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校長
-
2 # 翰墨書道
書法美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概括起來主要有:技法美、內容美、意境美、個性美和情感美等等。
技法美是指線條、結構和章法的美。在古代就有許多這方面的描述如“橫如千里陣雲”,“虎臥鳳閣”,“錐畫沙”和“屋漏痕”,還有孫過庭《書譜》的描述更是達到了無人能比的審美高度:“纖纖乎似初日之出天涯,落落乎猶如眾星之列河漢”等等。
內容美是指作品的文章美,比如說《蘭亭序》的文章內容就是一篇非常優美富有道家哲學思想的一篇文章。包括我們所書寫或自己創作單位詩詞文章內容等。
意境美的內容更是豐富。我們知道意境就是所謂的意蘊和境界。《古今書人優劣評》裡說:“鍾繇書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 行間茂密,實亦難過。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 之,永以為訓。”又說:“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索靖書如飄風忽 舉,鷙鳥乍飛。”等等,都是欣賞者在對書法的意境的欣賞過程所產生的聯想。
個性美方面,我們知道,任何的藝術形式都具有共性的內容和鮮明的個性特徵,書法也不例外。歷史上的大書法家都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具有鮮明個性的書法大家。
情感美方面,也就是作品作者在書法作品中注入的情感或作品所凸現出的情感力量。如《蘭亭序》和《祭侄文稿》就是經典的代表。有人評《祭侄文稿》時說:“《祭侄文稿》尤為忠憤所激,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
這裡根據提問者的描述要求在說一下。我們知道田英章的楷書學習的歐陽詢的楷書,但我們仔細和歐陽詢的書法一樣嗎,顯然不一樣,這說明田英章的楷書即有對歐陽詢書法的特點的繼承也有更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就是書法個性美的一個具體提現。當然還遠不止這些。
-
3 # 繁星國學
中國書法是世人公認的最高藝術——無色而具圖畫的絢爛,無聲而具音樂的和諧。書法之美讓欣賞者心暢神怡、讓愛好者迷戀終生。書法藝術之美就在於它能夠靠點畫的變化,結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諧體現一種外在美,同時也透過三者有機結合而呈現出來的韻律、氣韻、風格、情趣等體現的一種內在美。書法之道美於和諧。
可以說,書法是一種以極簡的方式來表現複雜思想感情的藝術。
而表現這種魅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點畫的或粗、或細,或剛、或柔;墨色的或濃、或淡,或燥、或潤;結體的或長、或方,或平、或險;章法的或疏、或密,或緊、或松。三者結合在一起,具有一種和諧、自然、豐富的美感。所以,書法也可稱之為“點畫的藝術”、“結體的藝術”、“佈局的藝術”。
書法的外在形式美來自漢字形態。篆、隸、草、行、楷五種字型,每種字型都有形式上的美感特徵。
篆書是勻淨的線條組織,結構類似圖案。
隸書筆畫變篆書的婉轉為方折,橫平豎直、撇捺翻挑,結構彷彿“崇臺重宇”。
楷書的筆畫形狀最豐富,結體欹側而端莊。
行書也是欹側的體態,但是筆畫牽連映帶,具有流利的美韻。
草書線條連綿盤曲,特別是狂草,捨棄了一切外在的裝飾,結構簡略,放逸生奇。
書法藝術之美通於易理,妙合自然。抽象的點線形式蘊含著無數客觀具象的神妙玄機。漢字的創造不是一時一人所為而成,應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眾人不斷總結修改完善逐漸形成的規範。但是漢字的始創方法之一以類象形“博採眾美”,是不容置疑的。世界萬物是書法藝術的本源,書法藝術的構成之理是書者對萬殊之象心靈感悟的意態轉換。自然永珍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絢麗多姿,蘊含著玄妙的哲理性、豐富性、可變性和融合性。可謂天地之間有大美。
