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要追我啊啊啊
-
2 # 100公斤的我
蕭紅與戴望舒的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英年早逝,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傑作;他們都有三段不堪回首的婚戀;他們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都成了堅定的抗日誌士;他們都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直接受害者……
就是這樣兩個人,他們卻有著一段不曾為人關注的友情,這段友情雖然短暫,卻又是那樣純真感人,特別是在那個特殊年代,更顯真摯。
1938年年初,戴望舒挈婦將雛到了香港,不久便接到“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公子、年僅十九歲卻精明幹練的胡好的邀請,聘他擔任胡氏家族《星島日報》副刊《星座》的主編。從此,戴望舒利用自己掌控的陣地,憑藉港島特殊的環境,編髮了大量宣傳抗日的文學作品,使《星座》成了海內外華人心中的“明星”。由於《星座》辦得出色,《星島日報》因此聲譽日隆,一躍成為抗戰時期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戴望舒曾經放言:“我們可以說,沒有一位知名的作家是沒有在《星座》裡寫過文章的。”誠哉斯言!海內外的進步作家,如郭沫若、茅盾、艾青、郁達夫、徐遲、卞之琳、樓適夷、蕭乾、蕭軍、沈從文等都成了《星座》的專欄作家或撰稿人。當然,戴望舒也沒有忘記身居重慶的魯迅的得意門生——蕭紅,以及她的丈夫端木蕻良。戴望舒大概是在1939年2月致信端木蕻良和蕭紅,邀請他們為《星座》撰稿的。
蕭紅髮表在《星座》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小說《曠野的呼喊》,這是1939年1月30日,蕭紅住在重慶米花街一號(今八一路雨田大廈的位置)、日本反戰人士池田幸子家中完成的。小說約兩萬字,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松花江畔的抗日故事。戴望舒對這篇宣揚抗戰的作品十分欣賞,收到稿件後很快就在《星座》上連載,從4月17日開始至5月7日連續予以刊發。在此後的數月中,蕭紅又陸續寄去小說《花狗》《梧桐》,散文《茶食店》《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稿件。尤其是蕭紅這篇在北碚黃桷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的長文《記憶中的魯迅先生》,戴望舒覺得此稿文情並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非一般泛泛而談的紀念文字可比。1939年10月19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以下簡稱“香港文協”)、香港漫畫協會和香港業餘聯誼社等救亡團體,準備舉行聚會,紀念魯迅逝世三週年。戴望舒為配合這一活動,特意從10月18日至28日連載蕭紅這篇文章,獲得讀者廣泛好評。
敵機對重慶北碚頻繁空襲,為遠離敵機的轟炸,求得一個安定的寫作環境,蕭紅和端木蕻良打算離開重慶遠走他鄉。端木蕻良建議去桂林,說艾青等人都已去了那裡;蕭紅主張去香港,因為香港有一位信得過的朋友——戴望舒,同時,端木蕻良的《大江》正在《星島》連載,她自己也有多篇文章在《星島》上發表,有較穩定的稿費收入,生活會大致無虞。
