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惠大夫在江湖
-
2 # e醫路有你
把血壓控制到理想的狀態至關重要
長期增高的血壓對心臟也是有損害的,心臟所受壓力負荷增高,而兒茶酚胺和血管緊張素II又可刺激心肌肥大,心肌間質纖維化,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擴大,最終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
說到高血壓性心臟病就不得不提下冠心病,長期血壓升高及相關的危險因素可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而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的型別。
如何控制血壓?
在臨床上高血壓的治療中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藥物降壓,一種是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後者是適用於所有的高血壓患者,主要是透過減重,戒菸戒酒,低鹽飲食,增加運動,控制脂肪攝入,減少心理壓力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變,來達到改善血壓的目的。
降壓藥物的應用對於高血壓病的治療很重要,對於已經存在著高血壓性心臟病或冠心病的患者來說,可以優先考慮具有保護心臟的降壓藥,例如β受體阻滯劑、ACEI、ARB等,當然這些就需要臨床醫生來具體考慮了。
-
3 # 健安生活
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首要是控制好血壓
高血壓長期控制效果不佳,可能會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之為高血壓性心臟病。
由於長期血壓升高,對血管內壁的壓力過大,使左心室負荷逐漸加重。
高血壓性心臟病一般發生在患病後十年左右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偶發心慌、氣短,在勞累、飽食過後感到心悸等不適。
有效地防治,需要意識到血壓高對內臟的損害,尤其是心臟和腦部。
因此科學地控制血壓、使血壓保持平穩狀態,久而久之才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合理選擇降壓藥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發生時可選擇一些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比如卡託普利之類的藥物。
與利尿劑合用可增強療效,也用於急、慢性充血性心衰,與強心劑合用效果更佳。
但長期服用也會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如頭痛、眩暈、免疫力下降等。
β受體阻滯劑中的鹽酸美託洛爾,可以抗心律失常等。
但適合何種降壓藥,可根據自身情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血壓過於波動,一般選擇長效降壓藥,可減少服藥次數,保持血壓平穩。
生活上的預防飲食上應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飲食儘可能多樣化,易消化,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能保持大便能暢。
若大便乾燥、排便困難時,過分用力會增加腹壓,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產生嚴重後果。
避免過於勞累、劇烈運動、高鹽飲食、上呼吸道感染。
一旦出現咳嗽加劇、咳痰增多,呼吸困難加重及紫紺時,考慮為心力衰竭,應立刻就診治療。
-
4 # 心血管徐醫生
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主要是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
高血壓心臟損害主要表現為: 心臟增大、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
應該如何預防呢?這就要提到我們降壓的目標。
最根本的就是降壓達標,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達到。這也是我們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少鹽少糖低脂飲食,運動鍛鍊,不久坐,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給自己減壓,不吸菸,少飲酒,這些都可以幫助降血壓,甚至對於血壓輕度升高的或者,可以透過生活方式改善而不需要服用降壓藥物,何樂而不為?! 降壓的藥物常用的有5大類,各有其特點,適用於不同的人群。
降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護靶器官,防大於治! 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透過選擇降壓藥物來實現的。上面提到不同的降壓藥物各有其特點,在心臟保護、改善心臟重構方面,循證證據最多的是“普利”類和“沙坦”類藥物。對於高血壓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選擇這兩類藥物是非常適合的。
此外,除了高血壓,還應檢查自己是否存在其它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如有異常,也應積極進行干預!
透過以上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
-
5 # 健康知識傳播者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心臟負荷過重所誘發的心臟損害。
所以我們需要注意做到儘早、長期堅持服藥,控制血壓升高,具體如下:
1、發現有高血壓,並且確診後,希望儘早服用降壓藥物,因為早期降壓達標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2.做到長期堅持服藥、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這能改善肥大心臟的損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
3、在降壓的同時,必須做好心臟保護,不能單純強調降壓、忽視心臟保護。
-
6 # 中藥師鬱
第一先把血壓控制在大概正常範圍內。
第二晚飯少吃
第三注意心情不能過喜過悲
第四不能過於勞累包括腦力
-
7 #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心臟是高血壓作用的靶器官,所以,高血壓是會引起心臟病變的。
怎樣預防?當然首先要預防高血壓,沒有高血壓,也就沒有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發病基礎。
那就要防治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干預危險因素,比如限鹽、戒菸限酒、運動減重、規律生活,緩解緊張焦慮情緒等,如果血糖、血脂、血尿酸高還要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等,有睡眠呼吸暫停的還得治療,等等。
已經得了高血壓怎麼辦?規範降壓治療,控制血壓長期平穩達標,減少高血壓對心臟的影響。
血壓高時,心臟要用力收縮,才能克服外周血管的阻力。心肌總是使勁,就容易肥厚;用力收縮、肥厚的心肌舒張就差,所以高血壓早期會出現舒張功能減低,然後,肥厚就顯現出來了。
發生高血壓時,身體裡的神經內分泌激素是不正常的,會有交感神經興奮,分泌的腎上腺素、兒茶酚胺也會增多,心肌收縮、血管收縮都會加強。久而久之,心肌肥厚,動脈硬化。
交感神經興奮,會引起身體裡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興奮,會使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不僅血液中多,心肌裡也多。使得血管收縮、血容量(血裡的鹽分水分)增多,血壓升高;還會使心肌中的間質成分增多,心肌肥厚,但收縮能力不改善,舒張功能有減退。
心肌肥厚了,舒張差了,心臟舒張時的壓力就增加了,心房裡的血液就不容易流到心室了,慢慢地,心房就擴大了。再長久一些,肥厚的心肌總是使勁收縮,累壞了,還會缺血,心臟就會逐漸擴大,心功能就差了,最終心力衰竭了。
所以,高血壓先是引起動脈硬化、心肌肥厚,慢慢地引起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當然,這當中還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所以,有了高血壓要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首先就是降壓,並且降壓要達標,要把血壓儘量降到理想的範圍內。一般來說,先降到140/90mmHg以下,可以耐受的,最好降到130/80mmHg以下。