那麼天地之美在於何處呢?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在古人看來,天地之大美來源於和,既然書法藝術是“秉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囊括萬殊之美的抽象形式,那麼其審美取向便自然而然地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諧之美作為最高追求目標。以此觀之,書法之美源於自然之美,書法之道美於和諧。
和諧之美表現在書法藝術上不是同質的相加,而是異質的相諧。書法藝術之美就在於變化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如在用筆上的提按、方圓、疾澀;結體上的欹正、主從、收放;章法上的虛實、向背、疏密等。
正是這種多樣性和對立性因素的書法語言的相剋相生,相輔相成,相磨相蕩,才形成了“絳樹青琴,殊姿共豔;隨珠和壁,異質同輝”的統一和諧之美。
書法作品表露出來的意韻和美感是書者的心靈蹟化。書家的學養氣質、功力技藝、審美取向、情感心緒等都可以一寓於書,透過點畫線條的律動折射於外。
因此書法作品若想實現中和之美,首先書家在心靈上要有一個淡定自若自然和諧的精神世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養,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師法自然,化象為意,面對傳統入古出新,孜孜以求。這樣創作出的書法作品才能含文包質,形神兼備,既得造化之功,又發靈臺之意,充滿自然和諧之美。
-
4 # 書法講堂
一句話,書法的美在於它的自然和變化。自然的結構,用筆和章法,反之,則會嬌柔造作,譁眾取寵,所有的江湖書法都屬於這個類別。
書法的用筆美書法的用筆同樣追求變化,主要表現線上條的質量,比如枯、溼、濃、淡的變化,線條粗細的變化等等。我們看林散之先生的書法,尤其感受強烈,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書法功力,更重要的是林散之先生的書法很有境界。
章法的美書法的章法就是隻整體的佈局安排,比如像非白的佈局,講求行氣貫通。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佈局連綿不斷,搖曳多姿,而富有節奏感,這就是書法章法的變化體現出來的美感。沈尹墨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其原因即為此。 田英章先生的字就是歐楷的翻版,並且非常有功力,我們可以以中很好的學習,體會歐楷的魅力。但書法藝術要求百家之長,然後才會有所作為,書法藝術應該體現作者的人文修養和氣質。如果和字帖寫的一樣只能稱之為寫字,而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關於田英章老師的書法評價實在太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各抒己見吧。
-
5 # urna風之度0
書法美分四大部分:一,形式與空間之美,二,歷史底蘊之美,三,個性之美,四,靈魂之美。
形式與空間之美,歷史底蘊之美,屬於共性之美、技術之美、工藝之美。
個性之美,屬於獨特之美、藝術之美。(一般有自己的字型,有較大的區分度)
靈魂之美,屬於當下之美、書道之美、自由之美。
很遺憾,田先生的書法只屬於形式與空間美及歷史底蘊美,屬於共性型、技術型、工藝型的書法。
田體脫胎於歐體,與歐體差別還是有些大的,歐體結體險、有骨力;田體的點、長橫等,基本化剛為柔,字形站立中帶有清新嫵媚感。便於臨習。
-
6 # 中藝匯
書法是用最簡單的線條表現豐富內涵的藝術,明明只是一些由簡單線條組成的文字卻蘊藏著千變萬化,從書法中你可以領略到其它多種藝術之美。每一位書法家賦予了書法獨特的鮮活的生命,雖然他們的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不同的,但都為我們展示了書法多變的美。
書法的美在於結構之美、點畫之美、章法之美,不同的字型有著不同的魅力。篆書是體劃嚴肅、布白嚴謹之美,隸書有“蠶頭燕尾”、“一波三折”之美,行書兼具楷書和草書之美。書法之美還在於在變化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比如最規矩的楷書中也蘊含著點畫結構的多變,而最豪放不羈的草書也遵循著最基本的規則。書法之美還在於它的內在,在於書法家們的個性、經歷、情感在書法上的表現,欣賞這些作品感受到書法家的內心,從而被感染、被感動。