1940年1月17日下午,蕭紅和端木蕻良飛抵香港。到港後,他們租住在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諾士佛臺三號孫寒冰處。剛剛安定下來,戴望舒即突然造訪。他與蕭紅夫婦雖已神交近一年,卻素未謀面。戴望舒落落大方地自報家門:“我是戴望舒!”對這突如其來的晤面,三人均感喜出望外,一見如故。戴望舒邀兩人去外面就餐,這或許可看作戴望舒有意為他們接風洗塵吧。三人敘談良久,戴望舒約他們第二天到他的住所林泉居參觀,蕭紅和端木蕻良自然是滿心歡喜。
1940年2月5日晚,香港文協在大東酒店舉行會員聚餐會,歡迎蕭紅和端木蕻良來港,有四十多位會員參加,由林煥平主持餐會。席間,蕭紅髮了言,她談到處於戰爭狀態下的重慶文藝界生活艱苦,環境險惡,但他們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希望在港人士珍惜和平局面,寫出更多的好作品。
4月,在戴望舒的關照下,蕭紅和端木蕻良以“文協總會”會員的身份,登記成為“香港文協分會”會員,此後,蕭紅數次參加由戴望舒組織的香港文協活動。8月3日下午3時,由戴望舒等人籌辦的香港文協紀念魯迅六十週年誕辰大會,在加路連山的孔聖堂如期舉行。會上,蕭紅作了魯迅先生生平事蹟的報告,晚上在孔聖堂又舉行了內容豐富多彩的晚會,其中包括演出由蕭紅執筆撰寫,經馮亦代、丁聰、徐遲改編的啞劇《民族魂魯迅》。徐遲迴憶說:蕭紅穿著黑絲絨的旗袍與會,朗誦了魯迅的雜文。她留給人的印象是“瘦卻卻的,發音不高,但朗誦得疾徐頓挫有致”。
魯迅先生六十週年誕辰紀念活動結束後,蕭紅幾乎沒再參加過香港文藝界的公開活動,潛心撰寫《呼蘭河傳》。戴望舒也很理解和支援她,並讓她把先前完成的章節交給他,以便在《星座》上發表。蕭紅照做了,戴望舒便從1940年9月1日起,在《星座》第693號上開始連載《呼蘭河傳》。
小說的後半部分是邊寫邊登,戴望舒於1940年12月27日,在《星座》第810號上,登完了《呼蘭河傳》的最後一個字,差四天整整四個月。蕭紅在這四個月的寫作過程中,始終沉浸在對故土的眷戀和對兒時生活的無限感懷中,這是她一生中最充實、最愉快的四個月。《呼蘭河傳》是蕭紅全部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部著名的作品,是經過戴望舒的運籌推向社會的。在這四個月中,為審稿、發排等工作,戴望舒費盡了心血。就連遠在新疆的茅盾,也十分了解此事,1940年,他在給詩人蔣錫金的信中說:“紅姑娘創作甚努力,聞有長篇在《星島日報》副刊排日登載。”蕭紅對戴望舒這位文學前輩及好友的支援和幫助,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和感激。
《北中國》是戴望舒為蕭紅編髮的最後一篇小說,有趣的是,此篇與他為蕭紅編髮的第一篇小說《曠野的呼喊》主題相同,情節上也有類似之處。這兩篇小說,都反映了中國北方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所遭受的折磨與痛苦,以及含悲忍痛同敵人進行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事蹟。筆調同樣浸透了濃烈的故園情懷,但《北中國》卻寫得更精緻、細膩。小說於1941年4月13日至29日刊登於《星座》第901號至917號上。
戴望舒一直熱情地關心著蕭紅他們,他擔心他們不適應南國的生活,不時前往尖沙咀看望他們。端木蕻良在《友情的絲——和戴望舒最初的會晤》中曾說:“我們和望舒在香港接觸是頻繁的,談論一些問題,彼此也能理解……有點‘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味道。”隨著蕭紅和戴望舒交往的加深,彼此之間在人格和心靈上便有了更多的溝通和信任。
蕭紅是香港文協會員,戴望舒是香港文協的實際負責人。蕭紅與戴望舒已交往近三年,有著較深的友誼,因此,在蕭紅病重之際及離世以後,於公於私,於情於理,戴望舒都不會袖手旁觀。我們從杜宣的回憶錄中可讀到,戴望舒當時是積極參與其事的。杜宣在《憶望舒》中寫道:“日軍投降後,我是第一批進入香港的……望舒告訴我,蕭紅逝世時的情況是很悲慘的……幾個朋友,搞到一輛板車,自己拉著,走了六七個小時,將蕭紅的遺體拉到了淺水灣埋葬。”杜宣說的這幾個朋友中,就有戴望舒,還有蕭紅的丈夫端木蕻良。