為了降壓,推薦的五大類一線藥物都可以選,可以根據病人的血壓和具體病情選擇一種或多種藥物降壓治療。
從改善心肌肥厚、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角度,“普利”類和“沙坦”類藥物更好一些。因為這兩類藥物,都可以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阻止它們產生的血管緊張素作用於血管和心肌,這樣,除了可以降低血壓,還可以減少對血管結構和心肌結構的破壞(重構),更好地保護心臟的功能。
-
8 # 天天話育兒
如果一個人長期患有高血壓,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這種即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 其分類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等,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會發展為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所以預防至關重要!如何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牢記生活十大點:
第一點:少生氣,少緊張~遇到事後,多想想“天空飄來五個字,啥都不是事”生活中經常有人說,如果是老人最好別惹,因為搞不好就發作心臟病啥的,這真不是嚇唬人,情緒對人體心臟的影響非常大。
如果高血壓患者出現生氣,激動時,心跳加快後,很容易出現頭暈、心慌、耳鳴、乏力等症狀。
所以說,要想預防高血壓心臟病,首先我們要把控自我情緒的“度”。
第二點:早睡早起,每天至少睡7小時,最好有半小時午休毛主席就有午休的習慣,即便再緊張的工作,也不能打亂午休,所以身在重職,也有80以上的高壽。
對我們而言也一樣,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心功能,有利於血壓的降低,放鬆患者的心情,從而有利於身體恢復。
第三點: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凡事量力而行很多人認為多活動活動對身體好,什麼跑步、游泳、廣場舞等等都參加,其實對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應該在病情允許範圍內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有心臟病的患者,推薦氣功、太極拳、散步等運動。
第四點:控制體重,控制病情,控制人生胖是現代多種疾病的根源,肥胖者比正常體重的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所以,學會控制體重才能減肥心臟負擔,利於疾病的恢復。
第五點:注意保暖,避免受凍當進已經回暖,有春天的趕腳,但是也有早晚溫差,高血壓以及心臟病患者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寒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血管收縮,導致血壓開高。如果遇到下雨或倒春寒的天氣,儘量減少外出,防止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
第六點:摒棄緊身衣有時候緊身衣確實有塑形的效果,讓人看起來更精神,但是由於過緊的穿戴,可能會影響身體血液迴圈,導致血壓上升。
第七點:“嗯嗯”要暢通,避免產生便秘便秘久了,會使腹壓增加,導致血壓驟然上升,加重心臟負擔。因此避免便秘至關重要,定期養成排便的好習慣,飲食上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避免入側玩手機等惡習。
第八點:經常平臥休息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當患者從平躺轉向站立時,心血排出量要減少30-40%。為了適應這個急劇的變化,人體血管反射性地收縮、變窄,使患者容量與心排血量相當,這時可使血壓升高。
因此有高血壓的患者要經常平臥休息,而且從次位轉向立位時應平緩地進行,不易激烈。
第九點:房事有風險,恩愛有節制夫妻生活固然重要,夫妻生活不僅使性神經處於高低興奮狀態,也使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第十點:定期體檢,聽從醫生建議每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病情不太一樣,病情發展也不一樣,如果患者突發身體不適,應及早就醫,到當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
編後語:當然,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措施不僅僅只是以上十條,但只要做到生活護理得當,更利於患者身體恢復。 -
9 # 幽蘭小天使
預防
1.本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心臟後負荷過重所誘發的心臟損害。強調早期降壓達標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2.長期、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能改善肥大心臟的損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單純強調降壓、忽視心臟保護的治療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
-
10 # 彼岸花開
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首先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會造成毛細血管網淤堵,進而增加心臟負擔。所以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油,多補充優質蛋白,維生素。
其次不要熬夜,熬夜會造成人體各種器官能量消耗大,加重心臟負擔,對心臟泵血量要求更大。
最後還有一點現在人都是缺乏體力勞動,大都是腦力勞動,過度用腦,造成心臟過度負荷,所以要適當的進行運動,比如下蹲可以幫助心臟回血,保持心情愉快也是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良藥。
-
11 # 啊修羅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併症。
-
12 # 啊修羅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併症。
回覆列表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事件最主要的方式是控制血壓,在控制血壓方面,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干預兩個方面。
在非藥物干預的方面,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改良飲食結構,適量運動,戒菸限酒,保證充分的休息等幾個方面。如下簡述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在飲食結構方面,一定要控制食鹽的攝入,每天低於六克,每天透過攝入大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來補充豐富的鉀鹽。要控制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品攝入,如肥肉,動物油等。
要經常保證適量的體育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游泳,打球,跳健身操等,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五天時間。
戒菸不必多說,因為吸菸有害身體健康已被臨床研究所證實,在飲酒方面要控制飲酒量,因為大量飲酒同樣能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率。
同時,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也能升高血壓。
在藥物治療方面,應採取個體化的原則,每個患者適合不同的降壓藥物,所以在選擇降壓藥物之前,一定要完善相關的輔助檢查,如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尿蛋白,腎功能,尿酸等指標。
透過如上方式來管控血壓,會最大程度的預防心臟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