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中國傳統地理分割槽之一,東臨中南地區,北依西北地區。包括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六個省(市)自治區。西南地區地形結構複雜,主要以高原、山地為主,其中四川盆地擁有成都、重慶等兩個國家中心城市,是該地區人口最稠密、交通最便捷、經濟最發達的區域。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概況
漢族
在西南地區均有分佈,人口所佔比例較大。
少數民族
西南地區現有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門巴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
白族
白族是中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2000年第五次全華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彝族
彝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彝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古時候就對曆法和宗教信仰有著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飲食和服裝文化,經濟也得到了發展。彝族還擁有自己獨立的文字,被大家稱之為彝文。
土家族
土家族也稱畢基族、畢基卡族。北支土家族(重慶渝東南,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長陽,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等”,土家語消失的地區隨漢族稱呼自己為“土人”“人家(nin ga)”等。南支土家族僅分佈於湖南湘西州瀘溪縣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不是什麼土漢混合語,現只有瀘溪的九百餘人使用。苗族稱鳳凰及麻陽一帶的土家族為“ka ga”。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苗族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東南部、重慶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有27萬多人,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除少數居住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的兔峨鄉之外,多數以小聚居形式,分佈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三縣,斷斷續續綿延500多公里,直到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的南端,與僳僳族、藏族、白族等民族雜居。
怒族有自己的語言,怒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怒族人無自己的文字,解放後使用漢語。怒族過去崇拜圖騰,信萬物有靈。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怒族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
水族
水族,現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傣族
傣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美、富饒的壩子--西雙版納,德宏兩州、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等地。傣族先民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為酷愛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動作多為動物形態的模擬和美化。極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腳鼓舞",特別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它那優美的舞姿、細膩的情感,把孔雀這種美麗的動物模擬得惟妙惟肖,並加以擬人的美化,把人帶進了詩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觀眾為之而傾倒。
傣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記載了豐富的歷史傳說,宗教經典和文學詩歌。傣族人不僅能歌善舞,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醫藥和敘事長詩最為出名
佤族
佤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普洱、臨滄兩市靠近中緬邊境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等地,部分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有35.1萬多人,其中西盟、滄源兩個佤族自治縣就有18萬多人。原稱“卡佤族”,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
佤族地區處於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地帶。山巒重疊,平壩極少,被稱為阿佤山。山區氣候比較複雜,盛產經濟林木。密林深處,棲息著象、虎、豹、熊、鹿、野豬等珍貴野生動物。佤族自稱“阿佤”,是周秦時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佤族,意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過去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0世紀50年代創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從事農業為主,喜飲酒、嚼檳榔。嚼檳榔使許多人染成黑齒赤唇,以此為美。飲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節慶、婚喪、待客、議事時,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因而有“無酒不成禮”之說。 佤族能歌善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舂碓舞”等。“圓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邊唱邊跳,氣氛十分熱烈 。
門巴族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多通曉藏語,通用藏文。
門巴族聚居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東南,峰巒重疊,原始森林茂密。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在林芝、墨脫一帶急轉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四季常青,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過去,由於山川阻隔,對外交通十分困難,外界人很難涉足,令人們十分嚮往。
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門巴族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為集中。是目前華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區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多年來,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說,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族專門用以敘述民族歷史的最古老曲調,在當地廣為流傳。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拉祜族
拉祜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區,以農業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會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區已發展到地方經濟;有的儲存著土司制度的殘餘;瀾滄西南部,孟連、滄源,耿馬和西雙版納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領主所統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殘餘。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絃”。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鍊鐵、農機、採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納西族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納西族講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東、西兩種方言。以金沙江為界,西部約20萬人,內部能互相通話;東部中又分為三部分,各有土語,互相通話有困難。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人就創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東巴文和一種音節文字哥巴文,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還流傳的民間活的象形文字。用這種文字寫成的典籍稱為《東巴經》,中國藏有9000冊左右,世界其它各國藏有1.1萬冊左右。1957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方案,此後開始通用漢文。
納西族人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玉米、土豆、麥、豆類和棉、麻等。金沙江兩岸是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多,被譽為植物寶庫。手工業也有發展,“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已有機修、採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藥材和特產。
哈尼族
哈尼族是中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自稱為哈尼、卡多、雅尼、碧約、布都、白宏等,絕大部分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其中哀牢山區的元江、墨江、紅河、元陽、金平、綠春、江城等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佔當地人口的一半以上,佔哈尼族總人口的76%,其餘分佈在無量山區、紅河以東各縣。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區和半山區。住房一般是土木結構的樓房,土牆木,屋頂有平頂、雙斜面和四斜面幾種。
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還善於種茶。哈尼族種植茶葉的歷史久遠,哈尼族地區的茶葉產量佔雲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