1942年3月下旬的一天,戴望舒被捕了,他在獄中表現出了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凜然正氣。4月27日戴望舒在土牢中寫下的《獄中題壁》,是他所有詩作中最光輝的篇章,是他錚錚鐵骨的表白,更是20世紀的“正氣歌”。
5月,葉靈鳳經過多方奔走,終於將戴望舒保釋出獄。經過牢獄之災,原本身強體壯的戴望舒徹底垮了,哮喘病也日趨嚴重。馮亦代寫道:“日本地牢裡的陰溼,使他的氣管炎變成經常的了。”
儘管身體垮了,哮喘病更嚴重了,戴望舒卻一直惦記著蕭紅。待身體稍稍恢復,他便讓葉靈鳳陪著去憑弔蕭紅。1942年11月20日,正值寒冬臘月,他不顧病痛纏身,在朔風中艱難地步行六七個小時才來到淺水灣,這是何等真摯的友情啊!葉靈鳳在《寂寞灘頭十五年》中寫道:“我們去時,距離她的安葬時期已經有半年以上,但是由於當時的淺水灣是荒涼少人跡的,墓上的情形似乎並沒有什麼改變。在一道洋灰築成的大圓圈內,有由亂石堆成的另一個小圈,這就是蕭紅的葬處。中央豎著一塊三尺高的木牌,寫著‘蕭紅之墓’四個大字,墨色還新,看來像是端木蕻良的手筆。當時我們放下了帶去的花圈,又照了兩張相。”
1944年8月的一天,戴望舒偕友人再次來到淺水灣憑弔蕭紅。9月10日,《華僑日報》發表了戴望舒一首題為《蕭紅墓畔口占》的短詩,這首詩後來被收入詩集《災難的歲月》中時,註明日期為1944年8月20日,這大概是他的寫作日期。
一年後,戴望舒又來到淺水灣,想必是給蕭紅報告抗戰勝利的喜訊吧!這次是陪同杜宣一行人前往。杜宣在《憶望舒》一文中回憶道:“9月下旬,一個颱風剛刮過的下午,望舒帶著新波、紫秋和我去淺水灣……我們在淺水灣原來游泳場的沙灘上,看到了一丘孤墳,墳頭上插了一個木籤,上面寫著‘蕭紅之墓’四個字……她是魯迅先生親自培養出的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今天竟埋骨於此,只看到一抔黃沙,面對著無垠的荒海,怎不令人悲憤交加。望舒說,當時出於無奈,只能將她葬在這裡。”
從1942年冬至1946年春戴望舒離港,三年多的時間裡,戴望舒不知去過淺水灣多少次,荒灘已被他踏出了小徑,這是何等真摯、何等執著的友情啊!若蕭紅地下有知,也會為結交了如此耿耿忠心的朋友而含笑九泉。
戴望舒對蕭紅的懷念感人至深,不僅僅在於他三年多無數次地去淺水灣掃墓祭奠,還在於他寫了一首短詩——《蕭紅墓畔口占》。臧棣在《一首偉大的詩可以有多短》中寫道:“在新詩史上十行以內的詩中,沒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的……這首詩是新詩桂冠上一顆閃耀的明珠,一顆無與倫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該詩全文如下: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
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
這首短詩,情感真摯,寓意深刻,跳出了一般悼詩的窠臼。詩人獻上的一束紅山茶,是蕭紅精神的動人寫照,也是詩人對民族解放事業的寄託。在漫漫黑夜,詩人在等待,蕭紅在等待,等待是對民族解放事業必將曙光來臨的、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這是戴望舒從抗戰初期升騰起來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的深化和發展。學者王文彬說:“這首詩是望舒晚年的代表作……詩人此時早已脫下他先前的幽秘華貴的外衣,沉靜下來,運用半透明的富有質感的語言……寫出他的豐富、深刻和成熟,寫下他一生中最好的、偉大的詩篇。”
