家園的希望。“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難安”這是其一。

    其二呢,蜀地雖然稱之為“天府之國”但其人口是魏蜀吳裡最最少的,要知道在那戰亂年代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資源,諸葛亮要是不能從蜀國打出去,那最終也是在蜀地等死。本來諸葛亮計劃一路北上另一路從荊州出去兩路攻打曹魏的,但自從丟了荊州之後打出蜀地也只是無奈之舉。其實第一次出祁山的時候還是有機會成功的,之後的幾次只算是垂死掙扎了。

  • 5 # 禮襄研究室

    高手們都說了很多了,

    我只講一句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答畢

  • 6 # 一隻講道理的兔子

    很簡單,演義中的諸葛孔明是神。

    1.蜀漢國力微弱,動員不起更多的軍隊。

    2.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話不誇張。糧草運輸過於艱難。北伐帶的軍隊再多就養不起了。

    3.魏國軍隊五倍於蜀沒錯,可是魏國不像蜀國,蜀國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破罐子破摔。魏國家大業大,數萬裡邊境線。北方的胡人,西方的夷人,南方的吳國,國家內部的城池駐防都需要軍隊。能拉出三成就不錯了。

    4.演義中的諸葛孔明是神。

  • 7 # 汐水柔情

    諸葛亮率領的蜀國軍隊不過幾萬,為何敢挑戰魏國幾十萬大軍?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正史中三國的實際兵力情況。

    據史書統計,魏國軍隊用兵不低於五十萬,東吳不低於二十萬,蜀國總兵力在十二萬左右,而諸葛亮北伐第一次和第五次帶領蜀國全部軍隊,號稱十萬,實際上不超過八萬。諸葛亮想帶十萬,那是不可能的,蜀國總兵力十二萬,留守東吳,以及各座城池,大概需要四萬左右,所以諸葛亮北伐最多的帶的兵力,再怎麼如何也不超過十萬。

    除了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中間幾次北伐基本帶四到五萬,軍隊更替使用,這樣戰士作戰就不會疲憊。那麼這麼一點兵力,如果對抗魏國幾十萬軍隊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曹魏抵抗諸葛亮北伐需要多少軍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親摔十萬大軍,領派張頜五萬大軍取街亭,加上其他將領帶的兵,總兵力應該在二十萬左右。諸葛亮除去馬謖兩萬兵力,自身應該在五萬左右,那麼對抗曹真主力部隊也很難取勝,諸葛亮還敢打嗎?

    在看看後面,曹真伐蜀,分三路大軍,郭淮、司馬懿、曹真三路大軍總兵力二十萬,司馬懿放統帥是手中親自帶領的軍隊十五萬,還可以隨意調動邊境四十萬大軍。可見曹魏每次出動的總兵力都不低於十五萬,而諸葛亮每次帶兵,最多不過八萬,也就是說魏國軍隊至少是蜀國的兩倍兵力,諸葛亮還敢以弱攻強,憑什麼?

    首先諸葛亮北伐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一個都沒有,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必須具備這三個因素中的一種,其中人和大家比較陌生,這裡指人力,人才。諸葛亮北伐,曹魏政權穩定,天下安定,順民心,君主明君,這是曹魏的天時優勢;蜀國千里作戰,疲憊之師,攻曹魏堅固城池,魏國土地作戰,蜀軍失去地利優勢;魏國擁有中原鐵騎,善於平原作戰,人才濟濟,名將如雲,軍隊力量強大,統帥有能,這是失去人和因素。諸葛亮這樣的北伐必敗,按理說諸葛亮能跟魏國打成平手,就已經是高手中的高手,別說打勝仗了。

    諸葛亮還要繼續北伐,靠的是他自己的能力,逆天而行,蜀國是他治理的,軍隊是他培訓出來的,作戰計劃是他自己計劃的,領兵作戰的統帥也是他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做的,他用自己的能力抗起一切。但是事實證明,他的能力,領魏國軍隊趕到害怕,王雙被斬、曹真伐蜀也失敗,抑鬱而死、張頜戰死、司馬懿也只能當縮頭烏龜,像賈詡說的司馬懿畏諸葛如虎。