西南地區,中國傳統地理分割槽之一,東臨中南地區,北依西北地區。包括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六個省(市)自治區。西南地區地形結構複雜,主要以高原、山地為主,其中四川盆地擁有成都、重慶等兩個國家中心城市,是該地區人口最稠密、交通最便捷、經濟最發達的區域。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概況
漢族
在西南地區均有分佈,人口所佔比例較大。
少數民族
西南地區現有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門巴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
白族
白族是中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2000年第五次全華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彝族
彝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彝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古時候就對曆法和宗教信仰有著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飲食和服裝文化,經濟也得到了發展。彝族還擁有自己獨立的文字,被大家稱之為彝文。
土家族
土家族也稱畢基族、畢基卡族。北支土家族(重慶渝東南,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長陽,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等”,土家語消失的地區隨漢族稱呼自己為“土人”“人家(nin ga)”等。南支土家族僅分佈於湖南湘西州瀘溪縣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不是什麼土漢混合語,現只有瀘溪的九百餘人使用。苗族稱鳳凰及麻陽一帶的土家族為“ka ga”。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苗族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東南部、重慶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有27萬多人,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除少數居住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的兔峨鄉之外,多數以小聚居形式,分佈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三縣,斷斷續續綿延500多公里,直到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的南端,與僳僳族、藏族、白族等民族雜居。
怒族有自己的語言,怒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怒族人無自己的文字,解放後使用漢語。怒族過去崇拜圖騰,信萬物有靈。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怒族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
水族
水族,現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傣族
傣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肥美、富饒的壩子--西雙版納,德宏兩州、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等地。傣族先民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為酷愛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動作多為動物形態的模擬和美化。極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腳鼓舞",特別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它那優美的舞姿、細膩的情感,把孔雀這種美麗的動物模擬得惟妙惟肖,並加以擬人的美化,把人帶進了詩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觀眾為之而傾倒。
傣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記載了豐富的歷史傳說,宗教經典和文學詩歌。傣族人不僅能歌善舞,而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醫藥和敘事長詩最為出名
佤族
佤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普洱、臨滄兩市靠近中緬邊境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等地,部分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有35.1萬多人,其中西盟、滄源兩個佤族自治縣就有18萬多人。原稱“卡佤族”,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
佤族地區處於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地帶。山巒重疊,平壩極少,被稱為阿佤山。山區氣候比較複雜,盛產經濟林木。密林深處,棲息著象、虎、豹、熊、鹿、野豬等珍貴野生動物。佤族自稱“阿佤”,是周秦時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佤族,意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過去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0世紀50年代創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從事農業為主,喜飲酒、嚼檳榔。嚼檳榔使許多人染成黑齒赤唇,以此為美。飲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節慶、婚喪、待客、議事時,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因而有“無酒不成禮”之說。 佤族能歌善舞。常見的舞蹈有“圓圈舞”、“舂碓舞”等。“圓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邊唱邊跳,氣氛十分熱烈 。
門巴族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多通曉藏語,通用藏文。
門巴族聚居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東南,峰巒重疊,原始森林茂密。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在林芝、墨脫一帶急轉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四季常青,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過去,由於山川阻隔,對外交通十分困難,外界人很難涉足,令人們十分嚮往。
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門巴族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為集中。是目前華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區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多年來,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說,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族專門用以敘述民族歷史的最古老曲調,在當地廣為流傳。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拉祜族
拉祜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區,以農業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會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區已發展到地方經濟;有的儲存著土司制度的殘餘;瀾滄西南部,孟連、滄源,耿馬和西雙版納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領主所統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殘餘。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絃”。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鍊鐵、農機、採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納西族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納西族講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東、西兩種方言。以金沙江為界,西部約20萬人,內部能互相通話;東部中又分為三部分,各有土語,互相通話有困難。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人就創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東巴文和一種音節文字哥巴文,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還流傳的民間活的象形文字。用這種文字寫成的典籍稱為《東巴經》,中國藏有9000冊左右,世界其它各國藏有1.1萬冊左右。1957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方案,此後開始通用漢文。
納西族人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玉米、土豆、麥、豆類和棉、麻等。金沙江兩岸是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多,被譽為植物寶庫。手工業也有發展,“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已有機修、採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藥材和特產。
哈尼族
哈尼族是中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自稱為哈尼、卡多、雅尼、碧約、布都、白宏等,絕大部分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其中哀牢山區的元江、墨江、紅河、元陽、金平、綠春、江城等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佔當地人口的一半以上,佔哈尼族總人口的76%,其餘分佈在無量山區、紅河以東各縣。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區和半山區。住房一般是土木結構的樓房,土牆木,屋頂有平頂、雙斜面和四斜面幾種。
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還善於種茶。哈尼族種植茶葉的歷史久遠,哈尼族地區的茶葉產量佔雲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