南朝書法家王僧虔曾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說明了書法鑑賞的精髓是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
7 # 木土練字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
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我認為書法美主要體現在:
線條美。
結構美。
章法美。
書法由點畫、結體、章法等構成,在作為藝術品欣賞時,必須透過這些現象領略其力感、情感、氣韻、風格等所產生的蘊涵美。
經常用“有情的圖畫,無聲的音樂”來比喻一副書法作品。這句話不難理解,也就是說書法欣賞也和美術、音樂欣賞一樣,離不開理想和想象,從中感到書法的美妙,旋律美。
當然了,每個人的欣賞觀,審美觀不一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比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的書體。
有的人喜歡歐體的險勁美;
也有人喜歡顏體的渾樸美;
還有人喜歡柳體的挺美;
更有的人喜歡趙體的遒麗美。
當然也有都喜歡的。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並不是說書法的審美沒有標準,這是比較狹隘的說法。
-
8 # 李存章藝術園
關於書法之美,我粗略地看了諸位朋友的回答,各有看法和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各有其道理。我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我是三品齋主李存章,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我對書法美的認識是這樣的,它的美體現在兩個大方面,和其對應三個具體點。
第一個方面,就是整體之美。其對對應的即是章法之美。人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書法整體之美。整體的美把欣賞者的眼球抓住,不禁要下意識地感嘆一句:”這幅字真美!“
若祥論這書法的章法整體之美,是一篇大文章,這裡不去細論。
第二方面就是個體之美,其對應的二點即是字的點畫之美,與字的結構之美。字的點畫也稱線條,字的結構也稱結體。一個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更是書法的基礎之美,沒有字的點畫給構之美,書法之美則無從談起,沒有字的點畫結構之美,其書法的章法之美也就失去意義,沒有任何價值!
歸根結底,書法之美在於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至於細說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更是一篇大文章,這裡無法展開細說。
這裡再接繼上文,一幅書法作品的整體之美,把你的眼球吸引了來,感覺好美,自然會吸引你細觀,慢慢欣賞這幅書法作品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字的每一個點畫,以及每一個點畫的起止與位置,進而欣賞這每一個字的組織結構,這才是書法美的體現與欣賞!
-
9 #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我是江上人書法初學者,淺談書法美在哪裡?
有許多人從專業的角度來欣賞書法美。如果我們不懂書法怎麼樣來欣賞書法美?不懂書法的人他不知道從線條欣賞美,不知道從筆法欣賞美,不知道從造型欣賞,更不知道從章法從墨法欣賞美。這些人就從感觀認識來欣賞書法美。當他看到一幅作品認為很美,但他說不出來美在哪裡。我把它叫作感觀美。我個人認為這是大美是天生美是自然美。我時常把自己寫的書法給陌生人看,記住一定要是陌生人才能得到最真實的自己。雖然別人不懂書法,但我就是要他的感覺。因為陌生人最容易說真話說實話。雖然說不上好在哪裡至少好的壞的,醜的美的還是分得清的。