    諸葛亮敢跟魏國抗衡,完全是憑自己的能力,軍隊比不過魏國,發明諸葛亮連弩、三角釘、八陣圖等一些作戰工具,才能對抗魏國強大的鐵騎。諸葛亮的用兵能力,可以用李靖的話來說,樂毅、韓信、諸葛亮攻必取,守必固。

  • 8 # 酒騎風

    北伐,是蜀漢政權的基本國策。這事情諸葛亮在做,姜維也在做。

    有一天大家忽然發現,漢獻帝搞禪讓。這就麻煩了。

    從王位的合法性講,劉備不能主動稱帝,否則,皇叔就是反賊。

    但是,就因為漢獻帝禪讓,就讓劉備對曹丕稱臣,這事也不大合適。

    正在這時候,成都傳來了一個訊息:漢獻帝死了。

    事後大家都知道,這是謠言。但在當時,所有人都懶的去辨別訊息的真假,抓緊時間稱帝。

    那麼問題來了,有一天大家發現,漢獻帝沒死,劉備,或者說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在哪?

    恢復漢室。

    所以必須北伐。

    北伐一方面,可以調動蜀漢的全部資源,讓國內的矛盾得以消除;

    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合法性問題。幹嘛不去?

    但是,曹魏勢力太大了,諸葛亮也沒打算真的成功北伐,所以北伐有一個核心政策:儘量不死兵。

    這時候我們再看北伐的成果:

    第一次:馬謖丟了街亭。斬馬謖,諸葛亮退走。

    第二次:攻打陳倉(陝西寶雞一帶)打了20多天,魏國援軍到了。諸葛亮退走。

    第三次:下雨了,子午谷、斜谷道路不通。加上魏軍打算攻打漢中,算了,諸葛亮退走。

    第四次:糧草不夠,退走。撤退途中,殺掉了追擊的張郃(這應該是諸葛亮晚年軍事生涯斬獲最多的一次)

    第五次:諸葛亮死了。

    所以這種戰爭,就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而是佔便宜就跑,但是對國內來講,我們一直在努力發展。這就足夠了。

    有點像小孩子在家看閒書,儘管他的目的是看閒書,但閒書旁邊一定要擺一本教材。

    幹嘛用的?

    顯示自己在學習嘛。

    反正北伐是持久戰,100年不變。

  • 9 # 蘇綻

    三國的時候,蜀漢的總人口最少,兵力也最少。在諸葛亮所處的時代,蜀漢總人口不到百萬,僅90多萬人,總兵力僅十萬。而同時期的曹魏,總人口接近500萬,總兵力也有40多萬人。

    因此,諸葛亮時代的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實力對比,差異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蜀漢完全不具備和曹魏爭雄的能力。但是,諸葛亮一生卻歷經五次北伐,給曹魏的壓力也一點都不輕。

    關於蜀漢的90多萬人口,有可能有統計遺漏的。但是蜀漢的10萬兵丁,那可是造冊記錄、不大可能存疑的。但是這10萬兵丁,防守東吳和南部各族都需要一定兵力,駐守都城也需要一定兵力,還有一部分需要屯田,真正能夠用於北伐的不會超過5萬人。史書記載的諸葛亮北伐人數有時七八萬人,有時10萬人,必定包含了隨軍出征的民夫,或者僅僅可能只是一個威懾曹魏的口號。

    而曹魏方面,曹魏主要有三個防守方向,其一是匈奴等北方各族,其二是東吳,其三是蜀漢。但是在諸葛亮時代,防守蜀漢是曹魏的重中之重。曹魏40多萬兵馬,能夠用於對蜀作戰的至少有15萬兵力。且當時的天下十三州,曹魏獨佔九州,這九州每一州都有各自的兵馬,每州兵馬不下萬人。與蜀漢接壤的涼州、雍州更是重兵雲集之地。