回覆列表
蕭紅與戴望舒的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英年早逝,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傑作;他們都有三段不堪回首的婚戀;他們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都成了堅定的抗日誌士;他們都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直接受害者……
就是這樣兩個人,他們卻有著一段不曾為人關注的友情,這段友情雖然短暫,卻又是那樣純真感人,特別是在那個特殊年代,更顯真摯。
1938年年初,戴望舒挈婦將雛到了香港,不久便接到“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公子、年僅十九歲卻精明幹練的胡好的邀請,聘他擔任胡氏家族《星島日報》副刊《星座》的主編。從此,戴望舒利用自己掌控的陣地,憑藉港島特殊的環境,編髮了大量宣傳抗日的文學作品,使《星座》成了海內外華人心中的“明星”。由於《星座》辦得出色,《星島日報》因此聲譽日隆,一躍成為抗戰時期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戴望舒曾經放言:“我們可以說,沒有一位知名的作家是沒有在《星座》裡寫過文章的。”誠哉斯言!海內外的進步作家,如郭沫若、茅盾、艾青、郁達夫、徐遲、卞之琳、樓適夷、蕭乾、蕭軍、沈從文等都成了《星座》的專欄作家或撰稿人。當然,戴望舒也沒有忘記身居重慶的魯迅的得意門生——蕭紅,以及她的丈夫端木蕻良。戴望舒大概是在1939年2月致信端木蕻良和蕭紅,邀請他們為《星座》撰稿的。
蕭紅髮表在《星座》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小說《曠野的呼喊》,這是1939年1月30日,蕭紅住在重慶米花街一號(今八一路雨田大廈的位置)、日本反戰人士池田幸子家中完成的。小說約兩萬字,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松花江畔的抗日故事。戴望舒對這篇宣揚抗戰的作品十分欣賞,收到稿件後很快就在《星座》上連載,從4月17日開始至5月7日連續予以刊發。在此後的數月中,蕭紅又陸續寄去小說《花狗》《梧桐》,散文《茶食店》《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稿件。尤其是蕭紅這篇在北碚黃桷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的長文《記憶中的魯迅先生》,戴望舒覺得此稿文情並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非一般泛泛而談的紀念文字可比。1939年10月19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以下簡稱“香港文協”)、香港漫畫協會和香港業餘聯誼社等救亡團體,準備舉行聚會,紀念魯迅逝世三週年。戴望舒為配合這一活動,特意從10月18日至28日連載蕭紅這篇文章,獲得讀者廣泛好評。
敵機對重慶北碚頻繁空襲,為遠離敵機的轟炸,求得一個安定的寫作環境,蕭紅和端木蕻良打算離開重慶遠走他鄉。端木蕻良建議去桂林,說艾青等人都已去了那裡;蕭紅主張去香港,因為香港有一位信得過的朋友——戴望舒,同時,端木蕻良的《大江》正在《星島》連載,她自己也有多篇文章在《星島》上發表,有較穩定的稿費收入,生活會大致無虞。