無論我們把筆法寫的多麼精妙,造型多麼誇張,墨法章法多麼處理的多麼到位。首先要給人美感,要給人直覺美。這是現在書法的第一要素。因為現在的書法退出適用價值,走向欣賞價值。所以這個感觀美還是非常必要的。會欣賞書法的人必定很少,不會欣賞書法的人佔大多數。能讓不懂書法的人,都能感覺到美說明這幅作品還是有可觀性的。
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由點畫組成,點是線的濃縮,線是點的延伸。書法家利用提按、頓挫、輕重、粗細、強弱、疾徐等用筆技巧,結合用墨的枯溼濃淡等變化,使點畫線條產生富有情感的力度之美。線條的力度美,能使人產生美感。
從專業角度書法從線條欣賞美,從造型結構欣賞美,從筆法來欣賞美,從墨法來欣賞美,從章法上來欣賞美。從這幾個方面來欣賞書法的美。書法追求“形神兼備。”所謂形,指的是書法的點畫結體筆法等。所謂神,是指書法的神采意境風格。
線條的情感主要表現線上條的節奏感,用筆輕重疾徐、抑揚頓挫,有呼有應,有起有止。起止適度,或斷或連,左右顧盼,上下呼應。像音樂一樣喚起人們心中的節奏感,這種線條的節奏與旋律表現透過視覺使人感覺美。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不僅線條美,更有結體的造型美。運用點畫組合成的文字結構表現出多姿多彩的形體美。筆法無外便是執筆和運筆。這就需要書法家不斷在豐富筆下線條的藝術內涵方面兼收幷蓄,以豐富自己的筆法特徵。筆法和墨法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書法家在提按頓挫中,那揮毫染翰之時,那貫穿全幅的墨氣,變幻無窮的墨色,濃淡枯溼相宜虛處見實,實處見虛,更有層次感更有視覺感。章法美運用虛實這對矛盾,虛處淡雅,實處充盈。而實處皆虛,虛處皆實,章法營構中,蕭疏清朗,並非似一盤散沙,而是實到虛境。墨色之外的空白,虛到無時,卻是大有,無畫處皆是妙境。說說可能很簡單做起來就不是說說那麼容易了。一幅作品要做到統一,不是簡單的事。這些東西都體現在基本功上。書法的美不美又回到原點上了。就是基本功,沒有基本功這些東西又是空洞的,沒有任何意義。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
-
10 # 水石書法
書法美在點畫,美在結字,美在通篇神韻和意境。點畫是區域性之美,結字是區域性之美,通篇神韻是整體之美。美的傳遞是客觀存在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當美引起共鳴,產生感動時,美就在你的意境之中了。
結字蘊涵著多種點畫之美。不管哪種字型,沒有點畫之美就沒有結字之美。結字不是點畫的簡單堆積,而是對點畫的駕馭。點畫的變化構成了結字之美。下面我們來舉五個例子:
1)楷書:
歐體,“太寧”,這兩個字中的撇捺點橫,起伏於微妙變化之中。細看其點,各不相同;細觀其橫,筆筆不同。“太”字如金字塔般的巍峨,“寜”字四層疊加,無一不美。“太寜”二字,一疏一密,反差鮮明,構成了疏密對比之美。
2)隸書:
漢隸,“之靈”,“之”字四筆,有收有放,第三第四筆是放,尤其最後一捺,彰顯了《禮器碑》風格。“靈”字三層疊加,單獨看美,整體看更美。為什麼?因為三個部分為了整體之美,都有所調整,形成了左右對稱之美。
3)行書:
行書,王羲之《孔侍中帖》“取消”。“取”字“又”旁、“消”字“氵”旁,都一筆代之,形成了左右相依,繁簡對比之美,彰顯了行書的靈動。“取”字左旁三橫,不是均分,而是中間下筆,形成了“耳”旁的疏密反差之美。
4)草書:
草書,懷素《論書帖》“來常”,粗細提按,上下引帶,祥和中更有靈動。尤其“常”字,重心左傾,與上面“來”字,構成了正欹相依的行氣,體現草書跌宕起伏的運筆氣勢。“來常”結字,比起行楷,簡略許多,又合乎草書規範。
5)金文:
金文,《散盤》“門人”,其筆畫雄渾,內含千鈞。 “門”字左右兩邊佔位不等,共有四縱三橫,雙雙是在基本對稱中的不完全對稱。如果是完全對稱,必定給人以端莊森嚴之感,不完全對稱,則是“草篆”的高明。
以上真隸行草篆,儘管書體不同,字也不同,結字不同,筆畫也不同,但是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點畫美,結字也美。如果把兩個字看成一個整體,把點畫結字看成區域性,那麼,它們的每個區域性都蘊藉著美,合起來,整體更美。