    鑑於這種情況,諸葛亮對曹魏的北伐,其實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實力相差太懸殊了。但是諸葛亮還是義無反顧地北伐,主要目的是為了採取主動,將兵鋒引入曹魏境內,以攻代守。如果諸葛亮被動採取防禦的措施,曹魏一旦南下,戰火在蜀地進行,那麼曹魏可以多路出擊,蜀漢難以分兵防守。

    而如果諸葛亮主動出擊,那麼曹魏只有被動處於守勢,因為相比易手難攻的蜀漢地形,一旦諸葛亮進入關中,關中一定很難保全,所以在諸葛亮北伐的情況下,曹魏只有在防守中等待諸葛亮,而不敢輕舉妄動進攻蜀地。這樣一來,蜀漢就比較安全了。

    但是諸葛亮數萬人馬,能夠與曹魏數倍於己的兵力周旋,一方面是諸葛亮的確是一個出色的統帥。另一方面曹魏的關中地區很重要,曹魏必須分兵把守。這種結果,足夠讓諸葛亮在各城池之間遊刃有餘的各個攻擊了,實在打不贏了退回蜀漢就是了。

  • 10 # 史海爛柯人

    自劉備於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心中一直有塊石頭:完成先帝的宿怨,興兵北伐,討伐曹魏。這個政治口號,是劉備在世時就一貫執行的,正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所以,即便蜀漢實力不及曹魏,也還是積極北伐,意圖早定中原。

    在諸葛亮完成了南征以後,自認為做足了準備。在他看來,當時“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因而於公元227年駐軍漢中,決心興兵北伐了。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運用了聲東擊西的戰略,他放出風聲,稱打算出褒谷、斜谷直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率為疑軍,朝箕谷出發,而自己親率主力出祁山,想奪隴右,攻長安。此次北伐最大的收穫便是漢陽、南安、安定三郡軍民反魏附蜀。

    不過,因馬謖失了街亭,折損了些兵將。諸葛亮為避免消耗過大,便退回了漢中,而原本依附蜀漢的三郡也誒曹真收了回去。此戰雖敗,但從史家所載的情況來看,蜀漢北伐時動用的總人數當有十萬人左右:

    “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泣”——《三國志·蜀志·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諸葛亮準備北伐期間,已經提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在諸葛亮看來,人馬完全是夠用的。當然,史書中所講的“十萬之眾”,定不會全是披甲之兵,可能有不少負責輸送糧草輜重的後勤人員。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曹魏一方並不與諸葛亮決戰。曹真、司馬懿等人很清楚,蜀軍北伐糧草補給十分困難,只能求速戰速決。所以,此後每當諸葛亮北伐時,曹軍基本都是堅持防禦,先讓蜀軍自我消耗。如此一來,蜀軍銳氣一盡,也就難以有所斬獲了。

    事實上,諸葛亮此人一生謹慎,如果不佔據絕對優勢,也不會貿然大舉攻城拔寨。他心裡很清楚,以蜀軍的實力,如果和曹魏打消耗戰,勢必難以長期維持。正因如此,諸葛亮的北伐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基本都是無功而返。

    可即便如此,諸葛亮主政期間連年征戰,蜀國軍民已經是怨聲載道。其中,蜀國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補給。即便諸葛亮後來在渭南屯田,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觀。此前曾有學者評議,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遠不及其治國才能,接連北伐皆因糧草不濟而告敗,等同於同樣的錯誤反覆出現,絕非優秀軍事統帥的作風。

    但實際上,這也正是諸葛亮矛盾的地方:他深知蜀國實力不及曹魏,卻又想著完成先帝遺願,故而只能殫精竭慮、死而後已地北伐。最終,這一代名相病死於渭南的郭氏塢,年僅五十四歲。在諸葛亮死後,蜀軍退回漢中。

    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死後,接連兩任蜀漢丞相蔣琬、費煒,都沒有專注於北伐,而是與民休息,恢復實力。直到姜維掌權後,才又大舉北伐,可還是徒勞無功。事實證明,三國之中最弱的蜀漢,實難與最強的曹魏抗衡,所謂的北伐,更像是一種政治口號罷了。而諸葛亮最為可敬之處,也在於他的那份“愚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水箱指示表閃紅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