1940年1月17日下午,蕭紅和端木蕻良飛抵香港。到港後,他們租住在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諾士佛臺三號孫寒冰處。剛剛安定下來,戴望舒即突然造訪。他與蕭紅夫婦雖已神交近一年,卻素未謀面。戴望舒落落大方地自報家門:“我是戴望舒!”對這突如其來的晤面,三人均感喜出望外,一見如故。戴望舒邀兩人去外面就餐,這或許可看作戴望舒有意為他們接風洗塵吧。三人敘談良久,戴望舒約他們第二天到他的住所林泉居參觀,蕭紅和端木蕻良自然是滿心歡喜。
1940年2月5日晚,香港文協在大東酒店舉行會員聚餐會,歡迎蕭紅和端木蕻良來港,有四十多位會員參加,由林煥平主持餐會。席間,蕭紅髮了言,她談到處於戰爭狀態下的重慶文藝界生活艱苦,環境險惡,但他們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希望在港人士珍惜和平局面,寫出更多的好作品。
4月,在戴望舒的關照下,蕭紅和端木蕻良以“文協總會”會員的身份,登記成為“香港文協分會”會員,此後,蕭紅數次參加由戴望舒組織的香港文協活動。8月3日下午3時,由戴望舒等人籌辦的香港文協紀念魯迅六十週年誕辰大會,在加路連山的孔聖堂如期舉行。會上,蕭紅作了魯迅先生生平事蹟的報告,晚上在孔聖堂又舉行了內容豐富多彩的晚會,其中包括演出由蕭紅執筆撰寫,經馮亦代、丁聰、徐遲改編的啞劇《民族魂魯迅》。徐遲迴憶說:蕭紅穿著黑絲絨的旗袍與會,朗誦了魯迅的雜文。她留給人的印象是“瘦卻卻的,發音不高,但朗誦得疾徐頓挫有致”。
魯迅先生六十週年誕辰紀念活動結束後,蕭紅幾乎沒再參加過香港文藝界的公開活動,潛心撰寫《呼蘭河傳》。戴望舒也很理解和支援她,並讓她把先前完成的章節交給他,以便在《星座》上發表。蕭紅照做了,戴望舒便從1940年9月1日起,在《星座》第693號上開始連載《呼蘭河傳》。
小說的後半部分是邊寫邊登,戴望舒於1940年12月27日,在《星座》第810號上,登完了《呼蘭河傳》的最後一個字,差四天整整四個月。蕭紅在這四個月的寫作過程中,始終沉浸在對故土的眷戀和對兒時生活的無限感懷中,這是她一生中最充實、最愉快的四個月。《呼蘭河傳》是蕭紅全部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部著名的作品,是經過戴望舒的運籌推向社會的。在這四個月中,為審稿、發排等工作,戴望舒費盡了心血。就連遠在新疆的茅盾,也十分了解此事,1940年,他在給詩人蔣錫金的信中說:“紅姑娘創作甚努力,聞有長篇在《星島日報》副刊排日登載。”蕭紅對戴望舒這位文學前輩及好友的支援和幫助,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和感激。
《北中國》是戴望舒為蕭紅編髮的最後一篇小說,有趣的是,此篇與他為蕭紅編髮的第一篇小說《曠野的呼喊》主題相同,情節上也有類似之處。這兩篇小說,都反映了中國北方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所遭受的折磨與痛苦,以及含悲忍痛同敵人進行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事蹟。筆調同樣浸透了濃烈的故園情懷,但《北中國》卻寫得更精緻、細膩。小說於1941年4月13日至29日刊登於《星座》第901號至917號上。
戴望舒一直熱情地關心著蕭紅他們,他擔心他們不適應南國的生活,不時前往尖沙咀看望他們。端木蕻良在《友情的絲——和戴望舒最初的會晤》中曾說:“我們和望舒在香港接觸是頻繁的,談論一些問題,彼此也能理解……有點‘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味道。”隨著蕭紅和戴望舒交往的加深,彼此之間在人格和心靈上便有了更多的溝通和信任。
蕭紅是香港文協會員,戴望舒是香港文協的實際負責人。蕭紅與戴望舒已交往近三年,有著較深的友誼,因此,在蕭紅病重之際及離世以後,於公於私,於情於理,戴望舒都不會袖手旁觀。我們從杜宣的回憶錄中可讀到,戴望舒當時是積極參與其事的。杜宣在《憶望舒》中寫道:“日軍投降後,我是第一批進入香港的……望舒告訴我,蕭紅逝世時的情況是很悲慘的……幾個朋友,搞到一輛板車,自己拉著,走了六七個小時,將蕭紅的遺體拉到了淺水灣埋葬。”杜宣說的這幾個朋友中,就有戴望舒,還有蕭紅的丈夫端木蕻良。