如果片面強調“圖式創新”,比如“黑白對比”,“視覺衝擊”,那就可能陷入“醜書”泥潭。這些“圖式創新”為什麼不美呢?因為離開了優秀的傳統。如果點畫像“拖把掃地”,結字“猙獰古怪”,醜陋如此堆積,怎麼還會有書法的整體之美呢?所以,沒有點畫之美、結字之美就沒有整體之美。見下例:
以上兩個什麼字?據作者註釋是“廓然”。這兩個字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動嗎?不能。道理其實也簡單:這兩個字既無點畫之美,也無結字之美,放在一起更加感到“醜陋”。
但是,區域性之美的簡單堆積是否會自然而然形成整體之美呢?答案是不會。無論哪種書體的整體效果,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整齊一律之美,另一類是對立統一之美。兩種整體之美,早在古文字時代就有了。譬如西周鐘鼎文《益公鍾》就是整齊一律之美,《盠駒尊蓋銘》有草書的意境,就是對立統一之美。見下圖:《益公鍾》銘文
《盠駒尊》蓋銘
整齊一律之美,整篇不見格子,所有的字似乎都在預定的位置之中,一派整齊井然的神韻。《牆盤》、《九成宮》、《禮器碑》等等,都屬於整齊一律之美。金文後期、楷書、隸書章法都是沿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形成了整體之美。整齊一律之美,難在齊整中蘊藉靈動。
對立統一之美是另一類印象:通篇之中參差變化,大小相間,正敧相依,彰顯對立統一之美。比如《毛公鼎》、《蘭亭序》、《祭侄稿》、《黃州寒食帖》、《素蜀帖》均屬於對立統一之美。西周金文篇章,有不少屬於對立統一之美,行書、草書也是。對立統一之美,難在對立中的中庸協調。
在書法裡,有很多對立統一的元素,譬如筆畫的長與短,方與圓,粗與細;字形的大與小,疏與密,正與敧;運筆的快與慢,輕與重;運墨的濃與淡,潤與枯;字與字的間距,如緊與松,直與斜;行與行之間的寬與窄,字的多與少;佈局中的虛與實,靜與動等等,還有許多中間狀態,譬如方中有圓,粗中帶細,潤中顯枯,疏中有密等等,這些錯綜複雜的元素,在對立中統一,反差中彰顯美。
一般而言,整齊一律之美,由於對立統一的元素較少,屬於比較簡單的形態之美;對立統一之美,對立的因素越多,統一的難度越大,形態也就越複雜。儘管兩者有簡單與複雜之別,但難分高低,難定文野。簡單者,有神韻之美,其格調也高;複雜者,無神韻之美,其格調也低。
無論那種整體之美,都是整體對區域性的駕馭,是有主有次、有虛有實、有舍有取的組合。整體之美有了區域性之美得以步步深入,區域性之美在整體之美的統領之下各顯其美。經典作品、優秀作品總是有這樣的內涵,彰顯整體之美,傳遞出美的神韻。
什麼是美的意境呢?聯想和共鳴就是書法美所傳遞的意境。唐太宗在看王羲之字時說“煙霏露結”、“鳳翥龍蟠”。這是唐太宗美的聯想。蘇東坡在讀米芾作品時點評“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這是蘇東坡美的共鳴。可見,書法之美,因人的聯想和共鳴而得到彰顯。書法美在哪裡?美在點畫,美在結字,美在通篇神韻,美在通篇意境。
回覆列表
從美學角度講,美有均勻的美、參差的美、粗狂的美、細膩的美、高大的美、嬌小的美,枯澀的美、流動的美等等,世像萬物給人帶來了不同的審美體驗,我們把這種不同的審美情趣揉入到書法之中,那麼書法就給人帶來這種奇妙的愉悅情懷。這是書法產生美的根源。
具體講,書法是透過筆法、結體(字法)、章法創造著美,反映著美。筆法從點畫形態上講有粗細、方圓、大小、長短的區別,從用筆方法來講有起行收放、提按轉折、方圓映帶、有中鋒、側鋒、逆鋒、絞鋒、側鋒等等。結體上有開合、鬆緊、疏密、大小、欹正、方扁、肥瘦之形。章法上有陰陽虛實、疏密窄綽、行草還講究平直振動、有行無列、欹側呼應等等。
從以上筆法、結字、章法的創造形態來看,書法家在不停地追求著一種變化,是啊,“藝術的生命之美就在於變化″!
下面我們看一下不同的書法風格給人帶來的不同審美感受:
就書法風格而言,沒有高低之分,非要說一下差距的話只有到位不到位之別。書法如同女人之美,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就是每個人對美的不同感受。為什麼有很多的書法作品之間很有爭議。這也是審美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