1942年3月下旬的一天,戴望舒被捕了,他在獄中表現出了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凜然正氣。4月27日戴望舒在土牢中寫下的《獄中題壁》,是他所有詩作中最光輝的篇章,是他錚錚鐵骨的表白,更是20世紀的“正氣歌”。
5月,葉靈鳳經過多方奔走,終於將戴望舒保釋出獄。經過牢獄之災,原本身強體壯的戴望舒徹底垮了,哮喘病也日趨嚴重。馮亦代寫道:“日本地牢裡的陰溼,使他的氣管炎變成經常的了。”
儘管身體垮了,哮喘病更嚴重了,戴望舒卻一直惦記著蕭紅。待身體稍稍恢復,他便讓葉靈鳳陪著去憑弔蕭紅。1942年11月20日,正值寒冬臘月,他不顧病痛纏身,在朔風中艱難地步行六七個小時才來到淺水灣,這是何等真摯的友情啊!葉靈鳳在《寂寞灘頭十五年》中寫道:“我們去時,距離她的安葬時期已經有半年以上,但是由於當時的淺水灣是荒涼少人跡的,墓上的情形似乎並沒有什麼改變。在一道洋灰築成的大圓圈內,有由亂石堆成的另一個小圈,這就是蕭紅的葬處。中央豎著一塊三尺高的木牌,寫著‘蕭紅之墓’四個大字,墨色還新,看來像是端木蕻良的手筆。當時我們放下了帶去的花圈,又照了兩張相。”
1944年8月的一天,戴望舒偕友人再次來到淺水灣憑弔蕭紅。9月10日,《華僑日報》發表了戴望舒一首題為《蕭紅墓畔口占》的短詩,這首詩後來被收入詩集《災難的歲月》中時,註明日期為1944年8月20日,這大概是他的寫作日期。
一年後,戴望舒又來到淺水灣,想必是給蕭紅報告抗戰勝利的喜訊吧!這次是陪同杜宣一行人前往。杜宣在《憶望舒》一文中回憶道:“9月下旬,一個颱風剛刮過的下午,望舒帶著新波、紫秋和我去淺水灣……我們在淺水灣原來游泳場的沙灘上,看到了一丘孤墳,墳頭上插了一個木籤,上面寫著‘蕭紅之墓’四個字……她是魯迅先生親自培養出的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今天竟埋骨於此,只看到一抔黃沙,面對著無垠的荒海,怎不令人悲憤交加。望舒說,當時出於無奈,只能將她葬在這裡。”
從1942年冬至1946年春戴望舒離港,三年多的時間裡,戴望舒不知去過淺水灣多少次,荒灘已被他踏出了小徑,這是何等真摯、何等執著的友情啊!若蕭紅地下有知,也會為結交了如此耿耿忠心的朋友而含笑九泉。
戴望舒對蕭紅的懷念感人至深,不僅僅在於他三年多無數次地去淺水灣掃墓祭奠,還在於他寫了一首短詩——《蕭紅墓畔口占》。臧棣在《一首偉大的詩可以有多短》中寫道:“在新詩史上十行以內的詩中,沒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的……這首詩是新詩桂冠上一顆閃耀的明珠,一顆無與倫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該詩全文如下: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
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
這首短詩,情感真摯,寓意深刻,跳出了一般悼詩的窠臼。詩人獻上的一束紅山茶,是蕭紅精神的動人寫照,也是詩人對民族解放事業的寄託。在漫漫黑夜,詩人在等待,蕭紅在等待,等待是對民族解放事業必將曙光來臨的、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這是戴望舒從抗戰初期升騰起來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的深化和發展。學者王文彬說:“這首詩是望舒晚年的代表作……詩人此時早已脫下他先前的幽秘華貴的外衣,沉靜下來,運用半透明的富有質感的語言……寫出他的豐富、深刻和成熟,寫下他一生中最好的、偉大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